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重点总结:天上的街市、太阳船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天上的街市和太阳船分别是郭沫若和吴望尧的两首诗。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中国新诗奠基人。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重点总结:天上的街市、太阳船,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上的街市》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二)文章主旨
这首诗,作者通过奇妙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街灯明星相互辉映图、天上街市繁华图、牛郎织女骑牛相会图、牛郎织女天街闲游图四幅美丽图景,诗人通过这四幅图景,表现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三)文体知识
意象: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于“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四)重点内容
1.第一节中的“明”“闪”“现”“点”等词语好在哪里?
前两句都用了“明”字,联想自然。这两个“明”字用法不同,前一个是动词,点亮的意思;后一个是形容词,明亮的意思。状写明星用“现”,显现的意思,描摹了星星闪现的过程,用词准确。“闪”与明星搭配,“点”与街灯搭配,都十分妥当。
2.第二节中的“我想”和两个“定然”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几个词语表明这节中所写的景物是诗人的想象,如去掉就变成了写实,这样不仅不合事理,诗的韵味也消失了。
3.短短的16行诗中,诗人用了四个“定然”,天上的美景明明是诗人想象出来的,却又如此加以肯定,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四次使用“定然”这个表示绝对肯定的词,一是使人感到诗人的想象真实可信,形象鲜明;二是表示诗人坚信那样理想的世界是一定会有的。
4.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作者为什么要对这一故事进行大胆改编?
诗人憎恶当时人间黑暗的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由、光明、幸福,所以借丰富、新奇的联想、想象描绘出美妙的天街景象,来表达诗人摆脱封建束缚的愿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太阳船》
(一).文学常识
吴望尧,笔名巴雷,台湾诗人。创作文类包括诗、散文、小说等,为五十年代台湾现代诗坛重要人物之一,他将现代科学思想融入现代诗的想象之中,其创作风格卓尔不群,覃子豪誉其为颇有奇气之“鬼才”。曾获蓝星诗奖、国家文艺奖、侨务委员会海宣荣誉奖。
(二).文章主旨
作者借“太阳船”寄托了自己对光明和幸福的渴望,对故乡和大陆的思念。
(三).重点内容
1.“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划来只镀金的巨船”作者为什么着一“划”字?用得好吗?
用得好。以动写静,写出了“巨船”般的太阳缓缓升起的美丽景象,同时暗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不懈追求的情感。
2.“但在它驶近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诗中“黑暗”一词该如何分析?
抓住颜色特点写景物,光暗云浓,平静被打破,暗示了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与失败在所难免,坚信只要奋斗,以“开拓”之火灭“保守”之淫威,终将收获溅起无数银星般的多彩生活。诗中还有很多表示颜色、使用非常精当的词语,如“镀金”“白昼”“白银”“灰色”“银星”等,细加分析,韵味无穷。
3.诗人说:“使它沉没于灰色的浪涛,却溅起了银星千颗。”你是怎样理解“溅起”一词的巧用的?
妙用动词,一字传神。落日西下,唤醒了银星千颗,预示着昼夜更替时的黑暗不再来,表达了诗人对精彩缤纷生活的憧憬和奋斗的情感。
4.太阳船沿着“神秘的航线”,由“白昼”驶近“黑暗”,诗人的情感也随之波动。请简要地做出分析。
诗人眼见如船只般的太阳,在宽阔无边的天空海洋里艰难地前行,由清晨驶向黑夜,溅起银星千颗。诗歌中巧用各种色彩,如“镀金”“白银”“灰色”等,画面的颜色由绚烂的金黄,随着“太阳船”的行驶,过渡到耀眼的银白色,又转入夕阳火烧般的橘黄色,最终归于静谧的银灰,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日落图。在黑夜来临之际“太阳船”没有冲破黑暗,反而以“付之一炬”的姿态,沉没于“灰色的波涛”中,颇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壮士情怀。景之热烈,令人震撼;情之真切,蕴于字里行间!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天上的街市和太阳船分别是郭沫若和吴望尧的两首诗。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中国新诗奠基人。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重点总结:天上的街市、太阳船,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上的街市》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二)文章主旨
这首诗,作者通过奇妙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街灯明星相互辉映图、天上街市繁华图、牛郎织女骑牛相会图、牛郎织女天街闲游图四幅美丽图景,诗人通过这四幅图景,表现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三)文体知识
意象: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于“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四)重点内容
1.第一节中的“明”“闪”“现”“点”等词语好在哪里?
前两句都用了“明”字,联想自然。这两个“明”字用法不同,前一个是动词,点亮的意思;后一个是形容词,明亮的意思。状写明星用“现”,显现的意思,描摹了星星闪现的过程,用词准确。“闪”与明星搭配,“点”与街灯搭配,都十分妥当。
2.第二节中的“我想”和两个“定然”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几个词语表明这节中所写的景物是诗人的想象,如去掉就变成了写实,这样不仅不合事理,诗的韵味也消失了。
3.短短的16行诗中,诗人用了四个“定然”,天上的美景明明是诗人想象出来的,却又如此加以肯定,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四次使用“定然”这个表示绝对肯定的词,一是使人感到诗人的想象真实可信,形象鲜明;二是表示诗人坚信那样理想的世界是一定会有的。
4.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作者为什么要对这一故事进行大胆改编?
诗人憎恶当时人间黑暗的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由、光明、幸福,所以借丰富、新奇的联想、想象描绘出美妙的天街景象,来表达诗人摆脱封建束缚的愿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太阳船》
(一).文学常识
吴望尧,笔名巴雷,台湾诗人。创作文类包括诗、散文、小说等,为五十年代台湾现代诗坛重要人物之一,他将现代科学思想融入现代诗的想象之中,其创作风格卓尔不群,覃子豪誉其为颇有奇气之“鬼才”。曾获蓝星诗奖、国家文艺奖、侨务委员会海宣荣誉奖。
(二).文章主旨
作者借“太阳船”寄托了自己对光明和幸福的渴望,对故乡和大陆的思念。
(三).重点内容
1.“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划来只镀金的巨船”作者为什么着一“划”字?用得好吗?
用得好。以动写静,写出了“巨船”般的太阳缓缓升起的美丽景象,同时暗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不懈追求的情感。
2.“但在它驶近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诗中“黑暗”一词该如何分析?
抓住颜色特点写景物,光暗云浓,平静被打破,暗示了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与失败在所难免,坚信只要奋斗,以“开拓”之火灭“保守”之淫威,终将收获溅起无数银星般的多彩生活。诗中还有很多表示颜色、使用非常精当的词语,如“镀金”“白昼”“白银”“灰色”“银星”等,细加分析,韵味无穷。
3.诗人说:“使它沉没于灰色的浪涛,却溅起了银星千颗。”你是怎样理解“溅起”一词的巧用的?
妙用动词,一字传神。落日西下,唤醒了银星千颗,预示着昼夜更替时的黑暗不再来,表达了诗人对精彩缤纷生活的憧憬和奋斗的情感。
4.太阳船沿着“神秘的航线”,由“白昼”驶近“黑暗”,诗人的情感也随之波动。请简要地做出分析。
诗人眼见如船只般的太阳,在宽阔无边的天空海洋里艰难地前行,由清晨驶向黑夜,溅起银星千颗。诗歌中巧用各种色彩,如“镀金”“白银”“灰色”等,画面的颜色由绚烂的金黄,随着“太阳船”的行驶,过渡到耀眼的银白色,又转入夕阳火烧般的橘黄色,最终归于静谧的银灰,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日落图。在黑夜来临之际“太阳船”没有冲破黑暗,反而以“付之一炬”的姿态,沉没于“灰色的波涛”中,颇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壮士情怀。景之热烈,令人震撼;情之真切,蕴于字里行间!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