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期中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次考试,有利于学生比较正式地检验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根据这个成绩,学生可以及时的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更有效率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8年下学期长沙市雅礼集团初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以供各位初中同学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共26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贮.蓄(chǔ) 企盼绽.开(zhàn) 翻来复去
B.咄.咄逼人(duó) 干涩位.临(lì) 截然不同
C 感慨.( kǎi ) 云宵倜.傥(tiáo) 人迹罕至
D 混.为一谈(hùn) 憔悴分歧.(qí) 花团锦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戏。
B.母亲悉心照顾数月的月季终于开花了,令母亲喜.出.望.外.。
C 悄悄的教室里,同学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练习硬笔书法,真是人.声.鼎.沸.!
D.春风吹动着树林,发出沙沙的声音,好似在我耳畔絮.絮.叨.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赏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通过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大年的感人事迹,我明白了振兴中华是我们的责任。
D 重读作文时,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4.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
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
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
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
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③⑤④ D④②①⑤③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佳佳的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经常找佳佳讨论题目,她每次都竭力相助。
B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佳佳和家人一起吃粽子,夜晚在庭院中一起赏月。
C 佳佳在"传承好家风″主题班会上分享:"家父常常告诫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
D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佩茱萸、饮菊花酒、赏菊、登高等
风俗。
6、综合运用(共6 分)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某班拟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⑴交友之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友原则,通过阅读"割席断交″的故事,你获得了什么交友启示?(2 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⑵向朋友展示自我
开学第一天,老师安排你与李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为了让李佳了解你,请你写一段自我介绍。(要求:1 字数不少于50 字。2 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和姓名。)(4 分)
7 古诗词默写(每空1 分,共5 分)
⑴《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 。
⑵《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万籁俱寂、凄神寒骨的边城夜色的句子是 , 。
⑶《<论语>十二章》中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以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名著阅读(共5 分)
8 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鲁迅先生在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憨厚可爱的闰土,《范爱农》中正直倔强的范爱农。
B"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是《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当时反对白话、提倡复古者发出的战斗檄文。
C."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本段文字出自《五猖会》,表现了"我″的失望与无奈。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共十篇。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每空1 分,共3 分)
真君前前后后乱赶,只见四太尉、二将军,一齐拥至道:“兄长,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
上述文字出自《西游记》⑴ (故事情节),表现了⑵ (主人公)⑶ 的形象特点。
二阅读(共54 分)
(一)诗歌鉴赏(共8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注释】孔绍安原是陈朝的达官子弟。此篇当是孔绍安于陈亡后,闭门读书期间所作。
10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古代一些景物常常被寄托特定的情感,例如,"早秋惊落叶″中用落叶这个景物,寄托诗人经历朝代更迭时,内心迷茫、凄凉的情感。
B《次北固山下》诗中的"客路″是指人在江南,远离家乡的羁旅之路;《落叶》诗中的"客心″是指朋友来"我″处做客的心情。
C 颔联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细节,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壮阔之景表现出来。
D《次北固山下》这首五律是冬末春初时,诗人由楚入吴,沿江东行舟至北固山下,有感而作。
E."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把"海日″和"江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与"残夜″和"旧年"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悲苦之情。
11.请分析《落叶》一诗中"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的"惜"字蕴含的情感。(4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 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嵇中散语赵景真①:“卿②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③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④。何必在大,但⑤问识如何耳。”
【注释】
①嵇中散:嵇康,三国时曹魏时期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赵景真:赵至,字景真,有口才,曾任辽东郡从事,主持司法工作。②卿:古代君对臣、上对下的爱称。③白起:战国时秦国的名将,封武安君。④尺、寸:不一定是表度量的单位,只是形容其短。表:用来观测天象的一种标竿。玑衡:古代测量天象的仪器,即浑天仪。管:指古代用来校正乐律的竹管。⑤但:只。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相比B 嵇中散语.赵景真语:告诉
C 恨.量小狭恨:遗憾D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因为
13 下列"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下车引之.
A 尺表能审玑衡之.度B 曲肱而枕之.
C 学而时习之.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4.翻译句子。(3 分)
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15.谢太傅听完谢道韫的话后"大笑乐",请分析原因。嵇中散讽刺赵景真瞳子"小狭″,赵景真是如何反驳的呢?请结合原文,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赵景真言语的智慧。(5 分)
(三)说明文阅读(共8 分)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 年10 月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 年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16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 分)
A 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
B 青蒿素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
C 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D.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本文由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引出说明对象青蒿素。
B 文章②至⑤段分别从青蒿素的提取、形态、治疟原理、治疟效果和不足等方面进行说明。
C 第②段“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表现了青蒿素提取之艰难。
D 第④段“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一句中“最好”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改变。
18.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本文提到“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与美国研制的甲氟喹相比,青蒿素有什么优势?(2 分)
(2)【链接材料】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常见的中药材,如:枸杞、山药、甘草等,请你另写出两种中药材名称。(2 分)
(四)记叙文阅读①(共8 分)
窗前的树
张抗抗
⑴我家窗前有一棵树。
⑵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⑶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夜,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⑷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便因此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⑸洋槐在春天,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⑹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⑺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⑻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⑼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⑽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⑾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⑿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选自《张抗抗随笔》,有删改)
19.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最适合填入第(5)自然段横线上的句子( )(2 分)
A 那香味甘甜淡雅B 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
C 使整个世界都灿烂而壮丽D 在清风中微微飘荡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本文依次写了洋槐在春夏秋不同季节的姿态,充分展露了洋槐的形态美。
B 作者写夏日的洋槐,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凸显洋槐在夏天生长环境之恶劣,表达“我”的怜惜之情。
C 文中多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点明了洋槐洒脱、大气的品质。
D 文章最后写“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作者借槐树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做人应该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大气,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
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5)段中划线的句子。(4 分)
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
(五)记叙文阅读②(共18 分)
母爱的颜色
方益松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 岁左右的男孩,剃阿福头,走路外“八”字,模样很是滑稽。男孩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男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父亲是私营企业的厂长,属于那种事业有成、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然而,不幸的是,两岁时,一场大病,男孩从此痴呆。再后来,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他们母子俩身上,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②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 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白天,她要去街道清扫马路,就把儿子托给好心的邻居,小男孩不哭不闹。常常见小男孩一个人,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爷爷奶奶们也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给他披件衣服。有事没事地,大家总要和他拉上几句家常:“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男孩不言语,只是一个劲傻笑,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充满自豪与满足。
③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男孩的随口乱答。可是,他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这句话从此就烙入我的记忆。
④直到有一日,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一进门,我才惊奇地发现:室内好多地方,以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红色是危险或不可触及的,而绿色则代表安全。比如,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开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而温水的一端则涂成绿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家中的接线板和低矮的线路,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柄、墙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尖锐物体也涂成了红色。
⑤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比较顽皮,分辨能力又不强,所以,不是被开水烫伤手臂,就被刀具割伤手指。后来,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正因为如此,家里从来不敢买绿颜色的保温瓶。“可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地活着。” 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泪噙满了眼眶。
⑥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绿色,不会枯萎。这就是一个妈妈对儿子最起码的要求。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小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原来,在小男孩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同时,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尽可能地赋予小男孩所能接触到的物体以颜色,以便让他简单的思维能够懂得远离和躲避伤害。
(选自《儿童文学》,有删改)
22.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每空1 分,共4 分)
情节 旁人的反应
常常看见小男孩在路口等妈妈 ①
小男孩常回答:“妈妈是绿色的!” ②
③ 惊奇
妈妈解释绿色的含义④
23.第(5)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表达了文中母亲怎样的情感?(4 分)
“我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地活着。” 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泪噙满了眼眶。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 文章以“母亲的绿色”为题,“颜色”是指母亲提醒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红色和绿色,也是母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B 第②段对母亲的外貌描写,暗示这位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非常辛劳。
C 小孩说“妈妈是绿色的”,因为在这对母子的世界里,绿色代表安全,母亲用自己的智慧给孩子指明了远离危险、保证安全的路径,给孩子带来了安全感,所以孩子觉得妈妈就是绿色的。
D“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我”看到小孩家涂得花里胡哨的,很不舒服,听了妈妈的解释之后,“我们”认为这位母亲的做法毫无用处。
E 第⑥段中母亲“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由此可见这位母亲非常悲观,对于小孩的前途没抱希望,是一位不负责任的母亲。
25.请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6分)
【链接材料】“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共10 分)
26.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加环境描写和“我”的动作描写,使文章丰满、生动一些。
要求:(1)150—200 字。(2)必须有一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0 分)
我和华华在公园玩过山车。结束时,华华头晕,于是我扶他到阴凉处休息。
四、作文(共60 分)
27.请以《我家的“老大”》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 字。
要求: (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2)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延伸阅读:
2018年下学期长沙市雅礼集团初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期中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次考试,有利于学生比较正式地检验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根据这个成绩,学生可以及时的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更有效率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8年下学期长沙市雅礼集团初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以供各位初中同学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共26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贮.蓄(chǔ) 企盼绽.开(zhàn) 翻来复去
B.咄.咄逼人(duó) 干涩位.临(lì) 截然不同
C 感慨.( kǎi ) 云宵倜.傥(tiáo) 人迹罕至
D 混.为一谈(hùn) 憔悴分歧.(qí) 花团锦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戏。
B.母亲悉心照顾数月的月季终于开花了,令母亲喜.出.望.外.。
C 悄悄的教室里,同学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练习硬笔书法,真是人.声.鼎.沸.!
D.春风吹动着树林,发出沙沙的声音,好似在我耳畔絮.絮.叨.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赏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通过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大年的感人事迹,我明白了振兴中华是我们的责任。
D 重读作文时,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4.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
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
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
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
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③⑤④ D④②①⑤③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佳佳的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经常找佳佳讨论题目,她每次都竭力相助。
B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佳佳和家人一起吃粽子,夜晚在庭院中一起赏月。
C 佳佳在"传承好家风″主题班会上分享:"家父常常告诫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
D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佩茱萸、饮菊花酒、赏菊、登高等
风俗。
6、综合运用(共6 分)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某班拟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⑴交友之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友原则,通过阅读"割席断交″的故事,你获得了什么交友启示?(2 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⑵向朋友展示自我
开学第一天,老师安排你与李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为了让李佳了解你,请你写一段自我介绍。(要求:1 字数不少于50 字。2 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和姓名。)(4 分)
7 古诗词默写(每空1 分,共5 分)
⑴《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 。
⑵《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万籁俱寂、凄神寒骨的边城夜色的句子是 , 。
⑶《<论语>十二章》中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以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名著阅读(共5 分)
8 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鲁迅先生在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憨厚可爱的闰土,《范爱农》中正直倔强的范爱农。
B"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是《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当时反对白话、提倡复古者发出的战斗檄文。
C."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本段文字出自《五猖会》,表现了"我″的失望与无奈。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共十篇。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每空1 分,共3 分)
真君前前后后乱赶,只见四太尉、二将军,一齐拥至道:“兄长,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
上述文字出自《西游记》⑴ (故事情节),表现了⑵ (主人公)⑶ 的形象特点。
二阅读(共54 分)
(一)诗歌鉴赏(共8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注释】孔绍安原是陈朝的达官子弟。此篇当是孔绍安于陈亡后,闭门读书期间所作。
10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古代一些景物常常被寄托特定的情感,例如,"早秋惊落叶″中用落叶这个景物,寄托诗人经历朝代更迭时,内心迷茫、凄凉的情感。
B《次北固山下》诗中的"客路″是指人在江南,远离家乡的羁旅之路;《落叶》诗中的"客心″是指朋友来"我″处做客的心情。
C 颔联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细节,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壮阔之景表现出来。
D《次北固山下》这首五律是冬末春初时,诗人由楚入吴,沿江东行舟至北固山下,有感而作。
E."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把"海日″和"江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与"残夜″和"旧年"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悲苦之情。
11.请分析《落叶》一诗中"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的"惜"字蕴含的情感。(4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 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嵇中散语赵景真①:“卿②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③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④。何必在大,但⑤问识如何耳。”
【注释】
①嵇中散:嵇康,三国时曹魏时期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赵景真:赵至,字景真,有口才,曾任辽东郡从事,主持司法工作。②卿:古代君对臣、上对下的爱称。③白起:战国时秦国的名将,封武安君。④尺、寸:不一定是表度量的单位,只是形容其短。表:用来观测天象的一种标竿。玑衡:古代测量天象的仪器,即浑天仪。管:指古代用来校正乐律的竹管。⑤但:只。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相比B 嵇中散语.赵景真语:告诉
C 恨.量小狭恨:遗憾D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因为
13 下列"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下车引之.
A 尺表能审玑衡之.度B 曲肱而枕之.
C 学而时习之.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4.翻译句子。(3 分)
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15.谢太傅听完谢道韫的话后"大笑乐",请分析原因。嵇中散讽刺赵景真瞳子"小狭″,赵景真是如何反驳的呢?请结合原文,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赵景真言语的智慧。(5 分)
(三)说明文阅读(共8 分)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 年10 月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 年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16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 分)
A 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
B 青蒿素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
C 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D.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本文由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引出说明对象青蒿素。
B 文章②至⑤段分别从青蒿素的提取、形态、治疟原理、治疟效果和不足等方面进行说明。
C 第②段“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表现了青蒿素提取之艰难。
D 第④段“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一句中“最好”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改变。
18.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本文提到“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与美国研制的甲氟喹相比,青蒿素有什么优势?(2 分)
(2)【链接材料】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常见的中药材,如:枸杞、山药、甘草等,请你另写出两种中药材名称。(2 分)
(四)记叙文阅读①(共8 分)
窗前的树
张抗抗
⑴我家窗前有一棵树。
⑵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⑶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夜,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⑷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便因此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⑸洋槐在春天,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⑹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⑺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⑻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⑼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⑽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⑾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⑿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选自《张抗抗随笔》,有删改)
19.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最适合填入第(5)自然段横线上的句子( )(2 分)
A 那香味甘甜淡雅B 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
C 使整个世界都灿烂而壮丽D 在清风中微微飘荡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本文依次写了洋槐在春夏秋不同季节的姿态,充分展露了洋槐的形态美。
B 作者写夏日的洋槐,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凸显洋槐在夏天生长环境之恶劣,表达“我”的怜惜之情。
C 文中多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点明了洋槐洒脱、大气的品质。
D 文章最后写“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作者借槐树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做人应该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大气,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
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5)段中划线的句子。(4 分)
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
(五)记叙文阅读②(共18 分)
母爱的颜色
方益松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 岁左右的男孩,剃阿福头,走路外“八”字,模样很是滑稽。男孩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男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父亲是私营企业的厂长,属于那种事业有成、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然而,不幸的是,两岁时,一场大病,男孩从此痴呆。再后来,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他们母子俩身上,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②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 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白天,她要去街道清扫马路,就把儿子托给好心的邻居,小男孩不哭不闹。常常见小男孩一个人,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爷爷奶奶们也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给他披件衣服。有事没事地,大家总要和他拉上几句家常:“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男孩不言语,只是一个劲傻笑,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充满自豪与满足。
③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男孩的随口乱答。可是,他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这句话从此就烙入我的记忆。
④直到有一日,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一进门,我才惊奇地发现:室内好多地方,以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红色是危险或不可触及的,而绿色则代表安全。比如,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开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而温水的一端则涂成绿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家中的接线板和低矮的线路,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柄、墙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尖锐物体也涂成了红色。
⑤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比较顽皮,分辨能力又不强,所以,不是被开水烫伤手臂,就被刀具割伤手指。后来,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正因为如此,家里从来不敢买绿颜色的保温瓶。“可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地活着。” 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泪噙满了眼眶。
⑥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绿色,不会枯萎。这就是一个妈妈对儿子最起码的要求。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小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原来,在小男孩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同时,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尽可能地赋予小男孩所能接触到的物体以颜色,以便让他简单的思维能够懂得远离和躲避伤害。
(选自《儿童文学》,有删改)
22.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每空1 分,共4 分)
情节 旁人的反应
常常看见小男孩在路口等妈妈 ①
小男孩常回答:“妈妈是绿色的!” ②
③ 惊奇
妈妈解释绿色的含义④
23.第(5)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表达了文中母亲怎样的情感?(4 分)
“我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地活着。” 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泪噙满了眼眶。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 文章以“母亲的绿色”为题,“颜色”是指母亲提醒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红色和绿色,也是母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B 第②段对母亲的外貌描写,暗示这位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非常辛劳。
C 小孩说“妈妈是绿色的”,因为在这对母子的世界里,绿色代表安全,母亲用自己的智慧给孩子指明了远离危险、保证安全的路径,给孩子带来了安全感,所以孩子觉得妈妈就是绿色的。
D“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我”看到小孩家涂得花里胡哨的,很不舒服,听了妈妈的解释之后,“我们”认为这位母亲的做法毫无用处。
E 第⑥段中母亲“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由此可见这位母亲非常悲观,对于小孩的前途没抱希望,是一位不负责任的母亲。
25.请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6分)
【链接材料】“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共10 分)
26.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加环境描写和“我”的动作描写,使文章丰满、生动一些。
要求:(1)150—200 字。(2)必须有一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0 分)
我和华华在公园玩过山车。结束时,华华头晕,于是我扶他到阴凉处休息。
四、作文(共60 分)
27.请以《我家的“老大”》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 字。
要求: (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2)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期中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次考试,有利于学生比较正式地检验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根据这个成绩,学生可以及时的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更有效率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8年下学期长沙市雅礼集团初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以供各位初中同学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共26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贮.蓄(chǔ) 企盼绽.开(zhàn) 翻来复去
B.咄.咄逼人(duó) 干涩位.临(lì) 截然不同
C 感慨.( kǎi ) 云宵倜.傥(tiáo) 人迹罕至
D 混.为一谈(hùn) 憔悴分歧.(qí) 花团锦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戏。
B.母亲悉心照顾数月的月季终于开花了,令母亲喜.出.望.外.。
C 悄悄的教室里,同学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练习硬笔书法,真是人.声.鼎.沸.!
D.春风吹动着树林,发出沙沙的声音,好似在我耳畔絮.絮.叨.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赏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通过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大年的感人事迹,我明白了振兴中华是我们的责任。
D 重读作文时,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4.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
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
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
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
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③⑤④ D④②①⑤③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佳佳的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经常找佳佳讨论题目,她每次都竭力相助。
B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佳佳和家人一起吃粽子,夜晚在庭院中一起赏月。
C 佳佳在"传承好家风″主题班会上分享:"家父常常告诫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
D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佩茱萸、饮菊花酒、赏菊、登高等
风俗。
6、综合运用(共6 分)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某班拟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⑴交友之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友原则,通过阅读"割席断交″的故事,你获得了什么交友启示?(2 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⑵向朋友展示自我
开学第一天,老师安排你与李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为了让李佳了解你,请你写一段自我介绍。(要求:1 字数不少于50 字。2 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和姓名。)(4 分)
7 古诗词默写(每空1 分,共5 分)
⑴《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 。
⑵《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万籁俱寂、凄神寒骨的边城夜色的句子是 , 。
⑶《<论语>十二章》中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以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名著阅读(共5 分)
8 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鲁迅先生在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憨厚可爱的闰土,《范爱农》中正直倔强的范爱农。
B"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是《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当时反对白话、提倡复古者发出的战斗檄文。
C."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本段文字出自《五猖会》,表现了"我″的失望与无奈。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共十篇。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每空1 分,共3 分)
真君前前后后乱赶,只见四太尉、二将军,一齐拥至道:“兄长,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
上述文字出自《西游记》⑴ (故事情节),表现了⑵ (主人公)⑶ 的形象特点。
二阅读(共54 分)
(一)诗歌鉴赏(共8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注释】孔绍安原是陈朝的达官子弟。此篇当是孔绍安于陈亡后,闭门读书期间所作。
10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古代一些景物常常被寄托特定的情感,例如,"早秋惊落叶″中用落叶这个景物,寄托诗人经历朝代更迭时,内心迷茫、凄凉的情感。
B《次北固山下》诗中的"客路″是指人在江南,远离家乡的羁旅之路;《落叶》诗中的"客心″是指朋友来"我″处做客的心情。
C 颔联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细节,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壮阔之景表现出来。
D《次北固山下》这首五律是冬末春初时,诗人由楚入吴,沿江东行舟至北固山下,有感而作。
E."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把"海日″和"江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与"残夜″和"旧年"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悲苦之情。
11.请分析《落叶》一诗中"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的"惜"字蕴含的情感。(4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 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嵇中散语赵景真①:“卿②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③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④。何必在大,但⑤问识如何耳。”
【注释】
①嵇中散:嵇康,三国时曹魏时期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赵景真:赵至,字景真,有口才,曾任辽东郡从事,主持司法工作。②卿:古代君对臣、上对下的爱称。③白起:战国时秦国的名将,封武安君。④尺、寸:不一定是表度量的单位,只是形容其短。表:用来观测天象的一种标竿。玑衡:古代测量天象的仪器,即浑天仪。管:指古代用来校正乐律的竹管。⑤但:只。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相比B 嵇中散语.赵景真语:告诉
C 恨.量小狭恨:遗憾D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因为
13 下列"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下车引之.
A 尺表能审玑衡之.度B 曲肱而枕之.
C 学而时习之.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4.翻译句子。(3 分)
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15.谢太傅听完谢道韫的话后"大笑乐",请分析原因。嵇中散讽刺赵景真瞳子"小狭″,赵景真是如何反驳的呢?请结合原文,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赵景真言语的智慧。(5 分)
(三)说明文阅读(共8 分)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 年10 月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 年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16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 分)
A 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
B 青蒿素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
C 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D.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本文由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引出说明对象青蒿素。
B 文章②至⑤段分别从青蒿素的提取、形态、治疟原理、治疟效果和不足等方面进行说明。
C 第②段“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表现了青蒿素提取之艰难。
D 第④段“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一句中“最好”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改变。
18.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本文提到“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与美国研制的甲氟喹相比,青蒿素有什么优势?(2 分)
(2)【链接材料】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常见的中药材,如:枸杞、山药、甘草等,请你另写出两种中药材名称。(2 分)
(四)记叙文阅读①(共8 分)
窗前的树
张抗抗
⑴我家窗前有一棵树。
⑵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⑶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夜,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⑷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便因此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⑸洋槐在春天,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⑹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⑺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⑻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⑼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⑽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⑾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⑿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选自《张抗抗随笔》,有删改)
19.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最适合填入第(5)自然段横线上的句子( )(2 分)
A 那香味甘甜淡雅B 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
C 使整个世界都灿烂而壮丽D 在清风中微微飘荡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本文依次写了洋槐在春夏秋不同季节的姿态,充分展露了洋槐的形态美。
B 作者写夏日的洋槐,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凸显洋槐在夏天生长环境之恶劣,表达“我”的怜惜之情。
C 文中多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点明了洋槐洒脱、大气的品质。
D 文章最后写“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作者借槐树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做人应该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大气,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
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5)段中划线的句子。(4 分)
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
(五)记叙文阅读②(共18 分)
母爱的颜色
方益松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 岁左右的男孩,剃阿福头,走路外“八”字,模样很是滑稽。男孩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男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父亲是私营企业的厂长,属于那种事业有成、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然而,不幸的是,两岁时,一场大病,男孩从此痴呆。再后来,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他们母子俩身上,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②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 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白天,她要去街道清扫马路,就把儿子托给好心的邻居,小男孩不哭不闹。常常见小男孩一个人,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爷爷奶奶们也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给他披件衣服。有事没事地,大家总要和他拉上几句家常:“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男孩不言语,只是一个劲傻笑,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充满自豪与满足。
③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男孩的随口乱答。可是,他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这句话从此就烙入我的记忆。
④直到有一日,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一进门,我才惊奇地发现:室内好多地方,以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红色是危险或不可触及的,而绿色则代表安全。比如,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开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而温水的一端则涂成绿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家中的接线板和低矮的线路,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柄、墙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尖锐物体也涂成了红色。
⑤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比较顽皮,分辨能力又不强,所以,不是被开水烫伤手臂,就被刀具割伤手指。后来,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正因为如此,家里从来不敢买绿颜色的保温瓶。“可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地活着。” 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泪噙满了眼眶。
⑥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绿色,不会枯萎。这就是一个妈妈对儿子最起码的要求。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小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原来,在小男孩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同时,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尽可能地赋予小男孩所能接触到的物体以颜色,以便让他简单的思维能够懂得远离和躲避伤害。
(选自《儿童文学》,有删改)
22.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每空1 分,共4 分)
情节 旁人的反应
常常看见小男孩在路口等妈妈 ①
小男孩常回答:“妈妈是绿色的!” ②
③ 惊奇
妈妈解释绿色的含义④
23.第(5)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表达了文中母亲怎样的情感?(4 分)
“我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地活着。” 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泪噙满了眼眶。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 文章以“母亲的绿色”为题,“颜色”是指母亲提醒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红色和绿色,也是母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B 第②段对母亲的外貌描写,暗示这位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非常辛劳。
C 小孩说“妈妈是绿色的”,因为在这对母子的世界里,绿色代表安全,母亲用自己的智慧给孩子指明了远离危险、保证安全的路径,给孩子带来了安全感,所以孩子觉得妈妈就是绿色的。
D“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我”看到小孩家涂得花里胡哨的,很不舒服,听了妈妈的解释之后,“我们”认为这位母亲的做法毫无用处。
E 第⑥段中母亲“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由此可见这位母亲非常悲观,对于小孩的前途没抱希望,是一位不负责任的母亲。
25.请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6分)
【链接材料】“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共10 分)
26.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加环境描写和“我”的动作描写,使文章丰满、生动一些。
要求:(1)150—200 字。(2)必须有一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0 分)
我和华华在公园玩过山车。结束时,华华头晕,于是我扶他到阴凉处休息。
四、作文(共60 分)
27.请以《我家的“老大”》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 字。
要求: (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2)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