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8长沙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下)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8.(6分) (1)①……的人②疲劳,疲倦③睡,睡觉④用棒打,用杖打(4分)
(2)C(C相当于“而”,其它都是“用”)(2分)
9.(2分)(1)虎 /自 林 间 出(标在主语后)
(2)愈 觉/ 其 怪 (标在动词后)(每题1分)
10.(4分)(1)老虎不能够靠近(耕田的人),口水流到地上才离开了。(2分)
(2)一国军队的主帅可以被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被改变。(或:一国的军队可能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能被强迫改变志向。)(2分,附“夺”的解读:许多人认为,这里的"夺"就是"被夺走",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就是:"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将也会被人夺走。"主将能被人夺走,志向也能被人夺走,这都不好理解,是说不通的。其实,这里的"夺"并不是夺走,而是"改变"的意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2分)
11.(2分)牛救了农夫,农夫却冤枉了牛。这件事告诉人们做事要多一点调查,多一点冷静,多一点反省,少一点主观臆断或冤枉。(结合农夫做法1分,启示1分,意对即可)
附译文:
以前,在华州的一个村子里有个耕田的人,天色已晚,他很疲劳,就枕着犁具睡觉。这时老虎从树林里跑出来,瞪着眼睛看着种田的人,想要吃他。老虎每次上前,牛总是用自己的身体跨立在农夫身上,向左向右用角很用力地抵抗老虎,老虎不能够靠近,口水流到地上才离开了。那个人睡得熟,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老虎已经走远了,种田的人醒来后,看见牛跨立在自己身上,十分厌恶它,认为牛是妖怪,就用棒打牛。牛不能说话就跑,(耕田的人)就追逐着牛,越来越感觉牛奇怪,回去就杀了牛,剖开它的身体,吃了它的肉,却不后悔。
12.(3分)运用设问(1分),点明本文的说明内容(1分),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3.(5分)(1)不能,“之一”表明这只是其中一个秘密,还有其它秘密。(1分)去掉与事实不符,“之一”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分)
(2) 列数字、打比方。(1分,每个0.5分)列数字,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蚊子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受到的雨滴冲击力之小;(1分)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被雨滴击中的蚊子采用“不抵抗”策略的效果。(1分,意对即可)
14.(2分)(1)蚊子的体重极轻;(2)覆盖蚊子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
15.(4分)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2分),既写出了我认出鲁迅时的激动兴奋之情(1分),又表现了我对周围环境的警觉,表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爱护。(意对即可)
16.(4分)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 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战士,则是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战斗的品质和形象。(围绕“尊敬、热爱、讴歌、赞美”这些关键词来答,答对一点得1分,意对即可)
17.(2分)鲁迅,作品略。
18.②夏收劳动(田野劳动)时(“我”)期盼一片“阴凉”。④夏天母亲在院子里的树下“阴凉”里做针线活。⑤夏日里我总时常回想起故乡的“阴凉”。(每点2分,共6分,表述能紧扣段落内容,意对即可)
19.(1)运用动作和场面描写以及排比的手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人们劳动闲暇时在树荫下享受阴凉的悠闲情景。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满足,以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留恋。(3分)(意对即可)
(2)我和母亲对于香椿树去留的争议,让我明白了个人的欲望不能违背生活的法则,美好的东西也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道理。(2分)(意对即可)
20.C(文章并没有写现代文明对生活的冲击,对比只是为了突出对往日乡村阴凉的回忆。)
21.(1)都抓住太阳下的景物特征进行描写;都写到了太阳下人的感受;都运用了比喻手法。(答到2点即可)(2分)
(2)《夏》:写太阳,是为了突出夏天的旋律热烈、夏天的色彩金黄的等特点。(2分,意对即可)
《夏日里那一片阴凉》:写太阳,是为了突出夏天的酷热,表现人们烈日下劳动的艰辛和对阴凉的渴望,(和下文人们在阴凉下的惬意享受形成对比。)(2分,意对即可)
22.(60分)按照长沙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阅。批改时以45分切入。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8.(6分) (1)①……的人②疲劳,疲倦③睡,睡觉④用棒打,用杖打(4分)
(2)C(C相当于“而”,其它都是“用”)(2分)
9.(2分)(1)虎 /自 林 间 出(标在主语后)
(2)愈 觉/ 其 怪 (标在动词后)(每题1分)
10.(4分)(1)老虎不能够靠近(耕田的人),口水流到地上才离开了。(2分)
(2)一国军队的主帅可以被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被改变。(或:一国的军队可能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能被强迫改变志向。)(2分,附“夺”的解读:许多人认为,这里的"夺"就是"被夺走",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就是:"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将也会被人夺走。"主将能被人夺走,志向也能被人夺走,这都不好理解,是说不通的。其实,这里的"夺"并不是夺走,而是"改变"的意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2分)
11.(2分)牛救了农夫,农夫却冤枉了牛。这件事告诉人们做事要多一点调查,多一点冷静,多一点反省,少一点主观臆断或冤枉。(结合农夫做法1分,启示1分,意对即可)
附译文:
以前,在华州的一个村子里有个耕田的人,天色已晚,他很疲劳,就枕着犁具睡觉。这时老虎从树林里跑出来,瞪着眼睛看着种田的人,想要吃他。老虎每次上前,牛总是用自己的身体跨立在农夫身上,向左向右用角很用力地抵抗老虎,老虎不能够靠近,口水流到地上才离开了。那个人睡得熟,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老虎已经走远了,种田的人醒来后,看见牛跨立在自己身上,十分厌恶它,认为牛是妖怪,就用棒打牛。牛不能说话就跑,(耕田的人)就追逐着牛,越来越感觉牛奇怪,回去就杀了牛,剖开它的身体,吃了它的肉,却不后悔。
12.(3分)运用设问(1分),点明本文的说明内容(1分),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3.(5分)(1)不能,“之一”表明这只是其中一个秘密,还有其它秘密。(1分)去掉与事实不符,“之一”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分)
(2) 列数字、打比方。(1分,每个0.5分)列数字,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蚊子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受到的雨滴冲击力之小;(1分)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被雨滴击中的蚊子采用“不抵抗”策略的效果。(1分,意对即可)
14.(2分)(1)蚊子的体重极轻;(2)覆盖蚊子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
15.(4分)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2分),既写出了我认出鲁迅时的激动兴奋之情(1分),又表现了我对周围环境的警觉,表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爱护。(意对即可)
16.(4分)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 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战士,则是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战斗的品质和形象。(围绕“尊敬、热爱、讴歌、赞美”这些关键词来答,答对一点得1分,意对即可)
17.(2分)鲁迅,作品略。
18.②夏收劳动(田野劳动)时(“我”)期盼一片“阴凉”。④夏天母亲在院子里的树下“阴凉”里做针线活。⑤夏日里我总时常回想起故乡的“阴凉”。(每点2分,共6分,表述能紧扣段落内容,意对即可)
19.(1)运用动作和场面描写以及排比的手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人们劳动闲暇时在树荫下享受阴凉的悠闲情景。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满足,以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留恋。(3分)(意对即可)
(2)我和母亲对于香椿树去留的争议,让我明白了个人的欲望不能违背生活的法则,美好的东西也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道理。(2分)(意对即可)
20.C(文章并没有写现代文明对生活的冲击,对比只是为了突出对往日乡村阴凉的回忆。)
21.(1)都抓住太阳下的景物特征进行描写;都写到了太阳下人的感受;都运用了比喻手法。(答到2点即可)(2分)
(2)《夏》:写太阳,是为了突出夏天的旋律热烈、夏天的色彩金黄的等特点。(2分,意对即可)
《夏日里那一片阴凉》:写太阳,是为了突出夏天的酷热,表现人们烈日下劳动的艰辛和对阴凉的渴望,(和下文人们在阴凉下的惬意享受形成对比。)(2分,意对即可)
22.(60分)按照长沙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阅。批改时以45分切入。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