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9中考语文必背国学常识:下榻的意思和由来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报上经常报道某国家元首来我国访问,在某某处“下榻”。何为“下榻”呢?下榻一词原指客人来家中住宿,是个敬词;现泛指住宿。出自《后汉书·陈蕃传》及《徐穉传》等。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9中考语文必背国学常识:下榻的意思和由来,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榻”的由来
熊昌渊
报上经常报道某国家元首来我国访问,在某某处“下榻”。何为“下榻”呢?
下:放下,系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实为一种坐具。如《孔雀东南飞》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下榻就是放下榻。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诗句是颂扬滕王阁所在地洪州(今江西南昌)地区的杰出人才。使用了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称道徐陈两位贤士。徐孺,即徐孺子,名穉,东汉豫章南昌人,品行高洁。“下陈蕃之榻”,使陈蕃放下榻来。陈蕃,时为豫章太守,他不接宾客,只接待徐孺子,并且特置一榻供他卧宿,徐走了就把榻挂起来。《后汉书·徐璆传》是这样记载的:“蕃在郡不接宾客,惟@①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汉书·陈王列传》也有类似记载:“郡人周@②,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莫肯至,唯陈蕃能致焉。学而不名,特设一榻,去则县之。”所以陈蕃下榻成了礼贤下士的代称。现在借用“下榻”一词来作为对客人住处的尊称。
但是,“下榻”也有作“寄宿”用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闹榭》:“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间了。”现今也有人出外旅游访问,在什么地方留宿,写作在何处下榻。这就是“下榻”的后起之义了。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报上经常报道某国家元首来我国访问,在某某处“下榻”。何为“下榻”呢?下榻一词原指客人来家中住宿,是个敬词;现泛指住宿。出自《后汉书·陈蕃传》及《徐穉传》等。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9中考语文必背国学常识:下榻的意思和由来,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榻”的由来
熊昌渊
报上经常报道某国家元首来我国访问,在某某处“下榻”。何为“下榻”呢?
下:放下,系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实为一种坐具。如《孔雀东南飞》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下榻就是放下榻。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诗句是颂扬滕王阁所在地洪州(今江西南昌)地区的杰出人才。使用了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称道徐陈两位贤士。徐孺,即徐孺子,名穉,东汉豫章南昌人,品行高洁。“下陈蕃之榻”,使陈蕃放下榻来。陈蕃,时为豫章太守,他不接宾客,只接待徐孺子,并且特置一榻供他卧宿,徐走了就把榻挂起来。《后汉书·徐璆传》是这样记载的:“蕃在郡不接宾客,惟@①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汉书·陈王列传》也有类似记载:“郡人周@②,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莫肯至,唯陈蕃能致焉。学而不名,特设一榻,去则县之。”所以陈蕃下榻成了礼贤下士的代称。现在借用“下榻”一词来作为对客人住处的尊称。
但是,“下榻”也有作“寄宿”用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闹榭》:“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间了。”现今也有人出外旅游访问,在什么地方留宿,写作在何处下榻。这就是“下榻”的后起之义了。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