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长沙长雅中学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二)

  导读:初三是初中最后一年,也是关键性的一年。初三语文学科的重点是放在复习基础知识和试题巩固知识这两方面的,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查漏补缺的过程,同学们千万不能松懈。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6长沙长雅中学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二),以供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阅读(共52分)

  (一)古诗文阅读(20分)

  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②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②团圞(luán):团圆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写到了哪些意象?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

  【答案】(1)运用了对比手法,未说“今年”,先忆“去岁”,词的前两句通过对比,写出去年妻子生日之时自己还在家里,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不能团聚,从而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心情。“又”字含蓄地暗示了频繁地离家漂泊的无奈。

  (2)树林,残照,归鸦;本句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夕阳照着树林,作者看到归巢的乌鸦,想到自己却不能归家的现状,衬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这首诗主要考察诗歌的情感和两种表现手法。情感从关键词“家”“天涯”可以看出来诗人和家人风格两地不能回家,由此可以推测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手法从“去岁”和“今年”两词可以得出;反衬的表现手法从“归鸦”和诗人自己独自一人远离家乡的现状结合得出。

  安世①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②谏官,未拜命,入白母③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④。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⑤,以身任责。脱有触忤⑥,祸谴立至。主上⑦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⑧,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选自《宋史·刘安世传》)

  【注释】①安世:即刘安世,宋代大臣。②除:被授予官职。③白母:禀告母亲。④在言路:指当谏官。⑤明目张胆:主持公道,敢作敢为。⑥触忤:触怒(皇帝)⑦主上:皇帝。⑧蓄缩悚汗:缩着头颅,吓出冷汗。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倘居其官/不可久居

  B.或帝盛怒/或异二者而为之

  C.伺怒稍解/稍稍宾客其父

  D.入白母曰/月色入户

  【答案】D

  【解析】A.处于/停留;B.有时/有人;C.稍微/渐渐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例句: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

  A.何陋之有

  B.无怀氏之名欤

  C.或置酒而招之

  D.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答案】C

  【解析】例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助词,的;C.代词,他;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

  (2)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

  【答案】(1)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

  (2)如果你降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一定会随你去你去的地方的。

  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刘安世不想接受谏官这一官职任命的原因?并结合文段简要谈谈刘安世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因为他认为,倘若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有胆识,还要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用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稍有不慎,冒犯了皇上,灾祸贬官就会立刻到来。

  刘安世的母亲是一个开明大义、懂得国家大事,教子有方,令人敬佩的人。

  【解析】用自己的话概括就是把文章对应的刘世安的原话翻译出来;母亲的人物形象从母亲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

  (二)说明文阅读(8分)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B,有删改)

  16.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的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4分)

  【答案】1、人体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2、新鲜感刺激人大脑记忆,年龄增长大脑进入适应期;3、相对论:年龄越大,一定时间所占人生的比重越小。

  【解析】结合文章最后三段的中心句可以得出。

  17.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帮老张分析一下他的时间到哪里去了?(4分)

  老张今年五十了,基本上每天都是很闲的。可还是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一天下来都没干什么,就这样过去了……他把一天分为三个阶段:上午、中午、下午;一个星期七天,上五天上班,时间快得让他有点恐惧了。他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生活,一点也不忙碌,所以谈不上充实;也不觉得是空虚,每天要烦的事情也好多,不管有无工作,不论忙于不忙,也无论在哪儿,他都觉得时间走的好快,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答案】(1)老张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2)老张50多岁了,虽然很闲,但年龄大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明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所以时间过起来很快。

  【解析】结合文章最后三段的原因和材料的表现进行对应就可以得出。

  (三)议论文阅读(8分)

  守住心灵的高度

  ①孙天帅是珠海市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的普通工人。平日里,他目睹了韩国老板对工人们的种种刁难和侮辱,内心极为愤怒。当那个韩国老板责骂一个因极度疲劳而睡着的女工,甚至令所有工人统统跪下时,只有他拒绝下跪,一个人直直地站着。孙天帅的行为不仅表现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节,更体现了中国人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豪迈气概。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强权与暴力面前不屈服,守住了自己心灵的高度。

  ②无论是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就是说要守住心灵的高度。

  ③霍英东,在中国的政界、商界、体育界声名显赫。他从小苦,靠着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财产。他没有为富不仁,而是热心公益,多年来为社会捐款多达200亿元。他说过一句话:“有钱,是上天赐给你做善事的机会。”霍英东是商界的精英,是精神上的富翁,更是守住心灵高度的楷模。然而有人却在金钱、荣誉面前,暴露出丑陋的人性。陕西农民周正龙和他身后的利益集团,制造了哄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就是为了骗取国家的大量拨款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荣誉。对名利的追逐让他们忘记了生命的最终目标,他们也因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④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主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用生命诠释了理想。屈原出身贵族,在楚国本来有着较高的地位,生活无忧,但是在“举世皆醉”中,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真理面前挺身而出,即使被放逐,也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虽然他的生命随着汩汩流淌的汨罗江水一同远去,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令人敬仰,他也成为中国人的光辉榜样,只有那些自觉地把自己生命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⑤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雄厚的资本健康的心态。在风靡欧洲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美丽的中国女孩李娜,历经多场苦战,横扫众多欧洲劲敌,杀入冠亚军决赛。万众瞩目之下,她战胜了强劲的对手——意大利网坛老将斯齐亚沃尼。全面扎实的技术、稳定出色的发挥,使她成为本次比赛的冠军,作为亚洲获得大满贯赛冠军的第一人,面对如此殊荣,李娜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用动听娴熟的英语,微笑着告诉世界:只要有底气,没有什么不可以!

  甲 。

  ⑥ 乙 。悬崖上的松树令人敬佩。悬崖上少土,需要它拥有刺穿岩石的力量;悬崖上少水,需要它拥有忍受饥渴的意志;悬崖上少有人照顾,需要它用心灵抚慰自己。树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追寻真理的路上,一定会充满荆棘,充满危险。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罗斯福也说:“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赛,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 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

  ⑦真诚勇敢地面对生活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追求的目标。只有让心灵高高地站立着,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人生才会加美好。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只有让心灵高高地站立着,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人生才更加美好。

  B.我们需要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才能守住心灵的高度。

  C.每个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守住心灵的高度。

  D.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

  【答案】18.C

  【解析】文章第二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选C

  19.放在第⑥段横线处最合适的事实论据是()(2分)

  A.袁隆平心系天下,怀着“中国人能养活中国人”的理想,凭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在杂交水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令世界为之折服。

  B.微软联合创始人兼全球首富比尔·盖茨2016年3月在Raddit网站上进行了一次问答式交流。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比尔,你为何不竞选美国总统?”对此问题,盖茨回答称,他更加喜喜欢通过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来从事慈善事业,而不是更喜欢统治。

  C.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自然。

  D.邓稼先28年隐姓埋名,远离家人,来到荒凉的戈壁滩,与世隔绝,忍受着艰苦的物质条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冒着核辐射的为吸纳,与他的团队进行昌吉的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

  【答案】D

  【解析】这题考察学生对于论据和论点匹配的能力,只要对应到文章第6段最后一句话“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就会发现论据要求的要素是“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因此只能选D。

  20.在文中甲、乙两处填上合适的句子。(4分)

  甲:

  乙:

  【答案】甲:当一个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在世上立足的雄厚资本,就会战胜压力与诱惑,直面自己的心灵。

  乙: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

  【解析】甲句结合论点的关键词“雄厚资本”和李娜事例可以总结出。

  乙句结合第五段的论点句式和第六段最后一句话中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的关键词可以得出。

  (四)记叙文阅读(共20分)

  带白蘑菇回家

  ①妈妈爱吃蘑菇。

  ②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夭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从青岛运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③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④服务员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听了服务员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

  ⑤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组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⑥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⑦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⑧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⑨我一筹莫展地说,那可怎么办?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出黑汁了,而且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⑩我束手无策。青海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⑪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⑫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汁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⑬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⑭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⑮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看着他诚恳的眼睛,我 。

  ⑯妈妈一边喝着鸡汤一遍听我说路途上的故事,笑着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21.本文以白蘑菇为线索构思全篇,请结合全文内容将白蘑菇的“经历”补充完整。(4分)

  刚到宾馆时①

  离开宾馆时服务员在纸箱上捅洞放蘑菇

  上了火车②

  ③车友为我腾出桌子风干蘑菇

  火车到站青海大汉交代炖鸡煮蘑菇

  到家后④

  【答案】“我”在报纸上放蘑菇;青海大汉建议箱底晾蘑菇;车到中原;妈妈喝汤赞蘑菇;

  【解析】情节线索题。通过观察表格特点发现,地点变化对应不同人物围绕蘑菇做出的行为的变化,进行区间定位,找到对应段落的人物和行为就可以进行概括,即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

  22.赏析下列句子。(8分)

  (1)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4分)

  (2)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4分)

  【答案】(1)运用排比,形象地写出了飞奔的列车上风的呼啸,突出一路“呼啸”的风是“平安回家”的保证,委婉含蓄地赞美了大汉和人们对“我”的帮助。

  (2)运用比喻,把头发比作蒿草,灰屑比作芝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青海汉子为圆我孝敬妈妈的心意而甘愿自己吹风的牺牲精神,表达了我对他的敬意。

  【解析】本题语言赏析题,主要考察修辞手法的考点,在答题的时候三步走:手法是什么,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

  23.结尾“青海的蘑菇味道真好”,这句话的“好”不仅好在蘑菇的味道,还“好”在哪里?关于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内容,分别加以阐述。(8分)

  【答案】“好”在女儿的孝心,“好”在陌生人的心灵美。

  理解一:全文通过记叙带白蘑菇回家,路上“青海大汉”等人的真诚无私的帮助,表达了对人们纯洁善良之心的赞扬;

  理解二:全文通过记叙人们因为知道蘑菇是要带给“妈妈”的,而热情帮助“我”的故事,体现了人们对于孝心的敬意和共鸣。

  【解析】本题文章主旨理解题。好的两个含义就是对于文章两个主旨的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是孝顺的女儿要给母亲带白蘑菇,故事发生的地点又主要是在和陌生人接触的火车上,所以主旨就是两个角度:亲情孝心和陌生人真情,这是中考中阅读考察的两个主题,在这篇文章中结合起来考察。

  三、作文(共60分)

  24.文章第14段中写道“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看着他诚恳的眼睛,我 。”

  请在横线上做一个关于“我”的心理和“青海汉子”的动作片段描写。(10分)

  【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景;(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

  25.大作文

  请以“我,不平凡”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

  (1)问题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2016长沙长雅中学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二)

2018-09-04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习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初三是初中最后一年,也是关键性的一年。初三语文学科的重点是放在复习基础知识和试题巩固知识这两方面的,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查漏补缺的过程,同学们千万不能松懈。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6长沙长雅中学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二),以供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阅读(共52分)

  (一)古诗文阅读(20分)

  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②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②团圞(luán):团圆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写到了哪些意象?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

  【答案】(1)运用了对比手法,未说“今年”,先忆“去岁”,词的前两句通过对比,写出去年妻子生日之时自己还在家里,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不能团聚,从而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心情。“又”字含蓄地暗示了频繁地离家漂泊的无奈。

  (2)树林,残照,归鸦;本句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夕阳照着树林,作者看到归巢的乌鸦,想到自己却不能归家的现状,衬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这首诗主要考察诗歌的情感和两种表现手法。情感从关键词“家”“天涯”可以看出来诗人和家人风格两地不能回家,由此可以推测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手法从“去岁”和“今年”两词可以得出;反衬的表现手法从“归鸦”和诗人自己独自一人远离家乡的现状结合得出。

  安世①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②谏官,未拜命,入白母③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④。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⑤,以身任责。脱有触忤⑥,祸谴立至。主上⑦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⑧,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选自《宋史·刘安世传》)

  【注释】①安世:即刘安世,宋代大臣。②除:被授予官职。③白母:禀告母亲。④在言路:指当谏官。⑤明目张胆:主持公道,敢作敢为。⑥触忤:触怒(皇帝)⑦主上:皇帝。⑧蓄缩悚汗:缩着头颅,吓出冷汗。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倘居其官/不可久居

  B.或帝盛怒/或异二者而为之

  C.伺怒稍解/稍稍宾客其父

  D.入白母曰/月色入户

  【答案】D

  【解析】A.处于/停留;B.有时/有人;C.稍微/渐渐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例句: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

  A.何陋之有

  B.无怀氏之名欤

  C.或置酒而招之

  D.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答案】C

  【解析】例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助词,的;C.代词,他;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

  (2)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

  【答案】(1)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

  (2)如果你降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一定会随你去你去的地方的。

  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刘安世不想接受谏官这一官职任命的原因?并结合文段简要谈谈刘安世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因为他认为,倘若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有胆识,还要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用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稍有不慎,冒犯了皇上,灾祸贬官就会立刻到来。

  刘安世的母亲是一个开明大义、懂得国家大事,教子有方,令人敬佩的人。

  【解析】用自己的话概括就是把文章对应的刘世安的原话翻译出来;母亲的人物形象从母亲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

  (二)说明文阅读(8分)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B,有删改)

  16.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的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4分)

  【答案】1、人体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2、新鲜感刺激人大脑记忆,年龄增长大脑进入适应期;3、相对论:年龄越大,一定时间所占人生的比重越小。

  【解析】结合文章最后三段的中心句可以得出。

  17.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帮老张分析一下他的时间到哪里去了?(4分)

  老张今年五十了,基本上每天都是很闲的。可还是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一天下来都没干什么,就这样过去了……他把一天分为三个阶段:上午、中午、下午;一个星期七天,上五天上班,时间快得让他有点恐惧了。他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生活,一点也不忙碌,所以谈不上充实;也不觉得是空虚,每天要烦的事情也好多,不管有无工作,不论忙于不忙,也无论在哪儿,他都觉得时间走的好快,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答案】(1)老张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2)老张50多岁了,虽然很闲,但年龄大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明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所以时间过起来很快。

  【解析】结合文章最后三段的原因和材料的表现进行对应就可以得出。

  (三)议论文阅读(8分)

  守住心灵的高度

  ①孙天帅是珠海市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的普通工人。平日里,他目睹了韩国老板对工人们的种种刁难和侮辱,内心极为愤怒。当那个韩国老板责骂一个因极度疲劳而睡着的女工,甚至令所有工人统统跪下时,只有他拒绝下跪,一个人直直地站着。孙天帅的行为不仅表现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节,更体现了中国人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豪迈气概。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强权与暴力面前不屈服,守住了自己心灵的高度。

  ②无论是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就是说要守住心灵的高度。

  ③霍英东,在中国的政界、商界、体育界声名显赫。他从小苦,靠着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财产。他没有为富不仁,而是热心公益,多年来为社会捐款多达200亿元。他说过一句话:“有钱,是上天赐给你做善事的机会。”霍英东是商界的精英,是精神上的富翁,更是守住心灵高度的楷模。然而有人却在金钱、荣誉面前,暴露出丑陋的人性。陕西农民周正龙和他身后的利益集团,制造了哄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就是为了骗取国家的大量拨款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荣誉。对名利的追逐让他们忘记了生命的最终目标,他们也因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④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主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用生命诠释了理想。屈原出身贵族,在楚国本来有着较高的地位,生活无忧,但是在“举世皆醉”中,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真理面前挺身而出,即使被放逐,也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虽然他的生命随着汩汩流淌的汨罗江水一同远去,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令人敬仰,他也成为中国人的光辉榜样,只有那些自觉地把自己生命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⑤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雄厚的资本健康的心态。在风靡欧洲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美丽的中国女孩李娜,历经多场苦战,横扫众多欧洲劲敌,杀入冠亚军决赛。万众瞩目之下,她战胜了强劲的对手——意大利网坛老将斯齐亚沃尼。全面扎实的技术、稳定出色的发挥,使她成为本次比赛的冠军,作为亚洲获得大满贯赛冠军的第一人,面对如此殊荣,李娜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用动听娴熟的英语,微笑着告诉世界:只要有底气,没有什么不可以!

  甲 。

  ⑥ 乙 。悬崖上的松树令人敬佩。悬崖上少土,需要它拥有刺穿岩石的力量;悬崖上少水,需要它拥有忍受饥渴的意志;悬崖上少有人照顾,需要它用心灵抚慰自己。树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追寻真理的路上,一定会充满荆棘,充满危险。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罗斯福也说:“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赛,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 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

  ⑦真诚勇敢地面对生活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追求的目标。只有让心灵高高地站立着,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人生才会加美好。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只有让心灵高高地站立着,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人生才更加美好。

  B.我们需要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才能守住心灵的高度。

  C.每个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守住心灵的高度。

  D.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

  【答案】18.C

  【解析】文章第二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选C

  19.放在第⑥段横线处最合适的事实论据是()(2分)

  A.袁隆平心系天下,怀着“中国人能养活中国人”的理想,凭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在杂交水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令世界为之折服。

  B.微软联合创始人兼全球首富比尔·盖茨2016年3月在Raddit网站上进行了一次问答式交流。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比尔,你为何不竞选美国总统?”对此问题,盖茨回答称,他更加喜喜欢通过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来从事慈善事业,而不是更喜欢统治。

  C.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自然。

  D.邓稼先28年隐姓埋名,远离家人,来到荒凉的戈壁滩,与世隔绝,忍受着艰苦的物质条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冒着核辐射的为吸纳,与他的团队进行昌吉的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

  【答案】D

  【解析】这题考察学生对于论据和论点匹配的能力,只要对应到文章第6段最后一句话“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就会发现论据要求的要素是“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因此只能选D。

  20.在文中甲、乙两处填上合适的句子。(4分)

  甲:

  乙:

  【答案】甲:当一个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在世上立足的雄厚资本,就会战胜压力与诱惑,直面自己的心灵。

  乙: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

  【解析】甲句结合论点的关键词“雄厚资本”和李娜事例可以总结出。

  乙句结合第五段的论点句式和第六段最后一句话中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的关键词可以得出。

  (四)记叙文阅读(共20分)

  带白蘑菇回家

  ①妈妈爱吃蘑菇。

  ②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夭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从青岛运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③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④服务员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听了服务员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

  ⑤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组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⑥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⑦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⑧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⑨我一筹莫展地说,那可怎么办?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出黑汁了,而且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⑩我束手无策。青海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⑪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⑫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汁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⑬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⑭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⑮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看着他诚恳的眼睛,我 。

  ⑯妈妈一边喝着鸡汤一遍听我说路途上的故事,笑着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21.本文以白蘑菇为线索构思全篇,请结合全文内容将白蘑菇的“经历”补充完整。(4分)

  刚到宾馆时①

  离开宾馆时服务员在纸箱上捅洞放蘑菇

  上了火车②

  ③车友为我腾出桌子风干蘑菇

  火车到站青海大汉交代炖鸡煮蘑菇

  到家后④

  【答案】“我”在报纸上放蘑菇;青海大汉建议箱底晾蘑菇;车到中原;妈妈喝汤赞蘑菇;

  【解析】情节线索题。通过观察表格特点发现,地点变化对应不同人物围绕蘑菇做出的行为的变化,进行区间定位,找到对应段落的人物和行为就可以进行概括,即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

  22.赏析下列句子。(8分)

  (1)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4分)

  (2)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4分)

  【答案】(1)运用排比,形象地写出了飞奔的列车上风的呼啸,突出一路“呼啸”的风是“平安回家”的保证,委婉含蓄地赞美了大汉和人们对“我”的帮助。

  (2)运用比喻,把头发比作蒿草,灰屑比作芝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青海汉子为圆我孝敬妈妈的心意而甘愿自己吹风的牺牲精神,表达了我对他的敬意。

  【解析】本题语言赏析题,主要考察修辞手法的考点,在答题的时候三步走:手法是什么,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

  23.结尾“青海的蘑菇味道真好”,这句话的“好”不仅好在蘑菇的味道,还“好”在哪里?关于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内容,分别加以阐述。(8分)

  【答案】“好”在女儿的孝心,“好”在陌生人的心灵美。

  理解一:全文通过记叙带白蘑菇回家,路上“青海大汉”等人的真诚无私的帮助,表达了对人们纯洁善良之心的赞扬;

  理解二:全文通过记叙人们因为知道蘑菇是要带给“妈妈”的,而热情帮助“我”的故事,体现了人们对于孝心的敬意和共鸣。

  【解析】本题文章主旨理解题。好的两个含义就是对于文章两个主旨的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是孝顺的女儿要给母亲带白蘑菇,故事发生的地点又主要是在和陌生人接触的火车上,所以主旨就是两个角度:亲情孝心和陌生人真情,这是中考中阅读考察的两个主题,在这篇文章中结合起来考察。

  三、作文(共60分)

  24.文章第14段中写道“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看着他诚恳的眼睛,我 。”

  请在横线上做一个关于“我”的心理和“青海汉子”的动作片段描写。(10分)

  【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景;(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

  25.大作文

  请以“我,不平凡”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

  (1)问题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精品课程

初一

初二

初三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适合学员 课程详细
初一英语 初一培优型课程,选择经典的新概念一册作为初一年级培优型课程教材,期间结合大量的听力口语能力练习,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1、英语成绩优秀的初一学员
2、想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初一数学 该课程主要为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前半部分的同步训练加难度提升,适合基础比较好的初一学生。在课程的设计上,分层次地讲述基础知识点及其综合应用,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加强难度的训练。 1、数学成绩优秀的初一学员
2、想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初一语文 以初一上学期的语文重点、难点知识为载体,利用优能独特的教学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在初中开始阶段继续保持并提升优秀的学习成绩。 1、想学习初一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2、需要查缺补漏、复习初一知识的初二学生。
查看
初二英语 初二尖子培优型课程,对于新概念二册1-12课进行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巩固和加深,拓展高级写作句型给出真实语言情景,帮助学生全方位拓展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1、英语成绩优秀的的新初二学员
2、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查看
初二数学 在教材知识的学习之上,对于重难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加入名校考题以及竞赛试题,让学员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拓展思维,强化数学解题的思维与方法。 1、数学成绩优秀的的新初二学员
2、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查看
初二语文 总结复习初一语文在中考考纲中的知识点,预热初二语文所占中考的考点,以及对文言文阅读基本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同时着力于加深学生对社科、人文的兴趣与了解。 1、语文成绩优秀的的新初二学员
2、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查看
初二物理 本课程针对刚刚初一升初二的学生,讲授初二物理预科内容;课程主要分为运动,声,光,物态变化等版块。通过学习本册的知识模块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 1、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2、需要查缺补漏、复习初二知识的初三学生
查看
中考英语 中考培优型课程,配给语法、完型、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各个板块的综合练习,各个击破学员的考试障碍;配合以中考中高难度习题,通过解析四大名校月考,期中,期末试卷以及中考真题阶梯式的学习题型帮助学员提升成绩。 1、英语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中考数学 一部分为压轴题目的训练,帮助学员解决压轴题,拿高分;另一部分为初三的重难点知识的预科学习,让学员在中考中拿下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数学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中考语文 总结复习初中语文在中考考纲中的知识点,并结合课内外例题巩固复习;侧重阅读题型识别与概括,并结合课内外名著,引导作文高效写法。 1、语文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中考物理 课程内容主要是力学和热学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巩固中考中的重要模块—力学。力学题目的设置贴近中考难度;后半部分课程会预习初三的热学知识,提前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热学概 1、物理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巩固中学课程知识,有计划开始中考一轮复习的学员
查看
中考化学 巩固并扎实掌握九年级上册重难点:化学反应原理、计算及化学实验等部分内容,达到高级理解与运用的等级。帮助学员提高化学学习兴趣,掌握正确学习化学的方法。 1、学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顶部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中考>初三>试题>语文试题>正文
2016长沙长雅中学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二)
2018-09-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长晓习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初三是初中最后一年,也是关键性的一年。初三语文学科的重点是放在复习基础知识和试题巩固知识这两方面的,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查漏补缺的过程,同学们千万不能松懈。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6长沙长雅中学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二),以供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阅读(共52分)

  (一)古诗文阅读(20分)

  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②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②团圞(luán):团圆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写到了哪些意象?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

  【答案】(1)运用了对比手法,未说“今年”,先忆“去岁”,词的前两句通过对比,写出去年妻子生日之时自己还在家里,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不能团聚,从而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心情。“又”字含蓄地暗示了频繁地离家漂泊的无奈。

  (2)树林,残照,归鸦;本句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夕阳照着树林,作者看到归巢的乌鸦,想到自己却不能归家的现状,衬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这首诗主要考察诗歌的情感和两种表现手法。情感从关键词“家”“天涯”可以看出来诗人和家人风格两地不能回家,由此可以推测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手法从“去岁”和“今年”两词可以得出;反衬的表现手法从“归鸦”和诗人自己独自一人远离家乡的现状结合得出。

  安世①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②谏官,未拜命,入白母③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④。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⑤,以身任责。脱有触忤⑥,祸谴立至。主上⑦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⑧,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选自《宋史·刘安世传》)

  【注释】①安世:即刘安世,宋代大臣。②除:被授予官职。③白母:禀告母亲。④在言路:指当谏官。⑤明目张胆:主持公道,敢作敢为。⑥触忤:触怒(皇帝)⑦主上:皇帝。⑧蓄缩悚汗:缩着头颅,吓出冷汗。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倘居其官/不可久居

  B.或帝盛怒/或异二者而为之

  C.伺怒稍解/稍稍宾客其父

  D.入白母曰/月色入户

  【答案】D

  【解析】A.处于/停留;B.有时/有人;C.稍微/渐渐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例句: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

  A.何陋之有

  B.无怀氏之名欤

  C.或置酒而招之

  D.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答案】C

  【解析】例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助词,的;C.代词,他;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

  (2)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

  【答案】(1)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

  (2)如果你降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一定会随你去你去的地方的。

  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刘安世不想接受谏官这一官职任命的原因?并结合文段简要谈谈刘安世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因为他认为,倘若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有胆识,还要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用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稍有不慎,冒犯了皇上,灾祸贬官就会立刻到来。

  刘安世的母亲是一个开明大义、懂得国家大事,教子有方,令人敬佩的人。

  【解析】用自己的话概括就是把文章对应的刘世安的原话翻译出来;母亲的人物形象从母亲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

  (二)说明文阅读(8分)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B,有删改)

  16.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的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4分)

  【答案】1、人体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2、新鲜感刺激人大脑记忆,年龄增长大脑进入适应期;3、相对论:年龄越大,一定时间所占人生的比重越小。

  【解析】结合文章最后三段的中心句可以得出。

  17.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帮老张分析一下他的时间到哪里去了?(4分)

  老张今年五十了,基本上每天都是很闲的。可还是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一天下来都没干什么,就这样过去了……他把一天分为三个阶段:上午、中午、下午;一个星期七天,上五天上班,时间快得让他有点恐惧了。他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生活,一点也不忙碌,所以谈不上充实;也不觉得是空虚,每天要烦的事情也好多,不管有无工作,不论忙于不忙,也无论在哪儿,他都觉得时间走的好快,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答案】(1)老张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2)老张50多岁了,虽然很闲,但年龄大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明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所以时间过起来很快。

  【解析】结合文章最后三段的原因和材料的表现进行对应就可以得出。

  (三)议论文阅读(8分)

  守住心灵的高度

  ①孙天帅是珠海市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的普通工人。平日里,他目睹了韩国老板对工人们的种种刁难和侮辱,内心极为愤怒。当那个韩国老板责骂一个因极度疲劳而睡着的女工,甚至令所有工人统统跪下时,只有他拒绝下跪,一个人直直地站着。孙天帅的行为不仅表现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节,更体现了中国人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豪迈气概。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强权与暴力面前不屈服,守住了自己心灵的高度。

  ②无论是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就是说要守住心灵的高度。

  ③霍英东,在中国的政界、商界、体育界声名显赫。他从小苦,靠着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财产。他没有为富不仁,而是热心公益,多年来为社会捐款多达200亿元。他说过一句话:“有钱,是上天赐给你做善事的机会。”霍英东是商界的精英,是精神上的富翁,更是守住心灵高度的楷模。然而有人却在金钱、荣誉面前,暴露出丑陋的人性。陕西农民周正龙和他身后的利益集团,制造了哄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就是为了骗取国家的大量拨款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荣誉。对名利的追逐让他们忘记了生命的最终目标,他们也因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④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主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用生命诠释了理想。屈原出身贵族,在楚国本来有着较高的地位,生活无忧,但是在“举世皆醉”中,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真理面前挺身而出,即使被放逐,也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虽然他的生命随着汩汩流淌的汨罗江水一同远去,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令人敬仰,他也成为中国人的光辉榜样,只有那些自觉地把自己生命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⑤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雄厚的资本健康的心态。在风靡欧洲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美丽的中国女孩李娜,历经多场苦战,横扫众多欧洲劲敌,杀入冠亚军决赛。万众瞩目之下,她战胜了强劲的对手——意大利网坛老将斯齐亚沃尼。全面扎实的技术、稳定出色的发挥,使她成为本次比赛的冠军,作为亚洲获得大满贯赛冠军的第一人,面对如此殊荣,李娜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用动听娴熟的英语,微笑着告诉世界:只要有底气,没有什么不可以!

  甲 。

  ⑥ 乙 。悬崖上的松树令人敬佩。悬崖上少土,需要它拥有刺穿岩石的力量;悬崖上少水,需要它拥有忍受饥渴的意志;悬崖上少有人照顾,需要它用心灵抚慰自己。树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追寻真理的路上,一定会充满荆棘,充满危险。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罗斯福也说:“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赛,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 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

  ⑦真诚勇敢地面对生活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追求的目标。只有让心灵高高地站立着,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人生才会加美好。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只有让心灵高高地站立着,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人生才更加美好。

  B.我们需要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才能守住心灵的高度。

  C.每个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守住心灵的高度。

  D.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

  【答案】18.C

  【解析】文章第二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选C

  19.放在第⑥段横线处最合适的事实论据是()(2分)

  A.袁隆平心系天下,怀着“中国人能养活中国人”的理想,凭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在杂交水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令世界为之折服。

  B.微软联合创始人兼全球首富比尔·盖茨2016年3月在Raddit网站上进行了一次问答式交流。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比尔,你为何不竞选美国总统?”对此问题,盖茨回答称,他更加喜喜欢通过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来从事慈善事业,而不是更喜欢统治。

  C.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自然。

  D.邓稼先28年隐姓埋名,远离家人,来到荒凉的戈壁滩,与世隔绝,忍受着艰苦的物质条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冒着核辐射的为吸纳,与他的团队进行昌吉的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

  【答案】D

  【解析】这题考察学生对于论据和论点匹配的能力,只要对应到文章第6段最后一句话“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就会发现论据要求的要素是“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因此只能选D。

  20.在文中甲、乙两处填上合适的句子。(4分)

  甲:

  乙:

  【答案】甲:当一个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在世上立足的雄厚资本,就会战胜压力与诱惑,直面自己的心灵。

  乙: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

  【解析】甲句结合论点的关键词“雄厚资本”和李娜事例可以总结出。

  乙句结合第五段的论点句式和第六段最后一句话中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的关键词可以得出。

  (四)记叙文阅读(共20分)

  带白蘑菇回家

  ①妈妈爱吃蘑菇。

  ②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夭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从青岛运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③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④服务员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听了服务员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

  ⑤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组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⑥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⑦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⑧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⑨我一筹莫展地说,那可怎么办?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出黑汁了,而且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⑩我束手无策。青海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⑪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⑫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汁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⑬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⑭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⑮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看着他诚恳的眼睛,我 。

  ⑯妈妈一边喝着鸡汤一遍听我说路途上的故事,笑着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21.本文以白蘑菇为线索构思全篇,请结合全文内容将白蘑菇的“经历”补充完整。(4分)

  刚到宾馆时①

  离开宾馆时服务员在纸箱上捅洞放蘑菇

  上了火车②

  ③车友为我腾出桌子风干蘑菇

  火车到站青海大汉交代炖鸡煮蘑菇

  到家后④

  【答案】“我”在报纸上放蘑菇;青海大汉建议箱底晾蘑菇;车到中原;妈妈喝汤赞蘑菇;

  【解析】情节线索题。通过观察表格特点发现,地点变化对应不同人物围绕蘑菇做出的行为的变化,进行区间定位,找到对应段落的人物和行为就可以进行概括,即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

  22.赏析下列句子。(8分)

  (1)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4分)

  (2)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4分)

  【答案】(1)运用排比,形象地写出了飞奔的列车上风的呼啸,突出一路“呼啸”的风是“平安回家”的保证,委婉含蓄地赞美了大汉和人们对“我”的帮助。

  (2)运用比喻,把头发比作蒿草,灰屑比作芝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青海汉子为圆我孝敬妈妈的心意而甘愿自己吹风的牺牲精神,表达了我对他的敬意。

  【解析】本题语言赏析题,主要考察修辞手法的考点,在答题的时候三步走:手法是什么,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

  23.结尾“青海的蘑菇味道真好”,这句话的“好”不仅好在蘑菇的味道,还“好”在哪里?关于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内容,分别加以阐述。(8分)

  【答案】“好”在女儿的孝心,“好”在陌生人的心灵美。

  理解一:全文通过记叙带白蘑菇回家,路上“青海大汉”等人的真诚无私的帮助,表达了对人们纯洁善良之心的赞扬;

  理解二:全文通过记叙人们因为知道蘑菇是要带给“妈妈”的,而热情帮助“我”的故事,体现了人们对于孝心的敬意和共鸣。

  【解析】本题文章主旨理解题。好的两个含义就是对于文章两个主旨的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是孝顺的女儿要给母亲带白蘑菇,故事发生的地点又主要是在和陌生人接触的火车上,所以主旨就是两个角度:亲情孝心和陌生人真情,这是中考中阅读考察的两个主题,在这篇文章中结合起来考察。

  三、作文(共60分)

  24.文章第14段中写道“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看着他诚恳的眼睛,我 。”

  请在横线上做一个关于“我”的心理和“青海汉子”的动作片段描写。(10分)

  【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景;(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

  25.大作文

  请以“我,不平凡”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

  (1)问题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展开本页剩余
新东方课程优惠申请
姓名:
电话:
所属学段:
立即申请

中学工具箱

学校资讯
初一 初二 初三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初一语文 以初一语文重点、难点知识为载体,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在初中开始阶段打好基础。
初一数学 分层次地讲述初一数学基础知识点及其综合应用,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加强训练难度。
初一英语 初一培优型课程,课程结合大量的听力口语能力练习,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初二语文 总结复习初一语文知识点,预热初二语文所占中考的考点,加深学生对社科、人文的了解。
初二数学 在教材知识的学习之上,对于重难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强化数学解题的思维与方法。
初二英语 在英语知识基础上进行巩固和加深,拓展高级写作句型,帮助学生全方位拓展英语综合能力。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初三语文 立足于长沙中考,学习掌握初中语文答题技巧,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
初三数学 对标长沙中考能力要求,强化计算能力,锻炼数学思维以及解题技巧。
初三英语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中考核心词汇量、阅读能力与听力水平。
附近校区展示
咸嘉新村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西路与谷丰路交汇处润泽园安置小区C区2楼
0731-84885588
井湾子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友谊路56号2楼
0731-84885588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新东方培训学校4楼
0731-84885588
梅溪湖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沐风路弘德西街2楼
0731-84885588
中信教学区
中意二路111号中信城市广场第1-4号栋203号房
0731-84885588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御溪国际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迎新路499号御溪国际1栋二楼(德思勤城市广场对面)
0731-8488733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