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5年长沙广益实验初三入学考试物理试题(二)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长沙广益实验初三入学考试物理试题(二),仅供参考。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19.小明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他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20cm 时,发现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镜”的镜片,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取下“近视眼镜”的镜片,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20.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小军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描绘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 段表明该物质处于 态。
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 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 。
2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即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方便测量如图所示,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 m/s,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1 题、22 题每题 6 分,第 23 题 8 分,共 20 分)
23.位于我市湘江中的橘子洲自古被称为小蓬莱,是世界城市中最长的内河绿洲,东临长沙城,西望岳麓山,四面环水,绵延十里。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春来,波光粼粼,鸟声阵阵;盛夏,纳凉消暑,嬉戏水中;秋至,柚黄橘红,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
24.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辽宁舰”已于 2012 年 10 月正式服股,其最大吃水深度为 10.5m(指最底部到水面的竖直距离),排水量达 6.7×104t,舰载机 50 余架,它将为保卫我国领土领海发挥重要的作用。(取 r 海水=1.0×103kg/m3,g=10N/kg)
(1)每次战机从甲板起降前,机组成员要对甲板进行地毯式排查.已知飞行甲板长 300m,排查时人的行走速度约为 1.5m/s,则船员从船头到船尾进行一次排查需要多长时间?
(2)当“辽宁舰”达到最大吃水深度时,其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多大?
(3)当一架质量为 20t 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多少?
25.在图 21 所示装置中,甲物重 G 甲=10N,乙物重 G 乙是动滑轮重 G 轮的 8 倍。物体乙跟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1.5×10-2m3。轻杆 AB 可以绕 O 点转动,且 OA∶OB=2∶1。不计轴摩擦,装置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时,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2×103Pa。
求:(1)此时动滑轮对物体乙的拉力 F 拉;
(2)若在物体甲下面再加挂物体丙,恰使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求:丙的物重 G 丙。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长沙广益实验初三入学考试物理试题(二),仅供参考。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19.小明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他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20cm 时,发现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镜”的镜片,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取下“近视眼镜”的镜片,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20.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小军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描绘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 段表明该物质处于 态。
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 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 。
2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即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方便测量如图所示,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 m/s,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1 题、22 题每题 6 分,第 23 题 8 分,共 20 分)
23.位于我市湘江中的橘子洲自古被称为小蓬莱,是世界城市中最长的内河绿洲,东临长沙城,西望岳麓山,四面环水,绵延十里。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春来,波光粼粼,鸟声阵阵;盛夏,纳凉消暑,嬉戏水中;秋至,柚黄橘红,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
24.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辽宁舰”已于 2012 年 10 月正式服股,其最大吃水深度为 10.5m(指最底部到水面的竖直距离),排水量达 6.7×104t,舰载机 50 余架,它将为保卫我国领土领海发挥重要的作用。(取 r 海水=1.0×103kg/m3,g=10N/kg)
(1)每次战机从甲板起降前,机组成员要对甲板进行地毯式排查.已知飞行甲板长 300m,排查时人的行走速度约为 1.5m/s,则船员从船头到船尾进行一次排查需要多长时间?
(2)当“辽宁舰”达到最大吃水深度时,其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多大?
(3)当一架质量为 20t 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多少?
25.在图 21 所示装置中,甲物重 G 甲=10N,乙物重 G 乙是动滑轮重 G 轮的 8 倍。物体乙跟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1.5×10-2m3。轻杆 AB 可以绕 O 点转动,且 OA∶OB=2∶1。不计轴摩擦,装置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时,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2×103Pa。
求:(1)此时动滑轮对物体乙的拉力 F 拉;
(2)若在物体甲下面再加挂物体丙,恰使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求:丙的物重 G 丙。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