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初二历史学科的复习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要求认真阅读课本,课本是复习备考的依据,但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复习时根据历史学科的目标要求,明确复习的要点、难点、疑点,以读、议、练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及时思考自查,找出自身的弱点和肓点,为系统理顺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提供了依据。在此,长沙新东方给广大学子整理了2018长沙初二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以供学习和参考。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 12 课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 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知识点 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 13 课 五四运动
知识点 1 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知识点 2 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6 月 5 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 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中国工人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居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 14 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知识点 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传播:1919 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启发了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知识点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召开 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13 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透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1922 年 7 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翻地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知识点 3 全国工人运动的商涨
背景: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 1922 年初到 1923 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高潮;1923 年 2 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延伸阅读
2018长沙初二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四)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初二历史学科的复习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要求认真阅读课本,课本是复习备考的依据,但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复习时根据历史学科的目标要求,明确复习的要点、难点、疑点,以读、议、练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及时思考自查,找出自身的弱点和肓点,为系统理顺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提供了依据。在此,长沙新东方给广大学子整理了2018长沙初二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以供学习和参考。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 12 课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 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知识点 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 13 课 五四运动
知识点 1 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知识点 2 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6 月 5 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 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中国工人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居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 14 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知识点 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传播:1919 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启发了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知识点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召开 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13 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透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1922 年 7 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翻地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知识点 3 全国工人运动的商涨
背景: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 1922 年初到 1923 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高潮;1923 年 2 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初二历史学科的复习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要求认真阅读课本,课本是复习备考的依据,但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复习时根据历史学科的目标要求,明确复习的要点、难点、疑点,以读、议、练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及时思考自查,找出自身的弱点和肓点,为系统理顺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提供了依据。在此,长沙新东方给广大学子整理了2018长沙初二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以供学习和参考。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 12 课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 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知识点 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 13 课 五四运动
知识点 1 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知识点 2 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6 月 5 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 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中国工人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居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 14 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知识点 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传播:1919 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启发了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知识点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召开 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13 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透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1922 年 7 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翻地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知识点 3 全国工人运动的商涨
背景: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 1922 年初到 1923 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高潮;1923 年 2 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