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文化底蕴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只有文化底蕴丰富了,以后才能够做到对学习各种阅读训练材料、写作指导之类的东西游刃有余。因此,要多读一些史、传、文摘之类的书,多看一些现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之类的著作。但是仅仅多读多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必须要把学习到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以下是2020年1月中雅培粹学校期末联考初二语文试卷,以供学习与参考。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4 道大题,26 道小题,满分150 分,时量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6 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被国人遗忘的宋画大师牧溪,在日本却备受推祟。据现存的史料记载.(zài),牧溪岀生在南宋, 圆寂于入元后的1270 至1294 年间。
B.在我们老家有个古朴的习俗——端午节时,用艾草煎水洗头,相传这样能够辟.(bì)邪。
C.他的书法笔力遒劲.(jìn),沉稳雄健,从中可看岀他性格的坚韧执着,不屈不饶。
D.徐徐展开那封信,只见上面写着: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遂道都光明。她忍了许久的泪,在那一刻终于簌.(shù)簌地落了下来。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做人就要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B.张老师的原创书签,每一张都自.岀.心.裁.,深受学生欢迎。
C.二孩家庭的父母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要将在长子身上成功的经验盲目地复制到幼子身上。
D.长沙“网红打卡地”黄兴南路步行街、坡子街、太平街,每条街道的游人摩.肩.接.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为了避免以后自己不懈怠,我已制订好新的读书计划。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岀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未开采的煤炭只是一种能源储备,只有开采岀来,价值才能得到发挥
②充分挖掘并应用大数据这座巨大而未知的宝藏,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③有人把大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
④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在“沉睡”的时候是很难创造价值的,需要进行数据挖掘
⑤大数据是一种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规模大大超岀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
⑥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用”
A.③①②⑤④⑥ B.⑤③④⑥①② C.③⑤②①④⑥ D.⑤④③①⑥②
5.下列说法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王老师写了一幅字画送给李老师,说:“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B.春分,夏至,立秋,冬蜇均属于24 节气。
C.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D.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挂香包,插艾蒿,登高采菊,喝雄黄酒等。
6.综合运用(共6 分)
梨花中学初二年级开展了以“走近身边的文化遗产——长沙谜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您参加。
1、长沙出土的汉代帛书、三国吴简中都能探寻到谜语的线索,唐代长沙铜官窑已有烧制的谜语诗和画谜。长沙谜语既根据长沙方言创作了不少方言谜语,又追求了长沙人讨吉利、图喜气的特点, 擂台猜谜,举牌亮题,鸣锣报喜,都体现了湘土特色。
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长沙谜语的两个特点。(2 分)
2、为更好地宣传长沙谜语,市政府创设了公众号“长沙谜语”,每周都有谜语擂台,现在请你来猜谜打擂台。(2 分)
(1)因为守初心,心存大格局(该字笔画数是10)
(2)来路不正道,都是非法的(杜甫一句五言诗)
3、中华谜语传承千年,长沙谜语是其重要分支。传承至今,长沙谜语已经历经四代。它现在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你认为可以如何推进这项非遗工作呢?请列岀两条建议。(2 分)
7.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 分,每空1 分)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 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孟子》三章)
(4) 杜甫移情于物,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语句是 , 。(杜甫《春望》)
名著阅读(共5 分)
8.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黄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C.法布尔和当时的昆虫学家一样,将昆虫装在木盒里来观察它们的本性与习性。
D.鲁迅称法布尔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罗曼·罗兰认为《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9.根据《昆虫记》的相关内容,完善蝉的“昆虫档案卡”。(3 分)
昆虫档案卡
名称:蝉
视觉:清晰
听觉:①—
居住习性:地穴常建在植物根须上
饮食习性:②—
爱好:唱歌
繁衍:将卵排在树枝上的小孔里。蝉卵的天敌是③
二、阅读(共54 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0 分)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释】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作此诗时,恰逢黄巾军起义,战火纷飞。
10.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生活贫穷”,而后者则作“穷尽”讲。
B.颔联写家虽建在荒僻之地,但从来不曾荒废学业。借环境的艰苦来体现子侄读书的勤勉。
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两句中,“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
D.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岀,没有雕琢的痕迹。
E.整首诗以长辈的深情对年少的子侄寄予了深切厚望,给岀了真诚的教诲,教育晚辈们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
11.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4 分)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①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②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③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④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②豪右:豪强。③覆按:复审案件。④丰裁:风纪。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环所居.筑场种树/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B.洪武四年召入.京/入.则无法家拂士
C.而愚民哄取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创户帖以.便稽民/以.残年余力
1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B.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C.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D.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
(2)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1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元朝末年,陈灌在家乡种了很多树,老乡对此十分理解与支持。
B.太祖一见面就很喜欢陈灌,任命他为宁国知府。
C.陈灌创立了“户帖”,太祖非常认可,将它在全国推行。
D.有数十人因盗麦船罪而判死刑,陈灌经过审查,弄明了真相,于是将所有人都免除了刑罚。
(二)说明文阅读(共8 分)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 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很多时候,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 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蛾蛾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并不相识。伯牙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 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6. 下列说法和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 分)
A.成语“声情并茂”,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要用声情并茂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就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B.韩国一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她的歌声哀婉悦耳,过了三天,人们还能听到歌声的余音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于是便有了成语“余音绕梁”。
C.从“移宫换羽”中,我们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韵宽广,演唱中还改变调性的音响。
D.音乐在战争中的有着重要的作用,歌声能达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的目的。“四面楚歌”就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本文以成语中的歌声为说明对象,通过解释有关歌唱的成语的含义以及来源,阐释了音乐与成语的关系。
B.第③段文字主要说明古人对歌唱的要求不仅要歌声高亢、瞭亮,而且要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
C.第⑤段“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 一句中“相传” 一词可以删去,而不影响句意。
D.第⑥段主要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18.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说说成语中的歌声与我国古代文明有着怎样的关系?(4分)
【链接材料】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能达到有益身心的效果。传说殷纣王听倦了平常的乐曲,便命令乐师师延谱写新的曲子,师延不肯,纣王就要杀了他,师延无奈而谱曲。纣王得到曲子后,朝歌暮舞,通宵达旦,于是丢掉了天下。不久,师延便抱着乐器投水而死。古人为了表达对这种音乐的不满,并告诫人们要远离这类乐曲,便把使人颓废忧伤,萎靡不振的音乐称作“靡靡之音”。
(三)散文阅读(共8 分)
你是世间最暖的书
包利民
①那时爷爷有满肚子的故事。我也曾一度以为爷爷一定看过许多许多书,要不怎么一开口都是那些让我们流连的传说掌故?
②小时候,最喜欢夏日的夜晚,家人都坐在院里的老榆树下,微凉的风从每一片叶子上滑落,爷爷的烟袋便点燃了满天的星光。通常是我们一群小孩子在叽叽喳喳一番之后,爷爷也已满足地吸了一袋烟,把烟袋锅在鞋底上轻轻地磕,然后再塞满烟丝。这个时候,我们就全安静下来,知道爷爷又要开始讲故事了。
③爷爷被我们围绕着,他那苍老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力量,回荡在院落里,回荡在我们心间。于是,那么多古老的故事,在我们心里生了根。我们沉浸其中,或惊讶,或迷茫,或惊恐……爷爷的故事让我对这个世界开始有了好奇,让我渐懂世间的道理。
④多年以后,每次回望,心中都会有着一幅遥远的画面:暖暖的夜,亮亮的星,低矮的草房,茂盛的榆树,满天星星,树下长长胡子的老人,几个神情专注的孩子,是那么美好,那么温暖,这样的情景镌在了心上,任岁月也湮没不了。
⑤在白天,疯玩够了的我们,也会跑到田地里去,提着水罐,等待爷爷休息。太阳明晃晃地在头顶, 爷爷终于从田间走出来,坐在地头的树荫下,衔着烟袋,不停地用草帽扇着风。我们聚拢过来,将凉凉的井水递上,然后等着爷爷讲故事。爷爷看着无边的田地,便能讲出一个神奇的传说。他心里的故事,就像这些大地上的庄稼,不知生长了多少。
⑥上学以后,我们才知道,爷爷其实是不识字的,那时每条麻袋上他写上的名字,也都是照着练了无数遍才练会的。那他的故事都是从哪里来的?后来他告诉我们,也都是听别人讲过的,听他的爸爸他的爷爷讲的。原来,那许多故事,都是这样一辈辈流传下来的,就像那些庄稼,一茬茬地生长,从不断绝。
⑦后来喜欢上了看书,有时会在书中与爷爷讲过的故事相遇。虽然爷爷讲的并没有书中的具体,可是,总是觉得书中的故事少了一种味道。似乎少了那种氛围,少了那声音里的温度。当年,那些围着爷爷听故事的孩子,最后都喜欢上了读书,我知道,那是爷爷的影响。
⑧渐渐长大的我们,有时也会相约着跑去爷爷那里,听他讲故事。爷爷的故事也有重复的,可是我们依然听得那么投入,如旧的星光月色,如故的人儿,我们倾听着的,其实是一种怀念,是一种流逝时光深处的温暖。爷爷讲完,便会让我们也讲,于是,我们便讲着各自听到的新奇故事,在明灭不定的火光中,爷爷的神情就如我们当年一般专注。
⑨十六岁那年,爷爷去世。而彼时,我们已搬进城里两年了,爷爷依然留在乡下。有多长时间没有过那样的夜晚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再听过爷爷讲的故事了。而如今,爷爷坟上的草已经黄绿了二十四次,每次回去,都要在坟前待上一会儿,一如当年坐在爷爷身旁,被他的故事萦绕。
⑩这许多年,读过太多的书,包括当年从爷爷那里听来的各种评书野史,每一相逢,无不重叠着过去的种种。其实,爷爷才是我一生中读到的最早的书,也是最温暖的书。他给了我想象的空间,給了我无尽的希望,为我开启了一扇美好的门,让我的梦想生生不息。
⑪去年驾车回乡下,傍晚,云霞满天,驶过一个村子,看到在一个院子里,一棵树下,一个老人正在给几个孩子讲故事。那一瞬间,在夕阳里,在车窗后,我的眼睛竟不能自持地湿润了。
19. 下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文题“你是世间最暖的书”,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爷爷比作最暖的书,独特新颖,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④段“这样的情景镌在了心上,任岁月也湮没不了。”一个“镌”字写岀了爷爷给我们讲故事的情景成了“我”最深刻的回忆。
C.文章第⑥段“原来,那许多故事,都是这样一辈辈流传下来的,就像那些庄稼,一茬茬地生长,从不断绝。”这段文字写岀了民间故事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歌颂了人们的创造力。
D.第⑦段“爷爷讲的并没有书中的具体,可是,我却总是觉得书中的故事少了一种味道”这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听爷爷讲故事,而不喜欢自己阅读书本,表达了“我”对爷爷的依恋。
E.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回忆小时候爷爷跟“我”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爷爷的感激思念之情。
20.文中的爷爷并不识字,可作者为何说爷爷是“世间最暖的书” ? (4 分)
(四)记叙文阅读(共18 分)
无声地成长
①跟爸爸出去看猫头鹰,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那时候已经三更半夜了,我们一直都没睡觉。外面没有风。那些大树直挺挺地站着,像一座座高大的雕像。月光耀眼,天色很亮。背后远远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笛音低沉,拉得很长,就像一首歌,听起来好忧伤,好忧伤。
②爸爸早把我的毛线帽拉低,盖住我的耳朵。我跟在爸爸的后面,一直沿着树林走去。我们“沙沙沙沙”地踩着松脆的雪,留下小小的灰色脚印。爸爸在地上拖着长长的影子,我的影子却又短又圆。隔不多久,我就得奔跑几步,才能跟得上爸爸。我那又短又圆的影子,也跟着我跌跌撞撞。但是我没喊累,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爸爸一直就是这么说的。我盼望跟着爸爸一起去看猫头鹰,已经盼望好久好久了。
③我们走到了松林地带。在亮亮的天色里,一棵棵的松树,看起来黑黑的,尖尖的。爸爸向上张望着,好像要找天上的星星,又像在查看空中的一张地图。月光使他的脸看起来像是戴上了银色的假面具。他开始呼叫起来:
④“呼,胡胡胡胡——呼!”学的是大角猫头鹰的叫声。
⑤“呼,胡胡胡胡——呼!”
⑥他叫了一阵,又叫了一阵。每叫过一次,他就会停一下。我们两个也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一会儿,但是什么也没听到。爸爸耸耸肩膀,我也耸耸肩膀。我并不难过。因为爸爸曾经说过: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的。
⑦我们再往前走。我感觉得出天气的寒冷,就像有人用冰冷的手掌按在我的背上。我的鼻子、我的面颊,里热外冷,冻得发疼。但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
⑧我们又走进了树林。那些树影,遮掩了地上的白雪。蒙在嘴上的围巾,温温湿湿的,毛茸茸地护着我的嘴。深更半夜,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躲在黑黑的大树背后呢?我问都没问。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勇敢。
⑨我们来到了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月光就像对准着空地的中央照下来。忽然远方隐约传来一丝声响。爸爸听见了,做手势叫我别出声。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我用心地听。爸爸又呼叫了起来:
⑩“呼,胡胡胡胡——呼!”
⑪“呼,胡胡胡胡——呼!”
⑫我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在这冷空气中,听得耳朵发疼,看得双眼蒙上一层雾。爸爸仰起了脸, 打算再呼叫一次,但是他还没开口,就有回应的声音穿过树丛,传了过来。
⑬“呼,胡胡胡胡——呼!”
⑭爸爸脸上有了笑意,他回应了一声:“呼,胡胡胡胡——呼!”
⑥然后,他跟猫头鹰,就像在那儿谈天,谈起了晚餐、树林、月亮和寒冷的天气。我松开了捂住围巾和嘴的手套,开心得想笑出来。
⑯从草地边缘、树丛上面传来的猫头鹰叫声,越来越近了。草地上却没有一点动静。忽然间,一个猫头鹰的影子,从地上的大树影里分离开,向着我们的头顶飞过来。我们看着,嘴里发热,却不出声,许多想说的话一句也没说。飞过来的黑影又发出了叫声。爸爸拧亮了他的大手电筒,正好照到那只刚要停落在树枝上的猫头鹰。
⑰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又似乎看了足足几百分钟。
⑱后来,那只猫头鹰就扇动它的大翅膀,从树枝上飞开了,像一道无声无息的黑影。它飞回树林里去了。
⑲“该回家了。”爸爸对我说。
⑳我知道我可以说话了,也可以放声地笑。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跟在爸爸后面,一声不响,像一道影子。
㉑很多年后,当我被生活打击得不知所措的时候,爸爸的话便不断回响在我的耳畔:出去看猫头鹰,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那个希望,会用没有声音的翅膀,在明亮的、看猫头鹰的好月光下,向前飞行。
21.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 分)
地点 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树林中 我跟在爸爸后面,要去看猫头鹰 ①
松林地带 ② 不难过
③ 爸爸再次呼叫,猫头鹰终于有了回应 开心
/ 我回忆起爸爸的话 ④
2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⑰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又似乎看了足足几百分钟。
23.下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 分)
A.文题“无声地成长”,既设置了悬念,同时也交待了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B.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很理性睿智的人,他在看猫头鹰的过程中,让孩子心存希望,教会了孩子勇敢、坚强,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
C.文章第⑨段“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写岀“我”捂嘴的动作之快,突岀了“我”的胆小怯懦。
D.在文章⑳段,“我跟在爸爸后面,一声不响”,是因为猫头鹰飞走了,“我”内心 有一种小小的失落,而不想说话。
E.本文语言质朴无华,通过叙述“我”跟随父亲看猫头鹰的经过,展现了“我”内心的成长与变化。
24.请说说你对标题“无声地成长”的理解。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父母在孩子成长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认识或感悟。(6 分)
【链接材料】2019 年10 月,湖南一所高校的一名20 岁大学生陈宇,因校园生活不能自理,人缘关系差而抑郁,于是在母亲的陪同下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心理师在聊天后,发现陈宇的母亲对陈宇的一份“独特的爱”是其抑郁的主要原因。陈宇小时候,父母怕其被欺负,总是一直紧紧盯着陈宇与小伙伴玩耍,寸步不离;只要陈宇提出要求,他们都会尽一切办法去满足他。上学后,怕陈宇读书苦,经常纵容其迟到,旷课,只为他能好好在家休息。总之,陈宇的一切衣食住行,都由父母一手办理,陈宇只管吃饭、睡觉,而无需操心任何事情,从而导致其虽然已经成年,但在心理上却滞留在婴儿阶段。
三、语言表述(共10 分)
25.梨花中学拟在2020 年1 月8 号(周三)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下面是领导班子对此次活动的讨论节选:
杨校长:这个教学开放日我们年年搞,现在是越来越有影响力了。要搞就要搞好,要通过这个活动全面展示梨花文化和优质教育教学成果。
张书记:是的,我们自办学以来,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这个活动不仅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鞭策,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办学品质。
刘校助:去年有一个问题,我们场地小,来的人太多,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所以在准备方面有些不足。今年我们得做预案。建议想来的社会各界朋友在我们的公众号“一路梨花”上先预约报名。
马主任:家长也好,同行也好,最感兴趣的还是课堂。我们在全面开放课堂的同时,还要推出精品课,这样便于大家选择。
杨校长:那就推20 节吧。不仅课堂要开放,我们的特色活动,例如微讲堂,微班会,大课间都可以展示。另外马主任,这次活动的文案要及时跟进,公众号要尽快更新,这样对学校的宣传才更有利。就赶在元旦节将邀请函发出来吧。
请根据讨论内容,拟写一则邀请函。要求:①信息全面、准确、有效;②语言简练得体;②符合文体要求;④字数不超过200 字。(10 分)
四、作文(共60 分)
26.一年一度结束时,媒体总会用一个字来总结回顾,这就是年度汉字。2019 年中国年度汉字是“南”字。亲爱的同学,你的年度汉字是什么呢?是拼,是智,是寻,是趣,是累,是忍,还是…… 请以“我的年度汉字——: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岀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 字。
延伸阅读:
2020年1月中雅培粹学校期末联考初二语文试卷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文化底蕴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只有文化底蕴丰富了,以后才能够做到对学习各种阅读训练材料、写作指导之类的东西游刃有余。因此,要多读一些史、传、文摘之类的书,多看一些现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之类的著作。但是仅仅多读多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必须要把学习到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以下是2020年1月中雅培粹学校期末联考初二语文试卷,以供学习与参考。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4 道大题,26 道小题,满分150 分,时量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6 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被国人遗忘的宋画大师牧溪,在日本却备受推祟。据现存的史料记载.(zài),牧溪岀生在南宋, 圆寂于入元后的1270 至1294 年间。
B.在我们老家有个古朴的习俗——端午节时,用艾草煎水洗头,相传这样能够辟.(bì)邪。
C.他的书法笔力遒劲.(jìn),沉稳雄健,从中可看岀他性格的坚韧执着,不屈不饶。
D.徐徐展开那封信,只见上面写着: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遂道都光明。她忍了许久的泪,在那一刻终于簌.(shù)簌地落了下来。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做人就要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B.张老师的原创书签,每一张都自.岀.心.裁.,深受学生欢迎。
C.二孩家庭的父母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要将在长子身上成功的经验盲目地复制到幼子身上。
D.长沙“网红打卡地”黄兴南路步行街、坡子街、太平街,每条街道的游人摩.肩.接.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为了避免以后自己不懈怠,我已制订好新的读书计划。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岀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未开采的煤炭只是一种能源储备,只有开采岀来,价值才能得到发挥
②充分挖掘并应用大数据这座巨大而未知的宝藏,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③有人把大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
④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在“沉睡”的时候是很难创造价值的,需要进行数据挖掘
⑤大数据是一种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规模大大超岀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
⑥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用”
A.③①②⑤④⑥ B.⑤③④⑥①② C.③⑤②①④⑥ D.⑤④③①⑥②
5.下列说法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王老师写了一幅字画送给李老师,说:“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B.春分,夏至,立秋,冬蜇均属于24 节气。
C.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D.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挂香包,插艾蒿,登高采菊,喝雄黄酒等。
6.综合运用(共6 分)
梨花中学初二年级开展了以“走近身边的文化遗产——长沙谜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您参加。
1、长沙出土的汉代帛书、三国吴简中都能探寻到谜语的线索,唐代长沙铜官窑已有烧制的谜语诗和画谜。长沙谜语既根据长沙方言创作了不少方言谜语,又追求了长沙人讨吉利、图喜气的特点, 擂台猜谜,举牌亮题,鸣锣报喜,都体现了湘土特色。
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长沙谜语的两个特点。(2 分)
2、为更好地宣传长沙谜语,市政府创设了公众号“长沙谜语”,每周都有谜语擂台,现在请你来猜谜打擂台。(2 分)
(1)因为守初心,心存大格局(该字笔画数是10)
(2)来路不正道,都是非法的(杜甫一句五言诗)
3、中华谜语传承千年,长沙谜语是其重要分支。传承至今,长沙谜语已经历经四代。它现在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你认为可以如何推进这项非遗工作呢?请列岀两条建议。(2 分)
7.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 分,每空1 分)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 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孟子》三章)
(4) 杜甫移情于物,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语句是 , 。(杜甫《春望》)
名著阅读(共5 分)
8.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黄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C.法布尔和当时的昆虫学家一样,将昆虫装在木盒里来观察它们的本性与习性。
D.鲁迅称法布尔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罗曼·罗兰认为《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9.根据《昆虫记》的相关内容,完善蝉的“昆虫档案卡”。(3 分)
昆虫档案卡
名称:蝉
视觉:清晰
听觉:①—
居住习性:地穴常建在植物根须上
饮食习性:②—
爱好:唱歌
繁衍:将卵排在树枝上的小孔里。蝉卵的天敌是③
二、阅读(共54 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0 分)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释】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作此诗时,恰逢黄巾军起义,战火纷飞。
10.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生活贫穷”,而后者则作“穷尽”讲。
B.颔联写家虽建在荒僻之地,但从来不曾荒废学业。借环境的艰苦来体现子侄读书的勤勉。
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两句中,“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
D.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岀,没有雕琢的痕迹。
E.整首诗以长辈的深情对年少的子侄寄予了深切厚望,给岀了真诚的教诲,教育晚辈们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
11.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4 分)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①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②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③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④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②豪右:豪强。③覆按:复审案件。④丰裁:风纪。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环所居.筑场种树/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B.洪武四年召入.京/入.则无法家拂士
C.而愚民哄取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创户帖以.便稽民/以.残年余力
1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B.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C.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D.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
(2)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1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元朝末年,陈灌在家乡种了很多树,老乡对此十分理解与支持。
B.太祖一见面就很喜欢陈灌,任命他为宁国知府。
C.陈灌创立了“户帖”,太祖非常认可,将它在全国推行。
D.有数十人因盗麦船罪而判死刑,陈灌经过审查,弄明了真相,于是将所有人都免除了刑罚。
(二)说明文阅读(共8 分)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 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很多时候,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 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蛾蛾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并不相识。伯牙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 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6. 下列说法和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 分)
A.成语“声情并茂”,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要用声情并茂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就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B.韩国一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她的歌声哀婉悦耳,过了三天,人们还能听到歌声的余音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于是便有了成语“余音绕梁”。
C.从“移宫换羽”中,我们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韵宽广,演唱中还改变调性的音响。
D.音乐在战争中的有着重要的作用,歌声能达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的目的。“四面楚歌”就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本文以成语中的歌声为说明对象,通过解释有关歌唱的成语的含义以及来源,阐释了音乐与成语的关系。
B.第③段文字主要说明古人对歌唱的要求不仅要歌声高亢、瞭亮,而且要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
C.第⑤段“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 一句中“相传” 一词可以删去,而不影响句意。
D.第⑥段主要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18.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说说成语中的歌声与我国古代文明有着怎样的关系?(4分)
【链接材料】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能达到有益身心的效果。传说殷纣王听倦了平常的乐曲,便命令乐师师延谱写新的曲子,师延不肯,纣王就要杀了他,师延无奈而谱曲。纣王得到曲子后,朝歌暮舞,通宵达旦,于是丢掉了天下。不久,师延便抱着乐器投水而死。古人为了表达对这种音乐的不满,并告诫人们要远离这类乐曲,便把使人颓废忧伤,萎靡不振的音乐称作“靡靡之音”。
(三)散文阅读(共8 分)
你是世间最暖的书
包利民
①那时爷爷有满肚子的故事。我也曾一度以为爷爷一定看过许多许多书,要不怎么一开口都是那些让我们流连的传说掌故?
②小时候,最喜欢夏日的夜晚,家人都坐在院里的老榆树下,微凉的风从每一片叶子上滑落,爷爷的烟袋便点燃了满天的星光。通常是我们一群小孩子在叽叽喳喳一番之后,爷爷也已满足地吸了一袋烟,把烟袋锅在鞋底上轻轻地磕,然后再塞满烟丝。这个时候,我们就全安静下来,知道爷爷又要开始讲故事了。
③爷爷被我们围绕着,他那苍老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力量,回荡在院落里,回荡在我们心间。于是,那么多古老的故事,在我们心里生了根。我们沉浸其中,或惊讶,或迷茫,或惊恐……爷爷的故事让我对这个世界开始有了好奇,让我渐懂世间的道理。
④多年以后,每次回望,心中都会有着一幅遥远的画面:暖暖的夜,亮亮的星,低矮的草房,茂盛的榆树,满天星星,树下长长胡子的老人,几个神情专注的孩子,是那么美好,那么温暖,这样的情景镌在了心上,任岁月也湮没不了。
⑤在白天,疯玩够了的我们,也会跑到田地里去,提着水罐,等待爷爷休息。太阳明晃晃地在头顶, 爷爷终于从田间走出来,坐在地头的树荫下,衔着烟袋,不停地用草帽扇着风。我们聚拢过来,将凉凉的井水递上,然后等着爷爷讲故事。爷爷看着无边的田地,便能讲出一个神奇的传说。他心里的故事,就像这些大地上的庄稼,不知生长了多少。
⑥上学以后,我们才知道,爷爷其实是不识字的,那时每条麻袋上他写上的名字,也都是照着练了无数遍才练会的。那他的故事都是从哪里来的?后来他告诉我们,也都是听别人讲过的,听他的爸爸他的爷爷讲的。原来,那许多故事,都是这样一辈辈流传下来的,就像那些庄稼,一茬茬地生长,从不断绝。
⑦后来喜欢上了看书,有时会在书中与爷爷讲过的故事相遇。虽然爷爷讲的并没有书中的具体,可是,总是觉得书中的故事少了一种味道。似乎少了那种氛围,少了那声音里的温度。当年,那些围着爷爷听故事的孩子,最后都喜欢上了读书,我知道,那是爷爷的影响。
⑧渐渐长大的我们,有时也会相约着跑去爷爷那里,听他讲故事。爷爷的故事也有重复的,可是我们依然听得那么投入,如旧的星光月色,如故的人儿,我们倾听着的,其实是一种怀念,是一种流逝时光深处的温暖。爷爷讲完,便会让我们也讲,于是,我们便讲着各自听到的新奇故事,在明灭不定的火光中,爷爷的神情就如我们当年一般专注。
⑨十六岁那年,爷爷去世。而彼时,我们已搬进城里两年了,爷爷依然留在乡下。有多长时间没有过那样的夜晚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再听过爷爷讲的故事了。而如今,爷爷坟上的草已经黄绿了二十四次,每次回去,都要在坟前待上一会儿,一如当年坐在爷爷身旁,被他的故事萦绕。
⑩这许多年,读过太多的书,包括当年从爷爷那里听来的各种评书野史,每一相逢,无不重叠着过去的种种。其实,爷爷才是我一生中读到的最早的书,也是最温暖的书。他给了我想象的空间,給了我无尽的希望,为我开启了一扇美好的门,让我的梦想生生不息。
⑪去年驾车回乡下,傍晚,云霞满天,驶过一个村子,看到在一个院子里,一棵树下,一个老人正在给几个孩子讲故事。那一瞬间,在夕阳里,在车窗后,我的眼睛竟不能自持地湿润了。
19. 下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文题“你是世间最暖的书”,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爷爷比作最暖的书,独特新颖,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④段“这样的情景镌在了心上,任岁月也湮没不了。”一个“镌”字写岀了爷爷给我们讲故事的情景成了“我”最深刻的回忆。
C.文章第⑥段“原来,那许多故事,都是这样一辈辈流传下来的,就像那些庄稼,一茬茬地生长,从不断绝。”这段文字写岀了民间故事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歌颂了人们的创造力。
D.第⑦段“爷爷讲的并没有书中的具体,可是,我却总是觉得书中的故事少了一种味道”这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听爷爷讲故事,而不喜欢自己阅读书本,表达了“我”对爷爷的依恋。
E.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回忆小时候爷爷跟“我”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爷爷的感激思念之情。
20.文中的爷爷并不识字,可作者为何说爷爷是“世间最暖的书” ? (4 分)
(四)记叙文阅读(共18 分)
无声地成长
①跟爸爸出去看猫头鹰,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那时候已经三更半夜了,我们一直都没睡觉。外面没有风。那些大树直挺挺地站着,像一座座高大的雕像。月光耀眼,天色很亮。背后远远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笛音低沉,拉得很长,就像一首歌,听起来好忧伤,好忧伤。
②爸爸早把我的毛线帽拉低,盖住我的耳朵。我跟在爸爸的后面,一直沿着树林走去。我们“沙沙沙沙”地踩着松脆的雪,留下小小的灰色脚印。爸爸在地上拖着长长的影子,我的影子却又短又圆。隔不多久,我就得奔跑几步,才能跟得上爸爸。我那又短又圆的影子,也跟着我跌跌撞撞。但是我没喊累,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爸爸一直就是这么说的。我盼望跟着爸爸一起去看猫头鹰,已经盼望好久好久了。
③我们走到了松林地带。在亮亮的天色里,一棵棵的松树,看起来黑黑的,尖尖的。爸爸向上张望着,好像要找天上的星星,又像在查看空中的一张地图。月光使他的脸看起来像是戴上了银色的假面具。他开始呼叫起来:
④“呼,胡胡胡胡——呼!”学的是大角猫头鹰的叫声。
⑤“呼,胡胡胡胡——呼!”
⑥他叫了一阵,又叫了一阵。每叫过一次,他就会停一下。我们两个也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一会儿,但是什么也没听到。爸爸耸耸肩膀,我也耸耸肩膀。我并不难过。因为爸爸曾经说过: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的。
⑦我们再往前走。我感觉得出天气的寒冷,就像有人用冰冷的手掌按在我的背上。我的鼻子、我的面颊,里热外冷,冻得发疼。但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
⑧我们又走进了树林。那些树影,遮掩了地上的白雪。蒙在嘴上的围巾,温温湿湿的,毛茸茸地护着我的嘴。深更半夜,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躲在黑黑的大树背后呢?我问都没问。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勇敢。
⑨我们来到了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月光就像对准着空地的中央照下来。忽然远方隐约传来一丝声响。爸爸听见了,做手势叫我别出声。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我用心地听。爸爸又呼叫了起来:
⑩“呼,胡胡胡胡——呼!”
⑪“呼,胡胡胡胡——呼!”
⑫我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在这冷空气中,听得耳朵发疼,看得双眼蒙上一层雾。爸爸仰起了脸, 打算再呼叫一次,但是他还没开口,就有回应的声音穿过树丛,传了过来。
⑬“呼,胡胡胡胡——呼!”
⑭爸爸脸上有了笑意,他回应了一声:“呼,胡胡胡胡——呼!”
⑥然后,他跟猫头鹰,就像在那儿谈天,谈起了晚餐、树林、月亮和寒冷的天气。我松开了捂住围巾和嘴的手套,开心得想笑出来。
⑯从草地边缘、树丛上面传来的猫头鹰叫声,越来越近了。草地上却没有一点动静。忽然间,一个猫头鹰的影子,从地上的大树影里分离开,向着我们的头顶飞过来。我们看着,嘴里发热,却不出声,许多想说的话一句也没说。飞过来的黑影又发出了叫声。爸爸拧亮了他的大手电筒,正好照到那只刚要停落在树枝上的猫头鹰。
⑰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又似乎看了足足几百分钟。
⑱后来,那只猫头鹰就扇动它的大翅膀,从树枝上飞开了,像一道无声无息的黑影。它飞回树林里去了。
⑲“该回家了。”爸爸对我说。
⑳我知道我可以说话了,也可以放声地笑。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跟在爸爸后面,一声不响,像一道影子。
㉑很多年后,当我被生活打击得不知所措的时候,爸爸的话便不断回响在我的耳畔:出去看猫头鹰,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那个希望,会用没有声音的翅膀,在明亮的、看猫头鹰的好月光下,向前飞行。
21.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 分)
地点 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树林中 我跟在爸爸后面,要去看猫头鹰 ①
松林地带 ② 不难过
③ 爸爸再次呼叫,猫头鹰终于有了回应 开心
/ 我回忆起爸爸的话 ④
2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⑰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又似乎看了足足几百分钟。
23.下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 分)
A.文题“无声地成长”,既设置了悬念,同时也交待了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B.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很理性睿智的人,他在看猫头鹰的过程中,让孩子心存希望,教会了孩子勇敢、坚强,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
C.文章第⑨段“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写岀“我”捂嘴的动作之快,突岀了“我”的胆小怯懦。
D.在文章⑳段,“我跟在爸爸后面,一声不响”,是因为猫头鹰飞走了,“我”内心 有一种小小的失落,而不想说话。
E.本文语言质朴无华,通过叙述“我”跟随父亲看猫头鹰的经过,展现了“我”内心的成长与变化。
24.请说说你对标题“无声地成长”的理解。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父母在孩子成长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认识或感悟。(6 分)
【链接材料】2019 年10 月,湖南一所高校的一名20 岁大学生陈宇,因校园生活不能自理,人缘关系差而抑郁,于是在母亲的陪同下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心理师在聊天后,发现陈宇的母亲对陈宇的一份“独特的爱”是其抑郁的主要原因。陈宇小时候,父母怕其被欺负,总是一直紧紧盯着陈宇与小伙伴玩耍,寸步不离;只要陈宇提出要求,他们都会尽一切办法去满足他。上学后,怕陈宇读书苦,经常纵容其迟到,旷课,只为他能好好在家休息。总之,陈宇的一切衣食住行,都由父母一手办理,陈宇只管吃饭、睡觉,而无需操心任何事情,从而导致其虽然已经成年,但在心理上却滞留在婴儿阶段。
三、语言表述(共10 分)
25.梨花中学拟在2020 年1 月8 号(周三)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下面是领导班子对此次活动的讨论节选:
杨校长:这个教学开放日我们年年搞,现在是越来越有影响力了。要搞就要搞好,要通过这个活动全面展示梨花文化和优质教育教学成果。
张书记:是的,我们自办学以来,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这个活动不仅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鞭策,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办学品质。
刘校助:去年有一个问题,我们场地小,来的人太多,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所以在准备方面有些不足。今年我们得做预案。建议想来的社会各界朋友在我们的公众号“一路梨花”上先预约报名。
马主任:家长也好,同行也好,最感兴趣的还是课堂。我们在全面开放课堂的同时,还要推出精品课,这样便于大家选择。
杨校长:那就推20 节吧。不仅课堂要开放,我们的特色活动,例如微讲堂,微班会,大课间都可以展示。另外马主任,这次活动的文案要及时跟进,公众号要尽快更新,这样对学校的宣传才更有利。就赶在元旦节将邀请函发出来吧。
请根据讨论内容,拟写一则邀请函。要求:①信息全面、准确、有效;②语言简练得体;②符合文体要求;④字数不超过200 字。(10 分)
四、作文(共60 分)
26.一年一度结束时,媒体总会用一个字来总结回顾,这就是年度汉字。2019 年中国年度汉字是“南”字。亲爱的同学,你的年度汉字是什么呢?是拼,是智,是寻,是趣,是累,是忍,还是…… 请以“我的年度汉字——: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岀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 字。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文化底蕴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只有文化底蕴丰富了,以后才能够做到对学习各种阅读训练材料、写作指导之类的东西游刃有余。因此,要多读一些史、传、文摘之类的书,多看一些现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之类的著作。但是仅仅多读多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必须要把学习到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以下是2020年1月中雅培粹学校期末联考初二语文试卷,以供学习与参考。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4 道大题,26 道小题,满分150 分,时量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6 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被国人遗忘的宋画大师牧溪,在日本却备受推祟。据现存的史料记载.(zài),牧溪岀生在南宋, 圆寂于入元后的1270 至1294 年间。
B.在我们老家有个古朴的习俗——端午节时,用艾草煎水洗头,相传这样能够辟.(bì)邪。
C.他的书法笔力遒劲.(jìn),沉稳雄健,从中可看岀他性格的坚韧执着,不屈不饶。
D.徐徐展开那封信,只见上面写着: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遂道都光明。她忍了许久的泪,在那一刻终于簌.(shù)簌地落了下来。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做人就要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B.张老师的原创书签,每一张都自.岀.心.裁.,深受学生欢迎。
C.二孩家庭的父母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要将在长子身上成功的经验盲目地复制到幼子身上。
D.长沙“网红打卡地”黄兴南路步行街、坡子街、太平街,每条街道的游人摩.肩.接.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为了避免以后自己不懈怠,我已制订好新的读书计划。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岀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未开采的煤炭只是一种能源储备,只有开采岀来,价值才能得到发挥
②充分挖掘并应用大数据这座巨大而未知的宝藏,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③有人把大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
④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在“沉睡”的时候是很难创造价值的,需要进行数据挖掘
⑤大数据是一种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规模大大超岀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
⑥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用”
A.③①②⑤④⑥ B.⑤③④⑥①② C.③⑤②①④⑥ D.⑤④③①⑥②
5.下列说法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王老师写了一幅字画送给李老师,说:“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B.春分,夏至,立秋,冬蜇均属于24 节气。
C.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D.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挂香包,插艾蒿,登高采菊,喝雄黄酒等。
6.综合运用(共6 分)
梨花中学初二年级开展了以“走近身边的文化遗产——长沙谜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您参加。
1、长沙出土的汉代帛书、三国吴简中都能探寻到谜语的线索,唐代长沙铜官窑已有烧制的谜语诗和画谜。长沙谜语既根据长沙方言创作了不少方言谜语,又追求了长沙人讨吉利、图喜气的特点, 擂台猜谜,举牌亮题,鸣锣报喜,都体现了湘土特色。
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长沙谜语的两个特点。(2 分)
2、为更好地宣传长沙谜语,市政府创设了公众号“长沙谜语”,每周都有谜语擂台,现在请你来猜谜打擂台。(2 分)
(1)因为守初心,心存大格局(该字笔画数是10)
(2)来路不正道,都是非法的(杜甫一句五言诗)
3、中华谜语传承千年,长沙谜语是其重要分支。传承至今,长沙谜语已经历经四代。它现在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你认为可以如何推进这项非遗工作呢?请列岀两条建议。(2 分)
7.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 分,每空1 分)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 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孟子》三章)
(4) 杜甫移情于物,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语句是 , 。(杜甫《春望》)
名著阅读(共5 分)
8.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黄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C.法布尔和当时的昆虫学家一样,将昆虫装在木盒里来观察它们的本性与习性。
D.鲁迅称法布尔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罗曼·罗兰认为《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9.根据《昆虫记》的相关内容,完善蝉的“昆虫档案卡”。(3 分)
昆虫档案卡
名称:蝉
视觉:清晰
听觉:①—
居住习性:地穴常建在植物根须上
饮食习性:②—
爱好:唱歌
繁衍:将卵排在树枝上的小孔里。蝉卵的天敌是③
二、阅读(共54 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0 分)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释】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作此诗时,恰逢黄巾军起义,战火纷飞。
10.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生活贫穷”,而后者则作“穷尽”讲。
B.颔联写家虽建在荒僻之地,但从来不曾荒废学业。借环境的艰苦来体现子侄读书的勤勉。
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两句中,“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
D.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岀,没有雕琢的痕迹。
E.整首诗以长辈的深情对年少的子侄寄予了深切厚望,给岀了真诚的教诲,教育晚辈们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
11.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4 分)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①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②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③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④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②豪右:豪强。③覆按:复审案件。④丰裁:风纪。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环所居.筑场种树/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B.洪武四年召入.京/入.则无法家拂士
C.而愚民哄取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创户帖以.便稽民/以.残年余力
1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B.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C.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D.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
(2)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1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元朝末年,陈灌在家乡种了很多树,老乡对此十分理解与支持。
B.太祖一见面就很喜欢陈灌,任命他为宁国知府。
C.陈灌创立了“户帖”,太祖非常认可,将它在全国推行。
D.有数十人因盗麦船罪而判死刑,陈灌经过审查,弄明了真相,于是将所有人都免除了刑罚。
(二)说明文阅读(共8 分)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 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很多时候,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 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蛾蛾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并不相识。伯牙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 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6. 下列说法和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 分)
A.成语“声情并茂”,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要用声情并茂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就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B.韩国一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她的歌声哀婉悦耳,过了三天,人们还能听到歌声的余音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于是便有了成语“余音绕梁”。
C.从“移宫换羽”中,我们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韵宽广,演唱中还改变调性的音响。
D.音乐在战争中的有着重要的作用,歌声能达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的目的。“四面楚歌”就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本文以成语中的歌声为说明对象,通过解释有关歌唱的成语的含义以及来源,阐释了音乐与成语的关系。
B.第③段文字主要说明古人对歌唱的要求不仅要歌声高亢、瞭亮,而且要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
C.第⑤段“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 一句中“相传” 一词可以删去,而不影响句意。
D.第⑥段主要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18.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说说成语中的歌声与我国古代文明有着怎样的关系?(4分)
【链接材料】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能达到有益身心的效果。传说殷纣王听倦了平常的乐曲,便命令乐师师延谱写新的曲子,师延不肯,纣王就要杀了他,师延无奈而谱曲。纣王得到曲子后,朝歌暮舞,通宵达旦,于是丢掉了天下。不久,师延便抱着乐器投水而死。古人为了表达对这种音乐的不满,并告诫人们要远离这类乐曲,便把使人颓废忧伤,萎靡不振的音乐称作“靡靡之音”。
(三)散文阅读(共8 分)
你是世间最暖的书
包利民
①那时爷爷有满肚子的故事。我也曾一度以为爷爷一定看过许多许多书,要不怎么一开口都是那些让我们流连的传说掌故?
②小时候,最喜欢夏日的夜晚,家人都坐在院里的老榆树下,微凉的风从每一片叶子上滑落,爷爷的烟袋便点燃了满天的星光。通常是我们一群小孩子在叽叽喳喳一番之后,爷爷也已满足地吸了一袋烟,把烟袋锅在鞋底上轻轻地磕,然后再塞满烟丝。这个时候,我们就全安静下来,知道爷爷又要开始讲故事了。
③爷爷被我们围绕着,他那苍老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力量,回荡在院落里,回荡在我们心间。于是,那么多古老的故事,在我们心里生了根。我们沉浸其中,或惊讶,或迷茫,或惊恐……爷爷的故事让我对这个世界开始有了好奇,让我渐懂世间的道理。
④多年以后,每次回望,心中都会有着一幅遥远的画面:暖暖的夜,亮亮的星,低矮的草房,茂盛的榆树,满天星星,树下长长胡子的老人,几个神情专注的孩子,是那么美好,那么温暖,这样的情景镌在了心上,任岁月也湮没不了。
⑤在白天,疯玩够了的我们,也会跑到田地里去,提着水罐,等待爷爷休息。太阳明晃晃地在头顶, 爷爷终于从田间走出来,坐在地头的树荫下,衔着烟袋,不停地用草帽扇着风。我们聚拢过来,将凉凉的井水递上,然后等着爷爷讲故事。爷爷看着无边的田地,便能讲出一个神奇的传说。他心里的故事,就像这些大地上的庄稼,不知生长了多少。
⑥上学以后,我们才知道,爷爷其实是不识字的,那时每条麻袋上他写上的名字,也都是照着练了无数遍才练会的。那他的故事都是从哪里来的?后来他告诉我们,也都是听别人讲过的,听他的爸爸他的爷爷讲的。原来,那许多故事,都是这样一辈辈流传下来的,就像那些庄稼,一茬茬地生长,从不断绝。
⑦后来喜欢上了看书,有时会在书中与爷爷讲过的故事相遇。虽然爷爷讲的并没有书中的具体,可是,总是觉得书中的故事少了一种味道。似乎少了那种氛围,少了那声音里的温度。当年,那些围着爷爷听故事的孩子,最后都喜欢上了读书,我知道,那是爷爷的影响。
⑧渐渐长大的我们,有时也会相约着跑去爷爷那里,听他讲故事。爷爷的故事也有重复的,可是我们依然听得那么投入,如旧的星光月色,如故的人儿,我们倾听着的,其实是一种怀念,是一种流逝时光深处的温暖。爷爷讲完,便会让我们也讲,于是,我们便讲着各自听到的新奇故事,在明灭不定的火光中,爷爷的神情就如我们当年一般专注。
⑨十六岁那年,爷爷去世。而彼时,我们已搬进城里两年了,爷爷依然留在乡下。有多长时间没有过那样的夜晚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再听过爷爷讲的故事了。而如今,爷爷坟上的草已经黄绿了二十四次,每次回去,都要在坟前待上一会儿,一如当年坐在爷爷身旁,被他的故事萦绕。
⑩这许多年,读过太多的书,包括当年从爷爷那里听来的各种评书野史,每一相逢,无不重叠着过去的种种。其实,爷爷才是我一生中读到的最早的书,也是最温暖的书。他给了我想象的空间,給了我无尽的希望,为我开启了一扇美好的门,让我的梦想生生不息。
⑪去年驾车回乡下,傍晚,云霞满天,驶过一个村子,看到在一个院子里,一棵树下,一个老人正在给几个孩子讲故事。那一瞬间,在夕阳里,在车窗后,我的眼睛竟不能自持地湿润了。
19. 下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文题“你是世间最暖的书”,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爷爷比作最暖的书,独特新颖,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④段“这样的情景镌在了心上,任岁月也湮没不了。”一个“镌”字写岀了爷爷给我们讲故事的情景成了“我”最深刻的回忆。
C.文章第⑥段“原来,那许多故事,都是这样一辈辈流传下来的,就像那些庄稼,一茬茬地生长,从不断绝。”这段文字写岀了民间故事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歌颂了人们的创造力。
D.第⑦段“爷爷讲的并没有书中的具体,可是,我却总是觉得书中的故事少了一种味道”这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听爷爷讲故事,而不喜欢自己阅读书本,表达了“我”对爷爷的依恋。
E.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回忆小时候爷爷跟“我”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爷爷的感激思念之情。
20.文中的爷爷并不识字,可作者为何说爷爷是“世间最暖的书” ? (4 分)
(四)记叙文阅读(共18 分)
无声地成长
①跟爸爸出去看猫头鹰,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那时候已经三更半夜了,我们一直都没睡觉。外面没有风。那些大树直挺挺地站着,像一座座高大的雕像。月光耀眼,天色很亮。背后远远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笛音低沉,拉得很长,就像一首歌,听起来好忧伤,好忧伤。
②爸爸早把我的毛线帽拉低,盖住我的耳朵。我跟在爸爸的后面,一直沿着树林走去。我们“沙沙沙沙”地踩着松脆的雪,留下小小的灰色脚印。爸爸在地上拖着长长的影子,我的影子却又短又圆。隔不多久,我就得奔跑几步,才能跟得上爸爸。我那又短又圆的影子,也跟着我跌跌撞撞。但是我没喊累,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爸爸一直就是这么说的。我盼望跟着爸爸一起去看猫头鹰,已经盼望好久好久了。
③我们走到了松林地带。在亮亮的天色里,一棵棵的松树,看起来黑黑的,尖尖的。爸爸向上张望着,好像要找天上的星星,又像在查看空中的一张地图。月光使他的脸看起来像是戴上了银色的假面具。他开始呼叫起来:
④“呼,胡胡胡胡——呼!”学的是大角猫头鹰的叫声。
⑤“呼,胡胡胡胡——呼!”
⑥他叫了一阵,又叫了一阵。每叫过一次,他就会停一下。我们两个也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一会儿,但是什么也没听到。爸爸耸耸肩膀,我也耸耸肩膀。我并不难过。因为爸爸曾经说过: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的。
⑦我们再往前走。我感觉得出天气的寒冷,就像有人用冰冷的手掌按在我的背上。我的鼻子、我的面颊,里热外冷,冻得发疼。但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
⑧我们又走进了树林。那些树影,遮掩了地上的白雪。蒙在嘴上的围巾,温温湿湿的,毛茸茸地护着我的嘴。深更半夜,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躲在黑黑的大树背后呢?我问都没问。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勇敢。
⑨我们来到了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月光就像对准着空地的中央照下来。忽然远方隐约传来一丝声响。爸爸听见了,做手势叫我别出声。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我用心地听。爸爸又呼叫了起来:
⑩“呼,胡胡胡胡——呼!”
⑪“呼,胡胡胡胡——呼!”
⑫我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在这冷空气中,听得耳朵发疼,看得双眼蒙上一层雾。爸爸仰起了脸, 打算再呼叫一次,但是他还没开口,就有回应的声音穿过树丛,传了过来。
⑬“呼,胡胡胡胡——呼!”
⑭爸爸脸上有了笑意,他回应了一声:“呼,胡胡胡胡——呼!”
⑥然后,他跟猫头鹰,就像在那儿谈天,谈起了晚餐、树林、月亮和寒冷的天气。我松开了捂住围巾和嘴的手套,开心得想笑出来。
⑯从草地边缘、树丛上面传来的猫头鹰叫声,越来越近了。草地上却没有一点动静。忽然间,一个猫头鹰的影子,从地上的大树影里分离开,向着我们的头顶飞过来。我们看着,嘴里发热,却不出声,许多想说的话一句也没说。飞过来的黑影又发出了叫声。爸爸拧亮了他的大手电筒,正好照到那只刚要停落在树枝上的猫头鹰。
⑰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又似乎看了足足几百分钟。
⑱后来,那只猫头鹰就扇动它的大翅膀,从树枝上飞开了,像一道无声无息的黑影。它飞回树林里去了。
⑲“该回家了。”爸爸对我说。
⑳我知道我可以说话了,也可以放声地笑。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跟在爸爸后面,一声不响,像一道影子。
㉑很多年后,当我被生活打击得不知所措的时候,爸爸的话便不断回响在我的耳畔:出去看猫头鹰,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那个希望,会用没有声音的翅膀,在明亮的、看猫头鹰的好月光下,向前飞行。
21.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 分)
地点 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树林中 我跟在爸爸后面,要去看猫头鹰 ①
松林地带 ② 不难过
③ 爸爸再次呼叫,猫头鹰终于有了回应 开心
/ 我回忆起爸爸的话 ④
2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⑰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又似乎看了足足几百分钟。
23.下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 分)
A.文题“无声地成长”,既设置了悬念,同时也交待了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B.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很理性睿智的人,他在看猫头鹰的过程中,让孩子心存希望,教会了孩子勇敢、坚强,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
C.文章第⑨段“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写岀“我”捂嘴的动作之快,突岀了“我”的胆小怯懦。
D.在文章⑳段,“我跟在爸爸后面,一声不响”,是因为猫头鹰飞走了,“我”内心 有一种小小的失落,而不想说话。
E.本文语言质朴无华,通过叙述“我”跟随父亲看猫头鹰的经过,展现了“我”内心的成长与变化。
24.请说说你对标题“无声地成长”的理解。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父母在孩子成长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认识或感悟。(6 分)
【链接材料】2019 年10 月,湖南一所高校的一名20 岁大学生陈宇,因校园生活不能自理,人缘关系差而抑郁,于是在母亲的陪同下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心理师在聊天后,发现陈宇的母亲对陈宇的一份“独特的爱”是其抑郁的主要原因。陈宇小时候,父母怕其被欺负,总是一直紧紧盯着陈宇与小伙伴玩耍,寸步不离;只要陈宇提出要求,他们都会尽一切办法去满足他。上学后,怕陈宇读书苦,经常纵容其迟到,旷课,只为他能好好在家休息。总之,陈宇的一切衣食住行,都由父母一手办理,陈宇只管吃饭、睡觉,而无需操心任何事情,从而导致其虽然已经成年,但在心理上却滞留在婴儿阶段。
三、语言表述(共10 分)
25.梨花中学拟在2020 年1 月8 号(周三)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下面是领导班子对此次活动的讨论节选:
杨校长:这个教学开放日我们年年搞,现在是越来越有影响力了。要搞就要搞好,要通过这个活动全面展示梨花文化和优质教育教学成果。
张书记:是的,我们自办学以来,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这个活动不仅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鞭策,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办学品质。
刘校助:去年有一个问题,我们场地小,来的人太多,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所以在准备方面有些不足。今年我们得做预案。建议想来的社会各界朋友在我们的公众号“一路梨花”上先预约报名。
马主任:家长也好,同行也好,最感兴趣的还是课堂。我们在全面开放课堂的同时,还要推出精品课,这样便于大家选择。
杨校长:那就推20 节吧。不仅课堂要开放,我们的特色活动,例如微讲堂,微班会,大课间都可以展示。另外马主任,这次活动的文案要及时跟进,公众号要尽快更新,这样对学校的宣传才更有利。就赶在元旦节将邀请函发出来吧。
请根据讨论内容,拟写一则邀请函。要求:①信息全面、准确、有效;②语言简练得体;②符合文体要求;④字数不超过200 字。(10 分)
四、作文(共60 分)
26.一年一度结束时,媒体总会用一个字来总结回顾,这就是年度汉字。2019 年中国年度汉字是“南”字。亲爱的同学,你的年度汉字是什么呢?是拼,是智,是寻,是趣,是累,是忍,还是…… 请以“我的年度汉字——: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岀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 字。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