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9、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
(2)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
(3)采菊东篱下, 。《饮酒》 (4)白头搔更短, 。《春望》
(5)风休住, 。《渔家傲》 (6)芳草长堤, 。《采桑子》
(7)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8) ,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王绩在《野望》表达了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的句子:
(二) 文言文阅读(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法家拂士( ) (2) 劳其筋骨( ) (3)而后作( ) (4)舜发于畎亩(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2、文中划线句子能否删除?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3分)答:
13、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 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
延伸阅读
2018长沙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上)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9、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
(2)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
(3)采菊东篱下, 。《饮酒》 (4)白头搔更短, 。《春望》
(5)风休住, 。《渔家傲》 (6)芳草长堤, 。《采桑子》
(7)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8) ,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王绩在《野望》表达了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的句子:
(二) 文言文阅读(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法家拂士( ) (2) 劳其筋骨( ) (3)而后作( ) (4)舜发于畎亩(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2、文中划线句子能否删除?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3分)答:
13、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 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9、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
(2)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
(3)采菊东篱下, 。《饮酒》 (4)白头搔更短, 。《春望》
(5)风休住, 。《渔家傲》 (6)芳草长堤, 。《采桑子》
(7)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8) ,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王绩在《野望》表达了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的句子:
(二) 文言文阅读(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法家拂士( ) (2) 劳其筋骨( ) (3)而后作( ) (4)舜发于畎亩(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2、文中划线句子能否删除?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3分)答:
13、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 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