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9年观后感范文1000字:《老子传奇》观后感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在初中观后感的写作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在引述材料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以下是2019年观后感范文1000字大全,以供参考和学习。
《老子传奇》观后感
2019年寒假,我全程网上追剧,观看了16集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孔子》,对孔夫子一生的经历与主张有了更深的了解,受益良多,更加坚定了追随古圣先贤修身立德的决心。
随后,我又紧接着搜到了33集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老子传奇》,开始“追”起来。因为孔子是入世圣人,他的成长、治学经历基本清晰,因而记载孔夫子成长、生活经历的书籍也比较多,若是拍电视连续剧,素材也丰富。但老子基本是个出世圣人,所以有关他老人家成长、治学的经历,世人都不大了解,即使是《史记》上也记载不多。所以,要把老子的一生拍成33集电视剧,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所谓“入世”“出世”,我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区分的:对于官位、权力的态度。孔夫子周游列国,一直在谋求一个比较合适的官位,以便推广自己的仁义学说。而老子一生淡泊名利,虽然担任过大周朝廷守藏史(国家图书馆长)和柱下史(中央文史馆长),但都不是自己有意的争取,而是朝廷的主动恩赐,且他自己对这两个“清水衙门官”也毫不留恋。
但两位圣人生活在一个同样糟糕的时代:庶民争利,大夫争权,诸侯争地,普天之下几乎到处都在争斗。所以他们不管是提倡仁义礼智信的修身规范,还是提倡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大道学说,都不为当时的当权者所接受。因而,孔夫子最后只能以培养弟子、整理典籍的方式来延续自己的学说和中华自古相传的文明智慧,以期将来有可用之时、之地。老子则留下五千言《道德经》,西出函谷关而去,不知所踪。直到很久之后,两位圣人的智慧才被世人逐渐认可。
33集的电视剧《老子传奇》是这样讲述老子的一生的:
东周末年,周室衰微,天下大乱。公元前570年,李耳在战乱动荡中出生,自幼父母双亡成为孤儿,跟随爷爷长大。李耳自幼静思好学,一生先后拜商容、本元、紫真为师,学习周礼,感悟道德学说。公元前534年,李耳失去了爷爷、妻子婷阳,儿子李宗为了躲避追杀与老子失散三十多年,在巨大的打击下一夜白发。
与此同时,李耳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决定将自己感悟的大道思想广传于世。自幼长大的伙伴童心、马童拜李耳为师,追随左右。从此,李耳开始了一生的大道传播之路,被世人称为“老子”。老子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周宫王子为了争夺王位的血腥残杀及残酷的斗争,立志要寻找出一条治国救民之路。为此,他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学道、寻道、悟道、传道,并广泛传播道德思想。最后,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多次恳请,老子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传世经典——《道德经》。
《道德经》中有一条指导人提升境界、身心解放的核心思想:不争。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才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然而,这样的思想在天下纷争的时代,实难被人理解、接受。即使是现在的和平时期,也是这样。其实,就在当时人们争权夺利的时候,很多因为“不争”而自然得到权力的例子就说明了老子大道学说的正确。
比如,召老子到周王室任守藏史的是周景王,他有点糊涂,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剧中显示,周景王有三个孩子:长子姬朝是庶出,次子姬猛是嫡子,还有个三子叫姬匄,年龄较小。朝、猛二位王子各自笼络了一班大臣争夺太子之位,搞得周景王头很大。周景王曾先后对两个孩子进行过拘禁,但都在德高望重的老子的劝说下又放了他们。但两位王子对老子谁都帮助看成谁都不帮,对老子很不满。老子作为开悟之人,早就看到王子之争已经危害到了王室的存亡,但又无法劝动二位王子息心罢争,因为他俩已经被王位冲昏了头脑。
特别是姬朝,有一次竟然用剑指着老子说什么 “不争”是胡话,天下、王位、权力、名利只有“争斗”才能到手。结果,周景王猝然去世后,两位王子肆无忌惮地大开杀戒——王子猛短暂即王位,却很快被王子朝杀死。王子朝也被王子猛的势力赶出了王城,赶到了楚国,后被刺杀。只有置身事外,无意染指王位的姬匄平安无事,被推为了周天子,史称周敬王。
你看,这不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生动例子吗?
两位王子的争斗使本来衰微的周王室元气大伤,老子也更是看出了周室气数已尽,便辞官归乡,不再出仕,潜心完善自己的大道学说。最后,法传有缘人,在老子决定西出函谷关归隐时,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传给了关令尹喜。
老子在传《道德经》给尹喜时说,道、德是全书的总纲,也是万事万物之根本。要想透彻了解道德学说,必须把握其十大特征——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说实话,这对于名利心较强、欲望较重的一般人来说,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但一个人要想真正“得道”“成道”,获得逍遥自在、超凡脱俗的大境界,还真无法绕过那十个关卡,人生想要有大突破者需要深思呀。
这正是:
上善若水勿多贪,人法地来地法天。
清静无为加素朴,天法道来顺自然。
权利名声身外物,唯有德孽长跟班。
恬淡柔弱又不争,自性光芒耀大千……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在初中观后感的写作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在引述材料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以下是2019年观后感范文1000字大全,以供参考和学习。
《老子传奇》观后感
2019年寒假,我全程网上追剧,观看了16集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孔子》,对孔夫子一生的经历与主张有了更深的了解,受益良多,更加坚定了追随古圣先贤修身立德的决心。
随后,我又紧接着搜到了33集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老子传奇》,开始“追”起来。因为孔子是入世圣人,他的成长、治学经历基本清晰,因而记载孔夫子成长、生活经历的书籍也比较多,若是拍电视连续剧,素材也丰富。但老子基本是个出世圣人,所以有关他老人家成长、治学的经历,世人都不大了解,即使是《史记》上也记载不多。所以,要把老子的一生拍成33集电视剧,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所谓“入世”“出世”,我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区分的:对于官位、权力的态度。孔夫子周游列国,一直在谋求一个比较合适的官位,以便推广自己的仁义学说。而老子一生淡泊名利,虽然担任过大周朝廷守藏史(国家图书馆长)和柱下史(中央文史馆长),但都不是自己有意的争取,而是朝廷的主动恩赐,且他自己对这两个“清水衙门官”也毫不留恋。
但两位圣人生活在一个同样糟糕的时代:庶民争利,大夫争权,诸侯争地,普天之下几乎到处都在争斗。所以他们不管是提倡仁义礼智信的修身规范,还是提倡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大道学说,都不为当时的当权者所接受。因而,孔夫子最后只能以培养弟子、整理典籍的方式来延续自己的学说和中华自古相传的文明智慧,以期将来有可用之时、之地。老子则留下五千言《道德经》,西出函谷关而去,不知所踪。直到很久之后,两位圣人的智慧才被世人逐渐认可。
33集的电视剧《老子传奇》是这样讲述老子的一生的:
东周末年,周室衰微,天下大乱。公元前570年,李耳在战乱动荡中出生,自幼父母双亡成为孤儿,跟随爷爷长大。李耳自幼静思好学,一生先后拜商容、本元、紫真为师,学习周礼,感悟道德学说。公元前534年,李耳失去了爷爷、妻子婷阳,儿子李宗为了躲避追杀与老子失散三十多年,在巨大的打击下一夜白发。
与此同时,李耳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决定将自己感悟的大道思想广传于世。自幼长大的伙伴童心、马童拜李耳为师,追随左右。从此,李耳开始了一生的大道传播之路,被世人称为“老子”。老子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周宫王子为了争夺王位的血腥残杀及残酷的斗争,立志要寻找出一条治国救民之路。为此,他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学道、寻道、悟道、传道,并广泛传播道德思想。最后,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多次恳请,老子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传世经典——《道德经》。
《道德经》中有一条指导人提升境界、身心解放的核心思想:不争。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才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然而,这样的思想在天下纷争的时代,实难被人理解、接受。即使是现在的和平时期,也是这样。其实,就在当时人们争权夺利的时候,很多因为“不争”而自然得到权力的例子就说明了老子大道学说的正确。
比如,召老子到周王室任守藏史的是周景王,他有点糊涂,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剧中显示,周景王有三个孩子:长子姬朝是庶出,次子姬猛是嫡子,还有个三子叫姬匄,年龄较小。朝、猛二位王子各自笼络了一班大臣争夺太子之位,搞得周景王头很大。周景王曾先后对两个孩子进行过拘禁,但都在德高望重的老子的劝说下又放了他们。但两位王子对老子谁都帮助看成谁都不帮,对老子很不满。老子作为开悟之人,早就看到王子之争已经危害到了王室的存亡,但又无法劝动二位王子息心罢争,因为他俩已经被王位冲昏了头脑。
特别是姬朝,有一次竟然用剑指着老子说什么 “不争”是胡话,天下、王位、权力、名利只有“争斗”才能到手。结果,周景王猝然去世后,两位王子肆无忌惮地大开杀戒——王子猛短暂即王位,却很快被王子朝杀死。王子朝也被王子猛的势力赶出了王城,赶到了楚国,后被刺杀。只有置身事外,无意染指王位的姬匄平安无事,被推为了周天子,史称周敬王。
你看,这不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生动例子吗?
两位王子的争斗使本来衰微的周王室元气大伤,老子也更是看出了周室气数已尽,便辞官归乡,不再出仕,潜心完善自己的大道学说。最后,法传有缘人,在老子决定西出函谷关归隐时,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传给了关令尹喜。
老子在传《道德经》给尹喜时说,道、德是全书的总纲,也是万事万物之根本。要想透彻了解道德学说,必须把握其十大特征——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说实话,这对于名利心较强、欲望较重的一般人来说,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但一个人要想真正“得道”“成道”,获得逍遥自在、超凡脱俗的大境界,还真无法绕过那十个关卡,人生想要有大突破者需要深思呀。
这正是:
上善若水勿多贪,人法地来地法天。
清静无为加素朴,天法道来顺自然。
权利名声身外物,唯有德孽长跟班。
恬淡柔弱又不争,自性光芒耀大千……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