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中考物理力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时读数。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惯性是物体固有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错,可能受到的是平衡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大与弹簧的型变量成正比这一原理制成的。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语法特点:A给B的力、B给A的力。
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种液体②液体静止。
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路涵洞等)。
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注意:用注射器打针过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原理。
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准确测量了大气压强的值。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上方的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其向上和向下存在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
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都漂浮,其浮力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示数上小下大,上疏下密。
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使用机械能省力的同时必然费距离,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机械效率小于1)。
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错),额外功少,机械效率高(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机械效率高(对)。
滑轮组一定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错)。
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因为车静止,受力平衡,推力等于阻力)。
更多中学学习内容请关注:优能中学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时读数。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惯性是物体固有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错,可能受到的是平衡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大与弹簧的型变量成正比这一原理制成的。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语法特点:A给B的力、B给A的力。
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种液体②液体静止。
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路涵洞等)。
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注意:用注射器打针过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原理。
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准确测量了大气压强的值。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上方的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其向上和向下存在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
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都漂浮,其浮力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示数上小下大,上疏下密。
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使用机械能省力的同时必然费距离,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机械效率小于1)。
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错),额外功少,机械效率高(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机械效率高(对)。
滑轮组一定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错)。
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因为车静止,受力平衡,推力等于阻力)。
更多中学学习内容请关注:优能中学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