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文综选择题答题技巧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再来加深一下印象:
例: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今天还是不错的吗?(3)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应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
A。对古代制度要加以区别和否定
B。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
C。基本不相信过去的事情
D。对旧事物持有怀疑、质疑的态度
这道题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同时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胡适的话,强调怀疑、质疑,对古风俗、圣贤以及就的习惯要有怀疑和质疑的态度,意图是强调在思考的体系下,对事物一种更全面、科学的判断,因此说答案是D。
2.匹配。
就是说你在答历史题的时候,答题内容一样要与所给的材料、时间、不同时间段的政治和经济等特点、分值、立场等匹配起来。这样的话,你才能百发百中,最大限度的得分。
例如举几个例子:
2014北京卷第13题:
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他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这道题考查的匹配的知识点是:高中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中的东汉数学成就,与《考试说明》中的“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教学”内容匹配。
材料内容中时间的匹配是公元1世纪,因此说A项C项排除。因为日心说说14、15世纪波兰的哥白尼提出的。D项中的《春秋繁露》是西汉时的董仲舒作品,《理想国》是希腊的柏拉图作品。地名、时间匹配上,就能确定选项了,可是这道题北京学生平均分只有2.27分。
2011年北京卷,选择题第21题: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1)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2)工业革命 (3)殖民掠夺 (4)奴隶贸易
A(1)(2),B(2)(4) C(1)(4)D(3)(4)
那么在答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们就想到“匹配”,一是与时间“16——17世纪”匹配,和空间“英国”匹配,与题目要求“原因”匹配。那么这个题目答案就一下子出来了。这段时间,英国还没有成为海上霸主,也没有进行工业革命,这些都是在18世纪,因此与时间上就不匹配。所以答案是D。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再来加深一下印象:
例: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今天还是不错的吗?(3)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应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
A。对古代制度要加以区别和否定
B。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
C。基本不相信过去的事情
D。对旧事物持有怀疑、质疑的态度
这道题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同时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胡适的话,强调怀疑、质疑,对古风俗、圣贤以及就的习惯要有怀疑和质疑的态度,意图是强调在思考的体系下,对事物一种更全面、科学的判断,因此说答案是D。
2.匹配。
就是说你在答历史题的时候,答题内容一样要与所给的材料、时间、不同时间段的政治和经济等特点、分值、立场等匹配起来。这样的话,你才能百发百中,最大限度的得分。
例如举几个例子:
2014北京卷第13题:
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他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这道题考查的匹配的知识点是:高中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中的东汉数学成就,与《考试说明》中的“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教学”内容匹配。
材料内容中时间的匹配是公元1世纪,因此说A项C项排除。因为日心说说14、15世纪波兰的哥白尼提出的。D项中的《春秋繁露》是西汉时的董仲舒作品,《理想国》是希腊的柏拉图作品。地名、时间匹配上,就能确定选项了,可是这道题北京学生平均分只有2.27分。
2011年北京卷,选择题第21题: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1)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2)工业革命 (3)殖民掠夺 (4)奴隶贸易
A(1)(2),B(2)(4) C(1)(4)D(3)(4)
那么在答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们就想到“匹配”,一是与时间“16——17世纪”匹配,和空间“英国”匹配,与题目要求“原因”匹配。那么这个题目答案就一下子出来了。这段时间,英国还没有成为海上霸主,也没有进行工业革命,这些都是在18世纪,因此与时间上就不匹配。所以答案是D。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