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过来人的深刻教训:名初并不适合所有人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很多小升初家长在选择初中学校的时候盲目迷信名校,其实名校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看完今天这篇过来家长分享的文章,或许大家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认识会更加深刻。借此提醒小升初家长,选择学校时不要一味攀高,也不要因为面子或者家长的某种执念,一定要让孩子上名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原文贴出来给大家看:
我们公司领导的小孩几年前升初中,因为领导自己是长郡毕业的,非常认同长郡的教育理念,想让孩子以后也读长郡,保险起见买了长郡系某热门公办配套的房子。虽然孩子成绩一般,通过配套入学也顺利进入长郡系这所热门公办了。那个时候公办还能择校,热门公办的生源都非常好,学习竞争也比较激烈。领导家孩子成绩一般,在名校这种环境下学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学习跟不上。孩子自己本身实力水平和学习习惯占主要因素。这种名校因为整体生源不错,老师进度稍快,出现了跟不上班级学习进度的情况。老师教这个章节的内容了,上个章节的内容都还没消化……长此循环,累计的有问题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成绩下滑越来越严重。
作业跟不上。人家花一两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他花几个小时还没做完。用领导的话说,有时加班回家了,孩子还在写作业,感觉读个书比上班都辛苦,简直是遭罪。
越来越没自信。长期这种学不好、考不好的状态,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同学差距很大,越学越没自信,越学越对学习失去兴趣。个人觉得这种状态是最恐怖的,一旦对学习失去兴趣,要再追上去就难了。
后来中考,领导小孩勉强进了一所普高。用他的话说:也不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对的。如果不进这所初中,可能连普高都考不上。但也可能,如果不进这所初中,孩子在一所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学校,或许越学越有自信,出路会更好……作为家长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另外自己也有一种执念,因为自己是长郡毕业的,所以也想让孩子读长郡,但是忽视了孩子实力水平的客观情况。
名校师资力量强,学习氛围好,优势固然存在。但老师上课的节奏可能比较快,学习竞争也更激烈,普娃往往疲于应付,光拼命赶作业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主动学习呢?我觉得如果孩子的真实水平基本能达到学校平均线,而且还会有上升的可能,进名校还是可以的。但如果差距很大,进去明显是受罪的、垫底的,还是理性选择的好。网上也看到过分享,有孩子在所谓的“名初”成了凤尾,然后厌学的。
借此提醒小升初家长,选择学校时不要一味攀高,也不要因为面子或者家长的某种执念,一定要让孩子上名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很多小升初家长在选择初中学校的时候盲目迷信名校,其实名校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看完今天这篇过来家长分享的文章,或许大家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认识会更加深刻。借此提醒小升初家长,选择学校时不要一味攀高,也不要因为面子或者家长的某种执念,一定要让孩子上名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原文贴出来给大家看:
我们公司领导的小孩几年前升初中,因为领导自己是长郡毕业的,非常认同长郡的教育理念,想让孩子以后也读长郡,保险起见买了长郡系某热门公办配套的房子。虽然孩子成绩一般,通过配套入学也顺利进入长郡系这所热门公办了。那个时候公办还能择校,热门公办的生源都非常好,学习竞争也比较激烈。领导家孩子成绩一般,在名校这种环境下学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学习跟不上。孩子自己本身实力水平和学习习惯占主要因素。这种名校因为整体生源不错,老师进度稍快,出现了跟不上班级学习进度的情况。老师教这个章节的内容了,上个章节的内容都还没消化……长此循环,累计的有问题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成绩下滑越来越严重。
作业跟不上。人家花一两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他花几个小时还没做完。用领导的话说,有时加班回家了,孩子还在写作业,感觉读个书比上班都辛苦,简直是遭罪。
越来越没自信。长期这种学不好、考不好的状态,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同学差距很大,越学越没自信,越学越对学习失去兴趣。个人觉得这种状态是最恐怖的,一旦对学习失去兴趣,要再追上去就难了。
后来中考,领导小孩勉强进了一所普高。用他的话说:也不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对的。如果不进这所初中,可能连普高都考不上。但也可能,如果不进这所初中,孩子在一所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学校,或许越学越有自信,出路会更好……作为家长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另外自己也有一种执念,因为自己是长郡毕业的,所以也想让孩子读长郡,但是忽视了孩子实力水平的客观情况。
名校师资力量强,学习氛围好,优势固然存在。但老师上课的节奏可能比较快,学习竞争也更激烈,普娃往往疲于应付,光拼命赶作业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主动学习呢?我觉得如果孩子的真实水平基本能达到学校平均线,而且还会有上升的可能,进名校还是可以的。但如果差距很大,进去明显是受罪的、垫底的,还是理性选择的好。网上也看到过分享,有孩子在所谓的“名初”成了凤尾,然后厌学的。
借此提醒小升初家长,选择学校时不要一味攀高,也不要因为面子或者家长的某种执念,一定要让孩子上名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