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8长沙四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晚至村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阅读古诗文,品味古诗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身的素质修养提升有着相当大的帮助,本篇收集并整理了一篇小学四年级学生课外古诗文阅读,分享给学生进行参考,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感悟诗人感情,提高自己的素质文化修养,四年级是学生提升的关键时期,学生要养成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对课外知识能够有所敏感的进行收集、归纳整理。
晚至村家
高原硗确石径微[1],篱巷明灭余残晖[2]。
旧裾飘风采桑去[3],白袷卷水秧稻归[4]。
深葭绕涧牛散卧[5],积麦满场鸡乱飞。
前溪后谷暝烟起[6],稚子各出关柴扉[7]。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及乡村生活图景的诗。首两句:“高原硗确石径微”化用韩愈《山石》句意,既写出山村地理环境,也见出诗人的行程——沿窄小石路向上攀行的情态。“篱巷明灭余残晖”点至山村时间。两句将“晚至”之意写得极为显明。下面六句是作者至山村所见,每句写一山村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既是傍晚时农家所常见,极富生活气息,又经作者的精妙描摹,极富艺术美感和魅力。各句中动词的运用颇具匠心。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陶醉向往之情。
作品注释
[1]硗确(qiāoquè):土地瘠薄。石径微:石路狭窄。化用韩愈《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句意。
[2]明灭:忽明忽暗,时隐时现。
[3]裾(jū):衣襟或衣袖,指衣服,代指采桑去的农妇。
[4]白袷(jiá):白色夹衣。此指农夫。
[5]葭(jiā):芦苇。
[6]暝烟:暮霭,一说指农家晚炊之烟。
[7]稚子:小儿。柴扉:柴门。[1]
作者简介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官邛州等地方官,颇有政绩。元丰初,以尚书司封员外郎充秘阁校理知湖州,赴任途中卒于宛丘驿,人称“文湖州”。他善诗文书画,以绘画成就最高,尤擅画墨竹。他是苏轼表兄,亦为知已,常相唱和。其诗风格与孟浩然、韦应物相近,质朴无华,常把描写自然风景与绘画结合起来,为中国写景文学增添了新的技法。他也有少量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有《丹渊集》。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阅读古诗文,品味古诗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身的素质修养提升有着相当大的帮助,本篇收集并整理了一篇小学四年级学生课外古诗文阅读,分享给学生进行参考,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感悟诗人感情,提高自己的素质文化修养,四年级是学生提升的关键时期,学生要养成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对课外知识能够有所敏感的进行收集、归纳整理。
晚至村家
高原硗确石径微[1],篱巷明灭余残晖[2]。
旧裾飘风采桑去[3],白袷卷水秧稻归[4]。
深葭绕涧牛散卧[5],积麦满场鸡乱飞。
前溪后谷暝烟起[6],稚子各出关柴扉[7]。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及乡村生活图景的诗。首两句:“高原硗确石径微”化用韩愈《山石》句意,既写出山村地理环境,也见出诗人的行程——沿窄小石路向上攀行的情态。“篱巷明灭余残晖”点至山村时间。两句将“晚至”之意写得极为显明。下面六句是作者至山村所见,每句写一山村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既是傍晚时农家所常见,极富生活气息,又经作者的精妙描摹,极富艺术美感和魅力。各句中动词的运用颇具匠心。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陶醉向往之情。
作品注释
[1]硗确(qiāoquè):土地瘠薄。石径微:石路狭窄。化用韩愈《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句意。
[2]明灭:忽明忽暗,时隐时现。
[3]裾(jū):衣襟或衣袖,指衣服,代指采桑去的农妇。
[4]白袷(jiá):白色夹衣。此指农夫。
[5]葭(jiā):芦苇。
[6]暝烟:暮霭,一说指农家晚炊之烟。
[7]稚子:小儿。柴扉:柴门。[1]
作者简介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官邛州等地方官,颇有政绩。元丰初,以尚书司封员外郎充秘阁校理知湖州,赴任途中卒于宛丘驿,人称“文湖州”。他善诗文书画,以绘画成就最高,尤擅画墨竹。他是苏轼表兄,亦为知已,常相唱和。其诗风格与孟浩然、韦应物相近,质朴无华,常把描写自然风景与绘画结合起来,为中国写景文学增添了新的技法。他也有少量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有《丹渊集》。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