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小学作文素材:清明节歇后语/俗语/成语大全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本文带来清明节歇后语、俗语、成语大全,供各位学子参考!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一到,气温升高,生气始盛,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洁齐而清明。《淮南子·天文训》中讲:“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关于清明节的歇后语:
1.清明时节黄梅雨 —— 年年如此
2.叫化子走清明 —— 两头忙
3.清明里的韭菜 —— 刀头
4.清明后的竹子 —— 一夜一节子
5.清明前后 —— 点瓜种豆
6.雨后的春笋,清明的茶 —— 全都是尖儿
7.清明海乌 —— 穷人未可得,富人嫑
8.清明节上坟 —— 哄鬼;骗鬼;哄死人;干鬼事
9.清明后的竹笋 —— 一夜一节子
10.大树上乘凉 —— 好清明
11.清明时节黄梅雨 —— 年年如此
12.叫花子走清明 —— 两头忙
13.包公办案 —— 明察秋毫;清明公断
关于清明节的俗语:
1.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2.清明要晴,谷雨要雨。
3.清明刮坟土,庄稼汉真受苦。
4.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5.水涨清明节,洪水涨一年。
6.清明暖,寒露寒。
7.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8.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
9.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
10.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11.清明种瓜,立夏开花。
12.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
13.雨下清明节,天旱四五月。
14.春雨落清明,明年好年景。
15.三月里来是清明,一场雨来一场风。
16.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17.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18.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无风要提防。
19.清明要雨,谷雨要淋。
20.清明下雨雨绵绵。
21.清明冷,好年景。
关于清明节的成语:
黄人捧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同“黄人守日”。
黄人守日:用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
出处:《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
举世混浊: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君圣臣贤: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出处:《旧唐书·马燧传》:“道无不行,谋无不臧,君圣臣贤,运泰时康。”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十九回:“当今乃尧舜之世,君圣臣贤。”
朗朗乾坤:朗朗:明朗、清亮;乾坤:原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这里指天地、世界等。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出处:元·李文慰《燕青博鱼》第一折:“清平世界,浪荡乾坤,你怎么当街里打人。”
廉明公正: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日月重光: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出处:《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神清气朗: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神清气爽: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续玄怪录·裴谌》:“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唐虞之治: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出处:《古文观止·王鏊〈亲政篇〉》:“吴楚材等尾批‘谁谓唐虞之治,不可见于今哉。’”
尧趋舜步:①指如尧舜之行。颂扬帝王的仪容举止。②指尧舜的德政。比喻政局稳定而清明。
远至迩安: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
政清人和: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出处:《晋书·诸葛恢传》:“会稽内史诸葛恢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本文带来清明节歇后语、俗语、成语大全,供各位学子参考!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一到,气温升高,生气始盛,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洁齐而清明。《淮南子·天文训》中讲:“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关于清明节的歇后语:
1.清明时节黄梅雨 —— 年年如此
2.叫化子走清明 —— 两头忙
3.清明里的韭菜 —— 刀头
4.清明后的竹子 —— 一夜一节子
5.清明前后 —— 点瓜种豆
6.雨后的春笋,清明的茶 —— 全都是尖儿
7.清明海乌 —— 穷人未可得,富人嫑
8.清明节上坟 —— 哄鬼;骗鬼;哄死人;干鬼事
9.清明后的竹笋 —— 一夜一节子
10.大树上乘凉 —— 好清明
11.清明时节黄梅雨 —— 年年如此
12.叫花子走清明 —— 两头忙
13.包公办案 —— 明察秋毫;清明公断
关于清明节的俗语:
1.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2.清明要晴,谷雨要雨。
3.清明刮坟土,庄稼汉真受苦。
4.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5.水涨清明节,洪水涨一年。
6.清明暖,寒露寒。
7.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8.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
9.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
10.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11.清明种瓜,立夏开花。
12.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
13.雨下清明节,天旱四五月。
14.春雨落清明,明年好年景。
15.三月里来是清明,一场雨来一场风。
16.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17.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18.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无风要提防。
19.清明要雨,谷雨要淋。
20.清明下雨雨绵绵。
21.清明冷,好年景。
关于清明节的成语:
黄人捧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同“黄人守日”。
黄人守日:用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
出处:《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
举世混浊: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君圣臣贤: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出处:《旧唐书·马燧传》:“道无不行,谋无不臧,君圣臣贤,运泰时康。”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十九回:“当今乃尧舜之世,君圣臣贤。”
朗朗乾坤:朗朗:明朗、清亮;乾坤:原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这里指天地、世界等。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出处:元·李文慰《燕青博鱼》第一折:“清平世界,浪荡乾坤,你怎么当街里打人。”
廉明公正: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日月重光: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出处:《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神清气朗: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神清气爽: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续玄怪录·裴谌》:“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唐虞之治: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出处:《古文观止·王鏊〈亲政篇〉》:“吴楚材等尾批‘谁谓唐虞之治,不可见于今哉。’”
尧趋舜步:①指如尧舜之行。颂扬帝王的仪容举止。②指尧舜的德政。比喻政局稳定而清明。
远至迩安: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
政清人和: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出处:《晋书·诸葛恢传》:“会稽内史诸葛恢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