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之立春打春、春杖、春盘、咬春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本文整理了立春各种立春相关的知识点和民间谚语介绍,分享给学生进行学习。
“打春”的来历
不知不觉间,立春了,民间俗称“打春”,那么,为什么叫“打春”呢?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立春》中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牛。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鞭春牛,也叫打春牛,是用土塑制的供立春日劝农迎耕、祈求丰年的祭祀活动之用具。
我国自古以农耕为主,上古时于农历十二月制作土牛以送寒气,后来渐渐演变为立春日造土牛,以劝农事,象征春耕开始,一般都是由当地知县或劝农官(劝农官由朝廷委派)执春鞭,这春鞭一般以杨柳枝代之,也有的制成彩杖,称春杖,随鼓声击土牛三下,再交由吏民击之使碎,民间流传这春牛碎土能治病痛。
春杖既是民俗,更是一种典章制度
有关春杖,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缠春杖》中道:“春杖子用五(彩)丝缠之,官吏人各二条,以鞭春牛。东坡词云:‘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看来古代对立春鞭春牛十分重视,仪式复杂,各州郡都要依仪规进行,这不仅仅是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典章制度。
民俗节序,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
春盘是什么?
立春在民间有许多习俗,将生菜、春饼等放于盘中,取迎春之意,并且馈赠亲友邻居,称为春盘。
古代皇帝于立春日都要以春盘赐与近臣。吃三生菜,也就是三种生菜,取其“生”字,蕴涵万物生长之意。以葱、韭菜、蒜、蓼蒿、芥菜五种辛辣菜杂和作食叫“五辛盘”,谐音取迎新之意。
此风俗很久远,晋代周处《风土记》中载:“正元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松柏颂,椒花酒,五熏炼形。”后演变到立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辣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
咬春和春燕
后来人们又在立春日吃大萝卜,称之“咬春”。立春,各地习俗略有不同,都是对春天充满希望与祝福。
最有意思的是“春燕”,古代妇女的立春饰物,又称彩胜或彩燕,也称宜春髻子,也就是女性的头饰做成燕子形状,书“宜春”二字于头饰上。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载:“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载之,贴宜春字。”
立春还有赠“春球”、闹蛾儿等等,同时还要酿造春酒。如今,立春的习俗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我们回味民俗,感受春天的气息。
立春花开,花开报春。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本文整理了立春各种立春相关的知识点和民间谚语介绍,分享给学生进行学习。
“打春”的来历
不知不觉间,立春了,民间俗称“打春”,那么,为什么叫“打春”呢?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立春》中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牛。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鞭春牛,也叫打春牛,是用土塑制的供立春日劝农迎耕、祈求丰年的祭祀活动之用具。
我国自古以农耕为主,上古时于农历十二月制作土牛以送寒气,后来渐渐演变为立春日造土牛,以劝农事,象征春耕开始,一般都是由当地知县或劝农官(劝农官由朝廷委派)执春鞭,这春鞭一般以杨柳枝代之,也有的制成彩杖,称春杖,随鼓声击土牛三下,再交由吏民击之使碎,民间流传这春牛碎土能治病痛。
春杖既是民俗,更是一种典章制度
有关春杖,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缠春杖》中道:“春杖子用五(彩)丝缠之,官吏人各二条,以鞭春牛。东坡词云:‘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看来古代对立春鞭春牛十分重视,仪式复杂,各州郡都要依仪规进行,这不仅仅是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典章制度。
民俗节序,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
春盘是什么?
立春在民间有许多习俗,将生菜、春饼等放于盘中,取迎春之意,并且馈赠亲友邻居,称为春盘。
古代皇帝于立春日都要以春盘赐与近臣。吃三生菜,也就是三种生菜,取其“生”字,蕴涵万物生长之意。以葱、韭菜、蒜、蓼蒿、芥菜五种辛辣菜杂和作食叫“五辛盘”,谐音取迎新之意。
此风俗很久远,晋代周处《风土记》中载:“正元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松柏颂,椒花酒,五熏炼形。”后演变到立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辣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
咬春和春燕
后来人们又在立春日吃大萝卜,称之“咬春”。立春,各地习俗略有不同,都是对春天充满希望与祝福。
最有意思的是“春燕”,古代妇女的立春饰物,又称彩胜或彩燕,也称宜春髻子,也就是女性的头饰做成燕子形状,书“宜春”二字于头饰上。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载:“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载之,贴宜春字。”
立春还有赠“春球”、闹蛾儿等等,同时还要酿造春酒。如今,立春的习俗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我们回味民俗,感受春天的气息。
立春花开,花开报春。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