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手机病”有哪些表现?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针对当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游戏成瘾”现象,有学者解释,“以往学界并未将这一常见于青少年的行为现象纳入疾病范畴,但近年来,极端个案与社会上出现的各类戒断疗法让学者深入进行了研究。”在她看来,游戏本身并无过错,但是游戏体验中的竞争和合作都与成瘾显著相关,即游戏精心设计的进阶过程、故事情节、任务成就甚至画面音效等都能让各种水平的玩家没有操作障碍地进入痴迷的状态。下面一起来看看一些游戏成瘾的相关案例。
“手机病”有哪些表现?
你身边有网瘾少年吗?
他们会因为电子游戏,不吃饭,不睡觉,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可能正在和一个“网瘾少年”住在一起。
实际上,小孩沉迷于游戏这一现象越来越普遍,从世界各地新兴的网瘾康复中心就能够体会到这一点。
很多网瘾少年的父母,他们纷纷表示自己的孩子深陷其中。
其中三位网瘾小学生的妈妈讲述了孩子们如何不睡觉,不吃饭,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花费大量时间在电子设备上,与大家分享了她们的担忧。
1. “儿子连吃饭都在玩儿游戏,没收游戏机就发脾气”
Rachel Bleau,34岁,是一名公务员,也是一个单身妈妈。
她八岁的儿子沉迷于游戏机,每周能玩50个小时游戏,就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玩!
她试着让儿子安心吃饭,但有时她也就无奈地放弃了。因为每当她把儿子的游戏机藏起来时,儿子就会大发雷霆。
她甚至需要恳求儿子关了游戏去写作业,最后通常会以她将游戏电源拔了,儿子抓狂结局。儿子将所有零花钱都花在了游戏升级上面,现在他的世界里只有网络游戏。
除此之外,还有更令人担忧的:儿子梦里竟然都在喊着游戏好友的名字!
不过,这位母亲说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现在的成年人在上班的路上,都在手机上看社交媒体信息或玩游戏。成年人们给小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2. “游戏是我和儿子一切争论的导火索”
Jodie Archer,32岁,是一位咖啡店工作人员。
儿子Archie八岁,一天能玩四个小时游戏,还经常偷偷摸摸在上床玩平板。然而,不玩游戏的儿子整天就像霜打的茄子使得,蔫头耷脑。
游戏成为了她与儿子一切争论的导火索。
儿子沉迷游戏也有母亲很大的责任,因为最初是她主动给儿子下载游戏,为了让儿子在候机室或者飞机上开心度过无聊的时间。
但是,现在问题升级了。
她经常在儿子睡觉时,听到儿子房间里的传出声音。结果竟然是!儿子睡着了,游戏还开着或者油管上的视频还开着。
而且,八岁的儿子的想象力正在退化,这主要因为他完全迷失在游戏上。
3. “儿女双双沉迷游戏,离开游戏就一蹶不振”
丽贝卡·卡尔(Rebecca Carr),36岁,是一名管理员。
她的女儿九岁,儿子六岁,两个人现在都离不开游戏。
夫妻二人在儿子5岁的时候,就给他买了iPad作为圣诞节礼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两个孩子每周都会花费7个小时在他们的电子设备上玩游戏。而且一旦他们发现设备不在身边或者没有电,孩子就会变得非常沮丧。
现在即使是刷牙这样的一件小事都可能引发一场“家庭战争”!
她和丈夫克里斯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决定采取行动改变儿子和女儿的现状。不过,夫妻二人在孩子玩游戏方面的教育方式经常发生分歧:母亲选择讲道理;而父亲则相对比较严格,他会直接将设备拿走并且删除所有游戏。
据统计,有四分之一的父母认为孩子们沉迷于电子设备是养育子女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心理学家约翰·查尔顿博士对网瘾少年进行了研究,他告诉记者:“网瘾的行为特征类似于赌博。”
他还表示,当孩子们玩游戏的时候,他们希望得到游戏中的奖励,他们渴望在游戏中证明自己,因此,为了打破自己最好的记录或者达到网络排行榜的榜首,他们就会一直玩。
其实,不论国外还是国内,小学生玩游戏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了,尤其是当代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
推特上,很多网站都报道过网瘾少年相关的一些消息。
“英国儿童慈善机构对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担忧日益增长。”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们现在更加易于沉迷网络。”
“沉迷于游戏的孩子们患身体疾病的几率更高。”
推特上面的网友们就网瘾儿童这一情况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我希望我将来的孩子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
“孩子们当然会沉迷于iPad和智能机当中,这就像我们90后沉迷于游戏机一样。”
“网瘾少年们还有希望。”
儿童沉迷于网络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科学的看待这一问题,进而理性的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这样的状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味的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更加可怕的是相信杨永信的“伪科学”!言传身教,用爱去拥抱迷失方向的孩子们,这才是王道!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针对当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游戏成瘾”现象,有学者解释,“以往学界并未将这一常见于青少年的行为现象纳入疾病范畴,但近年来,极端个案与社会上出现的各类戒断疗法让学者深入进行了研究。”在她看来,游戏本身并无过错,但是游戏体验中的竞争和合作都与成瘾显著相关,即游戏精心设计的进阶过程、故事情节、任务成就甚至画面音效等都能让各种水平的玩家没有操作障碍地进入痴迷的状态。下面一起来看看一些游戏成瘾的相关案例。
“手机病”有哪些表现?
你身边有网瘾少年吗?
他们会因为电子游戏,不吃饭,不睡觉,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可能正在和一个“网瘾少年”住在一起。
实际上,小孩沉迷于游戏这一现象越来越普遍,从世界各地新兴的网瘾康复中心就能够体会到这一点。
很多网瘾少年的父母,他们纷纷表示自己的孩子深陷其中。
其中三位网瘾小学生的妈妈讲述了孩子们如何不睡觉,不吃饭,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花费大量时间在电子设备上,与大家分享了她们的担忧。
1. “儿子连吃饭都在玩儿游戏,没收游戏机就发脾气”
Rachel Bleau,34岁,是一名公务员,也是一个单身妈妈。
她八岁的儿子沉迷于游戏机,每周能玩50个小时游戏,就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玩!
她试着让儿子安心吃饭,但有时她也就无奈地放弃了。因为每当她把儿子的游戏机藏起来时,儿子就会大发雷霆。
她甚至需要恳求儿子关了游戏去写作业,最后通常会以她将游戏电源拔了,儿子抓狂结局。儿子将所有零花钱都花在了游戏升级上面,现在他的世界里只有网络游戏。
除此之外,还有更令人担忧的:儿子梦里竟然都在喊着游戏好友的名字!
不过,这位母亲说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现在的成年人在上班的路上,都在手机上看社交媒体信息或玩游戏。成年人们给小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2. “游戏是我和儿子一切争论的导火索”
Jodie Archer,32岁,是一位咖啡店工作人员。
儿子Archie八岁,一天能玩四个小时游戏,还经常偷偷摸摸在上床玩平板。然而,不玩游戏的儿子整天就像霜打的茄子使得,蔫头耷脑。
游戏成为了她与儿子一切争论的导火索。
儿子沉迷游戏也有母亲很大的责任,因为最初是她主动给儿子下载游戏,为了让儿子在候机室或者飞机上开心度过无聊的时间。
但是,现在问题升级了。
她经常在儿子睡觉时,听到儿子房间里的传出声音。结果竟然是!儿子睡着了,游戏还开着或者油管上的视频还开着。
而且,八岁的儿子的想象力正在退化,这主要因为他完全迷失在游戏上。
3. “儿女双双沉迷游戏,离开游戏就一蹶不振”
丽贝卡·卡尔(Rebecca Carr),36岁,是一名管理员。
她的女儿九岁,儿子六岁,两个人现在都离不开游戏。
夫妻二人在儿子5岁的时候,就给他买了iPad作为圣诞节礼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两个孩子每周都会花费7个小时在他们的电子设备上玩游戏。而且一旦他们发现设备不在身边或者没有电,孩子就会变得非常沮丧。
现在即使是刷牙这样的一件小事都可能引发一场“家庭战争”!
她和丈夫克里斯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决定采取行动改变儿子和女儿的现状。不过,夫妻二人在孩子玩游戏方面的教育方式经常发生分歧:母亲选择讲道理;而父亲则相对比较严格,他会直接将设备拿走并且删除所有游戏。
据统计,有四分之一的父母认为孩子们沉迷于电子设备是养育子女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心理学家约翰·查尔顿博士对网瘾少年进行了研究,他告诉记者:“网瘾的行为特征类似于赌博。”
他还表示,当孩子们玩游戏的时候,他们希望得到游戏中的奖励,他们渴望在游戏中证明自己,因此,为了打破自己最好的记录或者达到网络排行榜的榜首,他们就会一直玩。
其实,不论国外还是国内,小学生玩游戏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了,尤其是当代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
推特上,很多网站都报道过网瘾少年相关的一些消息。
“英国儿童慈善机构对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担忧日益增长。”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们现在更加易于沉迷网络。”
“沉迷于游戏的孩子们患身体疾病的几率更高。”
推特上面的网友们就网瘾儿童这一情况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我希望我将来的孩子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
“孩子们当然会沉迷于iPad和智能机当中,这就像我们90后沉迷于游戏机一样。”
“网瘾少年们还有希望。”
儿童沉迷于网络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科学的看待这一问题,进而理性的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这样的状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味的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更加可怕的是相信杨永信的“伪科学”!言传身教,用爱去拥抱迷失方向的孩子们,这才是王道!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