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9年湖南高考话题作文训练:乡愁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在不断完善题型设计,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并明确提出“不要套作,不要抄袭”的要求,在保持开放性的同时增加任务驱动因素,要求考生根据具体要求写作。由于作文命题的情境材料来源广泛,任务指令设置灵活多变,写作要求具体明确,要真正押中某道具体的高考作文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乡愁: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Warren认为:乡愁属于在陌生环境下的一种反应,“人本能地寻求自我保护。我们知道家永远不会伤害自己,所以总想回家”。
岑参《宿关西客舍》“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算是乡愁的先声。
余光中祖籍福建,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1972年在台北厦门街旧居他写下《乡愁》。
中央电视台制作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节目寻根中国百座传统村落,记录它们的前世今生,以凝聚国人对传统文明的体悟。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和生命的自觉,而我们自觉的精神家园里有一种情感叫乡愁,生活在崭新时代的青年要住乡愁。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范文欣赏】
乡愁
余光中是一个传奇,他被文坛大师梁实秋赞誉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而他最为人熟悉的作品还是《乡愁》。
《乡愁》是余光中1972年在台北厦门街旧居里创作的,完稿仅用了20多分钟,而这种情感的堆积却用了20多年。诗人定义了中国人的一种情感模式:乡愁。这是关于母亲、妻子、家园和祖国的纠缠性情感,也是许多历经苦难的民族在历史与现时的演进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第一次读到《乡愁》,是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诗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听老师眼含泪水讲读这首诗的时候,我还小,我几乎触摸到一位瘦诗人的悲情,却无法体验不长文字里所容纳的关于一个民族的苦难,但可以流利地将它背诵出来。
一种对家国的念念在怀的情感,便根植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乡愁,无关乎荣华富贵、钟鸣鼎食、肥马轻裘,它其实是一种关于家的故土难离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在我心中与日生长,攀援成满园绿荫。
儿时,父母为了我,不曾像邻家青壮年外出创业,忙完农活,就在本地务工。我是被父母呵护的花骨朵,他们不让我感受生活的艰难,我只是一味快活地生长。
父母到底因我长大,学业的需要,点着油灯,相商了整整一个夜晚,做出抉择,领我离开那山清水秀的家乡,来到这人儿扎堆的城市。异地求学离父母也远了,从一己的情感来说,乡愁里最多的是对父母亲的一种念想。城市的霓虹固然漂亮,随处摊点各种小吃,尽可以满足我这个小吃货。出行也格外方便,但我还是不习惯,且不说太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着生存的空间,单是那路边蒙着尘土的花朵,也让我看着难受。
梦里依稀,还在家乡吧,每天清晨都有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床头,每天清早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都让人神清气爽,一天的美好从清晨开始。我仿佛看到家园老屋上的炊烟,土灶间母亲拉着风箱,头上的白发,随着一两声咳嗽颤动。屋前一围篱落一脉溪水,缓缓淌过,流水幽幽,我心忧忧……
一杯浊酒家万里,两行清泪述乡愁。余光中写《乡愁》,40多年弹指一挥间,这首诗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它早已引发了全球华人的共鸣。无论你身处世界的哪个国度,在回望家园的那一刻,乡愁都会化为两行清泪,打湿衣襟。有这么一个说法——凡是有华人脚印的地方,就会响起《乡愁》的吟诵声。从国家与社会的层面看,《乡愁》是中华儿女盼望国家统一的一种呼喊。《乡愁》传诵的时候,也是中国社会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迁徙的阶段。当下中国,城镇化脚步轰隆作响,无数人离开家园去城市创业。随着城市版图的扩张,乡村景象日渐凋敝,传统文化也正被人遗忘,许多人的故乡已然变成了自己不认识的模样,现代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乡愁成为一个极易引人伤感、唏嘘的字眼。居住大城市日久的人们,这时候又不免勾起对昔日时光的追忆。《乡愁》始终以其巨大的感染力,穿越地域的阻隔,勾起全球华人的文化记忆和命运共感。
在我看来,乡愁,不光是一个空间的地理概念,还是一个时间的生活概念,贯穿了时代的风风雨雨。余光中写《乡愁》这首诗,堪称民族美学的一个代表性作品。
乡愁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乡愁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正是如此,乡愁带给我的情感体验,挥之不去,抵达了我的心魂深处。
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从开始接触《乡愁》这首诗到现在,在我心中就一直存在这一个希望——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相信这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岁月流逝,乡愁永续。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在不断完善题型设计,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并明确提出“不要套作,不要抄袭”的要求,在保持开放性的同时增加任务驱动因素,要求考生根据具体要求写作。由于作文命题的情境材料来源广泛,任务指令设置灵活多变,写作要求具体明确,要真正押中某道具体的高考作文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乡愁: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Warren认为:乡愁属于在陌生环境下的一种反应,“人本能地寻求自我保护。我们知道家永远不会伤害自己,所以总想回家”。
岑参《宿关西客舍》“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算是乡愁的先声。
余光中祖籍福建,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1972年在台北厦门街旧居他写下《乡愁》。
中央电视台制作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节目寻根中国百座传统村落,记录它们的前世今生,以凝聚国人对传统文明的体悟。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和生命的自觉,而我们自觉的精神家园里有一种情感叫乡愁,生活在崭新时代的青年要住乡愁。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范文欣赏】
乡愁
余光中是一个传奇,他被文坛大师梁实秋赞誉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而他最为人熟悉的作品还是《乡愁》。
《乡愁》是余光中1972年在台北厦门街旧居里创作的,完稿仅用了20多分钟,而这种情感的堆积却用了20多年。诗人定义了中国人的一种情感模式:乡愁。这是关于母亲、妻子、家园和祖国的纠缠性情感,也是许多历经苦难的民族在历史与现时的演进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第一次读到《乡愁》,是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诗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听老师眼含泪水讲读这首诗的时候,我还小,我几乎触摸到一位瘦诗人的悲情,却无法体验不长文字里所容纳的关于一个民族的苦难,但可以流利地将它背诵出来。
一种对家国的念念在怀的情感,便根植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乡愁,无关乎荣华富贵、钟鸣鼎食、肥马轻裘,它其实是一种关于家的故土难离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在我心中与日生长,攀援成满园绿荫。
儿时,父母为了我,不曾像邻家青壮年外出创业,忙完农活,就在本地务工。我是被父母呵护的花骨朵,他们不让我感受生活的艰难,我只是一味快活地生长。
父母到底因我长大,学业的需要,点着油灯,相商了整整一个夜晚,做出抉择,领我离开那山清水秀的家乡,来到这人儿扎堆的城市。异地求学离父母也远了,从一己的情感来说,乡愁里最多的是对父母亲的一种念想。城市的霓虹固然漂亮,随处摊点各种小吃,尽可以满足我这个小吃货。出行也格外方便,但我还是不习惯,且不说太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着生存的空间,单是那路边蒙着尘土的花朵,也让我看着难受。
梦里依稀,还在家乡吧,每天清晨都有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床头,每天清早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都让人神清气爽,一天的美好从清晨开始。我仿佛看到家园老屋上的炊烟,土灶间母亲拉着风箱,头上的白发,随着一两声咳嗽颤动。屋前一围篱落一脉溪水,缓缓淌过,流水幽幽,我心忧忧……
一杯浊酒家万里,两行清泪述乡愁。余光中写《乡愁》,40多年弹指一挥间,这首诗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它早已引发了全球华人的共鸣。无论你身处世界的哪个国度,在回望家园的那一刻,乡愁都会化为两行清泪,打湿衣襟。有这么一个说法——凡是有华人脚印的地方,就会响起《乡愁》的吟诵声。从国家与社会的层面看,《乡愁》是中华儿女盼望国家统一的一种呼喊。《乡愁》传诵的时候,也是中国社会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迁徙的阶段。当下中国,城镇化脚步轰隆作响,无数人离开家园去城市创业。随着城市版图的扩张,乡村景象日渐凋敝,传统文化也正被人遗忘,许多人的故乡已然变成了自己不认识的模样,现代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乡愁成为一个极易引人伤感、唏嘘的字眼。居住大城市日久的人们,这时候又不免勾起对昔日时光的追忆。《乡愁》始终以其巨大的感染力,穿越地域的阻隔,勾起全球华人的文化记忆和命运共感。
在我看来,乡愁,不光是一个空间的地理概念,还是一个时间的生活概念,贯穿了时代的风风雨雨。余光中写《乡愁》这首诗,堪称民族美学的一个代表性作品。
乡愁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乡愁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正是如此,乡愁带给我的情感体验,挥之不去,抵达了我的心魂深处。
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从开始接触《乡愁》这首诗到现在,在我心中就一直存在这一个希望——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相信这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岁月流逝,乡愁永续。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