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9长沙初中第一次月考反思方法总结,助你逆袭期中考!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第一次月考,是孩子进入新学期后的第一次成绩标杆。国庆前后,学生们即将迎来第一次月考,这也是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成绩标杆。月考是值得家长们重视,因为它是学生最近学习状态的最佳反馈。每次考试过后,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老师们也都在强调整理错题,做好总结。那么,具体怎么做好考后总结呢?
从哪些角度反思自己:
1 哪些知识点有疏漏
这是考后分析的核心,知道自己哪块学得不到位才能有目的地去弥补。我们说考试一靠实力,二靠策略,三靠运气,这里说的就是实力。
2 哪些题目“考试的时候突然不会”
这种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对特定类型题目的解法不熟悉,或者只记了一些解法,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稍有变形就无法正确应对。
3 哪些因审题、计算错误失了分
这种错误往往源自于日常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要求不高,题目一般做个大概,一看答案差不多就判定自己做对了。这样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要求自己平时做题的时候就严格自判,只要错一点都必须标出来,逐渐养成认真对待计算每一步的习惯。
4 考试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如果你考试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那多半由于你平时做题就缺少时间概念,简单的题写得繁琐或难题耗时很久琢磨。那就必须要求日常练习就掐表计时、培养时间意识了,同时在考前做好大致的用时规划,算好时间,比如选择题用20分钟,填空题用10分钟,后面大题保证每题至少10分钟才行。
5 其他考场习惯
这是策略问题了。你还应该反思下自己在一些考试环节上是否存在问题,比如书写、用草稿纸、答题顺序、适当放弃难题等环节。每一个问题暴露出来、总结出来,你才能在日常的做题训练中有意识地加以改正。
6 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
比如文具的携带、考前最后复习的顺序和内容、饮食睡眠、心态调整,都是我们应该在月考之后总结和改进的。总之,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怎么进行错题分析:
查漏补缺,首先针对的就是错题。题目做错的原因有很多种:像概念模糊、推理不明、粗心大意、审题不清等,这种分类在分析每道题目时要用到,对于所有科目整体分析把握时,建议使用这三大类别区分统计:
1 会做而做错的题
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心知肚明很有把握的题,却没做对;还有明明会又非常简单的题,却是落笔就错;确实会,答案就在嘴边盘旋,却在考场上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有时一走出考场立即就想起来了;有时试卷发下来一看,都不太相信是自己答的,当时在考场上怎么会做成这个样子等等。
这类问题是低级错误,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
如何消灭“会而做错的题”?
① 详细分析错因
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那就定义为“审题错误”;
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那就定义为“计算错误”;
有些错误是在草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漏掉了,那就定义为“抄写错误”;
总之,一定要分析的具体、清晰。
② 要定量
就是把这次考试的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分析,统计每种错误共有几处。各科老师都会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这非常重要。
③ 找出改进方法
比如说:“审题错误”是否问题出在着急慌张上或是观察不够准确。为什么着急慌张呢?为什么观察不准确呢?可能是考试方法不当,也可能是心理存在问题或是外界干扰刺激等。对于改进“审题错题”,有一种简便易行的通用方法——“慢审题,快解题”。
再如“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纸用得太乱。在考试时,草纸上的演算不能太乱。乱不乱的分界是当你回头查找时,能否迅速找到看清。
总之,你的改进方法针对性强否?实用性突出否?有效性明显否?如能满足这些要求,对你就是好方法。
2 模棱两可的题
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就是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或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的等等。
这类问题多是由于记忆得不准确,理解得不够透彻,应用不够自如造成的。
如何攻克这类问题?
① 找出这些内容
要搞清楚它是属于哪章?哪节?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的问题等。
② 搞懂弄通
首先翻阅课本,找到那个知识点,认真读一读,深入思考,细细回味……经过这个过程还搞不懂,就要请教老师了。
③找同类型题演练
没有一定题量的积累是达不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水平的,当然也不必搞题海战术,这就因人而异了。
3 不会做的题
读了几遍题目却找不到解题切入点或动笔书写后却演算不下去等情况。这类题目往往都是综合压轴题,需要有较强的解题能力。
对于不会的题,你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基础知识是否过关。考试的范围肯定是同学们平时学习的范围,那么是否漏掉了重要知识点,或者没有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如果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就多记笔记,多总结知识点。
其次,你可以利用详细答案去尝试梳理这些题目的解题思路,分析用了哪些知识点,牢记相关的数学模型,掌握了这些套路后可以针对这些综合压轴题进行专项练习,进而不再畏惧难题,冲刺高分!
每次考试都是一次挑战,一次证明自己、超越自己的机会。月考没考好?“补”要紧!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第一次月考,是孩子进入新学期后的第一次成绩标杆。国庆前后,学生们即将迎来第一次月考,这也是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成绩标杆。月考是值得家长们重视,因为它是学生最近学习状态的最佳反馈。每次考试过后,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老师们也都在强调整理错题,做好总结。那么,具体怎么做好考后总结呢?
从哪些角度反思自己:
1 哪些知识点有疏漏
这是考后分析的核心,知道自己哪块学得不到位才能有目的地去弥补。我们说考试一靠实力,二靠策略,三靠运气,这里说的就是实力。
2 哪些题目“考试的时候突然不会”
这种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对特定类型题目的解法不熟悉,或者只记了一些解法,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稍有变形就无法正确应对。
3 哪些因审题、计算错误失了分
这种错误往往源自于日常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要求不高,题目一般做个大概,一看答案差不多就判定自己做对了。这样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要求自己平时做题的时候就严格自判,只要错一点都必须标出来,逐渐养成认真对待计算每一步的习惯。
4 考试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如果你考试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那多半由于你平时做题就缺少时间概念,简单的题写得繁琐或难题耗时很久琢磨。那就必须要求日常练习就掐表计时、培养时间意识了,同时在考前做好大致的用时规划,算好时间,比如选择题用20分钟,填空题用10分钟,后面大题保证每题至少10分钟才行。
5 其他考场习惯
这是策略问题了。你还应该反思下自己在一些考试环节上是否存在问题,比如书写、用草稿纸、答题顺序、适当放弃难题等环节。每一个问题暴露出来、总结出来,你才能在日常的做题训练中有意识地加以改正。
6 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
比如文具的携带、考前最后复习的顺序和内容、饮食睡眠、心态调整,都是我们应该在月考之后总结和改进的。总之,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怎么进行错题分析:
查漏补缺,首先针对的就是错题。题目做错的原因有很多种:像概念模糊、推理不明、粗心大意、审题不清等,这种分类在分析每道题目时要用到,对于所有科目整体分析把握时,建议使用这三大类别区分统计:
1 会做而做错的题
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心知肚明很有把握的题,却没做对;还有明明会又非常简单的题,却是落笔就错;确实会,答案就在嘴边盘旋,却在考场上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有时一走出考场立即就想起来了;有时试卷发下来一看,都不太相信是自己答的,当时在考场上怎么会做成这个样子等等。
这类问题是低级错误,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
如何消灭“会而做错的题”?
① 详细分析错因
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那就定义为“审题错误”;
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那就定义为“计算错误”;
有些错误是在草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漏掉了,那就定义为“抄写错误”;
总之,一定要分析的具体、清晰。
② 要定量
就是把这次考试的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分析,统计每种错误共有几处。各科老师都会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这非常重要。
③ 找出改进方法
比如说:“审题错误”是否问题出在着急慌张上或是观察不够准确。为什么着急慌张呢?为什么观察不准确呢?可能是考试方法不当,也可能是心理存在问题或是外界干扰刺激等。对于改进“审题错题”,有一种简便易行的通用方法——“慢审题,快解题”。
再如“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纸用得太乱。在考试时,草纸上的演算不能太乱。乱不乱的分界是当你回头查找时,能否迅速找到看清。
总之,你的改进方法针对性强否?实用性突出否?有效性明显否?如能满足这些要求,对你就是好方法。
2 模棱两可的题
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就是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或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的等等。
这类问题多是由于记忆得不准确,理解得不够透彻,应用不够自如造成的。
如何攻克这类问题?
① 找出这些内容
要搞清楚它是属于哪章?哪节?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的问题等。
② 搞懂弄通
首先翻阅课本,找到那个知识点,认真读一读,深入思考,细细回味……经过这个过程还搞不懂,就要请教老师了。
③找同类型题演练
没有一定题量的积累是达不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水平的,当然也不必搞题海战术,这就因人而异了。
3 不会做的题
读了几遍题目却找不到解题切入点或动笔书写后却演算不下去等情况。这类题目往往都是综合压轴题,需要有较强的解题能力。
对于不会的题,你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基础知识是否过关。考试的范围肯定是同学们平时学习的范围,那么是否漏掉了重要知识点,或者没有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如果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就多记笔记,多总结知识点。
其次,你可以利用详细答案去尝试梳理这些题目的解题思路,分析用了哪些知识点,牢记相关的数学模型,掌握了这些套路后可以针对这些综合压轴题进行专项练习,进而不再畏惧难题,冲刺高分!
每次考试都是一次挑战,一次证明自己、超越自己的机会。月考没考好?“补”要紧!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