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情绪教育怎么做?“孩子,你可以对任何人生气”!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生活中,每当孩子遭遇挫折时,都容易生气、发脾气,比如需求不被满足、做一件事没做好、等待时急躁没耐心。他们动辄打人、扔玩具、哭闹撒泼,场面一度失控,家长看着焦头烂额,一肚子鬼火。于是很多父母不允许孩子生气、发脾气,这项不成文规定也被从小贯彻到大。其实,世上最残酷的家长莫过于告诫孩子不准生气、不准哭,在孩子愤怒时试图压抑他们的情绪。在此,长沙新东方网整理了情绪教育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喜欢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哎呀快来看这个是什么呀,真好玩。”或是威胁恐吓:“你再这样我就把你关外面!”
孩子长大了,家长接受不了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会觉得孩子在自己面前发脾气就是不尊重自己,很没面子,于是常常指责、否定孩子的情绪:
“说你两句还不行,摆脸色给谁看呢!”
“这点小事就生气了,我老了岂不是要打我了?”
世上最残酷的家长莫过于告诫孩子不准生气、不准哭,在孩子愤怒时试图压抑他们的情绪。
1、不许生气发脾气,影响孩子人格发展
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生气、愤怒都是不好的,长久灌输给孩子的就是这样的信息:
生气了、抱怨了、反驳了,就是坏孩子,只有听话,乖,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
于是,很多孩子,变成了善于察言观色、只会乖乖听话的孩子,受了委屈不敢哭,有了脾气不敢发,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
幼年的情绪问题,包括愤怒、委屈、如果没有得到一个出口宣泄,进而得到正确引导,成年后会造成两种痛苦:
要么是只顾着自己发泄,让周围人避之不及;要么就是一直隐忍着,憋成内伤,伤害了自己,形成讨好型人格。
有人说,讨好型人格,把所有的好脾气都给了别人,把自我攻击留给自己。
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在亲密关系中,也总是一味忍让、生怕引发对方不满。
明明是别人的错,可是第一反应却是觉得自己有问题,找各种理由为别人开脱。
一网友说:
“羡慕那些有脾气就发出来,生气了就告诉你他生气了的人,直率洒脱,而我只会隐忍,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或许我就是俗话所说的没脾气的烂好人。”
孩子生气了,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向你发脾气,是在请求你的帮助,给你一个走进他内心的机会。
父母要做的,应该是温和地接纳他的情绪,让孩子明白哪怕他生气了、哭闹了,爸爸妈妈依然爱他,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带入,反而朝孩子发了脾气。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合理地表达愤怒,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只顾自己、不分时间场合的发泄。
2、所有的情绪都是合理的
关键看你怎么对待它
前段时间看过一则视频,爸爸跟女儿开玩笑,女孩觉得爸爸在骂她于是生气了。
接下来这位爸爸给出了一个教科书版的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这位爸爸温和而坚定的告诉孩子3点信息:
你可以生气,生任何人的气,接受它、承认它,然后慢慢放下,不要让自己处在愤怒的情绪中太久,因为时间太久就会出问题;
如果你做不到,那就顺其自然,我们依然爱你,你的世界依然一片光明;
生气了没关系,重要的是把话说开,这样的话我才能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我会尊重你的底线;
所有家长应该明白的是:愤怒不会伤害到别人,不正确表达愤怒的方式才会。
越是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越要允许孩子表达愤怒,及早教会他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
◆ 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
举个例子:
孩子放学回来告诉你:我举手了可是老师没有喊我!
你可以回答:这样啊,好遗憾,失去了表现的机会,所以你很生气、很委屈吧?
首先可以让孩子明白,事情的大概我知道了,结果不满意。
其次暗示他,结果是既成事实,没法改变,很遗憾;
再次提醒他,接下来首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结果:
也就是说,现在真正该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对方理论,而是应该意识到,真正的困扰其实是自己的情绪反应,那么随后该努力的,就是如何调试情绪,做出合适反应。
接着引导孩子从中学会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全班45个人,你举手45次才有1次被叫到的机会,不要灰心,继续举手才有机会。
最后引导孩子从中学会换位思考,有所收获:其他同学也是每举45次手才有一次被叫的机会,你得到了别人就会失去,以后被叫到“得意”的时候不能忘形,免得引起他人嫉妒。
◆ 帮助孩子寻找原因,允许他表达情绪
首先询问孩子生气的原因,其次表达对他心情的理解,然后告诉他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表达自己的情绪。
可以打打枕头、在路边踢踢石头、听听音乐平静一下等等,只要是不伤害自己和他人,都可以来使自己好受点。
让孩子不要长时间出于负面情绪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注意力放到如何解决问题上来。
◆ 帮助孩子了解和认识各种情绪表达的方式
高兴了可以笑但要照顾到他人的感受,不取笑他人、不把自己的笑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生气了可以“拉脸”或直接告知对方我生气了,但不动辄拿友谊做代价;
悲伤了可以哭但要分场合、知道羞;
害怕了就大声叫但别总是一惊一乍……
希望每一个发脾气、有勇气表达自己真实情绪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温和的接纳、正确的指引,发展出正常的人格,找到真实的自我。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生活中,每当孩子遭遇挫折时,都容易生气、发脾气,比如需求不被满足、做一件事没做好、等待时急躁没耐心。他们动辄打人、扔玩具、哭闹撒泼,场面一度失控,家长看着焦头烂额,一肚子鬼火。于是很多父母不允许孩子生气、发脾气,这项不成文规定也被从小贯彻到大。其实,世上最残酷的家长莫过于告诫孩子不准生气、不准哭,在孩子愤怒时试图压抑他们的情绪。在此,长沙新东方网整理了情绪教育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喜欢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哎呀快来看这个是什么呀,真好玩。”或是威胁恐吓:“你再这样我就把你关外面!”
孩子长大了,家长接受不了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会觉得孩子在自己面前发脾气就是不尊重自己,很没面子,于是常常指责、否定孩子的情绪:
“说你两句还不行,摆脸色给谁看呢!”
“这点小事就生气了,我老了岂不是要打我了?”
世上最残酷的家长莫过于告诫孩子不准生气、不准哭,在孩子愤怒时试图压抑他们的情绪。
1、不许生气发脾气,影响孩子人格发展
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生气、愤怒都是不好的,长久灌输给孩子的就是这样的信息:
生气了、抱怨了、反驳了,就是坏孩子,只有听话,乖,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
于是,很多孩子,变成了善于察言观色、只会乖乖听话的孩子,受了委屈不敢哭,有了脾气不敢发,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
幼年的情绪问题,包括愤怒、委屈、如果没有得到一个出口宣泄,进而得到正确引导,成年后会造成两种痛苦:
要么是只顾着自己发泄,让周围人避之不及;要么就是一直隐忍着,憋成内伤,伤害了自己,形成讨好型人格。
有人说,讨好型人格,把所有的好脾气都给了别人,把自我攻击留给自己。
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在亲密关系中,也总是一味忍让、生怕引发对方不满。
明明是别人的错,可是第一反应却是觉得自己有问题,找各种理由为别人开脱。
一网友说:
“羡慕那些有脾气就发出来,生气了就告诉你他生气了的人,直率洒脱,而我只会隐忍,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或许我就是俗话所说的没脾气的烂好人。”
孩子生气了,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向你发脾气,是在请求你的帮助,给你一个走进他内心的机会。
父母要做的,应该是温和地接纳他的情绪,让孩子明白哪怕他生气了、哭闹了,爸爸妈妈依然爱他,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带入,反而朝孩子发了脾气。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合理地表达愤怒,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只顾自己、不分时间场合的发泄。
2、所有的情绪都是合理的
关键看你怎么对待它
前段时间看过一则视频,爸爸跟女儿开玩笑,女孩觉得爸爸在骂她于是生气了。
接下来这位爸爸给出了一个教科书版的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这位爸爸温和而坚定的告诉孩子3点信息:
你可以生气,生任何人的气,接受它、承认它,然后慢慢放下,不要让自己处在愤怒的情绪中太久,因为时间太久就会出问题;
如果你做不到,那就顺其自然,我们依然爱你,你的世界依然一片光明;
生气了没关系,重要的是把话说开,这样的话我才能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我会尊重你的底线;
所有家长应该明白的是:愤怒不会伤害到别人,不正确表达愤怒的方式才会。
越是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越要允许孩子表达愤怒,及早教会他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
◆ 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
举个例子:
孩子放学回来告诉你:我举手了可是老师没有喊我!
你可以回答:这样啊,好遗憾,失去了表现的机会,所以你很生气、很委屈吧?
首先可以让孩子明白,事情的大概我知道了,结果不满意。
其次暗示他,结果是既成事实,没法改变,很遗憾;
再次提醒他,接下来首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结果:
也就是说,现在真正该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对方理论,而是应该意识到,真正的困扰其实是自己的情绪反应,那么随后该努力的,就是如何调试情绪,做出合适反应。
接着引导孩子从中学会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全班45个人,你举手45次才有1次被叫到的机会,不要灰心,继续举手才有机会。
最后引导孩子从中学会换位思考,有所收获:其他同学也是每举45次手才有一次被叫的机会,你得到了别人就会失去,以后被叫到“得意”的时候不能忘形,免得引起他人嫉妒。
◆ 帮助孩子寻找原因,允许他表达情绪
首先询问孩子生气的原因,其次表达对他心情的理解,然后告诉他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表达自己的情绪。
可以打打枕头、在路边踢踢石头、听听音乐平静一下等等,只要是不伤害自己和他人,都可以来使自己好受点。
让孩子不要长时间出于负面情绪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注意力放到如何解决问题上来。
◆ 帮助孩子了解和认识各种情绪表达的方式
高兴了可以笑但要照顾到他人的感受,不取笑他人、不把自己的笑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生气了可以“拉脸”或直接告知对方我生气了,但不动辄拿友谊做代价;
悲伤了可以哭但要分场合、知道羞;
害怕了就大声叫但别总是一惊一乍……
希望每一个发脾气、有勇气表达自己真实情绪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温和的接纳、正确的指引,发展出正常的人格,找到真实的自我。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