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期中考试后如何对试卷进行分析和总结?试卷分析方法总结!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各个学校期中考试陆续结束,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情况一定少不了,在此提醒大家:成绩好的同学不要骄傲,竞争对手都是机智的兔子,没有缓慢的乌龟!成绩差的同学也不要气馁,总结原因调节心态,现在开始就是你新的起点。无论成绩好与坏,都要分析总结,那么如何分析试卷呢?现在有些同学很是迷茫或是根本不会,达不到考试的根本目的和效果。以下方法角度供大家参考!
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错题分析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比如:
1、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
2、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3、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4、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以理学科为例,丢分原因大体包括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而不仅仅发生在考试的过程之中。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1)以数字回答各个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等。
(2)以数字回答最不该丢的5—10分。“最不该丢的5—10分”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及。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进步也就很可观了。
(3)任何一处丢分,在存在偶然性的同时都存在着必然性。建议会学习的同学能够做到既看到现象更看到本质,能够以自己的分析来回答:丢分的实质是什么?是不是基础没有掌握?
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表现在口头上,最好是表达在书面上。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再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是卷面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各位同学可以在考试过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后来进步的重要阶梯。
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现象分析、归因分析与对策分析是逐层递进的分析,现象分析是基础,归因分析是桥梁,对策分析是目的。
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了“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了“怎么办”。如果能够把这些分析“格式化”(拿出固定样式),把每次的分析都做出相互对比,那么进步与退步的历程就清晰了,学习发展的路径也就明朗了。所以改完的考试卷子发下来后,学生有下面三件事要做:
1、要“马上写”:首先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写出正确的答案(包括过程,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其次把要求写出前一段学习中哪些知识的掌握存在问题或是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要求。
2、要“及时析”:这一条最为重要,及时写出试卷自我分析。包含以下要素:
①考试的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
②错题纠正,即要写出正确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全点。
③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就错误原因而论,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
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的原因,就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再复习巩固,真正把其弄懂弄通;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原因,就应该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其作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但更关键的还在于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种情况的原因,就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总之,建议要找准失误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提高应试成绩。
3、要“经常翻”: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累积保存。积累多了,亦可装订成册。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一、掌握规律的目的。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各个学校期中考试陆续结束,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情况一定少不了,在此提醒大家:成绩好的同学不要骄傲,竞争对手都是机智的兔子,没有缓慢的乌龟!成绩差的同学也不要气馁,总结原因调节心态,现在开始就是你新的起点。无论成绩好与坏,都要分析总结,那么如何分析试卷呢?现在有些同学很是迷茫或是根本不会,达不到考试的根本目的和效果。以下方法角度供大家参考!
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错题分析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比如:
1、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
2、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3、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4、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以理学科为例,丢分原因大体包括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而不仅仅发生在考试的过程之中。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1)以数字回答各个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等。
(2)以数字回答最不该丢的5—10分。“最不该丢的5—10分”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及。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进步也就很可观了。
(3)任何一处丢分,在存在偶然性的同时都存在着必然性。建议会学习的同学能够做到既看到现象更看到本质,能够以自己的分析来回答:丢分的实质是什么?是不是基础没有掌握?
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表现在口头上,最好是表达在书面上。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再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是卷面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各位同学可以在考试过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后来进步的重要阶梯。
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现象分析、归因分析与对策分析是逐层递进的分析,现象分析是基础,归因分析是桥梁,对策分析是目的。
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了“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了“怎么办”。如果能够把这些分析“格式化”(拿出固定样式),把每次的分析都做出相互对比,那么进步与退步的历程就清晰了,学习发展的路径也就明朗了。所以改完的考试卷子发下来后,学生有下面三件事要做:
1、要“马上写”:首先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写出正确的答案(包括过程,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其次把要求写出前一段学习中哪些知识的掌握存在问题或是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要求。
2、要“及时析”:这一条最为重要,及时写出试卷自我分析。包含以下要素:
①考试的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
②错题纠正,即要写出正确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全点。
③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就错误原因而论,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
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的原因,就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再复习巩固,真正把其弄懂弄通;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原因,就应该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其作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但更关键的还在于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种情况的原因,就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总之,建议要找准失误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提高应试成绩。
3、要“经常翻”: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累积保存。积累多了,亦可装订成册。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一、掌握规律的目的。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