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9长沙中考语文文言文固定结构总结

2018-09-20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习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中考语文中,文言文是一个重点,它所占的分值大,并且题目较难,同学们要如何攻克文言文这个难关呢?在此,长沙新东方为大家整理分享了中考语文文言文固定结构总结,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言文固定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1. 何所……?(所……是什么?)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谁(什么)”。如: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

  译文:卖炭得来的钱谋求的是什么?

  2.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3.如……何;奈……何?(拿……怎样呢?)

  《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4.孰与……?(与……比,哪个…?)

  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②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译文: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畜养起来而控制它呢?

  5.安……乎?(怎么……呢?)

  《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6.独……耶?(难道……吗?)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7.何如

  ⑴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可译为“怎么样”。⑵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如: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②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

  2、表示反问

  1.何……哉(也)?(怎么能……呢?)

  《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

  《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2.岂(其)……哉(乎、耶) (哪里……呢?……哪里呢?)

  《捕蛇者说》: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

  《鸿门宴》: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崤之战》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

  3.安……哉(乎)?(哪里……呢?)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兼有感叹)

  4.不亦……乎?(不是……吗?)

  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亦”没有实在意义,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句末“乎”可用“哉”、“邪”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不是……吗”。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而又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

  5.……非……欤?(……不是……吗?)

  《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6.宁……耶?(哪里……呢?)

  《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兼有惑叹)

  7.顾……哉?(难道……吗?)

  《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叹)

  8.独……哉?(难道……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3、表示感叹

  1.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直……耳!(只不过……罢了!)

  《孟子•梁惠王上》:王日:“不可,直不过百步耳!”

  3.惟……耳!(只……罢了!)

  《谭嗣同》: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耳!

  4.一何……(多么……啊!)

  《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亦……哉!(也真是……啊!)

  《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4、表示揣度

  1.无乃……乎(欤)(恐怕……吧?)(兼表反问)

  表示测度疑问的固定结构。它所表示出来的语气是委婉的。句末“乎”可用“与(欤)”、“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恐怕(只怕)……吧”、“莫不是……吧”。同义结构还有“非乃……乎”、“不乃……乎”。如: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译文:现在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然后才来寻求谋臣,恐怕太迟了吧?

  ②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译文:恐怕该责备你吧?

  2.得无(微)……乎?(该不是……吧?)(兼表反问)

  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它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测度性。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同义结构还有“得毋……乎”、“得非……乎”等。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师说》其可怪也欤?

  4.庶几……欤?(或许……吧?)

  《孟子二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5、表示选择

  1.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2.……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3.其……耶?其……也?(是……呢?还是……呢?)

  《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其他固定结构

  1.然则

  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入朝为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②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

  2.是以(以是)

  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如:

  ①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前出师表》)

  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有所……,无所……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如:

  ①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于国家。

  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财物没有被拿取的,妇女没有被宠幸的。

  4.有以……,无以……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用来……的(人、事、物)”。如: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

  5.……之谓也

  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其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词。可译为“说的就是……”。如: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可译为“……叫做……”、“……称作……”。如: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

  译文:这叫做失去了他的羞恶之心。

  7、常见文言固定结构的对译

  1.诚……则……:如果……那么(就)……。

  2.得以:能够。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而况:何况,况且。

  5.而已:罢了。

  6.否则:如果不……就……。

  7.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何乃太区区:你居然如此见识短浅。

  8.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

  9.既而:随后,不久。

  10.既……且……:又……又……。

  11.见……于……:被。

  12.可得:可以,可能。

  13.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14.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15.且夫:再说,而且。

  16.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17.是故:所以,因此。

  18.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19.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20.所以:……的原因,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21.往往:处处,到处;常常。

  22.……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

  23.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

  24.安……乎?怎么……呢?

  25.未尝:从来没有。

  26.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27.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28.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29.无虑:大约,大致。

  30.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31.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例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2.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

  33.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34.无庸:不用,无须。

  35.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36.相率:竟相,一起。

  37.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例如:相与枕藉乎舟中。

  38.向使:假如,如果。 例如:向使三国各爱其人。

  39.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

  40.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41.以故:所以。

  42.以……故……:因为……所以……。

  43.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44.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45.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延伸阅读:

  2019长沙中考: 作文从“流水账”到范文,掌握这10个方法就够了

  2019长沙中考:做好这5件事,中考英语成功了99%

  2019长沙中考:政治易错点汇总(一)

  2019长沙中考:政治易错点汇总(二)

  2019长沙中考:英语八大时态用法详解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中考>学习资讯>复习方法>正文
    2019长沙中考语文文言文固定结构总结
    2018-09-20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习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中考语文中,文言文是一个重点,它所占的分值大,并且题目较难,同学们要如何攻克文言文这个难关呢?在此,长沙新东方为大家整理分享了中考语文文言文固定结构总结,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言文固定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1. 何所……?(所……是什么?)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谁(什么)”。如: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

      译文:卖炭得来的钱谋求的是什么?

      2.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3.如……何;奈……何?(拿……怎样呢?)

      《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4.孰与……?(与……比,哪个…?)

      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②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译文: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畜养起来而控制它呢?

      5.安……乎?(怎么……呢?)

      《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6.独……耶?(难道……吗?)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7.何如

      ⑴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可译为“怎么样”。⑵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如: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②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

      2、表示反问

      1.何……哉(也)?(怎么能……呢?)

      《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

      《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2.岂(其)……哉(乎、耶) (哪里……呢?……哪里呢?)

      《捕蛇者说》: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

      《鸿门宴》: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崤之战》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

      3.安……哉(乎)?(哪里……呢?)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兼有感叹)

      4.不亦……乎?(不是……吗?)

      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亦”没有实在意义,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句末“乎”可用“哉”、“邪”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不是……吗”。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而又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

      5.……非……欤?(……不是……吗?)

      《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6.宁……耶?(哪里……呢?)

      《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兼有惑叹)

      7.顾……哉?(难道……吗?)

      《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叹)

      8.独……哉?(难道……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3、表示感叹

      1.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直……耳!(只不过……罢了!)

      《孟子•梁惠王上》:王日:“不可,直不过百步耳!”

      3.惟……耳!(只……罢了!)

      《谭嗣同》: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耳!

      4.一何……(多么……啊!)

      《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亦……哉!(也真是……啊!)

      《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4、表示揣度

      1.无乃……乎(欤)(恐怕……吧?)(兼表反问)

      表示测度疑问的固定结构。它所表示出来的语气是委婉的。句末“乎”可用“与(欤)”、“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恐怕(只怕)……吧”、“莫不是……吧”。同义结构还有“非乃……乎”、“不乃……乎”。如: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译文:现在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然后才来寻求谋臣,恐怕太迟了吧?

      ②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译文:恐怕该责备你吧?

      2.得无(微)……乎?(该不是……吧?)(兼表反问)

      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它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测度性。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同义结构还有“得毋……乎”、“得非……乎”等。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师说》其可怪也欤?

      4.庶几……欤?(或许……吧?)

      《孟子二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5、表示选择

      1.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2.……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3.其……耶?其……也?(是……呢?还是……呢?)

      《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其他固定结构

      1.然则

      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入朝为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②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

      2.是以(以是)

      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如:

      ①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前出师表》)

      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有所……,无所……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如:

      ①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于国家。

      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财物没有被拿取的,妇女没有被宠幸的。

      4.有以……,无以……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用来……的(人、事、物)”。如: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

      5.……之谓也

      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其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词。可译为“说的就是……”。如: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可译为“……叫做……”、“……称作……”。如: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

      译文:这叫做失去了他的羞恶之心。

      7、常见文言固定结构的对译

      1.诚……则……:如果……那么(就)……。

      2.得以:能够。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而况:何况,况且。

      5.而已:罢了。

      6.否则:如果不……就……。

      7.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何乃太区区:你居然如此见识短浅。

      8.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

      9.既而:随后,不久。

      10.既……且……:又……又……。

      11.见……于……:被。

      12.可得:可以,可能。

      13.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14.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15.且夫:再说,而且。

      16.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17.是故:所以,因此。

      18.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19.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20.所以:……的原因,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21.往往:处处,到处;常常。

      22.……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

      23.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

      24.安……乎?怎么……呢?

      25.未尝:从来没有。

      26.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27.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28.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29.无虑:大约,大致。

      30.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31.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例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2.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

      33.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34.无庸:不用,无须。

      35.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36.相率:竟相,一起。

      37.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例如:相与枕藉乎舟中。

      38.向使:假如,如果。 例如:向使三国各爱其人。

      39.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

      40.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41.以故:所以。

      42.以……故……:因为……所以……。

      43.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44.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45.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延伸阅读:

      2019长沙中考: 作文从“流水账”到范文,掌握这10个方法就够了

      2019长沙中考:做好这5件事,中考英语成功了99%

      2019长沙中考:政治易错点汇总(一)

      2019长沙中考:政治易错点汇总(二)

      2019长沙中考:英语八大时态用法详解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