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9长沙中考:英语中考作文必备八招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中考在即,如何短时间内提升复习效率,科学分析、合理安排、策略选择很重要。根据历年中考情况分析,作文得分对英语总成绩影响很大。近五年来,中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特点:基于教材,难易适中,适度开放,凸显交际,重在运用,贴近学生,源于生活。用哪些招数能让作文多得几分?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八招,从审题到衔接到句式 每一招都有助考生得分。
★ 第一招:审题细心。审题好比驾驶员打方向,方向对了,哪怕开得慢点,也会顺利到目的地。如果审题不清,书面表达的成绩不知道会有多惨。学生真正开始写作 前,必须花相当一部分时间做写前阅读、思考等准备,包含以下四方面:1)审体裁。根据情景提示首先要弄清写何种体裁文章。2)审结构。明确开始部分、正文 部分和结尾部分,定好段落。3)审格式。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4)审内容。弄清什么必需写,哪些略写,尤其是图画式书面表达,要学会连贯 性,读懂图的意思。5)审人称和时态。弄清书面表达要求用何种人称,根据材料确定短文的基本时态。
★ 第二招:衔接流畅。恰当使用逻辑词语,使各要点间连贯,行文通顺。比如表并列或递进: and, both…and, neither…nor, not only…but also;表选择:or, either…or; 表转折或让步:but, although, though, however, even though, in spite of, on the contrary; 表对比:like, unlike, while; 表举例:for example, such as, that’s to say; 表强调:in fact, of course, besides; 表时间顺序:when, after, before, as soon as, soon after; 表因果关系:because, since, as, for, for this reason,as a result; 表结论:in a word, to sum up.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on the whole;
★第三招:短语地道。如果能多用短语,则可回避书面表达中的中式英语,同时也能减少错误几率。尤其在考试时,如果使用短语,会使文章增加亮点。
★ 第四招:句式丰富。一篇可读性强的文章,通常能较好体现学生对英语语言结构、词块、句式的运用。因此各类句式的多元呈现往往可以提升书面表达的成绩。初中 阶段英语写作常用的句式如下:There be…;the more…the more…;It’s adj for sb to do something;I think/believe/suppose…(宾从); It can’t be put into real experiment.(被动)等。尤其是复合句的适恰运用对提升文章的层次很有帮助。对大多数同学来说,仿写很重要,在教材和很多的阅读书籍中都蕴含着 丰富的好词佳句。
★第五招:情感真实。同样的话题,有些文章没什么情感,冷冰冰;有些 文章很有温度,有真情实感。情感真实主要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1)内容的呈现。比如:2012年的中考英语书面表达My dream,大部分的作文都还是停留在表面上。但这个例子:I want to be a good father because my daddy was always so busy when I was a little boy.He had no time with me and my mum…虽然文章的文采并不是很好,但很有真情实感,令读者有心动的感觉,也是好文章。2)副词的运用。在句子的某些位置,添加副词,可以使句子和文段更 有人性味,更有情感性。如:I really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sea in the sun.加了一个really,就有味道了。
★第六招:思维多元。从杭州近五年中考书 面表达命题情况看,书面表达话题虽多元,但在设题上基本为半开放形式,因此半控制部分学生需要涵盖题目所给信息并进行适当发挥,而半开放部分,则要求学生 根据话题内容、自己的生活阅历、个人思维层次结合自己的英语表述自己的个人看法。有些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好,但因为在思维上比较局限想不出比较有深度、宽 度和广度的观点,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书面表达的质量。
★第七招:整理独到。进入八 年级以来,在平时写作、单元练习、期中期末考试中,考生已积累了一定量与教材同话题的自己写的英语小短文,建议在临考前的最后阶段把自己八年级以来写的不 同话题的文章进行修改,润色、整理、汇编成册,制作一本个性化私人定制的“书面表达秘籍”,以备中考前高效复习用,以不变应万变。
★ 第八招:卷面美观。1)不做涂改。需要在平时的书面表达中养成简列提纲、打草稿,再誊抄到答题卡的习惯。2)及时补救。如果对答题卡上的书面表达有修改, 建议用斜线划掉相应部分。3)勤练规范。临考前一个月,以中考答题卡的行距和长度为参照,设计自己字的大小,字的间距,每行的字数,以看起来舒服为准。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中考在即,如何短时间内提升复习效率,科学分析、合理安排、策略选择很重要。根据历年中考情况分析,作文得分对英语总成绩影响很大。近五年来,中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特点:基于教材,难易适中,适度开放,凸显交际,重在运用,贴近学生,源于生活。用哪些招数能让作文多得几分?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八招,从审题到衔接到句式 每一招都有助考生得分。
★ 第一招:审题细心。审题好比驾驶员打方向,方向对了,哪怕开得慢点,也会顺利到目的地。如果审题不清,书面表达的成绩不知道会有多惨。学生真正开始写作 前,必须花相当一部分时间做写前阅读、思考等准备,包含以下四方面:1)审体裁。根据情景提示首先要弄清写何种体裁文章。2)审结构。明确开始部分、正文 部分和结尾部分,定好段落。3)审格式。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4)审内容。弄清什么必需写,哪些略写,尤其是图画式书面表达,要学会连贯 性,读懂图的意思。5)审人称和时态。弄清书面表达要求用何种人称,根据材料确定短文的基本时态。
★ 第二招:衔接流畅。恰当使用逻辑词语,使各要点间连贯,行文通顺。比如表并列或递进: and, both…and, neither…nor, not only…but also;表选择:or, either…or; 表转折或让步:but, although, though, however, even though, in spite of, on the contrary; 表对比:like, unlike, while; 表举例:for example, such as, that’s to say; 表强调:in fact, of course, besides; 表时间顺序:when, after, before, as soon as, soon after; 表因果关系:because, since, as, for, for this reason,as a result; 表结论:in a word, to sum up.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on the whole;
★第三招:短语地道。如果能多用短语,则可回避书面表达中的中式英语,同时也能减少错误几率。尤其在考试时,如果使用短语,会使文章增加亮点。
★ 第四招:句式丰富。一篇可读性强的文章,通常能较好体现学生对英语语言结构、词块、句式的运用。因此各类句式的多元呈现往往可以提升书面表达的成绩。初中 阶段英语写作常用的句式如下:There be…;the more…the more…;It’s adj for sb to do something;I think/believe/suppose…(宾从); It can’t be put into real experiment.(被动)等。尤其是复合句的适恰运用对提升文章的层次很有帮助。对大多数同学来说,仿写很重要,在教材和很多的阅读书籍中都蕴含着 丰富的好词佳句。
★第五招:情感真实。同样的话题,有些文章没什么情感,冷冰冰;有些 文章很有温度,有真情实感。情感真实主要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1)内容的呈现。比如:2012年的中考英语书面表达My dream,大部分的作文都还是停留在表面上。但这个例子:I want to be a good father because my daddy was always so busy when I was a little boy.He had no time with me and my mum…虽然文章的文采并不是很好,但很有真情实感,令读者有心动的感觉,也是好文章。2)副词的运用。在句子的某些位置,添加副词,可以使句子和文段更 有人性味,更有情感性。如:I really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sea in the sun.加了一个really,就有味道了。
★第六招:思维多元。从杭州近五年中考书 面表达命题情况看,书面表达话题虽多元,但在设题上基本为半开放形式,因此半控制部分学生需要涵盖题目所给信息并进行适当发挥,而半开放部分,则要求学生 根据话题内容、自己的生活阅历、个人思维层次结合自己的英语表述自己的个人看法。有些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好,但因为在思维上比较局限想不出比较有深度、宽 度和广度的观点,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书面表达的质量。
★第七招:整理独到。进入八 年级以来,在平时写作、单元练习、期中期末考试中,考生已积累了一定量与教材同话题的自己写的英语小短文,建议在临考前的最后阶段把自己八年级以来写的不 同话题的文章进行修改,润色、整理、汇编成册,制作一本个性化私人定制的“书面表达秘籍”,以备中考前高效复习用,以不变应万变。
★ 第八招:卷面美观。1)不做涂改。需要在平时的书面表达中养成简列提纲、打草稿,再誊抄到答题卡的习惯。2)及时补救。如果对答题卡上的书面表达有修改, 建议用斜线划掉相应部分。3)勤练规范。临考前一个月,以中考答题卡的行距和长度为参照,设计自己字的大小,字的间距,每行的字数,以看起来舒服为准。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