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8年寒衣节习俗:寒衣节传说故事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8年寒衣节习俗:寒衣节传说故事,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死人送衣服这个习俗,据说是由孟姜女首开先河。
相传,秦始皇时期江南孟家湾住着位孟员外,老夫妻相敬如宾,亲密无间,常常在后花园赋诗作画。有一年老员外在假山旁种了棵葫芦,枝蔓粗壮,叶子繁茂,有的蔓竟顺墙爬到隔壁姜家。串家姜家的蔓结了个大葫芦。到秋后,老员外对姜家说:“将葫芦剖两半,你家一半我家一半。不料葫芦里有个白胖胖十分可爱女娃娃,经协商由孟家扶养,取名孟姜女。光阴荏苒,转眼这女孩长的婷婷玉立,识书达理,年已十八岁。一天天孟姜女在花园池塘边打捞落水的扇子,恰巧被逃避徭役、躲在花园树丛里的范喜良看见。喜良是个英俊青年,孟家就招他为婿。不料,正当两个拜堂成亲之时,追兵赶到,将范喜良抓走,送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万分。有一天,江南飘着雪花,朔风阵阵,孟姜女打了个寒颤,心想几年来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敌得住塞外凛冽寒风,便决心给丈夫做身寒衣亲自送去。于是棉花厚厚地絮、针线密密地缝,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缝进寒衣里。寒衣做好了,她告别父母,背着寒衣,踏上千里迢迢送衣的路途。一路上,有时阴雨连绵,泥泞遍地,步履艰难;有时钱风骤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有时山高路险,荆棘丛生,猛兽出没;有时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尽管历经艰险,心头仍抱着一个坚定信念:尽快让丈夫穿上寒衣。可是当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范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尸骨埋在万里长城底下。孟姜女一听,不禁放声大哭。她边哭边双手拍打城墙,高喊着“范喜良”名字,孟姜女哭一阵惨死的丈夫,骂一阵残酷的暴君。在她愤怒的控诉声里,天空中风暴嘶吼,大海上怒涛翻滚,一齐向万里长城压了过来。忽然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一段万里长城塌了,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着白骨一连哭了七天七夜,之后将寒衣烧掉,只见那寒衣缓缓飘起,又渐下落着孟姜女转了三圈,便稳稳落下覆盖在白骨上……
长城内外的父老乡亲将农历十月一日,孟姜女送寒衣这一天,称为“寒衣节”。
以后,相沿成习每逢十月初一这天,人们都要用五色彩纸剪寒衣,到坟头上烧给死去的亲人。有的将所剪制的寒衣,悬挂在小树枝上或插在坟头。这样做,虽然反映也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但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人们对故去亲人的一种缅怀之情。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8年寒衣节习俗:寒衣节传说故事,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死人送衣服这个习俗,据说是由孟姜女首开先河。
相传,秦始皇时期江南孟家湾住着位孟员外,老夫妻相敬如宾,亲密无间,常常在后花园赋诗作画。有一年老员外在假山旁种了棵葫芦,枝蔓粗壮,叶子繁茂,有的蔓竟顺墙爬到隔壁姜家。串家姜家的蔓结了个大葫芦。到秋后,老员外对姜家说:“将葫芦剖两半,你家一半我家一半。不料葫芦里有个白胖胖十分可爱女娃娃,经协商由孟家扶养,取名孟姜女。光阴荏苒,转眼这女孩长的婷婷玉立,识书达理,年已十八岁。一天天孟姜女在花园池塘边打捞落水的扇子,恰巧被逃避徭役、躲在花园树丛里的范喜良看见。喜良是个英俊青年,孟家就招他为婿。不料,正当两个拜堂成亲之时,追兵赶到,将范喜良抓走,送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万分。有一天,江南飘着雪花,朔风阵阵,孟姜女打了个寒颤,心想几年来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敌得住塞外凛冽寒风,便决心给丈夫做身寒衣亲自送去。于是棉花厚厚地絮、针线密密地缝,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缝进寒衣里。寒衣做好了,她告别父母,背着寒衣,踏上千里迢迢送衣的路途。一路上,有时阴雨连绵,泥泞遍地,步履艰难;有时钱风骤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有时山高路险,荆棘丛生,猛兽出没;有时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尽管历经艰险,心头仍抱着一个坚定信念:尽快让丈夫穿上寒衣。可是当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范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尸骨埋在万里长城底下。孟姜女一听,不禁放声大哭。她边哭边双手拍打城墙,高喊着“范喜良”名字,孟姜女哭一阵惨死的丈夫,骂一阵残酷的暴君。在她愤怒的控诉声里,天空中风暴嘶吼,大海上怒涛翻滚,一齐向万里长城压了过来。忽然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一段万里长城塌了,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着白骨一连哭了七天七夜,之后将寒衣烧掉,只见那寒衣缓缓飘起,又渐下落着孟姜女转了三圈,便稳稳落下覆盖在白骨上……
长城内外的父老乡亲将农历十月一日,孟姜女送寒衣这一天,称为“寒衣节”。
以后,相沿成习每逢十月初一这天,人们都要用五色彩纸剪寒衣,到坟头上烧给死去的亲人。有的将所剪制的寒衣,悬挂在小树枝上或插在坟头。这样做,虽然反映也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但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人们对故去亲人的一种缅怀之情。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