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8年长沙初一语文知识点古诗词常见的文化典故(二)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初中语文要学大量的古诗文,考试中也常常出现古诗文阅读题,因此了解一些常见的文化典故对语文学习很有帮助。历代诗人常用的以典入诗表现手法,非常巧妙的用典使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那么常常听到看到的这些典故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8年长沙初一语文知识点古诗词常见的文化典故(二),以供学习与参考。
14、烂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任昉《述异记》讲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15、金乌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16、桑榆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滕王阁序》
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
17、东篱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
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18、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他,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
19、斑竹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唐·刘禹锡《泰娘歌》
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20、采薇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殷商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商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21、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22、鸡黍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论语》记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了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23、折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
24、雕虫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语出汉代扬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25、梨园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唐·白居易《长恨歌》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26、楚帐、楚歌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唐·李商隐《泪》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喻孤军被围或处境窘迫。
27、怀橘
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初中语文要学大量的古诗文,考试中也常常出现古诗文阅读题,因此了解一些常见的文化典故对语文学习很有帮助。历代诗人常用的以典入诗表现手法,非常巧妙的用典使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那么常常听到看到的这些典故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8年长沙初一语文知识点古诗词常见的文化典故(二),以供学习与参考。
14、烂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任昉《述异记》讲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15、金乌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16、桑榆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滕王阁序》
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
17、东篱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
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18、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他,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
19、斑竹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唐·刘禹锡《泰娘歌》
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20、采薇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殷商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商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21、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22、鸡黍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论语》记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了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23、折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
24、雕虫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语出汉代扬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25、梨园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唐·白居易《长恨歌》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26、楚帐、楚歌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唐·李商隐《泪》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喻孤军被围或处境窘迫。
27、怀橘
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