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必背考点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学不好地理,是因为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知识点记忆模糊,在脑海里没有一个明确的体系。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必背考点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本67—73页)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
2、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①太阳高度指的是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
②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强,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就越弱。
③夏季气温高的原因:因为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地面得到的热量多。
冬季气温低的原因:因为冬季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地面得到的热量少。
④当太阳直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大,太阳高度变小。
3、人类活动与气候
①全球的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
②热岛效应指的是在城市,城市中心的气温比郊区高。
4、公转时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5、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①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③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上,此时昼夜等长
6、一年内,太阳只能直射一次的地方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上,能直射两次的地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7、判断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天津的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海陆分布; 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地势
③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地形地势;④赤道终年炎热,南极洲终年冰雪覆盖:纬度位置
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 A、B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夏至,B 冬至 。
(2)地球公转至 A 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此时山东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这一天是在 月 6 月 22 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和公转轨道的倾角总是 66.5° 。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四季变化。
(6)我国航天员杨利伟 2003 年 10 月 15 日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首飞成功。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区间范围)。
地球上的五带
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将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2、五带的特征:
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寒带;
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
3、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 D南温带 E南寒带。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纬线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纬度:
①北极圈 、66.5°N ②北回归线 、23.5°N
③南回归线、23.5°S ④南极圈 、66.5°S
(3)、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A。(用字母表示)
(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B和D。(用字母表示)
(5)、夏至时,有极昼现象的是C,有极夜现象的是E。(用字母表示)
(6)、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D和E的分界线是南极圈。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学不好地理,是因为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知识点记忆模糊,在脑海里没有一个明确的体系。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必背考点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本67—73页)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
2、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①太阳高度指的是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
②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强,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就越弱。
③夏季气温高的原因:因为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地面得到的热量多。
冬季气温低的原因:因为冬季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地面得到的热量少。
④当太阳直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大,太阳高度变小。
3、人类活动与气候
①全球的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
②热岛效应指的是在城市,城市中心的气温比郊区高。
4、公转时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5、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①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③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上,此时昼夜等长
6、一年内,太阳只能直射一次的地方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上,能直射两次的地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7、判断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天津的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海陆分布; 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地势
③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地形地势;④赤道终年炎热,南极洲终年冰雪覆盖:纬度位置
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 A、B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夏至,B 冬至 。
(2)地球公转至 A 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此时山东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这一天是在 月 6 月 22 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和公转轨道的倾角总是 66.5° 。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四季变化。
(6)我国航天员杨利伟 2003 年 10 月 15 日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首飞成功。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区间范围)。
地球上的五带
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将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2、五带的特征:
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寒带;
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
3、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 D南温带 E南寒带。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纬线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纬度:
①北极圈 、66.5°N ②北回归线 、23.5°N
③南回归线、23.5°S ④南极圈 、66.5°S
(3)、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A。(用字母表示)
(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B和D。(用字母表示)
(5)、夏至时,有极昼现象的是C,有极夜现象的是E。(用字母表示)
(6)、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D和E的分界线是南极圈。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