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家庭教育】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的孩子,到底缺什么?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1
最近,我发现儿子的脾气好像又大了一点。在陪伴他成长的过程中,情绪这个东西应该是最难琢磨的。
所以很多妈妈要我推荐怎么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图书。特别是自己本身脾气不好的妈妈,更希望孩子能够变好一点。因为谁愿意整天被情绪折磨呢?
可是,孩子为什么会一言不合就发脾气?到底是缺了什么呢?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你是否问过自己:“我的脾气如何?”因为很多问题的根本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父母身上,在于孩子生活的这个原生家庭里。
2
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缺少一个平和的父母。
父母有情绪非常正常,很多妈妈说自己凶了孩子一顿,或者发着脾气打孩子一顿。事后非常的后悔,真的想抽自己一顿。其实,真的不要去想着抽自己。而要去积极地进行反思改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保准下次还是想抽孩子。
成长的父母,最重要的标志是接纳、允许自己有情绪,继而也接纳、允许孩子有情绪。
很多父母不想听到孩子的哭声,一哭就烦,这是为什么?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哭如果让父母心里难受、烦躁不堪,往往是父母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内心积郁了许多负能量,没有得到宣泄的机会。孩子负面情绪的爆发,会触及父母内心的同类情绪,潜意识里因为担心自己失控,所以也不允许孩子发泄。
所以,父母本身要先在情绪管理上下一番功夫。直面自己的情绪,管理好情绪。才能真正引导孩子。
3
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缺少父母的理解和接纳。
我发现每次周一早上儿子就会跟妈妈难舍难分。不准妈妈去上班,想跟妈妈去上班。找各种理由不想妈妈离开。有一次, 老婆不得不走了,我就说你快走,哭一下没事。当门被关后,儿子穿着睡衣哭着跑过去,打开门大喊“妈妈,妈妈”看着这个小小的背影站在门口喊叫的样子。像极了我小时候送母亲的情形。我内心无比地理解儿子的心情。过去轻轻地搂着他,让他在我怀里哭会。有时候他拒绝,想一个人待着。那就陪着他,让他一个人哭一哭。
当我抱着的时候,会跟他说:“我知道你舍不得妈妈,心里肯定很难受,爸爸知道,因为以前你奶奶走的时候,爸爸也很难受。但大家还是会在一起,妈妈下班了就会回家,对不对。”
“要不我们去做点什么游戏,让你舒服一点。”
这个时候我会给他一点好吃的东西,或者陪他一起玩一会。然后他的情绪就会缓和下来。
当孩子有情绪问题的时候,父母最需要“同理心”,去认可孩子的情绪和感觉。弄清楚孩子为何会这样,想办法帮孩子走出这种情绪的泥沼之中。
平静下来后跟孩子谈谈,我们能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情绪只有流畅地表达出来,被自己接纳,分析认识之后才能真正的管理好它。很多的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结果压抑自己的情绪,犯了错会撒谎,遭受欺负会隐瞒不报,如同戴着一个假面具,这样的孩子内心会慢慢扭曲。
因为一个人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是非常可怕的。父母对孩子高度控制的家庭里,孩子无法发展出健康的独立人格。
4
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缺规矩意识和同理心。父母一定要注意尽早让孩子放弃“哭闹”这个武器。
其实孩子天生就带着这个武器来的。婴儿期的孩子,会通过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保护自己,引起父母的注意。因为无法用语言交流,肢体的动作往往也很难被大人理解。所以就用哭来表达,比笑更有效一些。
而孩子长大后,如果教养者宠溺孩子,孩子还是会继续利用这件武器。
比如儿子的一个小表妹,有一次在我们家跟哥哥玩。两个人为了争夺一个玩具互相推了一下。我当时对两个人都裁判有错。小侄女嘟着嘴也同意了。可晚上爷爷在的时候,只要哥哥一挨到她,马上就大声哭。这时宠她的爷爷就会马上心急地过来,问是不是疼啊,别哭啦!有时候反而哭的更大声。我们都说要老人不要这样宠孩子,今后去幼儿园,老师可不会这样。
还有一次,我看到邻居家的儿子在超市躺着哭,一定要买一个玩具陀螺。他爸爸说一个星期要买三个,不买就是这样哭着喊着,躺地上。
而只要他一出这个杀手锏,爸爸马上就掏钱。我真的想说“其实孩子早就吃准你了。”
儿子以前也用过这样的方式,记得有一次去超市,一定要拆一只火腿肠吃。我当时任他哭了一会。销售员阿姨说送一只给他“止哭”,我说没事,让他哭会。
大概哭了1分钟,我说买一只回去,但是现在不能吃,要煮熟吃。各自退一步,他同意了。
千万不要被孩子的哭声控制。合理的哭闹,父母可以给以关心、安慰和必要的帮助;那些不合理的要求,违背了规矩的事,明确地说明,坚持原则不放手。
放任和宠溺只会养出一个以绝对的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当孩子需要爱时,我们积极地给予他们不带任何附件条件的爱。拥抱他,亲亲他,鼓励他。而当孩子用哭闹控制人时,要跟孩子说不。
一定要告诉孩子:家里的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爸爸妈妈也会生气,也会难受,也有需求。当有了父母的爱与理解,加上规则意识及同理心,孩子会一步步走出情绪的泥沼。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1
最近,我发现儿子的脾气好像又大了一点。在陪伴他成长的过程中,情绪这个东西应该是最难琢磨的。
所以很多妈妈要我推荐怎么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图书。特别是自己本身脾气不好的妈妈,更希望孩子能够变好一点。因为谁愿意整天被情绪折磨呢?
可是,孩子为什么会一言不合就发脾气?到底是缺了什么呢?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你是否问过自己:“我的脾气如何?”因为很多问题的根本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父母身上,在于孩子生活的这个原生家庭里。
2
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缺少一个平和的父母。
父母有情绪非常正常,很多妈妈说自己凶了孩子一顿,或者发着脾气打孩子一顿。事后非常的后悔,真的想抽自己一顿。其实,真的不要去想着抽自己。而要去积极地进行反思改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保准下次还是想抽孩子。
成长的父母,最重要的标志是接纳、允许自己有情绪,继而也接纳、允许孩子有情绪。
很多父母不想听到孩子的哭声,一哭就烦,这是为什么?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哭如果让父母心里难受、烦躁不堪,往往是父母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内心积郁了许多负能量,没有得到宣泄的机会。孩子负面情绪的爆发,会触及父母内心的同类情绪,潜意识里因为担心自己失控,所以也不允许孩子发泄。
所以,父母本身要先在情绪管理上下一番功夫。直面自己的情绪,管理好情绪。才能真正引导孩子。
3
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缺少父母的理解和接纳。
我发现每次周一早上儿子就会跟妈妈难舍难分。不准妈妈去上班,想跟妈妈去上班。找各种理由不想妈妈离开。有一次, 老婆不得不走了,我就说你快走,哭一下没事。当门被关后,儿子穿着睡衣哭着跑过去,打开门大喊“妈妈,妈妈”看着这个小小的背影站在门口喊叫的样子。像极了我小时候送母亲的情形。我内心无比地理解儿子的心情。过去轻轻地搂着他,让他在我怀里哭会。有时候他拒绝,想一个人待着。那就陪着他,让他一个人哭一哭。
当我抱着的时候,会跟他说:“我知道你舍不得妈妈,心里肯定很难受,爸爸知道,因为以前你奶奶走的时候,爸爸也很难受。但大家还是会在一起,妈妈下班了就会回家,对不对。”
“要不我们去做点什么游戏,让你舒服一点。”
这个时候我会给他一点好吃的东西,或者陪他一起玩一会。然后他的情绪就会缓和下来。
当孩子有情绪问题的时候,父母最需要“同理心”,去认可孩子的情绪和感觉。弄清楚孩子为何会这样,想办法帮孩子走出这种情绪的泥沼之中。
平静下来后跟孩子谈谈,我们能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情绪只有流畅地表达出来,被自己接纳,分析认识之后才能真正的管理好它。很多的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结果压抑自己的情绪,犯了错会撒谎,遭受欺负会隐瞒不报,如同戴着一个假面具,这样的孩子内心会慢慢扭曲。
因为一个人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是非常可怕的。父母对孩子高度控制的家庭里,孩子无法发展出健康的独立人格。
4
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缺规矩意识和同理心。父母一定要注意尽早让孩子放弃“哭闹”这个武器。
其实孩子天生就带着这个武器来的。婴儿期的孩子,会通过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保护自己,引起父母的注意。因为无法用语言交流,肢体的动作往往也很难被大人理解。所以就用哭来表达,比笑更有效一些。
而孩子长大后,如果教养者宠溺孩子,孩子还是会继续利用这件武器。
比如儿子的一个小表妹,有一次在我们家跟哥哥玩。两个人为了争夺一个玩具互相推了一下。我当时对两个人都裁判有错。小侄女嘟着嘴也同意了。可晚上爷爷在的时候,只要哥哥一挨到她,马上就大声哭。这时宠她的爷爷就会马上心急地过来,问是不是疼啊,别哭啦!有时候反而哭的更大声。我们都说要老人不要这样宠孩子,今后去幼儿园,老师可不会这样。
还有一次,我看到邻居家的儿子在超市躺着哭,一定要买一个玩具陀螺。他爸爸说一个星期要买三个,不买就是这样哭着喊着,躺地上。
而只要他一出这个杀手锏,爸爸马上就掏钱。我真的想说“其实孩子早就吃准你了。”
儿子以前也用过这样的方式,记得有一次去超市,一定要拆一只火腿肠吃。我当时任他哭了一会。销售员阿姨说送一只给他“止哭”,我说没事,让他哭会。
大概哭了1分钟,我说买一只回去,但是现在不能吃,要煮熟吃。各自退一步,他同意了。
千万不要被孩子的哭声控制。合理的哭闹,父母可以给以关心、安慰和必要的帮助;那些不合理的要求,违背了规矩的事,明确地说明,坚持原则不放手。
放任和宠溺只会养出一个以绝对的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当孩子需要爱时,我们积极地给予他们不带任何附件条件的爱。拥抱他,亲亲他,鼓励他。而当孩子用哭闹控制人时,要跟孩子说不。
一定要告诉孩子:家里的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爸爸妈妈也会生气,也会难受,也有需求。当有了父母的爱与理解,加上规则意识及同理心,孩子会一步步走出情绪的泥沼。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