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中考语文50个出错率最高的成语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26、呼之欲出
泛指文艺作品描写刻画十分生动。语出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只要一叫他,他就马上来了。敢情这是曹操的专用名词?因为有句话不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27、不尴不尬
形容处境为难,不容易处理。
我知道很多人会理解成不尴尬。(什么?难道不是?)
28、不经之谈
不合理没有根据的话。
那些理解成“不正经的谈话”的人,我看你才是不正经~
29、不衫不履
不穿长衫,不穿裤子。形容性情洒脱,不拘小节。出自《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形容一个乞丐穷苦潦倒用不衫不履的话,你的语文老师都要哭了。
30、不绝如缕
出自 《公羊传·僖公四年》,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还比喻技艺或其他方面的继承人稀少。
说街上的人群来来往往不绝如缕的朋友们注意了啊!
31、高屋建瓴
建:倾倒,瓴:水瓶。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比喻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气势。
当成形容房屋高大雄伟的,自觉的面壁去吧!
32、添砖加瓦
原来指建房屋时给不断地添砖块加瓦片。后比喻做一些工作,为集体事业贡献微薄的力量。
不要认为是添油加醋,完全不一样哦。
33、明日黄花
比喻过时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不要一看到黄花就想到年老色衰。
34、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受到灾难也作“身当其冲”。
这个成语应该是躺枪最多的,许多电视节目、杂志书籍…都在乱用将其勿以为是第一个做事的人。
35、灯火阑珊
指灯火稀疏人烟稀少,比较冷清的地方。出自很有名的一句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错误以为是灯火通明的意思,呃,这个诗词君也一直理解错误了。
36、目无全牛
《庖丁解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解剖牛时,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常被误认作贬义词,认为是“目中无人”的近义词。
37、长此以往
意为:长期这样下去。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词是贬义词,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38、司马青衫
出处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用来形容形容极度悲伤。
容易错误形容极度悲伤,可不是一件衣服哦。
39、数典忘祖
比喻忘本,和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引申为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不要误认为是忘了自己的先人,这样可真的有点“数典忘祖”了。
40、汗牛充栋
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之多。
只能用来形容书多。
41、娑婆世界
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有人用成“婆娑世界”,佛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42、弹冠相庆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43、身无长处
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泛指贫穷。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44、始作俑者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可是在部分人口里,摇身一变,竟成了“第一个人”。
45、无所不为
贬义词,没有干不了的事,即什么坏事都做。
该词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是不对的哦。
46、海外奇谈
指没有根据的、希奇古怪的谈论或传说。
很多人误解为,从其他国家来的新奇事物。
47、作舍道边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在路边造房子,与过路人商量。比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于成功。
望文生义的话很容易误认为是在路边造房子。
48、师出无名
没有理由而出兵打仗。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出自班固《汉书·高帝纪上》,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曰:“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字面理解就是跟没有名气的老师学习。
49、多事之秋
事故或事变多的时候,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出自《北梦琐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灭迹匿端,无为绿林之嚆矢也。”
不能单纯认为指事情杂多。
50、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式,如难以望其项背、不能望其项背等。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26、呼之欲出
泛指文艺作品描写刻画十分生动。语出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只要一叫他,他就马上来了。敢情这是曹操的专用名词?因为有句话不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27、不尴不尬
形容处境为难,不容易处理。
我知道很多人会理解成不尴尬。(什么?难道不是?)
28、不经之谈
不合理没有根据的话。
那些理解成“不正经的谈话”的人,我看你才是不正经~
29、不衫不履
不穿长衫,不穿裤子。形容性情洒脱,不拘小节。出自《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形容一个乞丐穷苦潦倒用不衫不履的话,你的语文老师都要哭了。
30、不绝如缕
出自 《公羊传·僖公四年》,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还比喻技艺或其他方面的继承人稀少。
说街上的人群来来往往不绝如缕的朋友们注意了啊!
31、高屋建瓴
建:倾倒,瓴:水瓶。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比喻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气势。
当成形容房屋高大雄伟的,自觉的面壁去吧!
32、添砖加瓦
原来指建房屋时给不断地添砖块加瓦片。后比喻做一些工作,为集体事业贡献微薄的力量。
不要认为是添油加醋,完全不一样哦。
33、明日黄花
比喻过时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不要一看到黄花就想到年老色衰。
34、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受到灾难也作“身当其冲”。
这个成语应该是躺枪最多的,许多电视节目、杂志书籍…都在乱用将其勿以为是第一个做事的人。
35、灯火阑珊
指灯火稀疏人烟稀少,比较冷清的地方。出自很有名的一句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错误以为是灯火通明的意思,呃,这个诗词君也一直理解错误了。
36、目无全牛
《庖丁解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解剖牛时,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常被误认作贬义词,认为是“目中无人”的近义词。
37、长此以往
意为:长期这样下去。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词是贬义词,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38、司马青衫
出处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用来形容形容极度悲伤。
容易错误形容极度悲伤,可不是一件衣服哦。
39、数典忘祖
比喻忘本,和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引申为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不要误认为是忘了自己的先人,这样可真的有点“数典忘祖”了。
40、汗牛充栋
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之多。
只能用来形容书多。
41、娑婆世界
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有人用成“婆娑世界”,佛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42、弹冠相庆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43、身无长处
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泛指贫穷。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44、始作俑者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可是在部分人口里,摇身一变,竟成了“第一个人”。
45、无所不为
贬义词,没有干不了的事,即什么坏事都做。
该词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是不对的哦。
46、海外奇谈
指没有根据的、希奇古怪的谈论或传说。
很多人误解为,从其他国家来的新奇事物。
47、作舍道边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在路边造房子,与过路人商量。比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于成功。
望文生义的话很容易误认为是在路边造房子。
48、师出无名
没有理由而出兵打仗。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出自班固《汉书·高帝纪上》,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曰:“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字面理解就是跟没有名气的老师学习。
49、多事之秋
事故或事变多的时候,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出自《北梦琐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灭迹匿端,无为绿林之嚆矢也。”
不能单纯认为指事情杂多。
50、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式,如难以望其项背、不能望其项背等。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