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物理】解读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及教学启示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特点及教学建议
2017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知识覆盖面广,试卷整体感强,难度适中,梯度明显。该卷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科学习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真实反映出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本卷有助于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和理解自然,构建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有益于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养成科学探究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试题的亮点(一)从生活到物理——试卷为学生展开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如第17题从冰箱中的各种现象入手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了解;第21题从班级大扫除中体验身边的摩擦力;第22题从人行横道的红绿灯引导学生设计电路;第31题从电炖锅中分辨电路的高低温档;第37题从手工制茶中寻找力学、电学、热学在生活中的综合运用;第38题从建筑场景中分析机械效率。这些试题都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倍感亲切,试卷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
(二)从科技到环保——试卷为学生铺设了教育的平台。
试卷第20题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为背景,引导学生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关注和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24题从家庭电路入手教育学生要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第28题有关可燃冰的开采,引导学生对能源的关注;第29题关于绿色出行的话题,有助于学生形成环保意识。这些试题,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挥了试卷的教育功能。
(三)从选种到制茶——试卷氤氲着浓厚的民族文化。
如第34题从盐水选种入手考查学生对液体密度的测量,盐水选种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本题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增加民族自豪感。第37题有关手工制茶,它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广泛运用,并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得到了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
(四)从设疑到建模——试题为学生挖掘了思维深度。
如第27题从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出发通过割补法建立新的柱形液柱模型,从而使繁杂的问题迎刃而解;如第39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定值电阻和可变电阻的电功率同步进行比较,打破了学生的固有思维习惯,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和推理论证后逐步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找出两电阻电功率之差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电路安全的分析进而提出创造性的见解。从设疑到建模让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产生深刻认识,学生的思维在答题的过程中得以加深和拓展。
(五)从探究到体验——试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第33题考查学生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真实体验;第34题考查学生测量盐水的基本技能;第35题考查学生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探究;第36题考查学生对电阻测量的具体要求。这些实验都是从学生的真实体验出发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反思的能力,并强调实验的操作规范,在真实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六)从双基到能力——试卷巧设梯度为学生铺设台阶。
如第27题先考查学生对质量与密度关系的理解,再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的理解,然后跳跃到质量与压强的推断,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分析引往更深处;如第32题先考查学生整体法受力分析的能力,再考查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最后考查学生用平衡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36题先让学生分析实物电路连接中的错误,再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然后在伏安法测电阻的过程中考查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判断电表的量程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如第39题从最简单的电阻计算和电能计算开始,逐渐过渡到用电压表的变化量之比求解未知电阻的阻值,再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解决更为复杂的电路设计问题。这些原创题的设置有效地考查了各个层次的学生,有效地实现了两考合一的功能。
总之,本卷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反映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目标。本试卷从四个能力层级对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方向的素养进行了有效评价,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清新而充满挑战的心灵之旅。
教学建议1.任课教师要熟悉新的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观察日常事物,关注社会热点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倡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努力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2.常规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探究,重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完成探究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实验中的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找到症结,排除故障,走向正确的探究之路。
3.教学中要夯实基础,注重落实。从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存在较大问题的有二力平衡、压力、压强、机械效率、功、功率、密度、浮力、电路、欧姆定律、串联电路规律、数学计算能力、语言表达、知识运用迁移能力等。因此教学中及时拓宽知识、方法、思路,逐步形成有机的知识框架,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讲清概念,打牢基础,要多选择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素材以及社会热点素材设置问题情景,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
4.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如做力学试题前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做电学试题前要对动态电路进行分析并画等效电路图,加强电路分析训练;实验前科学地设置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做计算题时注意单位的统一等。
5.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整合,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如用整体法分析物体的受力、用逆向思维法破解难题、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求解同一物理量,避免知识的零散和混淆。在教学中把较为复杂的知识讲透讲懂,并从多角度加以巩固训练,促使学生对较为复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突出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包括语言文字与物理专业术语准确结合的表达能力,图像、图表规范表达的能力,字符表达式规范书写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要多给学生表达、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表达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对解题中的规范要求必须加以指导,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和解题格式,这有助于解题思路的表达,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7.注重学生考试心理调整,消除畏难情绪,减少计算题中答题的零分率。
---来源长沙教育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特点及教学建议
2017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知识覆盖面广,试卷整体感强,难度适中,梯度明显。该卷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科学习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真实反映出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本卷有助于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和理解自然,构建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有益于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养成科学探究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试题的亮点(一)从生活到物理——试卷为学生展开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如第17题从冰箱中的各种现象入手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了解;第21题从班级大扫除中体验身边的摩擦力;第22题从人行横道的红绿灯引导学生设计电路;第31题从电炖锅中分辨电路的高低温档;第37题从手工制茶中寻找力学、电学、热学在生活中的综合运用;第38题从建筑场景中分析机械效率。这些试题都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倍感亲切,试卷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
(二)从科技到环保——试卷为学生铺设了教育的平台。
试卷第20题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为背景,引导学生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关注和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24题从家庭电路入手教育学生要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第28题有关可燃冰的开采,引导学生对能源的关注;第29题关于绿色出行的话题,有助于学生形成环保意识。这些试题,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挥了试卷的教育功能。
(三)从选种到制茶——试卷氤氲着浓厚的民族文化。
如第34题从盐水选种入手考查学生对液体密度的测量,盐水选种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本题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增加民族自豪感。第37题有关手工制茶,它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广泛运用,并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得到了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
(四)从设疑到建模——试题为学生挖掘了思维深度。
如第27题从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出发通过割补法建立新的柱形液柱模型,从而使繁杂的问题迎刃而解;如第39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定值电阻和可变电阻的电功率同步进行比较,打破了学生的固有思维习惯,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和推理论证后逐步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找出两电阻电功率之差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电路安全的分析进而提出创造性的见解。从设疑到建模让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产生深刻认识,学生的思维在答题的过程中得以加深和拓展。
(五)从探究到体验——试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第33题考查学生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真实体验;第34题考查学生测量盐水的基本技能;第35题考查学生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探究;第36题考查学生对电阻测量的具体要求。这些实验都是从学生的真实体验出发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反思的能力,并强调实验的操作规范,在真实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六)从双基到能力——试卷巧设梯度为学生铺设台阶。
如第27题先考查学生对质量与密度关系的理解,再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的理解,然后跳跃到质量与压强的推断,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分析引往更深处;如第32题先考查学生整体法受力分析的能力,再考查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最后考查学生用平衡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36题先让学生分析实物电路连接中的错误,再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然后在伏安法测电阻的过程中考查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判断电表的量程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如第39题从最简单的电阻计算和电能计算开始,逐渐过渡到用电压表的变化量之比求解未知电阻的阻值,再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解决更为复杂的电路设计问题。这些原创题的设置有效地考查了各个层次的学生,有效地实现了两考合一的功能。
总之,本卷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反映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目标。本试卷从四个能力层级对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方向的素养进行了有效评价,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清新而充满挑战的心灵之旅。
教学建议1.任课教师要熟悉新的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观察日常事物,关注社会热点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倡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努力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2.常规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探究,重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完成探究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实验中的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找到症结,排除故障,走向正确的探究之路。
3.教学中要夯实基础,注重落实。从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存在较大问题的有二力平衡、压力、压强、机械效率、功、功率、密度、浮力、电路、欧姆定律、串联电路规律、数学计算能力、语言表达、知识运用迁移能力等。因此教学中及时拓宽知识、方法、思路,逐步形成有机的知识框架,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讲清概念,打牢基础,要多选择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素材以及社会热点素材设置问题情景,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
4.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如做力学试题前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做电学试题前要对动态电路进行分析并画等效电路图,加强电路分析训练;实验前科学地设置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做计算题时注意单位的统一等。
5.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整合,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如用整体法分析物体的受力、用逆向思维法破解难题、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求解同一物理量,避免知识的零散和混淆。在教学中把较为复杂的知识讲透讲懂,并从多角度加以巩固训练,促使学生对较为复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突出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包括语言文字与物理专业术语准确结合的表达能力,图像、图表规范表达的能力,字符表达式规范书写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要多给学生表达、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表达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对解题中的规范要求必须加以指导,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和解题格式,这有助于解题思路的表达,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7.注重学生考试心理调整,消除畏难情绪,减少计算题中答题的零分率。
---来源长沙教育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