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中考物理74个简答题范例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41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不会被烧坏,但没有盛水的空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就会被烧坏,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这是什么原因?
答:铝壶加热时温度升高,由于装有水时,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就不再升高,铝壶的温度只比水的沸点稍高一些,未达到铝的熔点,因此铝壶不会被烧坏。若铝壶内没有装水,铝壶的温度就会一直升高到接近火焰的温度,超过了铝的熔点,铝壶就会熔化,严重得会引发火灾。
42.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
答、(1)内温度比室外高,当室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珠,若把纸条粘在室内窗缝处,纸条很容易受潮脱落。
(2)内外温差很大,室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会凝华成“窗花”,当温度升高时,窗花熔化成水,若把纸条粘在室内窗缝处,很容易受潮脱落。
43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吹气时感觉凉爽,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到凉爽;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温度高于手背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故感觉是热。
44.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
(1)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
(2)举出一个与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
答:(1)风吹的一面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加快,蒸发吸热致冷,所以胳膊上风吹的一面觉得较凉。
(2)喝开水时,向杯子上方吹气,可使开水凉得快一些。(符合题意即可)
45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空气高速流过“气流偏导器”时,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下方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过“气流偏导器”的空气对“气流偏导器”产生向下的压力差,使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车轮与地面贴的更紧.
46小明暑假和爸爸一起去黄山旅游,在山脚下,小明看到了一处好看的喷泉景观。小明想,喷泉口里的水为什么会自动地喷出来呢?如图所示,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
答:泉口两端有较高的水位,与喷泉口构成了连 通器,当连通器内盛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 液面总保持相平,为了达到相平的目的,水就从喷泉口喷了出来,形成了好 看的景观。
47今年夏天,爸爸带小亮第一次去海边游泳,当小亮由水浅处往水的深处走时,感到胸口越来越闷,他忙问爸爸有没有这种感觉,爸爸说也有,并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你能帮小亮回答这个问题吗?
答:由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人由水浅处往水的深处走时,水的深度逐渐增加,胸部受到水的压强也逐渐增大,从而使胸部的扩张受阻,所以人会感到胸闷。
48在充满大量水蒸气的浴室内,你怎样区分哪一个冷水管,哪一个是热水管?
答:水管外壁有水珠为冷水管,水管外壁干燥的为热水管。由于冷水管温度较低,浴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冷水管外壁形成一层小水珠。
49你认为热机使用会带来哪些污染?作为小市民,请你对合理使用机动车辆提两条建议。
答:使用机动车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机动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二是机动车辆使用的燃料产生的废气和烟尘对大气的污染。为了减少机动车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以改进机动车辆的性能,尽量使用环保燃料,提高汽车排气质量;限制摩托车上路,人们外出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50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当太阳光照射到关着的窗户时,光在玻璃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小明恰好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有很强的光进入眼睛,因此看起来明亮刺眼。当太阳光从开着的窗户摄入室内时,很少有光反射出来进入小明的眼睛,因此看起来黑洞洞的。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41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不会被烧坏,但没有盛水的空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就会被烧坏,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这是什么原因?
答:铝壶加热时温度升高,由于装有水时,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就不再升高,铝壶的温度只比水的沸点稍高一些,未达到铝的熔点,因此铝壶不会被烧坏。若铝壶内没有装水,铝壶的温度就会一直升高到接近火焰的温度,超过了铝的熔点,铝壶就会熔化,严重得会引发火灾。
42.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
答、(1)内温度比室外高,当室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珠,若把纸条粘在室内窗缝处,纸条很容易受潮脱落。
(2)内外温差很大,室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会凝华成“窗花”,当温度升高时,窗花熔化成水,若把纸条粘在室内窗缝处,很容易受潮脱落。
43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吹气时感觉凉爽,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到凉爽;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温度高于手背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故感觉是热。
44.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
(1)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
(2)举出一个与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
答:(1)风吹的一面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加快,蒸发吸热致冷,所以胳膊上风吹的一面觉得较凉。
(2)喝开水时,向杯子上方吹气,可使开水凉得快一些。(符合题意即可)
45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空气高速流过“气流偏导器”时,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下方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过“气流偏导器”的空气对“气流偏导器”产生向下的压力差,使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车轮与地面贴的更紧.
46小明暑假和爸爸一起去黄山旅游,在山脚下,小明看到了一处好看的喷泉景观。小明想,喷泉口里的水为什么会自动地喷出来呢?如图所示,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
答:泉口两端有较高的水位,与喷泉口构成了连 通器,当连通器内盛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 液面总保持相平,为了达到相平的目的,水就从喷泉口喷了出来,形成了好 看的景观。
47今年夏天,爸爸带小亮第一次去海边游泳,当小亮由水浅处往水的深处走时,感到胸口越来越闷,他忙问爸爸有没有这种感觉,爸爸说也有,并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你能帮小亮回答这个问题吗?
答:由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人由水浅处往水的深处走时,水的深度逐渐增加,胸部受到水的压强也逐渐增大,从而使胸部的扩张受阻,所以人会感到胸闷。
48在充满大量水蒸气的浴室内,你怎样区分哪一个冷水管,哪一个是热水管?
答:水管外壁有水珠为冷水管,水管外壁干燥的为热水管。由于冷水管温度较低,浴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冷水管外壁形成一层小水珠。
49你认为热机使用会带来哪些污染?作为小市民,请你对合理使用机动车辆提两条建议。
答:使用机动车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机动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二是机动车辆使用的燃料产生的废气和烟尘对大气的污染。为了减少机动车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以改进机动车辆的性能,尽量使用环保燃料,提高汽车排气质量;限制摩托车上路,人们外出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50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当太阳光照射到关着的窗户时,光在玻璃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小明恰好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有很强的光进入眼睛,因此看起来明亮刺眼。当太阳光从开着的窗户摄入室内时,很少有光反射出来进入小明的眼睛,因此看起来黑洞洞的。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