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7艺考前期准备和后期面试技巧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前期准备
关键词一:理智
对策:重新审视自己的初衷,不要意气用事。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除了后天的培养外,一个合格的艺术家更需要有敏锐独到的视角和艺术抽象思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生叶凯认为,如果喜欢观察身边事物,心中有很多东西需要表达并且善于表达,可以考虑艺术深造;但如果只是拿艺术考试作为避开高考的“退路”,那接下来的四年可能会学得很苦很累。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才是生活的本质。
关键词二:做好准备工作
对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自身情况了解后,必须摸清楚对方学院招生情况。参考步骤:1、登陆学校网站和论坛,或请教学长,事先获取课程设置等专业信息;2、了解考场场景,提早作准备;3、学情况;4、准备拿手项目;5、了解两到三位专业人士情况,面试时可以稍加引用。
关键词三:务实
对策:看清自己的情况。提醒有志报考的考生,“不要找一些专业术语恶补,那些生搬硬套的词汇经不起考官细问。比如影视类考试,如果考生能够说出‘近景、特写、蒙太奇’等术语,考官当然会欣赏;但若考生只是胡乱搬弄,考官则可能表现出厌恶。因此在考试中保持良好心态,拿出真实的自己,才是上策。”懂什么说什么,不要装懂。
关键词四:得体
对策:穿着得体,不必浓妆。去年刚考进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的沈蕙玮说,当初参加面试时,并没有太刻意打扮。“有些同学认为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必须精心打扮,其实考官并不在乎这一点。真正让考官上心的是你的艺术内涵、人文修养,而服装只要得体即可。”
关键词五:个性
对策:若有特色,不怕没伯乐。上海戏剧学院大四学生郁林俊讲了这样一段故事,专业考试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考题:在一张画上,一个小女孩坐在窗台上仰望着天,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来构思这一场景。考生一般会答,某一贫困山村的女孩向往美好的生活等,但一个考生却说:画中的小女孩跟我一样在企盼着一张录取通知书。考官立即给了他三试通行证。“艺术类考试题目往往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只要把握住脑中的灵光一现,就能为自己的发挥增色不少。
关键词六:真实
对策:越是名牌越不用过多准备。当考生为准备艺考而忙得不可开交时,“过来人”平泳佳却建议考生暂缓备考进度。“艺术考试考的是学生的天赋,是对生活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而来的知识点。”在他看来,考生想练就一身“内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达到,因此在考前作过多准备到头来可能只是无用功。“考生在准备上不要有负担,越是名牌的学院越不用过多准备,反倒是一个最真实的你更能博得考官垂青。”
关键词七:讨巧
对策:考试讨巧是王道。当自己引以为荣的特点可能在考官看来并不那么出彩时,就要想办法摸清对方的喜好,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徐天天的“考试经”。她说,由于报考人数很多,一名考官一天下来要看很多作品,时间长了很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有些同学喜欢用灰色调作画,这在平时可能很好,但是在考试中就不合事宜了。如果考官倾心于立体的、鲜艳的作品,只有往这方面发展,你的作品才更有可能被挑中。”
后期面试
艺考面试,是展现考生形象气质的最直观环节,它能让考官最快的判断出一个考生的交流能力、应变能力。良好的第一印象特别关键,研究显示,第一印象在人的头脑中占据重要位置。第一印象不好,以后也很难有改观。
化得好≠长得好≠讨巧
老师们是不是说,面试要化妆呢?是不是说,要打扮的漂漂亮亮呢?没错,面试是可以化一点儿妆的,因为妆容能够使女孩儿看上去更漂亮,男孩儿看上去更帅。但是,亲们有没有注意到,无论是北电、中戏、中传,都早就公布了一条规定:素颜面试!
所以,化妆可以,但浓妆艳抹就不好了,作为一个高中生,你最大的优势应该是朴素、清新、自然,提高颜值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考官关注,但是,用这样的方式求关注,真的能讨巧、能加分么?虽然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但最起码的诚实还是要有的。自然的人最美。
亲们,你们是在考试哦,考试考察的是知识+能力,So,淡妆最好啦!
滔滔不绝≠得分高
不少考生习惯用多说话让考官产生学识渊博的感觉,实际上,这种方式是不完全正确的。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说得多,错得多。在艺考中,这句话也同样适用:比如说,被问到最喜欢的导演。你开始滔滔不绝的谈法国新浪潮,试图让老师了解:我很清楚这一历史时期哦!
知道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才是说话的最高境界。
既然是面试,亲要学会把握节奏、懂得回答问题需适可而止的道理。
滔滔不绝有时会起到反作用,真的,不信你试试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前期准备
关键词一:理智
对策:重新审视自己的初衷,不要意气用事。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除了后天的培养外,一个合格的艺术家更需要有敏锐独到的视角和艺术抽象思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生叶凯认为,如果喜欢观察身边事物,心中有很多东西需要表达并且善于表达,可以考虑艺术深造;但如果只是拿艺术考试作为避开高考的“退路”,那接下来的四年可能会学得很苦很累。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才是生活的本质。
关键词二:做好准备工作
对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自身情况了解后,必须摸清楚对方学院招生情况。参考步骤:1、登陆学校网站和论坛,或请教学长,事先获取课程设置等专业信息;2、了解考场场景,提早作准备;3、学情况;4、准备拿手项目;5、了解两到三位专业人士情况,面试时可以稍加引用。
关键词三:务实
对策:看清自己的情况。提醒有志报考的考生,“不要找一些专业术语恶补,那些生搬硬套的词汇经不起考官细问。比如影视类考试,如果考生能够说出‘近景、特写、蒙太奇’等术语,考官当然会欣赏;但若考生只是胡乱搬弄,考官则可能表现出厌恶。因此在考试中保持良好心态,拿出真实的自己,才是上策。”懂什么说什么,不要装懂。
关键词四:得体
对策:穿着得体,不必浓妆。去年刚考进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的沈蕙玮说,当初参加面试时,并没有太刻意打扮。“有些同学认为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必须精心打扮,其实考官并不在乎这一点。真正让考官上心的是你的艺术内涵、人文修养,而服装只要得体即可。”
关键词五:个性
对策:若有特色,不怕没伯乐。上海戏剧学院大四学生郁林俊讲了这样一段故事,专业考试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考题:在一张画上,一个小女孩坐在窗台上仰望着天,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来构思这一场景。考生一般会答,某一贫困山村的女孩向往美好的生活等,但一个考生却说:画中的小女孩跟我一样在企盼着一张录取通知书。考官立即给了他三试通行证。“艺术类考试题目往往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只要把握住脑中的灵光一现,就能为自己的发挥增色不少。
关键词六:真实
对策:越是名牌越不用过多准备。当考生为准备艺考而忙得不可开交时,“过来人”平泳佳却建议考生暂缓备考进度。“艺术考试考的是学生的天赋,是对生活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而来的知识点。”在他看来,考生想练就一身“内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达到,因此在考前作过多准备到头来可能只是无用功。“考生在准备上不要有负担,越是名牌的学院越不用过多准备,反倒是一个最真实的你更能博得考官垂青。”
关键词七:讨巧
对策:考试讨巧是王道。当自己引以为荣的特点可能在考官看来并不那么出彩时,就要想办法摸清对方的喜好,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徐天天的“考试经”。她说,由于报考人数很多,一名考官一天下来要看很多作品,时间长了很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有些同学喜欢用灰色调作画,这在平时可能很好,但是在考试中就不合事宜了。如果考官倾心于立体的、鲜艳的作品,只有往这方面发展,你的作品才更有可能被挑中。”
后期面试
艺考面试,是展现考生形象气质的最直观环节,它能让考官最快的判断出一个考生的交流能力、应变能力。良好的第一印象特别关键,研究显示,第一印象在人的头脑中占据重要位置。第一印象不好,以后也很难有改观。
化得好≠长得好≠讨巧
老师们是不是说,面试要化妆呢?是不是说,要打扮的漂漂亮亮呢?没错,面试是可以化一点儿妆的,因为妆容能够使女孩儿看上去更漂亮,男孩儿看上去更帅。但是,亲们有没有注意到,无论是北电、中戏、中传,都早就公布了一条规定:素颜面试!
所以,化妆可以,但浓妆艳抹就不好了,作为一个高中生,你最大的优势应该是朴素、清新、自然,提高颜值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考官关注,但是,用这样的方式求关注,真的能讨巧、能加分么?虽然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但最起码的诚实还是要有的。自然的人最美。
亲们,你们是在考试哦,考试考察的是知识+能力,So,淡妆最好啦!
滔滔不绝≠得分高
不少考生习惯用多说话让考官产生学识渊博的感觉,实际上,这种方式是不完全正确的。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说得多,错得多。在艺考中,这句话也同样适用:比如说,被问到最喜欢的导演。你开始滔滔不绝的谈法国新浪潮,试图让老师了解:我很清楚这一历史时期哦!
知道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才是说话的最高境界。
既然是面试,亲要学会把握节奏、懂得回答问题需适可而止的道理。
滔滔不绝有时会起到反作用,真的,不信你试试看。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