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考改革后应该如何选择专业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改革后,高校的院系会依据大学期间专业的学习内容,对报考本院系的学生提出科目要求,如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考生,申报科目中必须要有物理成绩,申报金融工程的考生,数学成绩要达到要求。这种招生方式要求学生不仅关注大学,更要注意自己提供成绩的科目,要与选报的专业匹配起来。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改革将在上海市、浙江省率先试点,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
新方案加大学生选择权利
同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相比,高考改革方案赋予了学生选择的权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每门课程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每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高考时不再考试。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具体到浙江、上海2个省市的试点方案,上海方案明确了6选3的选科方案,浙江省明确为7选3,增加了一门技术课。
这种新的选科方案,打破了现行高考制度的束缚,给考生带来了选择的权利。现行高考制度中,学生必须遵循文史类史地政、理工类理化生的死板考试科目,而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学生选择科目的方案达到20种以上,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特长、爱好、成绩、目标高校的科目要求,来确定自己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
高考改革方案还赋予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涯的选择。现行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集中在高三进行。北京市、上海市在每年的5月份高考前填报。其他省(市)、自治区在高考成绩发布之后填报。高三阶段学业负担异常繁重,多数学生无暇思考大学与专业选择的事情。学生的高考志愿多数是由家长(至本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来完成。由于各省市基本实行平行志愿,所以,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多数以把分数用尽为原则,用分数去选大学,很少考虑学生的特长与大学、专业的匹配。入学后,不适应大学生活、不适应专业学习、不喜欢所选专业的情况较普遍。高考改革方案实行的6选3的考试方式,让学生把学业测试与自己的目标高校、目标专业对接起来,每个学生都要借助6门科目学习,找到与自己学习特长相匹配的大学与专业,自己的大学自己选、自己的专业自己选,选择权切切实实地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中。
掌握选择技巧破解选择迷茫
在这一轮高考改革方案中,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是备受推崇的一大亮点。但随后的调查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浙江省一份对400多名学生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有80%的高一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是什么,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选。有52%的学生表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三门选考的科目;47%的孩子表示要平均用力,争取不落下一门,做一个全能王。不仅仅是高中的孩子不会选,日前一份1800多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38.0%受访者坦言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与当初判断不一致,40.5%受访者表示当初对所报考的专业内容及就业情况了解不充分。71.2%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从他人代替选择到自己做出选择,需要一个转变过程。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如何选择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来挑选大学选择专业,需要考试招生部门为考生及时提供翔实的招生数据,也需要学生自己及时了解和掌握选择技巧。
1.报考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要将擅长学习的科目与目标高校的优势专业结合起来。
从现行各省市历年发布的招生计划来看,不同批次的考生面临的选择机会是有差异的。供一批次考生备选的院校层次明显多于二批次、三批次考生,备选专业数量明显多于二批次、三批次考生。上海的高考改革方案提到,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两个招生批次,实施后,会取消高校的招生批次。但是,从现在各省市发布的招生计划看,一批次院校主要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部属高校、省属重点大学。即使取消批次,这类高校依然会是学生争抢的热门高校。不同的是,依据现行招生考试制度,这类高校按照总分来录取学生,在学生的分数达不到专业录取分数时,还要接受专业调剂。
因此就出现这种情况:语文、外语成绩突出的学生进了工科院校,数学、化学成绩优秀的学生进了财经、外语院校,物理成绩好的学生被调剂到化学系,不爱学生物的学生被调剂到农学专业。学生虽然进入了一批次高校,但是自己的学习特长并不是所选高校的优势专业。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国家也选不到某一行业中最好的人才。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高校的院系会依据大学期间专业的学习内容,对报考本院系的学生提出科目要求,如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考生,申报科目中必须要有物理成绩,申报金融工程的考生,数学成绩要达到要求。这种招生方式,就要求学生不仅关注大学,更要注意自己提供成绩的科目,要与选报的专业匹配起来。
2.依据自己的学习特长挑选大学专业,符合高考改革的趋势。
从各省招生计划各批次的人数比来看,一批次招生计划约占总招生计划的10%,其余90%的招生计划分配给二批次、三批次。二批次、三批次招生计划中的院校类型较单一,除省属重点高校外,基本为省属一般高校、市属高校、民办高校。这类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专业设置上,多设立就业形势好的专业。以浙江省理工类各批次招生专业为例,一批次招生专业513个,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二批次招生专业420个,理学类等一些研究型专业的招生数量明显减少。而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如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科学类专业招生人数增幅较大。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十分明显。从现在的高考志愿填报来看,部分二批次、三批次的学生往往将热门专业、高分专业等同于好就业的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新闻学,这类专业的录取分数居高不下。但是在实际就业时,往往是找工作很费劲的专业。因此,这几个批次的考生更应该抓住高考改革提供的自由选择科目的便利条件,从高一入学便明确自己擅长学习的科目,在这些科目上苦下功夫,把这些科目的学习与未来的专业志愿选择结合在一起。
从选择科目的技巧上来说:这几个批次的考生中,物理成绩突出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出路最广。这是因为在一、二、三批次招生计划中,工学专业是招生人数最多的门类,且招生人数比逐批次增大。工学门类中的电气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土建类、机械类专业是工学门类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几类专业,且招生人数比逐批次增大。同时,这些专业大学期间的课程内容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延续,高中物理知识掌握不牢,不能完成大学课程学习。
而希望选择化工、制药、材料、医学这类专业的同学,则需要关注自己的化学、生物成绩。而经济学、管理学这类热门专业,有了数学、外语成绩,就完全可以应对大学的专业学习了,报这类专业的同学,可以在6选3时,依成绩选择科目,或者根据选报高校的要求提供科目成绩。
更多高考内容请关注:长沙新东方优能中学
了解高考课程请点击新东方优能中学课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改革后,高校的院系会依据大学期间专业的学习内容,对报考本院系的学生提出科目要求,如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考生,申报科目中必须要有物理成绩,申报金融工程的考生,数学成绩要达到要求。这种招生方式要求学生不仅关注大学,更要注意自己提供成绩的科目,要与选报的专业匹配起来。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改革将在上海市、浙江省率先试点,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
新方案加大学生选择权利
同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相比,高考改革方案赋予了学生选择的权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每门课程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每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高考时不再考试。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具体到浙江、上海2个省市的试点方案,上海方案明确了6选3的选科方案,浙江省明确为7选3,增加了一门技术课。
这种新的选科方案,打破了现行高考制度的束缚,给考生带来了选择的权利。现行高考制度中,学生必须遵循文史类史地政、理工类理化生的死板考试科目,而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学生选择科目的方案达到20种以上,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特长、爱好、成绩、目标高校的科目要求,来确定自己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
高考改革方案还赋予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涯的选择。现行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集中在高三进行。北京市、上海市在每年的5月份高考前填报。其他省(市)、自治区在高考成绩发布之后填报。高三阶段学业负担异常繁重,多数学生无暇思考大学与专业选择的事情。学生的高考志愿多数是由家长(至本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来完成。由于各省市基本实行平行志愿,所以,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多数以把分数用尽为原则,用分数去选大学,很少考虑学生的特长与大学、专业的匹配。入学后,不适应大学生活、不适应专业学习、不喜欢所选专业的情况较普遍。高考改革方案实行的6选3的考试方式,让学生把学业测试与自己的目标高校、目标专业对接起来,每个学生都要借助6门科目学习,找到与自己学习特长相匹配的大学与专业,自己的大学自己选、自己的专业自己选,选择权切切实实地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中。
掌握选择技巧破解选择迷茫
在这一轮高考改革方案中,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是备受推崇的一大亮点。但随后的调查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浙江省一份对400多名学生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有80%的高一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是什么,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选。有52%的学生表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三门选考的科目;47%的孩子表示要平均用力,争取不落下一门,做一个全能王。不仅仅是高中的孩子不会选,日前一份1800多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38.0%受访者坦言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与当初判断不一致,40.5%受访者表示当初对所报考的专业内容及就业情况了解不充分。71.2%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从他人代替选择到自己做出选择,需要一个转变过程。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如何选择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来挑选大学选择专业,需要考试招生部门为考生及时提供翔实的招生数据,也需要学生自己及时了解和掌握选择技巧。
1.报考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要将擅长学习的科目与目标高校的优势专业结合起来。
从现行各省市历年发布的招生计划来看,不同批次的考生面临的选择机会是有差异的。供一批次考生备选的院校层次明显多于二批次、三批次考生,备选专业数量明显多于二批次、三批次考生。上海的高考改革方案提到,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两个招生批次,实施后,会取消高校的招生批次。但是,从现在各省市发布的招生计划看,一批次院校主要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部属高校、省属重点大学。即使取消批次,这类高校依然会是学生争抢的热门高校。不同的是,依据现行招生考试制度,这类高校按照总分来录取学生,在学生的分数达不到专业录取分数时,还要接受专业调剂。
因此就出现这种情况:语文、外语成绩突出的学生进了工科院校,数学、化学成绩优秀的学生进了财经、外语院校,物理成绩好的学生被调剂到化学系,不爱学生物的学生被调剂到农学专业。学生虽然进入了一批次高校,但是自己的学习特长并不是所选高校的优势专业。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国家也选不到某一行业中最好的人才。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高校的院系会依据大学期间专业的学习内容,对报考本院系的学生提出科目要求,如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考生,申报科目中必须要有物理成绩,申报金融工程的考生,数学成绩要达到要求。这种招生方式,就要求学生不仅关注大学,更要注意自己提供成绩的科目,要与选报的专业匹配起来。
2.依据自己的学习特长挑选大学专业,符合高考改革的趋势。
从各省招生计划各批次的人数比来看,一批次招生计划约占总招生计划的10%,其余90%的招生计划分配给二批次、三批次。二批次、三批次招生计划中的院校类型较单一,除省属重点高校外,基本为省属一般高校、市属高校、民办高校。这类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专业设置上,多设立就业形势好的专业。以浙江省理工类各批次招生专业为例,一批次招生专业513个,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二批次招生专业420个,理学类等一些研究型专业的招生数量明显减少。而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如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科学类专业招生人数增幅较大。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十分明显。从现在的高考志愿填报来看,部分二批次、三批次的学生往往将热门专业、高分专业等同于好就业的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新闻学,这类专业的录取分数居高不下。但是在实际就业时,往往是找工作很费劲的专业。因此,这几个批次的考生更应该抓住高考改革提供的自由选择科目的便利条件,从高一入学便明确自己擅长学习的科目,在这些科目上苦下功夫,把这些科目的学习与未来的专业志愿选择结合在一起。
从选择科目的技巧上来说:这几个批次的考生中,物理成绩突出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出路最广。这是因为在一、二、三批次招生计划中,工学专业是招生人数最多的门类,且招生人数比逐批次增大。工学门类中的电气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土建类、机械类专业是工学门类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几类专业,且招生人数比逐批次增大。同时,这些专业大学期间的课程内容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延续,高中物理知识掌握不牢,不能完成大学课程学习。
而希望选择化工、制药、材料、医学这类专业的同学,则需要关注自己的化学、生物成绩。而经济学、管理学这类热门专业,有了数学、外语成绩,就完全可以应对大学的专业学习了,报这类专业的同学,可以在6选3时,依成绩选择科目,或者根据选报高校的要求提供科目成绩。
更多高考内容请关注:长沙新东方优能中学
了解高考课程请点击新东方优能中学课程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