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热和能压轴题—热平衡问题解题技巧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基本概念】
比热容(C):单位质量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热量和内能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热传递实质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热量是量度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多少的物理量.正如我们用功来量度物体机械能的改变,可以说物体具有机械能,而不能说物体“具有功”一样,我们不能说物体“含有(具有)热量”.
(2)温度和内能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反映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它与物体内能中分子动能发生联系,一个物体内热运动越剧烈,它的温度就越高,分子动能总和越大.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它的内能增加;反之,它的内能减少.但是物体的内能不仅与它的温度有关,还与分子数目、物质的种类以及分子间距离等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
(3)温度和热量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温度和热量的意义不同.物体间若没有热传递过程发生时,物体虽具有温度,但谈不上“热量”.
【解题理论基础】
1、不计热量损失,
2、考虑热量损失,
【实例解析】
(一)混合问题
1、同种物质混合
例1、将质量为m0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m的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了3℃,然后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水温又上升了2.8℃.不计热量的损失,则可判断( )
A.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87℃,m0:m=1:28
B.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69℃,m0:m=1:32
C.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54T:,m0:m=1:24
D.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48℃,m0:m=1:20
解析:
设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t,
∵质量为m0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m的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了3℃,
∴Q吸=Q放,
从而可知,cm0(t-3℃)=cm×3℃,①
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质量为m0同温度的热水,水温又上升了2.8℃,
∴Q吸=Q放,
从而可知,cm0(t-3℃-2.8℃)=c(m+m0)×2.8℃,②
则①-②得:2.8℃cm0=3℃cm-2.8℃cm-2.8℃cm0,
整理得:5.6℃cm0=0.2℃cm,,即m=28m0,
把它代入①式得:
cm0(t-3℃)=c×28m0×3℃,
解得:t=87℃.
故选A.
2、不同种类物质混合
例2、今有一堆含水分的潮湿沙子,测其比热为1.2×103J/(kg•℃),已知干沙子的比热为0.92×103J/(kg•℃),水的比热为4.2×103J/(kg•℃),则这堆沙子含水分的百分比约为
解析
设水质量m1,沙子质量m2,在某加热过程中潮湿泥土温度升高温度△t,则湿沙子吸收的热量可以表示为:Q=c湿沙子(m1+m2)△t,
也可以表示为:Q=Q水+Q沙子=c水m1△t+c干沙子m2△t,
上述两式联立c湿沙子(m1+m2)△t=c水m1△t+c干沙子m2△t,其中c湿沙子=1.2×103J/(kg•℃),干沙子的比热为c干沙子=0.92×103J/(kg•℃),水的比热为c水=4.2×103J/(kg•℃),
解得 ==,故答案为:8.5%.
(二)比值问题
例3、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温度均为50℃的水,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此过程A、B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则A、B两种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解析:
(1)物体A放入甲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50℃-4℃=46℃,
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t水
A吸收的热量Q吸=cAmA△tA,
根据热平衡方程:Q放=Q吸,
即c水m水△t水=cAmA△tA
代入相关数据得:
cA=
(2)物体B放入乙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50℃-8℃=42℃,
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t水
B吸收的热量Q吸=cBmB△tB,
根据热平衡方程:Q放=Q吸,
即C水m水△t水=cBmB△tB
代入相关数据得:
cB=
.
(3)∵A、B两物体质量相等,即mA=mB,
∴ 故答案为:4:9.
(三)效率问题
例4、学校淋浴用的简易太阳晒水箱内装水60kg,水箱玻璃盖的面积为0.84m2.从手册中查得,地球上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能为7.56×104J/(min?m2);这类水箱吸收太阳能的效率约为50%;散热损失约为20%.假设使用中能够及时调整水箱朝向,使阳光总能垂直射入玻璃盖,计算4小时后箱中的水升高的温度.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解析:
7.56×104J/(min?m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每分钟太阳辐射的热量为7.56×104J,
所以,0.84m2面积上,4min太阳辐射到水箱处的能量:
E=7.56×104J/(min?m2)×240min×0.84m2,
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60kg×4.2×103 J/(kg℃)×△t,
Q吸=Eη=Eηlη2,
所以,
60kg×4.2×103 J/(kg?℃)×△t=7.56×104J/(min?m2)×240min×0.84m2×50%×(1-20%),
所以,△t=24.2℃.
答:4小时后箱中的水升高24.2℃.
【小结】热平衡问题关键有两点:
1、要找到等量—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
2、要理清关系—理清初温和末温的关系
【注意事项】吸热方程是 ,放热方程是 ,顺序不能颠倒。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基本概念】
比热容(C):单位质量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热量和内能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热传递实质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热量是量度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多少的物理量.正如我们用功来量度物体机械能的改变,可以说物体具有机械能,而不能说物体“具有功”一样,我们不能说物体“含有(具有)热量”.
(2)温度和内能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反映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它与物体内能中分子动能发生联系,一个物体内热运动越剧烈,它的温度就越高,分子动能总和越大.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它的内能增加;反之,它的内能减少.但是物体的内能不仅与它的温度有关,还与分子数目、物质的种类以及分子间距离等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
(3)温度和热量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温度和热量的意义不同.物体间若没有热传递过程发生时,物体虽具有温度,但谈不上“热量”.
【解题理论基础】
1、不计热量损失,
2、考虑热量损失,
【实例解析】
(一)混合问题
1、同种物质混合
例1、将质量为m0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m的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了3℃,然后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水温又上升了2.8℃.不计热量的损失,则可判断( )
A.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87℃,m0:m=1:28
B.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69℃,m0:m=1:32
C.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54T:,m0:m=1:24
D.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48℃,m0:m=1:20
解析:
设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t,
∵质量为m0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m的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了3℃,
∴Q吸=Q放,
从而可知,cm0(t-3℃)=cm×3℃,①
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质量为m0同温度的热水,水温又上升了2.8℃,
∴Q吸=Q放,
从而可知,cm0(t-3℃-2.8℃)=c(m+m0)×2.8℃,②
则①-②得:2.8℃cm0=3℃cm-2.8℃cm-2.8℃cm0,
整理得:5.6℃cm0=0.2℃cm,,即m=28m0,
把它代入①式得:
cm0(t-3℃)=c×28m0×3℃,
解得:t=87℃.
故选A.
2、不同种类物质混合
例2、今有一堆含水分的潮湿沙子,测其比热为1.2×103J/(kg•℃),已知干沙子的比热为0.92×103J/(kg•℃),水的比热为4.2×103J/(kg•℃),则这堆沙子含水分的百分比约为
解析
设水质量m1,沙子质量m2,在某加热过程中潮湿泥土温度升高温度△t,则湿沙子吸收的热量可以表示为:Q=c湿沙子(m1+m2)△t,
也可以表示为:Q=Q水+Q沙子=c水m1△t+c干沙子m2△t,
上述两式联立c湿沙子(m1+m2)△t=c水m1△t+c干沙子m2△t,其中c湿沙子=1.2×103J/(kg•℃),干沙子的比热为c干沙子=0.92×103J/(kg•℃),水的比热为c水=4.2×103J/(kg•℃),
解得 ==,故答案为:8.5%.
(二)比值问题
例3、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温度均为50℃的水,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此过程A、B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则A、B两种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解析:
(1)物体A放入甲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50℃-4℃=46℃,
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t水
A吸收的热量Q吸=cAmA△tA,
根据热平衡方程:Q放=Q吸,
即c水m水△t水=cAmA△tA
代入相关数据得:
cA=
(2)物体B放入乙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50℃-8℃=42℃,
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t水
B吸收的热量Q吸=cBmB△tB,
根据热平衡方程:Q放=Q吸,
即C水m水△t水=cBmB△tB
代入相关数据得:
cB=
.
(3)∵A、B两物体质量相等,即mA=mB,
∴ 故答案为:4:9.
(三)效率问题
例4、学校淋浴用的简易太阳晒水箱内装水60kg,水箱玻璃盖的面积为0.84m2.从手册中查得,地球上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能为7.56×104J/(min?m2);这类水箱吸收太阳能的效率约为50%;散热损失约为20%.假设使用中能够及时调整水箱朝向,使阳光总能垂直射入玻璃盖,计算4小时后箱中的水升高的温度.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解析:
7.56×104J/(min?m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每分钟太阳辐射的热量为7.56×104J,
所以,0.84m2面积上,4min太阳辐射到水箱处的能量:
E=7.56×104J/(min?m2)×240min×0.84m2,
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60kg×4.2×103 J/(kg℃)×△t,
Q吸=Eη=Eηlη2,
所以,
60kg×4.2×103 J/(kg?℃)×△t=7.56×104J/(min?m2)×240min×0.84m2×50%×(1-20%),
所以,△t=24.2℃.
答:4小时后箱中的水升高24.2℃.
【小结】热平衡问题关键有两点:
1、要找到等量—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
2、要理清关系—理清初温和末温的关系
【注意事项】吸热方程是 ,放热方程是 ,顺序不能颠倒。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