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长沙培粹中学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培粹中学是教育界的富有盛名的民办中学,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上黎家坡43号,毗邻步行街,不远就是长郡中学,有个不错的地理位置。立校为公,办学为民;依法办学,诚信办学;有教无类,育人为本是培粹中学的办学理念,“鞠躬尽瘁、奉献爱心、为民造福、为国育才”是培粹的办学宗旨。办学15年,培粹有着强大的师资队伍,共培养3000多名学生,其中2800多人升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
办学条件
因为长郡中学与培粹中学签署了长达10年的合同,这使培粹中学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上世纪80年代末,全市的高中、高职学校只能容纳68%~70%的初中毕业生,1/3的初中毕业生面临失学。此时,该市教育界一批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毅然挺身而出,于1989年创建了长沙市最早的一所民办高级中学——培粹实验中学。学校师资力量以离退休老师为主体,老中青教师相结合;15年来,共培养3000多名学生,其中2800多人升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15年中,学校五易校址,四度搬迁,越搬越强。是直属长沙市教育局领导的民办完全中学,曾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社会力量办学优秀学校”与“长沙市诚信办学、依法办学优秀学校”,被誉为“民办学校的一面旗帜”。
培粹精神就是磨血育人的精神。而长郡的朴实沉毅与培粹中学的磨血育人精神的结合,使得培粹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长沙市培粹实验中学坐落在长沙市天心区东瓜山二村,是1989年5月由长沙市一批离退休名老教师创办起来的。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小到大,滚动发展,使这所学校由开办时的两个班,发展到今天成为了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办得红红火火的普通高级中学。办学16年来,共有3100余名高中毕业生从这里走出校门,其中2800余名升入了各级各类高等学校,28名学生光荣入党,大多数在高等学校担任了团委和学生会的主要干部。培粹实验中学因业绩突出,被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与新闻媒体誉为“民办学校的一面旗帜”、“基础教育的一颗明珠”。近几年来,全国及省、市级报刊发表报道培粹办学业绩与经验的文章共90余篇。1998、1999年该校连续被评为湖南省社会力量办学优秀学校。2003年被评为长沙市“依法办学、诚信办学”的优秀民办学校。2003年10月,《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编印了一本《中国优秀民办院校集萃》,湖南省4900多所民办院校,仅有6所入编,培粹实验中学名列六所院校之首。校长王志昆也因对人不息 基础教育改革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长沙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校长”、“湖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受到国家、省、市嘉奖60余次。
办学宗旨
立校为公 办学为民
是什么原因使培粹实验中学获得如此高的社会信誉呢?“有一种精神,在磨血育才;有一腔热血,在谱写办学新篇;有一个大写的人,把忠心掏给了党的教育事业”。这是湖南《湘声报》记者在采访了董事长兼校长王志昆同志之后所做的诠释。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长沙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只有68-70%,30%左右的学生被关在高中校门之外。王志昆校长看到这些学生在社会上游荡,他那颗敏感、善良、正直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他毅然决定与黄实君、周文杰、刘佑文、秦冰熙等一批老教师一起创办湖南省会第一所民办高级中学——培粹实验中学。提出了“鞠躬尽瘁、奉献爱心、为民造福、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
为了贯彻落实这一办学宗旨,他们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在董事会章程中明确规定,所有校产和资金,除按规定正常开支外,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私分一分钱。一旦停办,所有财产全部交给国家,回归社会。在不久前修改的章程中,又进一步强调,不管培粹的事业如何发展,也不管领导人员如何更替,学校的全部资产一律姓公不姓私,董事们及各位领导干部均不得据为己有,连他们的子女也不得染指学校资产。每位董事都立下誓言,一一打印成书面文件呈交市教育局备查并向全体教职工宣读,自觉接受监督。
他们坚持勤俭办学的原则,把每一个铜板都用在刀刃上。他们紧缩开支,不乱花一分钱,更未拿一分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把节省下来的钱集中用于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开办时,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校舍,四无场地,是靠借、靠租凑合起来的,连桌椅板凳、茶叶、开水都要从自己家里搬去。就这样,到今天已拥有可容纳20多个教学班所需的各项教学、生活、文体设施。省市教育部门评价,培粹的办学条件居于全市民办中学的前列。
他们克己奉公。对自己廉洁自律,对学生、对社会却慷慨解囊,极具爱心。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了扶贫奖学金,奖励家境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王志昆校长还将自己1995年获得的“华天教育奖金”1万元与2002年获得省政府奖教师6000元全部捐给学校做扶贫助学金,在培粹教师中传为美谈。领导的言传身教,激发了老师们的拳拳爱心。学生有困难,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救灾扶贫,他们慷慨解囊。仅1998年特大洪灾中,就捐款捐物8万多元。去年12月下旬,印度洋附近的国家和地区遭受地震与海啸带来的灾难,培粹闻讯后,在元旦休假期间即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在全市率先向灾区人民捐款共2.5万元,省会十几家新闻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培粹中学是教育界的富有盛名的民办中学,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上黎家坡43号,毗邻步行街,不远就是长郡中学,有个不错的地理位置。立校为公,办学为民;依法办学,诚信办学;有教无类,育人为本是培粹中学的办学理念,“鞠躬尽瘁、奉献爱心、为民造福、为国育才”是培粹的办学宗旨。办学15年,培粹有着强大的师资队伍,共培养3000多名学生,其中2800多人升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
办学条件
因为长郡中学与培粹中学签署了长达10年的合同,这使培粹中学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上世纪80年代末,全市的高中、高职学校只能容纳68%~70%的初中毕业生,1/3的初中毕业生面临失学。此时,该市教育界一批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毅然挺身而出,于1989年创建了长沙市最早的一所民办高级中学——培粹实验中学。学校师资力量以离退休老师为主体,老中青教师相结合;15年来,共培养3000多名学生,其中2800多人升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15年中,学校五易校址,四度搬迁,越搬越强。是直属长沙市教育局领导的民办完全中学,曾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社会力量办学优秀学校”与“长沙市诚信办学、依法办学优秀学校”,被誉为“民办学校的一面旗帜”。
培粹精神就是磨血育人的精神。而长郡的朴实沉毅与培粹中学的磨血育人精神的结合,使得培粹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长沙市培粹实验中学坐落在长沙市天心区东瓜山二村,是1989年5月由长沙市一批离退休名老教师创办起来的。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小到大,滚动发展,使这所学校由开办时的两个班,发展到今天成为了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办得红红火火的普通高级中学。办学16年来,共有3100余名高中毕业生从这里走出校门,其中2800余名升入了各级各类高等学校,28名学生光荣入党,大多数在高等学校担任了团委和学生会的主要干部。培粹实验中学因业绩突出,被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与新闻媒体誉为“民办学校的一面旗帜”、“基础教育的一颗明珠”。近几年来,全国及省、市级报刊发表报道培粹办学业绩与经验的文章共90余篇。1998、1999年该校连续被评为湖南省社会力量办学优秀学校。2003年被评为长沙市“依法办学、诚信办学”的优秀民办学校。2003年10月,《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编印了一本《中国优秀民办院校集萃》,湖南省4900多所民办院校,仅有6所入编,培粹实验中学名列六所院校之首。校长王志昆也因对人不息 基础教育改革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长沙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校长”、“湖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受到国家、省、市嘉奖60余次。
办学宗旨
立校为公 办学为民
是什么原因使培粹实验中学获得如此高的社会信誉呢?“有一种精神,在磨血育才;有一腔热血,在谱写办学新篇;有一个大写的人,把忠心掏给了党的教育事业”。这是湖南《湘声报》记者在采访了董事长兼校长王志昆同志之后所做的诠释。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长沙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只有68-70%,30%左右的学生被关在高中校门之外。王志昆校长看到这些学生在社会上游荡,他那颗敏感、善良、正直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他毅然决定与黄实君、周文杰、刘佑文、秦冰熙等一批老教师一起创办湖南省会第一所民办高级中学——培粹实验中学。提出了“鞠躬尽瘁、奉献爱心、为民造福、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
为了贯彻落实这一办学宗旨,他们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在董事会章程中明确规定,所有校产和资金,除按规定正常开支外,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私分一分钱。一旦停办,所有财产全部交给国家,回归社会。在不久前修改的章程中,又进一步强调,不管培粹的事业如何发展,也不管领导人员如何更替,学校的全部资产一律姓公不姓私,董事们及各位领导干部均不得据为己有,连他们的子女也不得染指学校资产。每位董事都立下誓言,一一打印成书面文件呈交市教育局备查并向全体教职工宣读,自觉接受监督。
他们坚持勤俭办学的原则,把每一个铜板都用在刀刃上。他们紧缩开支,不乱花一分钱,更未拿一分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把节省下来的钱集中用于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开办时,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校舍,四无场地,是靠借、靠租凑合起来的,连桌椅板凳、茶叶、开水都要从自己家里搬去。就这样,到今天已拥有可容纳20多个教学班所需的各项教学、生活、文体设施。省市教育部门评价,培粹的办学条件居于全市民办中学的前列。
他们克己奉公。对自己廉洁自律,对学生、对社会却慷慨解囊,极具爱心。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了扶贫奖学金,奖励家境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王志昆校长还将自己1995年获得的“华天教育奖金”1万元与2002年获得省政府奖教师6000元全部捐给学校做扶贫助学金,在培粹教师中传为美谈。领导的言传身教,激发了老师们的拳拳爱心。学生有困难,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救灾扶贫,他们慷慨解囊。仅1998年特大洪灾中,就捐款捐物8万多元。去年12月下旬,印度洋附近的国家和地区遭受地震与海啸带来的灾难,培粹闻讯后,在元旦休假期间即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在全市率先向灾区人民捐款共2.5万元,省会十几家新闻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