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长郡双语学生参观农耕博物文化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年收成抵一年。中国自古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大国,农耕文明一直伴随中华文明的历史脚步。当今时代正处在农耕嬗变的历史节点上,该如何传承农耕记忆、弘扬传统文化呢?长郡双语1718班开展了以“弘扬农耕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1月26日清晨,同学们简单集合后前往望城铜官,开启了本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学们首先来到了“农耕博物文化馆”。 馆内珍藏的一件件带着泥土芳香的物品,揭开了过去的农耕时代的历史画卷。木耙、铁锨、木杈,老式爆米花机,制草鞋的工具等,不同时期的农耕用具,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讲解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这些农耕器具的作用和发展变化情况,让同学们了解和学习了部分农耕历史。
1718班的同学们在参观后表示,一件件农耕器具仿佛又带着大家到了尘封的历史之中从这些物品中看到了先祖的智慧,令人惊叹不已。文化馆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地,是我们伟大祖先智慧的宝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校园”。
随后他们参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的起居室、客厅等。各种新兴的科技产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参观之后,同学们还在班主任张老师要求下分团队进行了推磨体验。每个团队一个推磨,每个成员轮流尝试,简单的石磨,在放入米后,通过努力,一滴滴的米浆慢慢流下,同学们都感到十分好奇,沉浸在这 “简单”的农耕活动中,通过事件,学生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更体会到了劳动者的不易。
据了解,农耕博物文化馆是一户农家所建,这户农家把常人眼中废弃淘汰掉的农耕用具收集起来,建成了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并且免费为广大群众开放,为的就是把这份记忆与文化传承给后人。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这些生产的工具、生活的用具都已淘汰了,但是这种文化传承精神受到了每一位同学尊敬,学生们在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年收成抵一年。中国自古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大国,农耕文明一直伴随中华文明的历史脚步。当今时代正处在农耕嬗变的历史节点上,该如何传承农耕记忆、弘扬传统文化呢?长郡双语1718班开展了以“弘扬农耕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1月26日清晨,同学们简单集合后前往望城铜官,开启了本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学们首先来到了“农耕博物文化馆”。 馆内珍藏的一件件带着泥土芳香的物品,揭开了过去的农耕时代的历史画卷。木耙、铁锨、木杈,老式爆米花机,制草鞋的工具等,不同时期的农耕用具,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讲解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这些农耕器具的作用和发展变化情况,让同学们了解和学习了部分农耕历史。
1718班的同学们在参观后表示,一件件农耕器具仿佛又带着大家到了尘封的历史之中从这些物品中看到了先祖的智慧,令人惊叹不已。文化馆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地,是我们伟大祖先智慧的宝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校园”。
随后他们参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的起居室、客厅等。各种新兴的科技产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参观之后,同学们还在班主任张老师要求下分团队进行了推磨体验。每个团队一个推磨,每个成员轮流尝试,简单的石磨,在放入米后,通过努力,一滴滴的米浆慢慢流下,同学们都感到十分好奇,沉浸在这 “简单”的农耕活动中,通过事件,学生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更体会到了劳动者的不易。
据了解,农耕博物文化馆是一户农家所建,这户农家把常人眼中废弃淘汰掉的农耕用具收集起来,建成了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并且免费为广大群众开放,为的就是把这份记忆与文化传承给后人。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这些生产的工具、生活的用具都已淘汰了,但是这种文化传承精神受到了每一位同学尊敬,学生们在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