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9年义务教育要变12年?中考会取消吗?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在今年的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介绍: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也就是说:2020年,全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不是意味着中考取消呢?这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取消中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说要“取消中考”?
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在内的很多人都提议取消中考。
他们的理由是:中考说白了就是入读高中的一个选拔性考试,当高中教育普及之后,中考的选拔性变得没有意义。
“取消中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说要“取消中考”?
未来五年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四点:
1. 高中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素质教育是必然的趋势,且坚定不移;
3. 贫困地区教育问题急需解决;
4.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以上。
由此可见,未来中考几乎只剩下一个作用,就是选拔哪些孩子进入哪些高中,也就是对孩子进行分层。
那么问题来了,只依靠一次考试就进行分层的结果是什么?
显而易见就是应试,而且单次考试就评定孩子的水平,本身也不合理,更不准确,对于家庭、孩子、学校乃至社会,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今天,在素质教育渐渐立足的今天,变“一锤定音”为“过程评价”,是必然趋势。
“中考招生”可能这样改
一、纯初中校:提升校额,更多机会。
如果真的改革,那么纯初中校(只设置初中),孩子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高中的升学率,增加“名额到校”成了这些学校的重要发展途径。
二、完全中学:本校直升,锁住生源,强迫发展。
至于完全中学(既有初中又有高中),他们拥有大比例的直升名额,比如接近50%。这样学校不能通过中考“甩掉”成绩差的孩子了,只能自己担着6年,那么只能全力教好。
三、名校自主招生
名校对于好学生的需求和好学生对于名校的需求是无法被遏制的。清华北大差不多7成的孩子都不是高考进去的,都是自主招生进去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初中也会如此,名校会有自己的自主招生选拔依据,但绝对不会是一次中考,中考只是最后一次大型的结业考试。3年的成绩,3年的综合素质评价,才会是未来选拔发展的趋势。
四、方式可能还有更多,录取越来越复杂
比如职高如何选拔,或者这些道路都没有走的孩子如何升入高中等。所以,未来中考一定会有更深的细则出现。
2020年就要开始实施,现在小学6年级以下的孩子都必须经历这个时代。
冷静下来分析,这样的中考改革其实强调的也无非是三个最大的改变:
1、变初中“一个中考重要”,成了“三年的成绩和行为都重要”;
2、进入名校变得更难,一次考试考高分一定比综合评价得高分更容易;
3、小升初的结果对中考的影响从“不算很大”变成“非常巨大”。
这些人这样说:
对“取消中考”最关心的,莫过于学生家长了,他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正方: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中考结束,收拾女儿初中学习用书和练习册,那一页页记满错题的笔记,那一张张深夜灯下强忍住困意解答的练习卷,纪录着一个花季少女的青春岁月。孩子今天度过了她第一个没有补课的周末,那久违的轻松的笑容和全家都很久没有过的幸福和满足感……”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在取消中考的讨论之中,中考压力大,不符合素质教育取向,成为了重要理由之一。
评价制度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方向,其根本性原因还是在于当前的教育评价体制。不从高考、中考上予以改革,基础教育的走向就不可能彻底转变。
中考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环节,同样也应当步入改革时代,取消中考,不失为改革的重要方向。
反方:取消中考,别带来更多不公平
“取消中考,延长义务教育至12年,实行高中就近入学,至少在目前而言,就意味着将有很多农村孩子、居住在偏远城郊的孩子,失去了升入重点高中的可能,要想获得未来竞争大学名校的录取资格,几率就更低了,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教育不公平。”
他们觉得,中考是明面上的选拔考试,用成绩来说话,用努力和汗水来争取,反而更加公平。
家长这样说:
@家长:完全可以缩短学制。以前的小学就是五年制,现在的高中阶段说是三年,其实所有的高中学校在高二已经把课上完了,高三最后一年就是复习强化。这么一算,小学5年加初中3年,再加高中2年,恰好10年。
@家长:这根本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教育。
@家长:好提案,现在小升初、中考害的家长乱找学校,乱花钱,乱上补习,不错,这个提案支持。
@家长 :虽然出发点是好,但是也要先解决不公平的问题,大家都不考试,根据就近原则选择学校吗?那农村孩子怎么办,还有学区房天价呢?
@家长:中考不能去掉!原先我们就害怕考不上高中,拼命的学,如果中考去掉,一天睡觉也能考上高中,如果换成以前的我,绝对就玩去了。现在想来,考试真的很好!
@家长:我们的孩子留在家叫留守,跟着爸妈叫外来人口,连小小的中考都享受不到平等待遇,不高出一百多分连个公办高中都上不了,民办学费那么高哪来的钱读书呀!今年就取消中考多好啊!孩子已初三了,中考后若考不上高中又该何去何从?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在今年的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介绍: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也就是说:2020年,全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不是意味着中考取消呢?这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取消中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说要“取消中考”?
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在内的很多人都提议取消中考。
他们的理由是:中考说白了就是入读高中的一个选拔性考试,当高中教育普及之后,中考的选拔性变得没有意义。
“取消中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说要“取消中考”?
未来五年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四点:
1. 高中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素质教育是必然的趋势,且坚定不移;
3. 贫困地区教育问题急需解决;
4.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以上。
由此可见,未来中考几乎只剩下一个作用,就是选拔哪些孩子进入哪些高中,也就是对孩子进行分层。
那么问题来了,只依靠一次考试就进行分层的结果是什么?
显而易见就是应试,而且单次考试就评定孩子的水平,本身也不合理,更不准确,对于家庭、孩子、学校乃至社会,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今天,在素质教育渐渐立足的今天,变“一锤定音”为“过程评价”,是必然趋势。
“中考招生”可能这样改
一、纯初中校:提升校额,更多机会。
如果真的改革,那么纯初中校(只设置初中),孩子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高中的升学率,增加“名额到校”成了这些学校的重要发展途径。
二、完全中学:本校直升,锁住生源,强迫发展。
至于完全中学(既有初中又有高中),他们拥有大比例的直升名额,比如接近50%。这样学校不能通过中考“甩掉”成绩差的孩子了,只能自己担着6年,那么只能全力教好。
三、名校自主招生
名校对于好学生的需求和好学生对于名校的需求是无法被遏制的。清华北大差不多7成的孩子都不是高考进去的,都是自主招生进去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初中也会如此,名校会有自己的自主招生选拔依据,但绝对不会是一次中考,中考只是最后一次大型的结业考试。3年的成绩,3年的综合素质评价,才会是未来选拔发展的趋势。
四、方式可能还有更多,录取越来越复杂
比如职高如何选拔,或者这些道路都没有走的孩子如何升入高中等。所以,未来中考一定会有更深的细则出现。
2020年就要开始实施,现在小学6年级以下的孩子都必须经历这个时代。
冷静下来分析,这样的中考改革其实强调的也无非是三个最大的改变:
1、变初中“一个中考重要”,成了“三年的成绩和行为都重要”;
2、进入名校变得更难,一次考试考高分一定比综合评价得高分更容易;
3、小升初的结果对中考的影响从“不算很大”变成“非常巨大”。
这些人这样说:
对“取消中考”最关心的,莫过于学生家长了,他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正方: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中考结束,收拾女儿初中学习用书和练习册,那一页页记满错题的笔记,那一张张深夜灯下强忍住困意解答的练习卷,纪录着一个花季少女的青春岁月。孩子今天度过了她第一个没有补课的周末,那久违的轻松的笑容和全家都很久没有过的幸福和满足感……”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在取消中考的讨论之中,中考压力大,不符合素质教育取向,成为了重要理由之一。
评价制度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方向,其根本性原因还是在于当前的教育评价体制。不从高考、中考上予以改革,基础教育的走向就不可能彻底转变。
中考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环节,同样也应当步入改革时代,取消中考,不失为改革的重要方向。
反方:取消中考,别带来更多不公平
“取消中考,延长义务教育至12年,实行高中就近入学,至少在目前而言,就意味着将有很多农村孩子、居住在偏远城郊的孩子,失去了升入重点高中的可能,要想获得未来竞争大学名校的录取资格,几率就更低了,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教育不公平。”
他们觉得,中考是明面上的选拔考试,用成绩来说话,用努力和汗水来争取,反而更加公平。
家长这样说:
@家长:完全可以缩短学制。以前的小学就是五年制,现在的高中阶段说是三年,其实所有的高中学校在高二已经把课上完了,高三最后一年就是复习强化。这么一算,小学5年加初中3年,再加高中2年,恰好10年。
@家长:这根本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教育。
@家长:好提案,现在小升初、中考害的家长乱找学校,乱花钱,乱上补习,不错,这个提案支持。
@家长 :虽然出发点是好,但是也要先解决不公平的问题,大家都不考试,根据就近原则选择学校吗?那农村孩子怎么办,还有学区房天价呢?
@家长:中考不能去掉!原先我们就害怕考不上高中,拼命的学,如果中考去掉,一天睡觉也能考上高中,如果换成以前的我,绝对就玩去了。现在想来,考试真的很好!
@家长:我们的孩子留在家叫留守,跟着爸妈叫外来人口,连小小的中考都享受不到平等待遇,不高出一百多分连个公办高中都上不了,民办学费那么高哪来的钱读书呀!今年就取消中考多好啊!孩子已初三了,中考后若考不上高中又该何去何从?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