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8长沙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张骞出使西域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选择正确的读音也是常考题型。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选择恰当的字词:一是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二是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下面给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张骞出使西域,供同学们思考练习,希望大家能有新的收获。
五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张骞(qiān)出使西域
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 是谁开拓的吗?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攻击匈奴。
张骞一行人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 。但他信心(坚 艰)定,不顾(坚 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骞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kān kàn)管才放松了。张骞乘(chèng chéng)机和他的
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 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终于来到了大宛国。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居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4分)
2.在短文中用“ “画出一个设问句。(2分)
3.张骞在出使西域时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
4.你觉得张骞是个怎 样的人?(3分)
五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答案:张骞(qiān)出使西域
1.艰 坚 kàn chèng
2.第1自然段。
3.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忍饥挨饿,还要躲避匈奴人的追杀。
4.提示:不畏艰难、意志顽强的人。
(查看答案请点击下一页)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选择正确的读音也是常考题型。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选择恰当的字词:一是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二是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下面给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张骞出使西域,供同学们思考练习,希望大家能有新的收获。
五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张骞(qiān)出使西域
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 是谁开拓的吗?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攻击匈奴。
张骞一行人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 。但他信心(坚 艰)定,不顾(坚 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骞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kān kàn)管才放松了。张骞乘(chèng chéng)机和他的
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 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终于来到了大宛国。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居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4分)
2.在短文中用“ “画出一个设问句。(2分)
3.张骞在出使西域时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
4.你觉得张骞是个怎 样的人?(3分)
五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答案:张骞(qiān)出使西域
1.艰 坚 kàn chèng
2.第1自然段。
3.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忍饥挨饿,还要躲避匈奴人的追杀。
4.提示:不畏艰难、意志顽强的人。
(查看答案请点击下一页)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