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如何有效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暑期在家,你的孩子读书了吗?
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怎样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又充当着怎样的角色呢?
今天,来自江西省上饶县第一小学的廖仲敏老师给我们投稿,分享她与自家孩子的阅读经。一起来看看吧。
当然,如果你对“教师家教”想法多多,留言给我们,也欢迎投稿给“好老师”,具体请见文末征稿栏,我们在这里等着你!
从家庭教育开始 引领孩子的阅读
说到阅读,我欣喜地看到,在我身边,读书的人比以前多了。
每次去书店,在陈列儿童书籍的那一角落总是熙熙攘攘。孩子们人手一书或倚柜而站或席地而坐。年龄尚小的,多由父母拿着书轻声细语地慢慢讲解,他们的脸上露出愉悦的神色。有时去图书馆更多看到的也是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选一本书书,然后坐到圆桌边认真地看起来。我班上的学生,他们也由初入学时的不知阅读为何物到现在的每天超额完成阅读量。
这是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国人人文素质提高的结果。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老师的功劳,请原谅我的自以为是。正如我前面所提,阅读的大部分群体主要是孩子、是学生。即使有家长的出现,他们大多是因为孩子的缘故,而孩子大多是受到老师的教化。
好吧,那我们就从孩子的阅读开始说起吧,即使我认为阅读是人人都应该自觉去做的事。
在阅读上,家庭教育绝对要走在学校教育的前面,即使在一个孩子还没有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他就应该已经接触阅读。
在家庭阅读中,如何引导孩子从阅读到悦读,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想知道的事。其实原理也并不难,关键是看有没有用心去做。我愿与大家分享我儿子的悦读历程。
从兴趣出发 选择孩子爱读的书
我儿子阅读起步很晚,大概是三岁半的时候。比起那些一岁认图、两岁认字的小朋友,他那时还只知道玩具。读小班之后每天回来给我背诵幼儿园教的儿歌,很是流畅。有次周末,我把幼儿园发的书拿出来任意翻开一页指着叫他读,他却不会。我才发现小孩子读书其实是背书的。这和旧时私塾先生教学是一个原理,先生摇头晃脑地读,学生也跟着摇头晃脑的读。
我买来一些小本的儿歌书,开始在家每天一首教儿子背。因为不识字的缘故,他不看文字倒是盯着文字附近的图片看,一边看一边还要提问,“妈妈,这只小蜜蜂为什么一边翅膀飞起来,一边翅膀不飞起来啊?”把我教读的诗歌给打断了。我发现他对图片感兴趣,尤其善于观察细微处。我开始选购绘本,没有身边人的推荐,我在网络上搜寻了专家所列的绘本书单,像比较经典的《猜猜我有多爱你》、《爱是当我们在一起》、《我爸爸》等温馨甜蜜的亲情绘本。亲子共读时,我自己被文字感动被图面吸引。每次读后,久久舍不得关上。但他似乎没有多大反应,一语不发、倒下就睡。我换另外几本试试,亦没明显改变。看来画风唯美、情节单一的故事对他吸引力不大。
我抛开名家书单,到淘宝网一家家看网友们的评价与建议,无意间我看到了《青蛙弗洛格的故事》,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一套共12本。没想到儿子对这套书的喜爱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每天都要缠着我讲,讲完一本又一本、十二本讲完又来一遍,如此循环。然后我发现他已经会读每一本书的大小标题也能概括地告诉我每本书的主要内容了,甚至弗洛格在每本书里的心情和表情他都能模仿的惟妙惟肖。我终于被他烦腻,拒绝再讲这套书,当我开始寻找另一套书的时候,他自己每天上床前拿一本看完才肯躺下,有时候他会读出其中一些文字。
再后来我又为他买了《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一、二季,《农场主弗瑞德的故事》一套。我慢慢总结出儿子喜欢冒险、幽默的故事,再后来的《神奇校车》一套、《丁丁历险记》一套,充分证明了我的猜想。还有自然科学、太空宇宙、恐龙类都是他的最爱,《恐龙世界》、《昆虫记》、《洋葱头历险记》、《脚掌外星人》、《十万个为什么》、《看里面》系列、《穿越时空》系列等。在阅读中欲擒故纵,有的放矢。
讲究阅读方法 把握阅读时机
找准孩子的阅读兴趣点之后,阅读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此时家长们要做的是讲究方法、把握时机。
我每天给儿子讲故事,时间一到我便立马放下书。他当然不肯,对于后面的情节很是期待,再三央求无果只好自己阅读,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这种状态已是悦读的雏形——孩子有意愿地去读书。
我反对一些家长一口气给孩子读完一本书。因为好奇心一旦被瞬间满足,日后便很难再次激发。但是我支持一本书反复讲反复读,只要孩子有要求。在成人眼里重复是件无聊的事,但在孩子的眼里,每重复一遍,他的认知与感受是不一样的。他会逐渐清楚整个故事的情节脉络、甚至每一个细节,如果你尝试给原文换一个词语或句子,他会立马上给你指出纠正。他开始对主人公的做法提出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啊?”他还会提出更好的属于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他应该怎样怎样。”阅读不就是要打开孩子的思维,促进孩子的思考吗?
如果你确定一本(套)书已经不能再激起孩子更多思维的火花时,你可以考虑为他重新选购书籍。而不是一开始就买回一大堆书放在家里,孩子既不会懂得珍惜也无从选择该看哪一本,只会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还有家长试图通过阅读提高孩子的识字量,这的确是个很好的主意。当我一年级的大多数学生面对“平”字组词第一反应是“平平”(课文主人公名),我5岁多的儿子脱口而出“太平洋”。而我问及他何以知晓此词时,他立马说出一大群与之相关的词语“北冰洋、大西洋、南美洲、北美洲…..”,唯恐我不解,他赶紧拿出自己“私藏”的世界地图给我“上课”。阅读真的可以让孩子“无师自通”,至少在识字上有这个功能。
营造悦读氛围 坚持陪伴参与
孩子的最大特点在于模仿,如果孩子一旦开始阅读且逐渐(已经)形成习惯。那么做父母的切不可自顾自地玩手机、打游戏。相比静态的书籍,电视、游戏的形色兼备、动感十足无疑更具吸引力,孩子一旦迷上极易沉溺其中,阅读的快感随即便可抛之脑后。
现在很多小学生的阅读难以自觉,我认为最主要根源就是刺激的电子游戏与丰富的动画片已经先入为主地进入他们的视线、抢占了他们大脑的先机。图书未必人人都有、电视电脑却是家家不缺。
因此家长们更要与孩子保持高度一致的阅读兴趣,孩子读书时,家长要读;孩子不读书时,家长也要尽量读,如此言传身教方能事半功倍。
除了在营造氛围上下足功夫,家长的坚持陪伴、亲身参与也是引导孩子真正走向悦读的重要一环。
我经常在生活中称呼儿子某书中某角色的名字,他先是一笑继而低头沉思然后大声回答“我不是某某,我是某某某,因为某某怎样怎样。”对于人物角色,他有自己的认同与排斥,他已经懂得判断一些是非、有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尽管还极不成熟。
有时,他看到书中精彩的部分便会拿过来与我分享,我总会停下手中的事情,听他强压笑意绘声绘色地跟我描述他的所见。我只要作专心聆听状,然后他先失控爆发出笑声,我也附和着他笑。他的感受得到共鸣满意离去,接着看书,我接着做事。也有时,我会和他分角色扮演精彩片段对话,彼此夸张的语调总会让他忍俊不禁,重复几遍都乐此不疲。
“阅读是快乐的”,儿子教会我这个道理。阅读也是美好的,最美好的阅读是悦读!
每每看到儿子随手拿起身边的书静静地看,沉醉其中,时不时发出笑声。完全没有意识到我的凝视。七岁多的他以及他看书的模样便是我眼里最美的风景。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暑期在家,你的孩子读书了吗?
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怎样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又充当着怎样的角色呢?
今天,来自江西省上饶县第一小学的廖仲敏老师给我们投稿,分享她与自家孩子的阅读经。一起来看看吧。
当然,如果你对“教师家教”想法多多,留言给我们,也欢迎投稿给“好老师”,具体请见文末征稿栏,我们在这里等着你!
从家庭教育开始 引领孩子的阅读
说到阅读,我欣喜地看到,在我身边,读书的人比以前多了。
每次去书店,在陈列儿童书籍的那一角落总是熙熙攘攘。孩子们人手一书或倚柜而站或席地而坐。年龄尚小的,多由父母拿着书轻声细语地慢慢讲解,他们的脸上露出愉悦的神色。有时去图书馆更多看到的也是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选一本书书,然后坐到圆桌边认真地看起来。我班上的学生,他们也由初入学时的不知阅读为何物到现在的每天超额完成阅读量。
这是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国人人文素质提高的结果。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老师的功劳,请原谅我的自以为是。正如我前面所提,阅读的大部分群体主要是孩子、是学生。即使有家长的出现,他们大多是因为孩子的缘故,而孩子大多是受到老师的教化。
好吧,那我们就从孩子的阅读开始说起吧,即使我认为阅读是人人都应该自觉去做的事。
在阅读上,家庭教育绝对要走在学校教育的前面,即使在一个孩子还没有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他就应该已经接触阅读。
在家庭阅读中,如何引导孩子从阅读到悦读,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想知道的事。其实原理也并不难,关键是看有没有用心去做。我愿与大家分享我儿子的悦读历程。
从兴趣出发 选择孩子爱读的书
我儿子阅读起步很晚,大概是三岁半的时候。比起那些一岁认图、两岁认字的小朋友,他那时还只知道玩具。读小班之后每天回来给我背诵幼儿园教的儿歌,很是流畅。有次周末,我把幼儿园发的书拿出来任意翻开一页指着叫他读,他却不会。我才发现小孩子读书其实是背书的。这和旧时私塾先生教学是一个原理,先生摇头晃脑地读,学生也跟着摇头晃脑的读。
我买来一些小本的儿歌书,开始在家每天一首教儿子背。因为不识字的缘故,他不看文字倒是盯着文字附近的图片看,一边看一边还要提问,“妈妈,这只小蜜蜂为什么一边翅膀飞起来,一边翅膀不飞起来啊?”把我教读的诗歌给打断了。我发现他对图片感兴趣,尤其善于观察细微处。我开始选购绘本,没有身边人的推荐,我在网络上搜寻了专家所列的绘本书单,像比较经典的《猜猜我有多爱你》、《爱是当我们在一起》、《我爸爸》等温馨甜蜜的亲情绘本。亲子共读时,我自己被文字感动被图面吸引。每次读后,久久舍不得关上。但他似乎没有多大反应,一语不发、倒下就睡。我换另外几本试试,亦没明显改变。看来画风唯美、情节单一的故事对他吸引力不大。
我抛开名家书单,到淘宝网一家家看网友们的评价与建议,无意间我看到了《青蛙弗洛格的故事》,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一套共12本。没想到儿子对这套书的喜爱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每天都要缠着我讲,讲完一本又一本、十二本讲完又来一遍,如此循环。然后我发现他已经会读每一本书的大小标题也能概括地告诉我每本书的主要内容了,甚至弗洛格在每本书里的心情和表情他都能模仿的惟妙惟肖。我终于被他烦腻,拒绝再讲这套书,当我开始寻找另一套书的时候,他自己每天上床前拿一本看完才肯躺下,有时候他会读出其中一些文字。
再后来我又为他买了《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一、二季,《农场主弗瑞德的故事》一套。我慢慢总结出儿子喜欢冒险、幽默的故事,再后来的《神奇校车》一套、《丁丁历险记》一套,充分证明了我的猜想。还有自然科学、太空宇宙、恐龙类都是他的最爱,《恐龙世界》、《昆虫记》、《洋葱头历险记》、《脚掌外星人》、《十万个为什么》、《看里面》系列、《穿越时空》系列等。在阅读中欲擒故纵,有的放矢。
讲究阅读方法 把握阅读时机
找准孩子的阅读兴趣点之后,阅读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此时家长们要做的是讲究方法、把握时机。
我每天给儿子讲故事,时间一到我便立马放下书。他当然不肯,对于后面的情节很是期待,再三央求无果只好自己阅读,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这种状态已是悦读的雏形——孩子有意愿地去读书。
我反对一些家长一口气给孩子读完一本书。因为好奇心一旦被瞬间满足,日后便很难再次激发。但是我支持一本书反复讲反复读,只要孩子有要求。在成人眼里重复是件无聊的事,但在孩子的眼里,每重复一遍,他的认知与感受是不一样的。他会逐渐清楚整个故事的情节脉络、甚至每一个细节,如果你尝试给原文换一个词语或句子,他会立马上给你指出纠正。他开始对主人公的做法提出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啊?”他还会提出更好的属于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他应该怎样怎样。”阅读不就是要打开孩子的思维,促进孩子的思考吗?
如果你确定一本(套)书已经不能再激起孩子更多思维的火花时,你可以考虑为他重新选购书籍。而不是一开始就买回一大堆书放在家里,孩子既不会懂得珍惜也无从选择该看哪一本,只会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还有家长试图通过阅读提高孩子的识字量,这的确是个很好的主意。当我一年级的大多数学生面对“平”字组词第一反应是“平平”(课文主人公名),我5岁多的儿子脱口而出“太平洋”。而我问及他何以知晓此词时,他立马说出一大群与之相关的词语“北冰洋、大西洋、南美洲、北美洲…..”,唯恐我不解,他赶紧拿出自己“私藏”的世界地图给我“上课”。阅读真的可以让孩子“无师自通”,至少在识字上有这个功能。
营造悦读氛围 坚持陪伴参与
孩子的最大特点在于模仿,如果孩子一旦开始阅读且逐渐(已经)形成习惯。那么做父母的切不可自顾自地玩手机、打游戏。相比静态的书籍,电视、游戏的形色兼备、动感十足无疑更具吸引力,孩子一旦迷上极易沉溺其中,阅读的快感随即便可抛之脑后。
现在很多小学生的阅读难以自觉,我认为最主要根源就是刺激的电子游戏与丰富的动画片已经先入为主地进入他们的视线、抢占了他们大脑的先机。图书未必人人都有、电视电脑却是家家不缺。
因此家长们更要与孩子保持高度一致的阅读兴趣,孩子读书时,家长要读;孩子不读书时,家长也要尽量读,如此言传身教方能事半功倍。
除了在营造氛围上下足功夫,家长的坚持陪伴、亲身参与也是引导孩子真正走向悦读的重要一环。
我经常在生活中称呼儿子某书中某角色的名字,他先是一笑继而低头沉思然后大声回答“我不是某某,我是某某某,因为某某怎样怎样。”对于人物角色,他有自己的认同与排斥,他已经懂得判断一些是非、有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尽管还极不成熟。
有时,他看到书中精彩的部分便会拿过来与我分享,我总会停下手中的事情,听他强压笑意绘声绘色地跟我描述他的所见。我只要作专心聆听状,然后他先失控爆发出笑声,我也附和着他笑。他的感受得到共鸣满意离去,接着看书,我接着做事。也有时,我会和他分角色扮演精彩片段对话,彼此夸张的语调总会让他忍俊不禁,重复几遍都乐此不疲。
“阅读是快乐的”,儿子教会我这个道理。阅读也是美好的,最美好的阅读是悦读!
每每看到儿子随手拿起身边的书静静地看,沉醉其中,时不时发出笑声。完全没有意识到我的凝视。七岁多的他以及他看书的模样便是我眼里最美的风景。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