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留学】他被哈佛斯坦福同时录取,却称曾有跳楼冲动!父母们必看的一封公开信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美国留学那点事
在美国大学录取季,中国出生后移民美国、目前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的华裔学生丹尼尔撰写了一封公开信,从孩子的心理角度揭示了名校光环背后华裔学生面对的升学压力以及美国大学录取过程中族裔间竞争的现状。
高中升学的压力曾经让他有过跳楼的冲动,在他自己看来,其高中生涯“实际上是一种侥幸的赌博”,不应被正常化。公开信的内容令人震动,其中所谈及的问题相信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此特别全文刊出,希望对正在苦读的广大华裔高中生以及他们望子成龙的父母有一定的借鉴。
我2015年从亚凯迪亚高中毕业,被哈佛、斯坦福等大学录取,现在是斯坦福大学二年级学生。基于这句话,您可能认为对我高中时候的样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真实情况并不是您所想象的那样。
您可能以为我高中阶段学习方面一定很顺利,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高中4年来,每得一个A,平均下来大概就得有一次恐慌的经历。每次得不了A的时候,恐慌发作得当然就更严重。我有过跳楼的冲动。但是,大多数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我会感觉难受到连真正跳下去的动力都没有。4年来,我经常会有非周末没时间睡觉的经历。有时候,会连续几个月,在非周末期间日均睡眠低于四个小时。有时连周末都没有补觉的机会。
这种情况很容易用褒义的话来讲:您可以说我有干劲、有动力、有野心,等等。您甚至可以用大学录取官的行话来说我的成绩单如何出色,我的课外活动如何优秀。我承认这些方面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更准确的说法是:我高中4年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几乎是一直徘徊在崩溃的边缘。
以学习为例,当时我的时间表根本没有任何的缓冲余地。就算能延期的作业延期了,能吃个零分的作业不做了,我还是得争分夺秒。无论什么作业,什么任务,都只能是在最后一刻才能做完。在大学,我的学业也不算轻松,但是直到现在,还从没有什么经历能和高中的忙碌相比较。
我不对我高中的经历有任何忌恨或后悔的感觉。它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锻炼。没有这些经历,我估计不会从挫折中成长这么多,学到这么多。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认为更多的孩子——您的孩子——应该走这条路。
您也许不知道,亚凯迪亚高中大概70%的学生是亚裔,其中绝大多数又是华裔。华裔家长们自己组织一个家长会,其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在每月例会上请来各类专家做有关大学录取的讲座。每年,在录取结果发布的季节,家长会请来的“专家”是被名校录取的学生们。
我记得我当时和两个被藤校录取的同学也被请去给满满一礼堂的家长演讲。演讲之前,家长会建议我们把履历上的所有信息都写进一个幻灯片上,然后用这个幻灯片来给大家解读我们的高中经历:选了什么课,参加了什么俱乐部,课外活动是什么,在哪里做义工等等。我们在台上讲,台下的家长们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记录。我们的高中生涯就这样变成了各位家长用来鞭策自家孩子尽其所能效仿的模版。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感到难受,因为我不希望成为您家孩子的榜样,因为我不希望您家孩子活得像我当时那样痛苦。我最后的结局是好的,但是所付出的是什么代价?
高中4年,我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完全被忽略了。我当时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试图面对我的心理负担,所以我的应对措施就是忽视一切。我在大学才开始重视我的心理健康。但是等我到了斯坦福的时候,我的心理状况已经坏得一塌糊涂,需要漫长的适应过程才逐渐好转。这是我付出的代价,我真的不希望您家孩子也付出这么多。
但是我也明白,您可能觉得为了考上名校,这样的代价并不过分。至少,您可能觉得这只不过是努力学习的副作用而已。其实我很明白您的心思。望子成龙咱都不用提,谁不希望自己家孩子努力学习,长大有出息?您为大学录取而焦虑,我也明白。亚裔子弟在这方面的确和白人孩子比有几点先天性的劣势:
一,亚裔孩子家里说的都不是英文或不是地道的英文,家长相对来说对升学过程比较不了解,所以咱们信息上有缺陷。
二,咱亚裔和美国主流社会还是有一定分离的,所以亚裔孩子欠缺所谓的“社会资本”能提供的帮助(比如,能找到好暑期实习机会的关系)。
三,美国平权法案的确对亚裔学生有歧视倾向,并因此照顾白人学生。如果再加上您家是低收入或者孩子英语不是母语的话,您又多了第四条、第五条。
在美国现有的系统下,能上哈佛、斯坦佛、宾州大学这样的名校的确可以获得很多好处。任何人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当然要付出代价。不过,问题就是,如果一个孩子从起跑线开始就处于劣势,他需要付出的代价必然更严酷,更离谱。这种不公正是系统化的歧视所造成的,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正的,所以在目前情况下,亚裔学生确实需要比白人学生还要努力才能达到进入名校的目标。
但是那又怎么样?您的孩子需要努力,但是“努力”又代表什么?我只知道,我在高中的经历绝不能被正常化。但是当我把那个差点把我弄垮的选课表提供给您,作为您的孩子模仿的样板的时候,而实际上我做的恰恰如此。
像我那样的高中生涯实际上是一种侥幸的赌博,我的确有可能考上名校,但是更有可能在高中的时候或者刚入大学就完全垮掉。我没有垮掉,只能算是我走运而已。我觉得这不是值得您孩子尝试的赌博。谁都希望孩子能成功,能有出息。但是,成功的代价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您孩子的身心健康。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美国留学那点事
在美国大学录取季,中国出生后移民美国、目前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的华裔学生丹尼尔撰写了一封公开信,从孩子的心理角度揭示了名校光环背后华裔学生面对的升学压力以及美国大学录取过程中族裔间竞争的现状。
高中升学的压力曾经让他有过跳楼的冲动,在他自己看来,其高中生涯“实际上是一种侥幸的赌博”,不应被正常化。公开信的内容令人震动,其中所谈及的问题相信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此特别全文刊出,希望对正在苦读的广大华裔高中生以及他们望子成龙的父母有一定的借鉴。
我2015年从亚凯迪亚高中毕业,被哈佛、斯坦福等大学录取,现在是斯坦福大学二年级学生。基于这句话,您可能认为对我高中时候的样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真实情况并不是您所想象的那样。
您可能以为我高中阶段学习方面一定很顺利,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高中4年来,每得一个A,平均下来大概就得有一次恐慌的经历。每次得不了A的时候,恐慌发作得当然就更严重。我有过跳楼的冲动。但是,大多数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我会感觉难受到连真正跳下去的动力都没有。4年来,我经常会有非周末没时间睡觉的经历。有时候,会连续几个月,在非周末期间日均睡眠低于四个小时。有时连周末都没有补觉的机会。
这种情况很容易用褒义的话来讲:您可以说我有干劲、有动力、有野心,等等。您甚至可以用大学录取官的行话来说我的成绩单如何出色,我的课外活动如何优秀。我承认这些方面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更准确的说法是:我高中4年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几乎是一直徘徊在崩溃的边缘。
以学习为例,当时我的时间表根本没有任何的缓冲余地。就算能延期的作业延期了,能吃个零分的作业不做了,我还是得争分夺秒。无论什么作业,什么任务,都只能是在最后一刻才能做完。在大学,我的学业也不算轻松,但是直到现在,还从没有什么经历能和高中的忙碌相比较。
我不对我高中的经历有任何忌恨或后悔的感觉。它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锻炼。没有这些经历,我估计不会从挫折中成长这么多,学到这么多。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认为更多的孩子——您的孩子——应该走这条路。
您也许不知道,亚凯迪亚高中大概70%的学生是亚裔,其中绝大多数又是华裔。华裔家长们自己组织一个家长会,其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在每月例会上请来各类专家做有关大学录取的讲座。每年,在录取结果发布的季节,家长会请来的“专家”是被名校录取的学生们。
我记得我当时和两个被藤校录取的同学也被请去给满满一礼堂的家长演讲。演讲之前,家长会建议我们把履历上的所有信息都写进一个幻灯片上,然后用这个幻灯片来给大家解读我们的高中经历:选了什么课,参加了什么俱乐部,课外活动是什么,在哪里做义工等等。我们在台上讲,台下的家长们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记录。我们的高中生涯就这样变成了各位家长用来鞭策自家孩子尽其所能效仿的模版。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感到难受,因为我不希望成为您家孩子的榜样,因为我不希望您家孩子活得像我当时那样痛苦。我最后的结局是好的,但是所付出的是什么代价?
高中4年,我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完全被忽略了。我当时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试图面对我的心理负担,所以我的应对措施就是忽视一切。我在大学才开始重视我的心理健康。但是等我到了斯坦福的时候,我的心理状况已经坏得一塌糊涂,需要漫长的适应过程才逐渐好转。这是我付出的代价,我真的不希望您家孩子也付出这么多。
但是我也明白,您可能觉得为了考上名校,这样的代价并不过分。至少,您可能觉得这只不过是努力学习的副作用而已。其实我很明白您的心思。望子成龙咱都不用提,谁不希望自己家孩子努力学习,长大有出息?您为大学录取而焦虑,我也明白。亚裔子弟在这方面的确和白人孩子比有几点先天性的劣势:
一,亚裔孩子家里说的都不是英文或不是地道的英文,家长相对来说对升学过程比较不了解,所以咱们信息上有缺陷。
二,咱亚裔和美国主流社会还是有一定分离的,所以亚裔孩子欠缺所谓的“社会资本”能提供的帮助(比如,能找到好暑期实习机会的关系)。
三,美国平权法案的确对亚裔学生有歧视倾向,并因此照顾白人学生。如果再加上您家是低收入或者孩子英语不是母语的话,您又多了第四条、第五条。
在美国现有的系统下,能上哈佛、斯坦佛、宾州大学这样的名校的确可以获得很多好处。任何人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当然要付出代价。不过,问题就是,如果一个孩子从起跑线开始就处于劣势,他需要付出的代价必然更严酷,更离谱。这种不公正是系统化的歧视所造成的,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正的,所以在目前情况下,亚裔学生确实需要比白人学生还要努力才能达到进入名校的目标。
但是那又怎么样?您的孩子需要努力,但是“努力”又代表什么?我只知道,我在高中的经历绝不能被正常化。但是当我把那个差点把我弄垮的选课表提供给您,作为您的孩子模仿的样板的时候,而实际上我做的恰恰如此。
像我那样的高中生涯实际上是一种侥幸的赌博,我的确有可能考上名校,但是更有可能在高中的时候或者刚入大学就完全垮掉。我没有垮掉,只能算是我走运而已。我觉得这不是值得您孩子尝试的赌博。谁都希望孩子能成功,能有出息。但是,成功的代价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您孩子的身心健康。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