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俞敏洪:我为什么要回顾新东方25年发展历程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新东方成立于1993年11月16日。今年是新东方成立25周年。25年,就是四分之一世纪,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算长,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25周年算是不短的周期。尽管所有的企业创始人,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变成百年老店,但真的变成百年老店的企业并不多。在多变的竞争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要保持企业长青,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
新东方25年的发展,和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高度重合。我个人的发展,就始于改革开放的第一年:1978年。那是我第一年开始高考。三年后,我进入了北京大学学习,从此,在北大当了五年学生,六年老师。在北大的十一年,刚好和国家鼓励思想解放,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高度吻合。我对思想解放深有感触,因为每一次解放都有大量的书籍伴随出版,我如饥似渴阅读,也逐渐形成了开放的思想意识。但在北大,离开社会现实很远,在象牙塔里自娱自乐,对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事情,只是远观和评点。
1991年,我在无奈之下,从北大辞职,一脚跨进了海里,下海创业。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带来了光明和信心。我下决心成立自己的培训学校,终于于1993年,成立了新东方学校,从此开始了我从来没有预先设计过的人生篇章。
人生和事业,原则上都应该预先设计和认真规划,但生命发展的拐点,往往不在我们的预料和设计之中。新东方的出现和成长,以及后来的发展走向,从来就没有在我的设计之中。国家的大形势就不是我们能够设计的。人就像在洪流中的一滴水,你只能选择跟着洪流一起流动。大部分时候,你都不可能选择加入哪股洪流。
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国有了千年没有的自由和繁荣,让更多的人得到了展现自己能力和才华的机会,获得了事业和成就,我们不能不感谢这个时代。当然,人也不完全是被动的。我们小时候就听说过一句话,人挪活树动死。我们在大时代的洪流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所以我非常庆幸没有一直在北大的象牙塔里待下去,走出校门闯荡世界,终于和朋友们一起,努力让新东方成为了远不止我一个人的事业。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办一个培训班;从来没有想到,新东方一做就已经做了25年;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是以这种方式过下来的,而且必将还要沿着新东方的轨迹继续走下去。生命和事业,都在不可预料和自我选择中交替发展,既有外在的推动力,又有内在的驱动力。
25年的新东方,给了我太多的意外之喜,让我锻炼发挥了自己根本就不敢想的潜能和才华,和朋友们一起,体会到了共同创造事业的美好。当然在这25年中,我也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困难和艰辛,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在得到的同时失去了很多:失去了本来可以在美丽的大学校园的平静生活,失去了和自己的家人孩子在一起更多的时光,失去了在斗室书桌前不问世事的读书思考,身心健康也有很多的损伤。
在那个冬天灰蒙蒙的早上,当我把全部的家当装上一辆三轮车,推出北大校门的时候,一不小心一脚踏出去,从此在名利场上,在利益、友情、竞争等的纠葛中一直走到今天。回头看,四分之一的世纪已经过去了,我从一个28岁下海的小伙子,已经变成了56岁的中年人,从青涩走向了成熟,也从鲁莽走向了保守,回顾起来有遗憾、有感慨、有喜悦、有悲伤,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感,从心里不绝如缕的流出;面向未来,心里依然有太多的期待和愿望,人生易老不服老。现在的我,可以用老骥伏枥、壮志不已来形容。过去的新东方,我不把它看作是成就,我宁愿把它看作是新生命的起点。
知过往而追来日。在经历了25年的倥偬岁月后,我觉得应该静下心来,泡一杯茶、点一柱香,在有树影的窗户边坐下来,看着窗外斑驳的阳光,好好想一下过去的25年,我是怎么度过的,新东方是如何成长的,很多事情的决策点和利益得失点在什么地方?我要用一种坦诚的态度、一种真实的原则,来重新构建我个人和新东方25年的发展历程。
黑格尔说过:“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到的知识,就是我们从历史中什么都学不到。”我自己不这么认为,人类就是在不断反思中进步的。作为个人,我也是在不断自省和反思中取得进步的。所以对于过去25年,不管是对于我个人还是新东方的事业,做一次系统性的反思和讲述,我觉得十分必要。
其实,我们对于发生的事情的还原和思考,是必须经常发生的。企业管理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就是对于所做事情的复盘,通过复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效率。我自己对于自己的生活,已经养成了每年、每月、每周、每日复盘的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让我得益良多,让自己逐渐过上了理智而有效的生活,让自己能够更加看透生命的本质和重点。
原则上,对于过去事情的思考和总结,是个人的事情。那我为什么还要录制成视频和音频,向社会公开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新东方早就变成了一家众所周知的公司,很多人对新东方的成长历程感兴趣。现在创业者日众,尽管我们这一代创业者走过的路,和现在新一代创业者要走的路,不尽相同,但总有某些关键点有共通之处。因此,只要年轻人愿意听,总还能够从中得到某些领悟;二是面对一群人讲述的时候,更加让我感到,我不是在自言自语,而是和一帮朋友坦诚交流。这既考验我的真诚能力,也让我更加愿意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否则一个人孤独回顾25年的发展,还真是一件磨人的事情。
我最喜欢看的书之一《文学回忆录》,是木心对一帮朋友讲课的记录。尽管记录者是陈丹青,但如果没有一帮朋友坐在周围,我觉得木心未必有耐心讲述那么细致、那么真诚的文学美学哲学思想。我自然没有办法和木心比,但讲述一下新东方的发展史,为改革开放的历史留下一点痕迹和记录,也是蛮美好的一件事情。
于是就有了《俞敏洪亲述新东方成长历程》。不是为了立功、立言、立德,不是为了标榜自己的能力和新东方的社会贡献(如果有的话),而是为了整理、剖析、反思,为了未来25年,我自己个人的生命之路能够走得更好,新东方的发展之路能够走得更好。
每个个人和每个事业都是有局限的,我们不太容易打破自己的局限,就像我们不能拎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脱离地球。但生命总会有一种突破自己的欲望,也只有突破自己,破茧成蝶,我们才能迎接下一轮更高层次的发展。尽管人生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但打破枷锁,勇往直前,为自己和事业赢得更加广阔和自由的发展空间,正是我们人生的全部目的。
扫描下方二维码,听俞老师给你讲睡前故事——《俞敏洪亲述新东方成长历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新东方成立于1993年11月16日。今年是新东方成立25周年。25年,就是四分之一世纪,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算长,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25周年算是不短的周期。尽管所有的企业创始人,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变成百年老店,但真的变成百年老店的企业并不多。在多变的竞争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要保持企业长青,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
新东方25年的发展,和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高度重合。我个人的发展,就始于改革开放的第一年:1978年。那是我第一年开始高考。三年后,我进入了北京大学学习,从此,在北大当了五年学生,六年老师。在北大的十一年,刚好和国家鼓励思想解放,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高度吻合。我对思想解放深有感触,因为每一次解放都有大量的书籍伴随出版,我如饥似渴阅读,也逐渐形成了开放的思想意识。但在北大,离开社会现实很远,在象牙塔里自娱自乐,对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事情,只是远观和评点。
1991年,我在无奈之下,从北大辞职,一脚跨进了海里,下海创业。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带来了光明和信心。我下决心成立自己的培训学校,终于于1993年,成立了新东方学校,从此开始了我从来没有预先设计过的人生篇章。
人生和事业,原则上都应该预先设计和认真规划,但生命发展的拐点,往往不在我们的预料和设计之中。新东方的出现和成长,以及后来的发展走向,从来就没有在我的设计之中。国家的大形势就不是我们能够设计的。人就像在洪流中的一滴水,你只能选择跟着洪流一起流动。大部分时候,你都不可能选择加入哪股洪流。
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国有了千年没有的自由和繁荣,让更多的人得到了展现自己能力和才华的机会,获得了事业和成就,我们不能不感谢这个时代。当然,人也不完全是被动的。我们小时候就听说过一句话,人挪活树动死。我们在大时代的洪流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所以我非常庆幸没有一直在北大的象牙塔里待下去,走出校门闯荡世界,终于和朋友们一起,努力让新东方成为了远不止我一个人的事业。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办一个培训班;从来没有想到,新东方一做就已经做了25年;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是以这种方式过下来的,而且必将还要沿着新东方的轨迹继续走下去。生命和事业,都在不可预料和自我选择中交替发展,既有外在的推动力,又有内在的驱动力。
25年的新东方,给了我太多的意外之喜,让我锻炼发挥了自己根本就不敢想的潜能和才华,和朋友们一起,体会到了共同创造事业的美好。当然在这25年中,我也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困难和艰辛,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在得到的同时失去了很多:失去了本来可以在美丽的大学校园的平静生活,失去了和自己的家人孩子在一起更多的时光,失去了在斗室书桌前不问世事的读书思考,身心健康也有很多的损伤。
在那个冬天灰蒙蒙的早上,当我把全部的家当装上一辆三轮车,推出北大校门的时候,一不小心一脚踏出去,从此在名利场上,在利益、友情、竞争等的纠葛中一直走到今天。回头看,四分之一的世纪已经过去了,我从一个28岁下海的小伙子,已经变成了56岁的中年人,从青涩走向了成熟,也从鲁莽走向了保守,回顾起来有遗憾、有感慨、有喜悦、有悲伤,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感,从心里不绝如缕的流出;面向未来,心里依然有太多的期待和愿望,人生易老不服老。现在的我,可以用老骥伏枥、壮志不已来形容。过去的新东方,我不把它看作是成就,我宁愿把它看作是新生命的起点。
知过往而追来日。在经历了25年的倥偬岁月后,我觉得应该静下心来,泡一杯茶、点一柱香,在有树影的窗户边坐下来,看着窗外斑驳的阳光,好好想一下过去的25年,我是怎么度过的,新东方是如何成长的,很多事情的决策点和利益得失点在什么地方?我要用一种坦诚的态度、一种真实的原则,来重新构建我个人和新东方25年的发展历程。
黑格尔说过:“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到的知识,就是我们从历史中什么都学不到。”我自己不这么认为,人类就是在不断反思中进步的。作为个人,我也是在不断自省和反思中取得进步的。所以对于过去25年,不管是对于我个人还是新东方的事业,做一次系统性的反思和讲述,我觉得十分必要。
其实,我们对于发生的事情的还原和思考,是必须经常发生的。企业管理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就是对于所做事情的复盘,通过复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效率。我自己对于自己的生活,已经养成了每年、每月、每周、每日复盘的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让我得益良多,让自己逐渐过上了理智而有效的生活,让自己能够更加看透生命的本质和重点。
原则上,对于过去事情的思考和总结,是个人的事情。那我为什么还要录制成视频和音频,向社会公开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新东方早就变成了一家众所周知的公司,很多人对新东方的成长历程感兴趣。现在创业者日众,尽管我们这一代创业者走过的路,和现在新一代创业者要走的路,不尽相同,但总有某些关键点有共通之处。因此,只要年轻人愿意听,总还能够从中得到某些领悟;二是面对一群人讲述的时候,更加让我感到,我不是在自言自语,而是和一帮朋友坦诚交流。这既考验我的真诚能力,也让我更加愿意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否则一个人孤独回顾25年的发展,还真是一件磨人的事情。
我最喜欢看的书之一《文学回忆录》,是木心对一帮朋友讲课的记录。尽管记录者是陈丹青,但如果没有一帮朋友坐在周围,我觉得木心未必有耐心讲述那么细致、那么真诚的文学美学哲学思想。我自然没有办法和木心比,但讲述一下新东方的发展史,为改革开放的历史留下一点痕迹和记录,也是蛮美好的一件事情。
于是就有了《俞敏洪亲述新东方成长历程》。不是为了立功、立言、立德,不是为了标榜自己的能力和新东方的社会贡献(如果有的话),而是为了整理、剖析、反思,为了未来25年,我自己个人的生命之路能够走得更好,新东方的发展之路能够走得更好。
每个个人和每个事业都是有局限的,我们不太容易打破自己的局限,就像我们不能拎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脱离地球。但生命总会有一种突破自己的欲望,也只有突破自己,破茧成蝶,我们才能迎接下一轮更高层次的发展。尽管人生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但打破枷锁,勇往直前,为自己和事业赢得更加广阔和自由的发展空间,正是我们人生的全部目的。
扫描下方二维码,听俞老师给你讲睡前故事——《俞敏洪亲述新东方成长历程》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