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及解析

2019-01-04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球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如何利用高考真题?对于刚进入高三的学生,错题多很正常,但要重视这些错题,一定要做一个分析记录:是单纯的知识点模糊?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深?还是缺乏解题思路?以后的复习中,还会多次拿出真题来对比分析。高三整个的一年就是一个检测、巩固练习,再检测、再巩固练习的过程。以下是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解析,供学生练习。

  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纠葛(gé) 瓜蔓(màn) 牛皮癣(xuǎn) 为(wèi)虎作伥

  B.惬(qiè)意 觊(jì)觎 蒙蒙(mēng)亮 扺(zhǐ)掌而谈

  C.谄(chǎn)媚 压轴(zhóu) 一溜(liù)烟 间不容发(fà)

  D.豆豉(chǐ) 箴(zhēn)言 轧(zhá)马路 开门揖(yī)盗

  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5.(3分)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6.(4分)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

  (1)陈璋,字   。说明:

  (2)孙冠群,字   。说明:   。

  7.(5分)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9分)

  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1)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内在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比内部语言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3)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9.(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①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注】①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里的开支。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4分)

  (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19分)

  10.(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①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②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③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坎而置之屋壁坎:挖洞

  B.当涂兵之冲冲:突袭,冲击

  C.侯下车下车:读到任

  D.力不赡耳赡:足,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子之恭也将以有为也

  B.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颐指而办吾尝跂而望焉

  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学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②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11.(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蓁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①   ②

  (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12.(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   ”一句的注释。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13.(6分)古诗文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天之苍苍,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2)长桥卧波,   ?   ?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3)   ,百步九折萦岩峦。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守着窗儿,   !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我最怜君中宵舞,   。看试手,   。(辛弃疾《贺新郎》)

  四、作文(60分)

  14.(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纠葛(gé) 瓜蔓(màn) 牛皮癣(xuǎn) 为(wèi)虎作伥

  B.惬(qiè)意 觊(jì)觎 蒙蒙(mēng)亮 扺(zhǐ)掌而谈

  C.谄(chǎn)媚 压轴(zhóu) 一溜(liù)烟 间不容发(fà)

  D.豆豉(chǐ) 箴(zhēn)言 轧(zhá)马路 开门揖(yī)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形近字的辨识,指导学生在遇到多音字时要格外留心一点,要注意一些多音字的多个读音,平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析,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析.

  【解答】A.“瓜蔓(wàn)”,故不符合题意;

  B.正确,故符合题意;

  C.“压轴(zhòu)”,故不符合题意;

  D.“轧(yà)马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辨识,尤其是多音字、形近字.做题时一般用排除法.能力层级为识记A.

  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分析】此题考查了字形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比较排除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解答】A.“幅原”应为“幅员”;

  B.“声名雀起”应为“声名鹊起”;

  C.正确;

  D.“弃若蔽屣”应为“弃若敝屣”。

  故选:C。

  【点评】错别字题主要是注意同音代替现象.有些词语可以根据意思来判断,如“弃若敝屣”中“敝屣”之“破旧的鞋子”,“敝”为“破旧”的意思,故不有“艹”字头.

  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解答】A.何况: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符合句意;

  B.结余:结算后的剩余。不合句意“省吃俭用”;

  C.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符合句意;

  D.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符合句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表述正确;

  B.语义重复,“妇孺”包含了“孩童”,与后文重复,可删去“及孩童”;

  C.句式杂糅,“脱不开为…发声”杂糅,删去“为…发声”;

  D.成分残缺,在“被称为”前加上“该法”。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结构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

  5.(3分)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语句衔接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推理、判断.

  【解答】从上下句子语境来看,后一个句子是“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可见前一句子的主语应该是“石头”,由此排除了A和C项。D项用判断动词“是”进一步强调主语为“石头”,因此选D项。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要注意内容的前后照应,考虑语脉是否相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能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语相呼应的选项,进而确定其先后顺序,使其语脉的链条相衔接.

  6.(4分)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

  (1)陈璋,字 玉成 。说明: 玉汝于成

  (2)孙冠群,字 谦之 。说明: 谦虚戒之 。

  【分析】作答本题首先参考例句分析的内容,然后根据名与字的意义进行分析.

  【解答】(1)示例:玉成“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

  (2)示例:谦之“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5分)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

  【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漫画含义的题目,考点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类题目的考核重点有两个概述内容和分析语意(包括拟题),分析结论和提出建议.这类题目的考核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多为概括图表的内容和分析规律以及提出建议,近几年有多个省市进行考核.

  【解答】(1)首先,仔细阅读图表上的文字,最下方有“全国和浙江”,右下角是时间“2013﹣2014”,数字显示是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根据这些内容可拟出标题.

  (2)根据数字的对比,可得出结论 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 率高于全国水平;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 然后再根据结论给浙江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即可.

  答案

  (1)示例:2013﹣2014年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

  (2)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③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

  【点评】图文转换题的题型 :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1、 表(格)文(字)转换题;

  2、 图文转换题;

  3、(漫)画文(字)转换.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两种.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9分)

  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1)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内在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作为比内部语言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3)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分析】科普文阅读方法:

  1、提取科技信息

  提取科技信息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组合重点段落.有些科学小品中的科技信息相对集中,只要将有关段落加以组合就可以了.

  二是分散摘录信息.有一些文章,科技信息犹如满天星斗点缀在文中,这就要分散摘录.

  摘录时要做到六不:不摘录穿插的故事;不摘录形象的描述;不摘录生动的阐释;不摘录抒发的感受;不摘录作者的设想;不摘录没有知识含量的首尾与过渡.

  2、揣摩写作技巧

  揣摩写作技巧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整体揣摩.科学小品的整体布局一般有漫话式、设问式、穿插式、拟人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漫话式布局行文流畅,设问式布局条理清晰,穿插式布局内容丰厚,拟人式布局情趣盎然,问答式布局生动活泼…这些布局各有其妙,应细细体会.二是局部揣摩.这类文章的局部安排一般有引用材料、讲述故事、设置悬念、留下问题等等.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于“内部言语”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一段.A项中“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表述有误,因为第一段的第一句中说“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B项内容在第一句的最后一分句可以看出.C项内容可以由“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推断“不需要始终伴随”,由“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得出“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D项的内容可以由“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等句推断.

  (2)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A项明显错误,第一段最后一句提到“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事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可以推知“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不是“言语思维”.B项“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的“都”字绝对化.因为文中说到“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思维并不能全部化为言语.C项属于强加因果,前后不能构成因果关系.D项在文中相对应的文字是“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得相继展开来”“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

  (3)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综合分析能力.文中主要表达的意思是言语与思维之间的距离和差异.外部言语﹣﹣言语思维﹣﹣思维本身,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思维具有不可表达性的悲哀,也就是说,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言语也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因此,人与人的心灵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

  答案:

  (1)A

  (2)D

  (3)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

  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

  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

  【点评】科普文答题技巧

  1、通读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审清题干,发掘和把握试题中有效的提示性信息

  3、定位阅读,强化对应意识

  4、原文利用和自我加工相结合

  9.(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①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注】①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里的开支。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4分)

  (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分析】(1)考查赏析作品的形象.具体要求是分析“形象特点”,而不是“性格特点”,主要抓住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归纳概括.

  (2)考查表达技巧的作用.主要考虑在刻画人物、推动情节、表现主旨这几方面的作用.

  (3)考查赏析文句.赏析类题的解答,首先是要准确判断出所给材料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就是要分析表达效果.做题还要注意,着眼于画线,还要立足于上下文这个具体的语境.另外,还要注意画线句子的性质,这样答题才能不错不漏.

  (4}赏析写作特色.首先判明其特色,然后紧扣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5)探究小说的意蕴.主要从人物性格及其社会意义分析、探究.

  【解答】(1)第三段描写人物,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行为描写与语言描写.肖像“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表现 他“邋遢、又老又丑”;行为“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表明“牙口不好(老)、吃相难看(丑)、不讲卫生”,“自言自语”表现他的“怪异”.

  故参考答案为:①老丑; ②邋遢; ③怪异.

  (2)先找出“虚拟旁观者”说了什么,在分析其作用.“虚拟旁观者”的语言内容为“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是说“老头的“糟”﹣﹣形象糟、内里糟,表现对老头的鄙夷.再联系前后文,想打架的缘由是“他多了心”,表明他的“怪异”;后文情绪很快平复,说明他不是真的要打架,只是想”要面子'﹣﹣维护“自尊”,这就告诉我们:再卑微的人也会尽力维护“自尊”.

  故参考答案为: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引发对作品社会意义的探究.

  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划线句子运用神态描写与动作描写,表现他的情绪变化,突出“变化之快”.一是照应第三段的行为描写,强化其性格特征.二是承接上文,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表明“打架”的真实意图:维护自己的“尊严”,引发我们的思考.

  故参考答案为: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引发对作品社会意义的探究.

  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4)解答答本题,先搞清楚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所写的内容,从此出发去考虑二者本身分别有什么好处,然后再综合考虑.小说开头用大量篇幅描写饭馆,实际上就是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或暗含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的主题与之密切相关.细致的描写更便于我们分析人物形象、探明小说主旨.结尾交代人物的结局及其简洁,设置悬念,引发我们的思考.繁简的巧妙安排,使得文章结构布局多样,不拘一格.

  故参考答案为: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5)主要考虑下面问题:人物的形象特点与性格特征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倾向是什么?“捡烂纸的老头”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故参考答案: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参考答案:

  (1)①老丑;②邋遢;③怪异

  (2)①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

  ②引发我们的思考,揭示文章的意蕴:卑微的人也有自尊.

  (3)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引发对作品社会意义的探究.

  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4)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5)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点评】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求具有典型性,即所刻划的人物应能代表社会中的一类人;小说的故事情节要求完整,即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构成(有的小说情节还有序幕和尾声);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也要求具有典型性,故有小说是“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之说.

  扣紧三要素进行分析,把握小说的主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19分)

  10.(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①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②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③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坎而置之屋壁坎:挖洞

  B.当涂兵之冲冲:突袭,冲击

  C.侯下车下车:读到任

  D.力不赡耳赡:足,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臣子之恭也将以有为也

  B.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颐指而办吾尝跂而望焉

  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学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②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可采用联想课文原句法;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熟背18个常见虚词,且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

  (3)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是否存在张冠李戴的错误,是否有无中生有的错误.

  (4)此类文言文断句题,根据前后文弄清楚语境,以含义断句,同时,利用文言文常见的虚词、固定句式、对偶句式等语法现象断句(句首虚词:盖、夫、何.句中停顿虚词:者、也.句末虚词:也、乎、矣、耶、焉、哉、耳.固定句式:何…为、其…乎、徒…耳、…者…也、此…也).此题主要根据语境和对句子的理解.

  (5)此题考查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逐字落实(留、换、删、补、调﹣﹣五字法翻译:保留原文表名称的词;将古文单音节词转换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古意转换为今意;删掉不需要翻译的虚词;补出省略成分;调整倒装句语序),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文通句顺.

  【解答】(1)B项“冲”翻译为“要冲,交通要道”.“当涂兵之冲”该句是判断句,“当涂”是主语(地点),“兵”根据前后语境应解释为“战争,战事”,“之”为结构助词“的”,那么“冲”就应该为名词,理解为“要冲,交通要道”.全句翻译为“当涂是战争的交通要道”(可意译为:当涂是兵家必争之地)

  (2)A.都是语气词.前者表判断语气,后者表感叹语气.

  B.均为连词,但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

  C.都是连词,均表修饰.

  D.均为助词.前者是句中停顿,后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B项中“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重要性”错误,原文是“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来这里做主持政事的,谁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啊,而独独把这事忘记了,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是没有能力顾及罢了),故B项内容错误.

  (4)“先是”是一个表时间的词语,“是”后面显然要断开.“楼居”与“材既具”之间有总分的关系,要断开.侯是人名可以据此断开,辟前面省略了侯,与前面道理相同.“凡…”,“无…”构成两个分句,自然要断开.断句可利用标志词如词性句式,更要利用句意和虚词构成的前后关系.

  故答案为: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5)重点字词.

  ①“略”译为“大略,大致”,“孰”译为“什么”,“于”译为“比”,“先于此者”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此者先”

  ②“以…为”译为“把…作为”,“忧”译为“忧患”,“兵”译为“战争”.

  答案:

  (1)B

  (2)C

  (3)B

  (4)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5)①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②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

  参考译文:

  开设学校,古已有之.在学校建文庙宇来祭祀孔子,这是后世的制度;在学校里修建书阁来收藏天子之书,这是古今普遍的做法,是臣子们谨守的职责.当涂在长江、淮河一带是个有名的地方,这里有学校,可是(学校破败)没有传述解说的地方;这里有文庙,然而(文庙坍圮)没有可供祭祀之处;有天子的赠书,却只能在屋墙上挖坑来放置.甲申年秋天,直秘阁王侯秬来当涂担任地方长官,当时这里正发生水灾,河堤水坝全被冲毁,老百姓家里没有一粒粮食吃,到了冬天,又有战事发生,当涂是兵家必争之地,朝野一片震惊.王侯秬一上任,救灾的政策,御敌的战略,都有详细安排.灾民们都能吃饱,倒塌的房屋都能修整好.紧急情报时时送来,王侯秬全都镇静地签收办理.第二年春天,双方达成和议,改年号为“乾道”,打算在学校举办奠祭先圣先师的典礼.王侯秬对儒学教授沈瀛说:“学校原本应该这样安排!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命令他的副官蒋晖、吕滨中拆毁原来的学校并重新修建.在这之前,当涂官署打算盖新楼房,材料已准备好,王侯秬下令将这些材料拿来造藏书阁,开了两扇门,凡是学校应该有的东西,这里没有不置办齐备的.

  有客人路过感叹说:“没有比他更贤达的人了!如今的当涂,还是原来的当涂啊.来这里做主持政事的,谁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啊,而独独把这事忘记了,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是没有能力顾及罢了!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然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王侯秬除去了他们的忧虑,使他们进入安乐的生活环境,接着又大力兴办这里的学校,不役使百姓,只示意部下就轻而易举地办成了.没有比他更贤达的人了!”

  客人于是又感慨道:“尧、舜、禹、汤、文、武的天下,传到今天,(他们的功绩)就像天地那么重大的地位,像日月那么耀眼的光辉,像江河那么长远的流水,万世也无人匹敌.国家有时太平有时战乱,有时强大有时弱小,难道有别的原因吗?这都是人为的因素罢了!物资供给不充足,军队不够强大,人才不够多,难道是真的做不成事吗?《诗经》说:“国家强盛无比在于有贤人.”如果认为我的话不确切,请看看新建的学校.

  四月十六日,厉阳人张孝祥写.

  【点评】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11.(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蓁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①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

  (1)认真审题,扣住“浔阳”“月色”;

  (2)此题的角度应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入手.

  【解答】(1)解答此题,要熟悉白居易《琵琶行》的相关语句,从中找出和“浔阳”“月”相关的诗句.抓住“浔阳”这个表地点的词来找答案;抓住“月色”这个意境找答案,即找有“月”的诗句.

  (2)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注意根据词的上下阙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作者对“关塞风寒,浔阳月色”这两种曲调,两个意象特别敏感.即使在“天气暖犹轻”的“落红”暮春季节,孤冷心绪被琵琶女的“旧谱与新声”挑拨得愈发凄楚.

  答案:

  (1)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赏析:

  张伯淳系由宋入元的士子,其前朝情结不易轻去.早年即由科举仕进的阅历,使他在南宋败亡后深深怀抱一种被弃无靠的漂泊感.听到曲终,“怀抱转分明”,这是一种知音感,一种借酒浇愁之后的欣慰满足感,尽管其愁仍未消却.昭君出塞是“去国”,浔阳江头商人妇是“弃妇”,张伯淳从中觅得了通同的感受,于是“红颜”薄命与“青衫”落魄,真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了.唯其如此,他盛赞之为“天然律吕”,因弹奏出了真情,远非嘈杂的虚假热闹的“秦筝”之声可以比拟.而且认为不论“百喙春和”地烦人还是“群喧夜寂”地沙漠一片,有此琵琶曲“老凤孤鸣”就足够了.读此词,不能轻忽“幽情”的“寄”字,“似醉还醒”的“想”字.曲调传情,是词心所在.

  【点评】可以用书本的知识来解答考题,如琵琶表演的描写角度可结合初中学习的《口技》一文,文中是有正面描写,有从宾客的反应来写口技人的表演,那是从侧面进行描写,所以,平时学习时要认真研读书本.

  12.(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 ”一句的注释。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分析】(1)本题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文意,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文本,文本前半部分从“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的人”说起,然后引出天下所有的言论,紧接着朱熹分析“浩然”和“气”的理解,然后引出“孟子”的言论“善养”,“善养”就是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才能够明晓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疑惑;养气那么就能辅助道义,而且对于天下事再没有畏惧的,通过以上分析然后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确定要填写的内容;

  (2)解答本题需要理解划线句子的意思,然后进行概括总结,画线句子的意思是,只有知言,才能够明晓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畏惧的.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作答时,可以从文本中划出关键词组组合出答案;

  【解答】(1)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要在理解文本内容和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本文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是朱熹对《孟子集注 卷三 公孙丑章句上》中孟子说的“浩然之气”的注解,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极端好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可以使之充满天地之间而无所不在.不过,这种气必需与义和道相配,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的不到食物一样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不是通过偶尔的正义行为来获取的,自己所作所为又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做此题要能读懂此段文言文,结合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浩然”“气”和文本的论述,确定“浩然之气”是文本的关键词,“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结合这些句子和题目中“善养”,故填“浩然之气”;

  (2)解答本题需要理解划线句子的意思,然后进行概括总结,画线句子的意思是,只有知言,才能够明晓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畏惧的.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作答时,可以从文本中划出关键词组组合出答案,关键词“明夫道义”“配夫道义”“无所惧”;所以概括为: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参考答案:

  (1)浩然之气

  (2)

  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

  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参考译文:

  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的人,竭尽自己的心了解事物的原理,对于天下所有的言论,没有不探究挖掘它根本的原理,来知道它是非对错得失的原因由来的.浩然,是很强势的水流行进的情状.气,就是使身体充盈的,本来气是很强大的像强势水流行进的样子,不养它就会衰竭.只有孟子善于养气,使它像开始那样充盈.只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才能够明晓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疑惑;养气那么就能辅助道义,而且对于天下事再没有畏惧的.这是他担当重任能不使他的心意惊动的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文本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本题是要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意思,理清文本思路,学会概括文本的中心要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时,我们要培养阅读浅易古代诗文的能力,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13.(6分)古诗文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2)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 ?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3)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我最怜君中宵舞,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 补天裂 。(辛弃疾《贺新郎》)

  【分析】古诗文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古诗词,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书写,只要有错别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题时书写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书写错误.

  【解答】(1)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重点字:邪)

  (2)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3)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重点字:扪、胁)

  (4)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重点字:兼)

  (5)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补天裂 (重点字:裂)

  【点评】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总之,要做到“一字不差”.

  四、作文(60分)

  14.(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分析】本材料的核心是要深刻理解“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两句话的含义,写作时可以两者兼顾,但必须突出“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体上最好写成议论文,结构上以总分总为好.表达方式夹叙夹议,兼用抒情.素材上多选择一些正面的例子,如本材料引用的部分可以作为素材,还可引用曹雪芹、鲁迅、莫言等作品为例.可以在结构、语言上力求创新.

  范文欣赏:

  2015年全国高考满分及优秀作文大汇总

  延伸阅读:

  2018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及答案大汇总

  历年全国高考满分及优秀作文大汇总

  2019高考语文阅读训练专题

  2018湖南新高考政策解读专题 

  历年分数线专题 

  2018湖南省大学排行榜 

  2019大学专业解读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高考>高考备考>高考试题>语文>正文
    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及解析
    2019-01-04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球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如何利用高考真题?对于刚进入高三的学生,错题多很正常,但要重视这些错题,一定要做一个分析记录:是单纯的知识点模糊?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深?还是缺乏解题思路?以后的复习中,还会多次拿出真题来对比分析。高三整个的一年就是一个检测、巩固练习,再检测、再巩固练习的过程。以下是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解析,供学生练习。

      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纠葛(gé) 瓜蔓(màn) 牛皮癣(xuǎn) 为(wèi)虎作伥

      B.惬(qiè)意 觊(jì)觎 蒙蒙(mēng)亮 扺(zhǐ)掌而谈

      C.谄(chǎn)媚 压轴(zhóu) 一溜(liù)烟 间不容发(fà)

      D.豆豉(chǐ) 箴(zhēn)言 轧(zhá)马路 开门揖(yī)盗

      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5.(3分)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6.(4分)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

      (1)陈璋,字   。说明:

      (2)孙冠群,字   。说明:   。

      7.(5分)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9分)

      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1)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内在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比内部语言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3)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9.(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①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注】①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里的开支。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4分)

      (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19分)

      10.(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①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②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③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坎而置之屋壁坎:挖洞

      B.当涂兵之冲冲:突袭,冲击

      C.侯下车下车:读到任

      D.力不赡耳赡:足,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子之恭也将以有为也

      B.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颐指而办吾尝跂而望焉

      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学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②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11.(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蓁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①   ②

      (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12.(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   ”一句的注释。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13.(6分)古诗文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天之苍苍,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2)长桥卧波,   ?   ?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3)   ,百步九折萦岩峦。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守着窗儿,   !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我最怜君中宵舞,   。看试手,   。(辛弃疾《贺新郎》)

      四、作文(60分)

      14.(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纠葛(gé) 瓜蔓(màn) 牛皮癣(xuǎn) 为(wèi)虎作伥

      B.惬(qiè)意 觊(jì)觎 蒙蒙(mēng)亮 扺(zhǐ)掌而谈

      C.谄(chǎn)媚 压轴(zhóu) 一溜(liù)烟 间不容发(fà)

      D.豆豉(chǐ) 箴(zhēn)言 轧(zhá)马路 开门揖(yī)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形近字的辨识,指导学生在遇到多音字时要格外留心一点,要注意一些多音字的多个读音,平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析,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析.

      【解答】A.“瓜蔓(wàn)”,故不符合题意;

      B.正确,故符合题意;

      C.“压轴(zhòu)”,故不符合题意;

      D.“轧(yà)马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辨识,尤其是多音字、形近字.做题时一般用排除法.能力层级为识记A.

      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分析】此题考查了字形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比较排除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解答】A.“幅原”应为“幅员”;

      B.“声名雀起”应为“声名鹊起”;

      C.正确;

      D.“弃若蔽屣”应为“弃若敝屣”。

      故选:C。

      【点评】错别字题主要是注意同音代替现象.有些词语可以根据意思来判断,如“弃若敝屣”中“敝屣”之“破旧的鞋子”,“敝”为“破旧”的意思,故不有“艹”字头.

      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解答】A.何况: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符合句意;

      B.结余:结算后的剩余。不合句意“省吃俭用”;

      C.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符合句意;

      D.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符合句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表述正确;

      B.语义重复,“妇孺”包含了“孩童”,与后文重复,可删去“及孩童”;

      C.句式杂糅,“脱不开为…发声”杂糅,删去“为…发声”;

      D.成分残缺,在“被称为”前加上“该法”。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结构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

      5.(3分)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语句衔接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推理、判断.

      【解答】从上下句子语境来看,后一个句子是“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可见前一句子的主语应该是“石头”,由此排除了A和C项。D项用判断动词“是”进一步强调主语为“石头”,因此选D项。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要注意内容的前后照应,考虑语脉是否相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能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语相呼应的选项,进而确定其先后顺序,使其语脉的链条相衔接.

      6.(4分)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

      (1)陈璋,字 玉成 。说明: 玉汝于成

      (2)孙冠群,字 谦之 。说明: 谦虚戒之 。

      【分析】作答本题首先参考例句分析的内容,然后根据名与字的意义进行分析.

      【解答】(1)示例:玉成“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

      (2)示例:谦之“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5分)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

      【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漫画含义的题目,考点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类题目的考核重点有两个概述内容和分析语意(包括拟题),分析结论和提出建议.这类题目的考核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多为概括图表的内容和分析规律以及提出建议,近几年有多个省市进行考核.

      【解答】(1)首先,仔细阅读图表上的文字,最下方有“全国和浙江”,右下角是时间“2013﹣2014”,数字显示是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根据这些内容可拟出标题.

      (2)根据数字的对比,可得出结论 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 率高于全国水平;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 然后再根据结论给浙江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即可.

      答案

      (1)示例:2013﹣2014年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

      (2)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③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

      【点评】图文转换题的题型 :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1、 表(格)文(字)转换题;

      2、 图文转换题;

      3、(漫)画文(字)转换.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两种.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9分)

      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1)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内在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作为比内部语言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3)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分析】科普文阅读方法:

      1、提取科技信息

      提取科技信息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组合重点段落.有些科学小品中的科技信息相对集中,只要将有关段落加以组合就可以了.

      二是分散摘录信息.有一些文章,科技信息犹如满天星斗点缀在文中,这就要分散摘录.

      摘录时要做到六不:不摘录穿插的故事;不摘录形象的描述;不摘录生动的阐释;不摘录抒发的感受;不摘录作者的设想;不摘录没有知识含量的首尾与过渡.

      2、揣摩写作技巧

      揣摩写作技巧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整体揣摩.科学小品的整体布局一般有漫话式、设问式、穿插式、拟人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漫话式布局行文流畅,设问式布局条理清晰,穿插式布局内容丰厚,拟人式布局情趣盎然,问答式布局生动活泼…这些布局各有其妙,应细细体会.二是局部揣摩.这类文章的局部安排一般有引用材料、讲述故事、设置悬念、留下问题等等.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于“内部言语”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一段.A项中“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表述有误,因为第一段的第一句中说“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B项内容在第一句的最后一分句可以看出.C项内容可以由“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推断“不需要始终伴随”,由“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得出“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D项的内容可以由“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等句推断.

      (2)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A项明显错误,第一段最后一句提到“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事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可以推知“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不是“言语思维”.B项“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的“都”字绝对化.因为文中说到“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思维并不能全部化为言语.C项属于强加因果,前后不能构成因果关系.D项在文中相对应的文字是“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得相继展开来”“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

      (3)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综合分析能力.文中主要表达的意思是言语与思维之间的距离和差异.外部言语﹣﹣言语思维﹣﹣思维本身,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思维具有不可表达性的悲哀,也就是说,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言语也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因此,人与人的心灵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

      答案:

      (1)A

      (2)D

      (3)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

      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

      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

      【点评】科普文答题技巧

      1、通读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审清题干,发掘和把握试题中有效的提示性信息

      3、定位阅读,强化对应意识

      4、原文利用和自我加工相结合

      9.(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①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注】①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里的开支。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4分)

      (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分析】(1)考查赏析作品的形象.具体要求是分析“形象特点”,而不是“性格特点”,主要抓住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归纳概括.

      (2)考查表达技巧的作用.主要考虑在刻画人物、推动情节、表现主旨这几方面的作用.

      (3)考查赏析文句.赏析类题的解答,首先是要准确判断出所给材料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就是要分析表达效果.做题还要注意,着眼于画线,还要立足于上下文这个具体的语境.另外,还要注意画线句子的性质,这样答题才能不错不漏.

      (4}赏析写作特色.首先判明其特色,然后紧扣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5)探究小说的意蕴.主要从人物性格及其社会意义分析、探究.

      【解答】(1)第三段描写人物,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行为描写与语言描写.肖像“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表现 他“邋遢、又老又丑”;行为“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表明“牙口不好(老)、吃相难看(丑)、不讲卫生”,“自言自语”表现他的“怪异”.

      故参考答案为:①老丑; ②邋遢; ③怪异.

      (2)先找出“虚拟旁观者”说了什么,在分析其作用.“虚拟旁观者”的语言内容为“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是说“老头的“糟”﹣﹣形象糟、内里糟,表现对老头的鄙夷.再联系前后文,想打架的缘由是“他多了心”,表明他的“怪异”;后文情绪很快平复,说明他不是真的要打架,只是想”要面子'﹣﹣维护“自尊”,这就告诉我们:再卑微的人也会尽力维护“自尊”.

      故参考答案为: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引发对作品社会意义的探究.

      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划线句子运用神态描写与动作描写,表现他的情绪变化,突出“变化之快”.一是照应第三段的行为描写,强化其性格特征.二是承接上文,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表明“打架”的真实意图:维护自己的“尊严”,引发我们的思考.

      故参考答案为: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引发对作品社会意义的探究.

      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4)解答答本题,先搞清楚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所写的内容,从此出发去考虑二者本身分别有什么好处,然后再综合考虑.小说开头用大量篇幅描写饭馆,实际上就是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或暗含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的主题与之密切相关.细致的描写更便于我们分析人物形象、探明小说主旨.结尾交代人物的结局及其简洁,设置悬念,引发我们的思考.繁简的巧妙安排,使得文章结构布局多样,不拘一格.

      故参考答案为: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5)主要考虑下面问题:人物的形象特点与性格特征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倾向是什么?“捡烂纸的老头”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故参考答案: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参考答案:

      (1)①老丑;②邋遢;③怪异

      (2)①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

      ②引发我们的思考,揭示文章的意蕴:卑微的人也有自尊.

      (3)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引发对作品社会意义的探究.

      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4)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5)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点评】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求具有典型性,即所刻划的人物应能代表社会中的一类人;小说的故事情节要求完整,即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构成(有的小说情节还有序幕和尾声);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也要求具有典型性,故有小说是“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之说.

      扣紧三要素进行分析,把握小说的主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19分)

      10.(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①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②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③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坎而置之屋壁坎:挖洞

      B.当涂兵之冲冲:突袭,冲击

      C.侯下车下车:读到任

      D.力不赡耳赡:足,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臣子之恭也将以有为也

      B.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颐指而办吾尝跂而望焉

      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学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②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可采用联想课文原句法;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熟背18个常见虚词,且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

      (3)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是否存在张冠李戴的错误,是否有无中生有的错误.

      (4)此类文言文断句题,根据前后文弄清楚语境,以含义断句,同时,利用文言文常见的虚词、固定句式、对偶句式等语法现象断句(句首虚词:盖、夫、何.句中停顿虚词:者、也.句末虚词:也、乎、矣、耶、焉、哉、耳.固定句式:何…为、其…乎、徒…耳、…者…也、此…也).此题主要根据语境和对句子的理解.

      (5)此题考查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逐字落实(留、换、删、补、调﹣﹣五字法翻译:保留原文表名称的词;将古文单音节词转换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古意转换为今意;删掉不需要翻译的虚词;补出省略成分;调整倒装句语序),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文通句顺.

      【解答】(1)B项“冲”翻译为“要冲,交通要道”.“当涂兵之冲”该句是判断句,“当涂”是主语(地点),“兵”根据前后语境应解释为“战争,战事”,“之”为结构助词“的”,那么“冲”就应该为名词,理解为“要冲,交通要道”.全句翻译为“当涂是战争的交通要道”(可意译为:当涂是兵家必争之地)

      (2)A.都是语气词.前者表判断语气,后者表感叹语气.

      B.均为连词,但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

      C.都是连词,均表修饰.

      D.均为助词.前者是句中停顿,后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B项中“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重要性”错误,原文是“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来这里做主持政事的,谁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啊,而独独把这事忘记了,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是没有能力顾及罢了),故B项内容错误.

      (4)“先是”是一个表时间的词语,“是”后面显然要断开.“楼居”与“材既具”之间有总分的关系,要断开.侯是人名可以据此断开,辟前面省略了侯,与前面道理相同.“凡…”,“无…”构成两个分句,自然要断开.断句可利用标志词如词性句式,更要利用句意和虚词构成的前后关系.

      故答案为: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5)重点字词.

      ①“略”译为“大略,大致”,“孰”译为“什么”,“于”译为“比”,“先于此者”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此者先”

      ②“以…为”译为“把…作为”,“忧”译为“忧患”,“兵”译为“战争”.

      答案:

      (1)B

      (2)C

      (3)B

      (4)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5)①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②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

      参考译文:

      开设学校,古已有之.在学校建文庙宇来祭祀孔子,这是后世的制度;在学校里修建书阁来收藏天子之书,这是古今普遍的做法,是臣子们谨守的职责.当涂在长江、淮河一带是个有名的地方,这里有学校,可是(学校破败)没有传述解说的地方;这里有文庙,然而(文庙坍圮)没有可供祭祀之处;有天子的赠书,却只能在屋墙上挖坑来放置.甲申年秋天,直秘阁王侯秬来当涂担任地方长官,当时这里正发生水灾,河堤水坝全被冲毁,老百姓家里没有一粒粮食吃,到了冬天,又有战事发生,当涂是兵家必争之地,朝野一片震惊.王侯秬一上任,救灾的政策,御敌的战略,都有详细安排.灾民们都能吃饱,倒塌的房屋都能修整好.紧急情报时时送来,王侯秬全都镇静地签收办理.第二年春天,双方达成和议,改年号为“乾道”,打算在学校举办奠祭先圣先师的典礼.王侯秬对儒学教授沈瀛说:“学校原本应该这样安排!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命令他的副官蒋晖、吕滨中拆毁原来的学校并重新修建.在这之前,当涂官署打算盖新楼房,材料已准备好,王侯秬下令将这些材料拿来造藏书阁,开了两扇门,凡是学校应该有的东西,这里没有不置办齐备的.

      有客人路过感叹说:“没有比他更贤达的人了!如今的当涂,还是原来的当涂啊.来这里做主持政事的,谁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啊,而独独把这事忘记了,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是没有能力顾及罢了!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然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王侯秬除去了他们的忧虑,使他们进入安乐的生活环境,接着又大力兴办这里的学校,不役使百姓,只示意部下就轻而易举地办成了.没有比他更贤达的人了!”

      客人于是又感慨道:“尧、舜、禹、汤、文、武的天下,传到今天,(他们的功绩)就像天地那么重大的地位,像日月那么耀眼的光辉,像江河那么长远的流水,万世也无人匹敌.国家有时太平有时战乱,有时强大有时弱小,难道有别的原因吗?这都是人为的因素罢了!物资供给不充足,军队不够强大,人才不够多,难道是真的做不成事吗?《诗经》说:“国家强盛无比在于有贤人.”如果认为我的话不确切,请看看新建的学校.

      四月十六日,厉阳人张孝祥写.

      【点评】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11.(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蓁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①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

      (1)认真审题,扣住“浔阳”“月色”;

      (2)此题的角度应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入手.

      【解答】(1)解答此题,要熟悉白居易《琵琶行》的相关语句,从中找出和“浔阳”“月”相关的诗句.抓住“浔阳”这个表地点的词来找答案;抓住“月色”这个意境找答案,即找有“月”的诗句.

      (2)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注意根据词的上下阙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作者对“关塞风寒,浔阳月色”这两种曲调,两个意象特别敏感.即使在“天气暖犹轻”的“落红”暮春季节,孤冷心绪被琵琶女的“旧谱与新声”挑拨得愈发凄楚.

      答案:

      (1)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赏析:

      张伯淳系由宋入元的士子,其前朝情结不易轻去.早年即由科举仕进的阅历,使他在南宋败亡后深深怀抱一种被弃无靠的漂泊感.听到曲终,“怀抱转分明”,这是一种知音感,一种借酒浇愁之后的欣慰满足感,尽管其愁仍未消却.昭君出塞是“去国”,浔阳江头商人妇是“弃妇”,张伯淳从中觅得了通同的感受,于是“红颜”薄命与“青衫”落魄,真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了.唯其如此,他盛赞之为“天然律吕”,因弹奏出了真情,远非嘈杂的虚假热闹的“秦筝”之声可以比拟.而且认为不论“百喙春和”地烦人还是“群喧夜寂”地沙漠一片,有此琵琶曲“老凤孤鸣”就足够了.读此词,不能轻忽“幽情”的“寄”字,“似醉还醒”的“想”字.曲调传情,是词心所在.

      【点评】可以用书本的知识来解答考题,如琵琶表演的描写角度可结合初中学习的《口技》一文,文中是有正面描写,有从宾客的反应来写口技人的表演,那是从侧面进行描写,所以,平时学习时要认真研读书本.

      12.(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 ”一句的注释。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分析】(1)本题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文意,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文本,文本前半部分从“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的人”说起,然后引出天下所有的言论,紧接着朱熹分析“浩然”和“气”的理解,然后引出“孟子”的言论“善养”,“善养”就是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才能够明晓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疑惑;养气那么就能辅助道义,而且对于天下事再没有畏惧的,通过以上分析然后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确定要填写的内容;

      (2)解答本题需要理解划线句子的意思,然后进行概括总结,画线句子的意思是,只有知言,才能够明晓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畏惧的.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作答时,可以从文本中划出关键词组组合出答案;

      【解答】(1)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要在理解文本内容和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本文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是朱熹对《孟子集注 卷三 公孙丑章句上》中孟子说的“浩然之气”的注解,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极端好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可以使之充满天地之间而无所不在.不过,这种气必需与义和道相配,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的不到食物一样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不是通过偶尔的正义行为来获取的,自己所作所为又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做此题要能读懂此段文言文,结合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浩然”“气”和文本的论述,确定“浩然之气”是文本的关键词,“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结合这些句子和题目中“善养”,故填“浩然之气”;

      (2)解答本题需要理解划线句子的意思,然后进行概括总结,画线句子的意思是,只有知言,才能够明晓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畏惧的.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作答时,可以从文本中划出关键词组组合出答案,关键词“明夫道义”“配夫道义”“无所惧”;所以概括为: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参考答案:

      (1)浩然之气

      (2)

      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

      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参考译文:

      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的人,竭尽自己的心了解事物的原理,对于天下所有的言论,没有不探究挖掘它根本的原理,来知道它是非对错得失的原因由来的.浩然,是很强势的水流行进的情状.气,就是使身体充盈的,本来气是很强大的像强势水流行进的样子,不养它就会衰竭.只有孟子善于养气,使它像开始那样充盈.只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才能够明晓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疑惑;养气那么就能辅助道义,而且对于天下事再没有畏惧的.这是他担当重任能不使他的心意惊动的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文本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本题是要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意思,理清文本思路,学会概括文本的中心要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时,我们要培养阅读浅易古代诗文的能力,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13.(6分)古诗文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2)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 ?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3)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我最怜君中宵舞,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 补天裂 。(辛弃疾《贺新郎》)

      【分析】古诗文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古诗词,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书写,只要有错别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题时书写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书写错误.

      【解答】(1)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重点字:邪)

      (2)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3)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重点字:扪、胁)

      (4)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重点字:兼)

      (5)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补天裂 (重点字:裂)

      【点评】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总之,要做到“一字不差”.

      四、作文(60分)

      14.(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分析】本材料的核心是要深刻理解“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两句话的含义,写作时可以两者兼顾,但必须突出“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体上最好写成议论文,结构上以总分总为好.表达方式夹叙夹议,兼用抒情.素材上多选择一些正面的例子,如本材料引用的部分可以作为素材,还可引用曹雪芹、鲁迅、莫言等作品为例.可以在结构、语言上力求创新.

      范文欣赏:

      2015年全国高考满分及优秀作文大汇总

      延伸阅读:

      2018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及答案大汇总

      历年全国高考满分及优秀作文大汇总

      2019高考语文阅读训练专题

      2018湖南新高考政策解读专题 

      历年分数线专题 

      2018湖南省大学排行榜 

      2019大学专业解读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