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5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01-03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球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高考真题都是命题专家根据学生的习惯思维和做题习惯出的,因此很多题目都非常容易做错,而且如果你总是按着自己的思路想的话,还会越想越觉得题目出得离谱。所以,同学们需要忘记自己的思路,把自己的思路拼命往专家的思路上靠,靠得越近就越容易做对题。这个命题思路还得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体会。以下是2015年福建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供学生练习。

  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1.(6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   。 (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   。 (屈原《离骚》)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文言文阅读

  2.(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笃而辞质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期期:约定

  C.向人索衣食索:搜寻

  D.士友间鲜不相庆鲜: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僮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情厚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②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3.(6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4.(6分)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到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5.(6分)文化经典阅读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注]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24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1)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2)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3)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三、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7.(15分)(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C.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D.“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E.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

  (2)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3)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8.(1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将起到节能的作用。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检测。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

  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

  (2)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

  (3)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9.(3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10.(3分)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   写出浓浓春意,②   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 ③   , ④   ,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   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11.(3分)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2)修改:   。

  1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愿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

  13.(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过生日?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当然是为了庆祝自己又大了一岁。”

  “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

  “我认为是与朋友分享自己生日的快乐。”

  ……

  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14.(7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1.(6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 (屈原《离骚》)

  (4)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背上即可)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易错为“授”)

  (3)余不忍为此态也(背上即可)

  (4)大漠孤烟直(背上即可)

  (5)烽火连三月(“烽”易错为“峰”)

  (6)断肠人在天涯(“涯”易错为“崖”)

  【点评】在复习课本“名句名篇”背诵时,要兼顾非“背诵篇目”或“背诵段落”中的“名句”的背诵.记忆“名句”,首先应该注意教材中出现过的“名句”,除古代诗词散文外,现当代作品中、知识短文中、注释中的引语,凡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应作一番系统梳理.高考前,对课外名句适当整理也无可厚非,但选择一定要严格,不要怕有所遗漏,千万不可“多多益善”,课外名句的诵记一般控制在200条左右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2.(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义笃而辞质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期期:约定

  C.向人索衣食索:搜寻

  D.士友间鲜不相庆鲜: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D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僮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情厚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②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分析】参考译文:

  自从斋中分别,再也没有见面.接到你的书信,情义深厚而文辞质朴,就是古代那些知己朋友也未必超过这样的.我出门游学交友,其间已将近十年,志趣相投,相处很深的,没有再比得过兄长你了!

  离开都门,乘船向南,算是远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如同受到洗涤,为之开阔;又因为长年不能尽孝,所以应该回家问候探望(父母),忘却自身的贫贱.唯独挂念几位好友,只能远隔异地,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梦中时常见到兄长你与戴名世言谈热烈,新老朋友嬉笑欢呼的情景,醒来(每每)就增添离群索居的伤感.

  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在家中八日,便被饥饿驱使,(只好)出入于宣城和歙县之间(找事做).走到泾河的时候,路上看到左右高耸的山峰直指天空,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交错,重重叠叠,风云往来不定,古木、奇藤、修竹都茂盛盘曲,富有生机,远近聚居的人们看上去很是闲适,不由得想到古代庄周、陶潜这些人,逍遥自乐,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心中没有世俗的琐事.天地日月山川的精华,浸润(着它们)而让它们更加新奇勃发,那些居民也就很像这些古木、奇藤、修竹.(如果)让我能在其间有那么一亩地的房子、几顷耕田,自给自足,并能埋首研习经典、写书,心胸豁然,不被外物侵犯扰乱,那我所得的成就未必就不及古人.可是现在却是一年到头劳顿不已,低声下气向别人索取衣食,或山行水宿,颠踣流离,或因为被烦事束缚不得已与人交换技艺,身心不能有一日的宽闲.君子可以坚守穷困,不怕自身的辛苦憔悴,(只是)实在担心神智纷乱,学问荒废,停止,有高远的志向但最终一事无成啊.

  我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这样虚度时光一直下去到四十岁、五十岁,那是很容易的事!(可是)既无益于自己,也对后人没好处,将与芸芸众生一样的渺小.每想到这事,就好像身上附着不治的重病,半夜起来,绕着屋子彷徨不已.家里的仆人、童奴感到奇怪又不知说什么,唉,我的心事能跟那个说呢?

  幸好你中了举人!士友间自然少不了庆贺之意,只是我内心还是惶惑的.韩愈说:“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只愿(用这话)时时提醒自己.我近来要好好研读各种经书,要打破旧说的门户,探究经书的真意.即使冒风雪严寒,住简陋旅馆,也不敢一时一刻的松懈、荒废.日月匆匆,唯有各自勉励来慰藉这索居的苦寒.

  【解答】(1)C项“索”前面修饰语是“向人”,所以不是搜寻而是求取.

  (2)①④⑤不是方苞的愿望.故选:D

  (3)B项对应语句为“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选项中“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错误.

  (4)①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②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店,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答案

  (1)C

  (2)D

  (3)B

  (4)①“岩居”译为“在山岩上居住”,“川观”译为“在河岸边观水”,“系”译为“束缚”.

  ②“虽”译为“即使”,“逆旅”译为“旅店”,“自废”译为“自行荒废”.

  【点评】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6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分析】本诗首联描写了秋夜星空的高远,颔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本题考查了诗歌技巧中的写景技巧、诗人的情感.

  (1)试题分析:本题题干已经给出答题的方向,“写景精细”,应从写景的角度入手.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题干问的是“第三、四两联”,就要奔向诗歌的最后两联.

  【解答】(1)“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意思是“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通过“微风、树林、树叶、露水、秋草、百虫”写出了秋夜的特点,用“虫的叫声”反衬了秋夜的静,“秋深露重”营造了秋夜的“凄清”.

  (2)“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意思为“病情随着天气转凉有了好转,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 依然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大散关”是当年的战场,再结合陆游的生平,说明作者卧病之时仍不忘重返战场,为国效力.

  答案

  (1)(3分)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译文:

  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银河漂浮在天空之上.

  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

  病情随着天气转凉有了好转,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

  依然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点评】理解诗歌的意思,是解答题目的前提和关键,回答这两道题,都要首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再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4.(6分)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到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能力,解答本题主要依靠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同时解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把它和作品的内容、作者的生平、一系列评价和贡献等联系起来.

  【解答】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错误,应是关羽见赵云、张飞双双立功,便带领五百人马来攻长沙;“与太守出城投降”错误,长沙太守韩玄已经被魏延杀掉。表述有误,故符合题意;

  B、表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表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不是赵伯韬,表述有误,故符合题意;

  E、表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

  5.(6分)文化经典阅读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注]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分析】参考译文:

  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

  【解答】(1)题干对应文字为“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根据语义可以看出两者忧的对象不一样.

  (2)对应语句为“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强调给人物品容易,但替天下找到人才是困难的.

  答案:

  (1)①“忧”的内容不同: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意思对即可)

  (2)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意思对即可.)

  【点评】概括中心意思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整体,观照局部.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文本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意思要弄清.

  2.审读题干,明确指向.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不能遗漏.题干常出现的词,“分析”“概括”“理解”及其先后顺序都要认真思考;选“是”还是选“非”要看清楚;是分析原因还是概括品质,切勿马虎.

  3.重视注释,寻求“外援”.文后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关于人物和事件背景的注释,往往关系到考生对选项正误的判断.

  三、现代文阅读(24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1)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2)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3)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分析】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有的时候,文章的题目里也透露这作品主旨的天机.总之,文章的一些敏感部位,常常明摆着或隐含着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只有抓住了这些,才能准确的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解答】(1)A项“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表述不全面.第一段“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而在文章最后三段又有具体解说,“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2)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所以“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

  (3)思路题解答时注意运用合适的连词.其语言表述形式是:作者先…然后…接着…再…进而…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就此题而言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

  答案

  (1)A

  (2)“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 (意思对即可.》

  (3)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意思对即可.

  【点评】论述类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三、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7.(15分)(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E

  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C.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D.“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E.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

  (2)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3)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分析】(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答】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选BE两项.B项中,“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表述错误.原文说“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体现的是对故乡的感激之情.E项对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的作用分析错误.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理解.首先考虑文章前后文与该句的联系,然后抓住关键词“精神层面”进行分析即可.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和对文章主题的概括能力.理解标题的含义,要联系全文从文中的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纸上”表明是文字创作,包括他人和自己.

  答案

  (1)BE

  (2)①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②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意思对即可.)

  (3)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②“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意思对即可.)

  【点评】文章的标题,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的一扇窗子,正因为此,在高考散文阅读能力考察中,命题者常常会把目光投向对文章标题的解读.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有所不同的是,理解文章标题必须以理解全文为基础.且需要分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答题,当然,表层含义更多的是要结合散文本身的文章内容做出最直接的理解,而深层含义则需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

  8.(1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CE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将起到节能的作用。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检测。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

  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

  (2)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

  (3)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

  【分析】科普小品文要以优美的画面、富于诗意的形象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科学的内容.它避免教科书式的平板、枯燥的说教,而常常采用口语化的语言,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阅读过程中应该关注其语言特点,命题者常会在这些地方设置考题.

  【解答】(1)选项C张冠李戴,对应文字为“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选项E偷换概念,对应文字为“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2)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找准区位,对应段落主要为第5小节和第7小节,然后筛选整合信息.

  (3)这是一道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题目,句子在文章的结尾,注意结合文中的总体内容作答,首先答出“文化的”含义,然后答出“自然的”含义.

  答案:

  (1)C E

  (2)①萤火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②多不喜迁徙.③求偶时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④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

  (3)①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②“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

  【点评】绝大部分的阅读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答案基本上都能从选段中直接和间接找到依据甚至是原本答案,尤其是那些在题目中就带有选文词句用双引号的方式告诉你的题目,更是要将这个词语或者句子代入到原文中去,往往在它的前后边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因此强化文本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提取题干的主要信息之后,对应到相应的语段,进行定位阅读,寻找答案.根据要求准确地确定相关的语句,理解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截取关键性文字,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否则就会抑制阅读功效.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9.(3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解答本题时需认真阅读语段,根据所给语段的语气语调以及平时掌握的标点符号的用法认真推敲确定该使用的标点符号,以此选出正确答案。

  【解答】A.所给的语言环境是“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的感受,他明白的是“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该句属于无疑而问,句末用句号,用问号错误。

  B.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力层级为E,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也是高中生具备的能力之一,能正确的给现代文加注正确的标点符号,并且选准合适的位置,能给文言文加注标点也是高考的考点之一,这也是难点,是考试中经常出错的地方,所以须认真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10.(3分)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  写出浓浓春意,②  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 ③  , ④  ,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  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分析】本题是一道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的题目,做该题可采用“划分层次的方法”,首先要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语段的内容,然后可以给语段划分层次,理出每个层次文段要说的内容,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推测上下句之间的关系,句子结构,逻辑顺序来分析推理,判断所运用的关联词.

  【解答】阅读语段“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场面与“浓浓春意”之间应是递进关系,所以①②两处应天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比如“不仅…而且/还”;

  ③处上文说的是某种感情大家都经历过,下文说的是像李清照一样的高手才能写出来,所以上下文之间应为转折关系,应天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却”,“但是”;

  ④⑤所在的句子前面为条件,后面为结果,而且应为必要条件,所以应填“只有、才”.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做这类题目可采用分析法,认真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切忌脱离语言环境来选择关联词,这也是经常出错的地方.

  11.(3分)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④

  (2)修改: 把“善待”改为“维护”( 。

  【分析】此题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

  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

  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解答】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考生可逐句筛选,找出病句再进行修改.④“善待”和“尊严”搭配不当.

  答案:

  (1)④

  (2)把“善待”改为“维护”(或删去“的尊严”).

  【点评】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也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成分搭配不当的现象主要有:

  1、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5、关联词搭配不当.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7、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1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愿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考生可先确定一个标准句,然后将其他句子转换成与标准句一样的格式即可.

  【解答】解析:此题要研究句中划线部分内容上、句式上的特点,划线部分是由3个判断句构成,我们可以以划线部分第一分句“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作为一个标准句,然后仿照第一分句,再写出符合排比句要求的第二分句、第三分句.

  答案: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考生可以在平时可以多做这方面的练习,按照答题要求,解题就得心应手了.

  13.(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过生日?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当然是为了庆祝自己又大了一岁。”

  “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

  “我认为是与朋友分享自己生日的快乐。”

  ……

  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指导学生解答此类题型时要做到言之成理,语言得当.

  【解答】解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行分析.注意言之成理.

  答案:同学们对“为什么要过生日”有多种回答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每一位同学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生活观念不尽相同,因而过生日的缘由会产生差异.庆祝自己长大,感谢母亲,与朋友分享快乐,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有多样的想法,这是可以理解的,应该肯定.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平时要指导学生多做此类题型,多积累.

  五、写作(70分)

  范文欣赏:

  2015年全国高考满分及优秀作文大汇总

  延伸阅读:

  2018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及答案大汇总

  历年全国高考满分及优秀作文大汇总

  2019高考语文阅读训练专题

  2018湖南新高考政策解读专题 

  历年分数线专题 

  2018湖南省大学排行榜 

  2019大学专业解读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高考>高考备考>高考试题>语文>正文
    2015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01-03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球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高考真题都是命题专家根据学生的习惯思维和做题习惯出的,因此很多题目都非常容易做错,而且如果你总是按着自己的思路想的话,还会越想越觉得题目出得离谱。所以,同学们需要忘记自己的思路,把自己的思路拼命往专家的思路上靠,靠得越近就越容易做对题。这个命题思路还得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体会。以下是2015年福建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供学生练习。

      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1.(6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   。 (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   。 (屈原《离骚》)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文言文阅读

      2.(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笃而辞质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期期:约定

      C.向人索衣食索:搜寻

      D.士友间鲜不相庆鲜: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僮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情厚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②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3.(6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4.(6分)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到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5.(6分)文化经典阅读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注]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24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1)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2)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3)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三、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7.(15分)(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C.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D.“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E.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

      (2)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3)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8.(1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将起到节能的作用。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检测。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

      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

      (2)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

      (3)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9.(3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10.(3分)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   写出浓浓春意,②   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 ③   , ④   ,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   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11.(3分)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2)修改:   。

      1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愿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

      13.(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过生日?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当然是为了庆祝自己又大了一岁。”

      “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

      “我认为是与朋友分享自己生日的快乐。”

      ……

      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14.(7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1.(6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 (屈原《离骚》)

      (4)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背上即可)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易错为“授”)

      (3)余不忍为此态也(背上即可)

      (4)大漠孤烟直(背上即可)

      (5)烽火连三月(“烽”易错为“峰”)

      (6)断肠人在天涯(“涯”易错为“崖”)

      【点评】在复习课本“名句名篇”背诵时,要兼顾非“背诵篇目”或“背诵段落”中的“名句”的背诵.记忆“名句”,首先应该注意教材中出现过的“名句”,除古代诗词散文外,现当代作品中、知识短文中、注释中的引语,凡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应作一番系统梳理.高考前,对课外名句适当整理也无可厚非,但选择一定要严格,不要怕有所遗漏,千万不可“多多益善”,课外名句的诵记一般控制在200条左右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2.(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义笃而辞质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期期:约定

      C.向人索衣食索:搜寻

      D.士友间鲜不相庆鲜: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D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僮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情厚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②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分析】参考译文:

      自从斋中分别,再也没有见面.接到你的书信,情义深厚而文辞质朴,就是古代那些知己朋友也未必超过这样的.我出门游学交友,其间已将近十年,志趣相投,相处很深的,没有再比得过兄长你了!

      离开都门,乘船向南,算是远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如同受到洗涤,为之开阔;又因为长年不能尽孝,所以应该回家问候探望(父母),忘却自身的贫贱.唯独挂念几位好友,只能远隔异地,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梦中时常见到兄长你与戴名世言谈热烈,新老朋友嬉笑欢呼的情景,醒来(每每)就增添离群索居的伤感.

      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在家中八日,便被饥饿驱使,(只好)出入于宣城和歙县之间(找事做).走到泾河的时候,路上看到左右高耸的山峰直指天空,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交错,重重叠叠,风云往来不定,古木、奇藤、修竹都茂盛盘曲,富有生机,远近聚居的人们看上去很是闲适,不由得想到古代庄周、陶潜这些人,逍遥自乐,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心中没有世俗的琐事.天地日月山川的精华,浸润(着它们)而让它们更加新奇勃发,那些居民也就很像这些古木、奇藤、修竹.(如果)让我能在其间有那么一亩地的房子、几顷耕田,自给自足,并能埋首研习经典、写书,心胸豁然,不被外物侵犯扰乱,那我所得的成就未必就不及古人.可是现在却是一年到头劳顿不已,低声下气向别人索取衣食,或山行水宿,颠踣流离,或因为被烦事束缚不得已与人交换技艺,身心不能有一日的宽闲.君子可以坚守穷困,不怕自身的辛苦憔悴,(只是)实在担心神智纷乱,学问荒废,停止,有高远的志向但最终一事无成啊.

      我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这样虚度时光一直下去到四十岁、五十岁,那是很容易的事!(可是)既无益于自己,也对后人没好处,将与芸芸众生一样的渺小.每想到这事,就好像身上附着不治的重病,半夜起来,绕着屋子彷徨不已.家里的仆人、童奴感到奇怪又不知说什么,唉,我的心事能跟那个说呢?

      幸好你中了举人!士友间自然少不了庆贺之意,只是我内心还是惶惑的.韩愈说:“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只愿(用这话)时时提醒自己.我近来要好好研读各种经书,要打破旧说的门户,探究经书的真意.即使冒风雪严寒,住简陋旅馆,也不敢一时一刻的松懈、荒废.日月匆匆,唯有各自勉励来慰藉这索居的苦寒.

      【解答】(1)C项“索”前面修饰语是“向人”,所以不是搜寻而是求取.

      (2)①④⑤不是方苞的愿望.故选:D

      (3)B项对应语句为“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选项中“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错误.

      (4)①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②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店,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答案

      (1)C

      (2)D

      (3)B

      (4)①“岩居”译为“在山岩上居住”,“川观”译为“在河岸边观水”,“系”译为“束缚”.

      ②“虽”译为“即使”,“逆旅”译为“旅店”,“自废”译为“自行荒废”.

      【点评】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6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分析】本诗首联描写了秋夜星空的高远,颔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本题考查了诗歌技巧中的写景技巧、诗人的情感.

      (1)试题分析:本题题干已经给出答题的方向,“写景精细”,应从写景的角度入手.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题干问的是“第三、四两联”,就要奔向诗歌的最后两联.

      【解答】(1)“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意思是“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通过“微风、树林、树叶、露水、秋草、百虫”写出了秋夜的特点,用“虫的叫声”反衬了秋夜的静,“秋深露重”营造了秋夜的“凄清”.

      (2)“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意思为“病情随着天气转凉有了好转,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 依然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大散关”是当年的战场,再结合陆游的生平,说明作者卧病之时仍不忘重返战场,为国效力.

      答案

      (1)(3分)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译文:

      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银河漂浮在天空之上.

      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

      病情随着天气转凉有了好转,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

      依然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点评】理解诗歌的意思,是解答题目的前提和关键,回答这两道题,都要首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再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4.(6分)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到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能力,解答本题主要依靠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同时解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把它和作品的内容、作者的生平、一系列评价和贡献等联系起来.

      【解答】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错误,应是关羽见赵云、张飞双双立功,便带领五百人马来攻长沙;“与太守出城投降”错误,长沙太守韩玄已经被魏延杀掉。表述有误,故符合题意;

      B、表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表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不是赵伯韬,表述有误,故符合题意;

      E、表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

      5.(6分)文化经典阅读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注]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分析】参考译文:

      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

      【解答】(1)题干对应文字为“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根据语义可以看出两者忧的对象不一样.

      (2)对应语句为“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强调给人物品容易,但替天下找到人才是困难的.

      答案:

      (1)①“忧”的内容不同: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意思对即可)

      (2)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意思对即可.)

      【点评】概括中心意思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整体,观照局部.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文本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意思要弄清.

      2.审读题干,明确指向.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不能遗漏.题干常出现的词,“分析”“概括”“理解”及其先后顺序都要认真思考;选“是”还是选“非”要看清楚;是分析原因还是概括品质,切勿马虎.

      3.重视注释,寻求“外援”.文后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关于人物和事件背景的注释,往往关系到考生对选项正误的判断.

      三、现代文阅读(24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1)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2)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3)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分析】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有的时候,文章的题目里也透露这作品主旨的天机.总之,文章的一些敏感部位,常常明摆着或隐含着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只有抓住了这些,才能准确的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解答】(1)A项“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表述不全面.第一段“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而在文章最后三段又有具体解说,“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2)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所以“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

      (3)思路题解答时注意运用合适的连词.其语言表述形式是:作者先…然后…接着…再…进而…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就此题而言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

      答案

      (1)A

      (2)“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 (意思对即可.》

      (3)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意思对即可.

      【点评】论述类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三、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7.(15分)(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E

      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C.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D.“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E.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

      (2)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3)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分析】(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答】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选BE两项.B项中,“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表述错误.原文说“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体现的是对故乡的感激之情.E项对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的作用分析错误.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理解.首先考虑文章前后文与该句的联系,然后抓住关键词“精神层面”进行分析即可.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和对文章主题的概括能力.理解标题的含义,要联系全文从文中的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纸上”表明是文字创作,包括他人和自己.

      答案

      (1)BE

      (2)①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②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意思对即可.)

      (3)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②“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意思对即可.)

      【点评】文章的标题,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的一扇窗子,正因为此,在高考散文阅读能力考察中,命题者常常会把目光投向对文章标题的解读.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有所不同的是,理解文章标题必须以理解全文为基础.且需要分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答题,当然,表层含义更多的是要结合散文本身的文章内容做出最直接的理解,而深层含义则需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

      8.(1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CE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将起到节能的作用。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检测。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

      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

      (2)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

      (3)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

      【分析】科普小品文要以优美的画面、富于诗意的形象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科学的内容.它避免教科书式的平板、枯燥的说教,而常常采用口语化的语言,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阅读过程中应该关注其语言特点,命题者常会在这些地方设置考题.

      【解答】(1)选项C张冠李戴,对应文字为“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选项E偷换概念,对应文字为“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2)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找准区位,对应段落主要为第5小节和第7小节,然后筛选整合信息.

      (3)这是一道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题目,句子在文章的结尾,注意结合文中的总体内容作答,首先答出“文化的”含义,然后答出“自然的”含义.

      答案:

      (1)C E

      (2)①萤火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②多不喜迁徙.③求偶时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④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

      (3)①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②“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

      【点评】绝大部分的阅读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答案基本上都能从选段中直接和间接找到依据甚至是原本答案,尤其是那些在题目中就带有选文词句用双引号的方式告诉你的题目,更是要将这个词语或者句子代入到原文中去,往往在它的前后边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因此强化文本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提取题干的主要信息之后,对应到相应的语段,进行定位阅读,寻找答案.根据要求准确地确定相关的语句,理解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截取关键性文字,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否则就会抑制阅读功效.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9.(3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解答本题时需认真阅读语段,根据所给语段的语气语调以及平时掌握的标点符号的用法认真推敲确定该使用的标点符号,以此选出正确答案。

      【解答】A.所给的语言环境是“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的感受,他明白的是“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该句属于无疑而问,句末用句号,用问号错误。

      B.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力层级为E,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也是高中生具备的能力之一,能正确的给现代文加注正确的标点符号,并且选准合适的位置,能给文言文加注标点也是高考的考点之一,这也是难点,是考试中经常出错的地方,所以须认真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10.(3分)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  写出浓浓春意,②  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 ③  , ④  ,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  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分析】本题是一道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的题目,做该题可采用“划分层次的方法”,首先要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语段的内容,然后可以给语段划分层次,理出每个层次文段要说的内容,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推测上下句之间的关系,句子结构,逻辑顺序来分析推理,判断所运用的关联词.

      【解答】阅读语段“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场面与“浓浓春意”之间应是递进关系,所以①②两处应天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比如“不仅…而且/还”;

      ③处上文说的是某种感情大家都经历过,下文说的是像李清照一样的高手才能写出来,所以上下文之间应为转折关系,应天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却”,“但是”;

      ④⑤所在的句子前面为条件,后面为结果,而且应为必要条件,所以应填“只有、才”.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做这类题目可采用分析法,认真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切忌脱离语言环境来选择关联词,这也是经常出错的地方.

      11.(3分)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④

      (2)修改: 把“善待”改为“维护”( 。

      【分析】此题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

      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

      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解答】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考生可逐句筛选,找出病句再进行修改.④“善待”和“尊严”搭配不当.

      答案:

      (1)④

      (2)把“善待”改为“维护”(或删去“的尊严”).

      【点评】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也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成分搭配不当的现象主要有:

      1、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5、关联词搭配不当.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7、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1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愿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考生可先确定一个标准句,然后将其他句子转换成与标准句一样的格式即可.

      【解答】解析:此题要研究句中划线部分内容上、句式上的特点,划线部分是由3个判断句构成,我们可以以划线部分第一分句“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作为一个标准句,然后仿照第一分句,再写出符合排比句要求的第二分句、第三分句.

      答案: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考生可以在平时可以多做这方面的练习,按照答题要求,解题就得心应手了.

      13.(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过生日?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当然是为了庆祝自己又大了一岁。”

      “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

      “我认为是与朋友分享自己生日的快乐。”

      ……

      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指导学生解答此类题型时要做到言之成理,语言得当.

      【解答】解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行分析.注意言之成理.

      答案:同学们对“为什么要过生日”有多种回答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每一位同学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生活观念不尽相同,因而过生日的缘由会产生差异.庆祝自己长大,感谢母亲,与朋友分享快乐,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有多样的想法,这是可以理解的,应该肯定.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平时要指导学生多做此类题型,多积累.

      五、写作(70分)

      范文欣赏:

      2015年全国高考满分及优秀作文大汇总

      延伸阅读:

      2018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及答案大汇总

      历年全国高考满分及优秀作文大汇总

      2019高考语文阅读训练专题

      2018湖南新高考政策解读专题 

      历年分数线专题 

      2018湖南省大学排行榜 

      2019大学专业解读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