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9长沙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知识点: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019-08-22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学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文言文的学习如同语文现代文阅读的练习,首先要打牢打实基础,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多的阅读浏览文言文相关课文或是阅读材料,做好事先的知识储备准备,已备日后考试中的不时之需。想要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本文为学生收集并整理了一篇文言文虚词解析,分享给学生进行参考,在学生了解到该技巧内容时,还需要多练习以提升速度。

  【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十三.【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十四.【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十五.【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十六.【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十七.【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十八.【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延伸阅读:

  2019长沙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读之文言文特点

  2019长沙高一语文高频文言文实词考点解析

  2019长沙高一语文常见文言文实词解读

  2019长沙高一语文古文名篇解析:《桃花源记》《谏逐客书》《岳阳楼记》

  2019长沙高一语文古文名篇解析:《滕王阁序》《谏太宗十思疏》《始得西山宴游记》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高考>高一>知识点>语文>正文
    2019长沙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知识点: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019-08-22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学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文言文的学习如同语文现代文阅读的练习,首先要打牢打实基础,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多的阅读浏览文言文相关课文或是阅读材料,做好事先的知识储备准备,已备日后考试中的不时之需。想要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本文为学生收集并整理了一篇文言文虚词解析,分享给学生进行参考,在学生了解到该技巧内容时,还需要多练习以提升速度。

      【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十三.【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十四.【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十五.【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十六.【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十七.【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十八.【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延伸阅读:

      2019长沙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读之文言文特点

      2019长沙高一语文高频文言文实词考点解析

      2019长沙高一语文常见文言文实词解读

      2019长沙高一语文古文名篇解析:《桃花源记》《谏逐客书》《岳阳楼记》

      2019长沙高一语文古文名篇解析:《滕王阁序》《谏太宗十思疏》《始得西山宴游记》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