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8年高二语文《赤壁赋》的分析

2018-09-05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野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注重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高考语文学习虽然加大了复习与练习的比例,但大家不可忘记语文学习的规律就是“积累”两字。如果只沉浸在做题之中,不重视积累,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现长沙新东方的小编收集了一些高二语文知识点,供各位同学参考。 

  一、整体把握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全文分作五段。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二、问题探究

  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2.本文的体裁特色是什么?

  这是一篇散体文赋。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汉代是铺张扬厉、繁缛富赡的,被称为大赋。到了六朝讲求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做律赋。宋代则突破了声律的种种限制,使之自由挥洒,富有灵活性,叫做文赋。这篇作品便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它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如叙事,则简括清晰,历历在目;写景则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则情思幽渺,淋漓尽致。议论则即景生论,寓说理于景物描写之中,赋予抽象道理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行文有偶有散,错落有致,挥洒自如,犹如行云流水,极尽变化,既有整饬之美,又有通达流转之妙。兼于偶句中用韵帖切,转换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声调铿锵和谐,增强了文章的音乐美。其中采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虽然沿袭汉赋,但并不像汉赋那样板重,而是运用得十分灵活巧妙,恰足以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整个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诗情画意俱现。

  3.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客人一曲洞箫,“倚船而和之”,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曲流中跃起浪花。

  第3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连用了两个问句,这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涌波澜。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景和情犹如长江在经历了蜿蜒曲折、波涌浪叠、惊涛拍岸之后,辽阔而祥和地汇入大海。

  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三、关于练习

  一、背诵课文,试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第3、4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

  设题意图:本题期望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体会文中的情感线索,并较为具体深入地理解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和所阐发的哲理。

  四、参考答案:

  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4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二、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请你从本文中再找出几例加以说明,并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从品味示例中的“对文”开始,引导学生在学习本文时留心语言技巧,并能仔细品味其妙处。

  参考答案: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结构相同,“横”和“接”都是动词,意义相近,都有宽阔、广远的意味。“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结构相似,“纵”和“凌”都有任意飘动的意味。“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和“友”是近义词,都是名词用做动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加点词语的意义是相反的,蜉蝣渺小,沧海博大;须臾短暂,无穷永恒。“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声色相对,无禁和不竭意思相近。韵味相同、相对或相反的词语和句子,构成形式和意义上的对举,起到对比、突出、强调的作用,读起来也音韵铿锵,琅琅上口。

  三、下面是《后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仔细阅读,体会它与本文所描绘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设题意图:这一题紧扣课文作适当拓展。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初步涉猎和学习比较鉴赏。

  参考答案:

  两《赋》写景的主要句子是:前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前赋所写之景,限于舟中,字字初秋之色;后赋所写之景,多观于岸上,句句初冬之状。

  四、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作。如何看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设题意图:这是一道拓展开放题。期望学生了解“作家命运”与“文章练达”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参考答案:

  可联系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句子理解。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

  通过举例,重点讨论“穷”和“工”的内在联系。

  延伸阅读:

  2018高中产品资讯专题

  2018年高中古诗文鉴赏专题

  2018年高二语文《记念刘和珍君》中陶潜的四句诗

  2018年高二语文《蜀道难》重难点讲解

  2018年高二语文的重点字音字形

  2018年高二语文必修三常考诗句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高考>高二>知识点>语文>正文
    2018年高二语文《赤壁赋》的分析
    2018-09-05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野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注重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高考语文学习虽然加大了复习与练习的比例,但大家不可忘记语文学习的规律就是“积累”两字。如果只沉浸在做题之中,不重视积累,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现长沙新东方的小编收集了一些高二语文知识点,供各位同学参考。 

      一、整体把握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全文分作五段。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二、问题探究

      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2.本文的体裁特色是什么?

      这是一篇散体文赋。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汉代是铺张扬厉、繁缛富赡的,被称为大赋。到了六朝讲求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做律赋。宋代则突破了声律的种种限制,使之自由挥洒,富有灵活性,叫做文赋。这篇作品便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它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如叙事,则简括清晰,历历在目;写景则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则情思幽渺,淋漓尽致。议论则即景生论,寓说理于景物描写之中,赋予抽象道理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行文有偶有散,错落有致,挥洒自如,犹如行云流水,极尽变化,既有整饬之美,又有通达流转之妙。兼于偶句中用韵帖切,转换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声调铿锵和谐,增强了文章的音乐美。其中采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虽然沿袭汉赋,但并不像汉赋那样板重,而是运用得十分灵活巧妙,恰足以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整个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诗情画意俱现。

      3.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客人一曲洞箫,“倚船而和之”,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曲流中跃起浪花。

      第3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连用了两个问句,这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涌波澜。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景和情犹如长江在经历了蜿蜒曲折、波涌浪叠、惊涛拍岸之后,辽阔而祥和地汇入大海。

      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三、关于练习

      一、背诵课文,试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第3、4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

      设题意图:本题期望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体会文中的情感线索,并较为具体深入地理解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和所阐发的哲理。

      四、参考答案:

      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4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二、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请你从本文中再找出几例加以说明,并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从品味示例中的“对文”开始,引导学生在学习本文时留心语言技巧,并能仔细品味其妙处。

      参考答案: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结构相同,“横”和“接”都是动词,意义相近,都有宽阔、广远的意味。“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结构相似,“纵”和“凌”都有任意飘动的意味。“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和“友”是近义词,都是名词用做动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加点词语的意义是相反的,蜉蝣渺小,沧海博大;须臾短暂,无穷永恒。“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声色相对,无禁和不竭意思相近。韵味相同、相对或相反的词语和句子,构成形式和意义上的对举,起到对比、突出、强调的作用,读起来也音韵铿锵,琅琅上口。

      三、下面是《后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仔细阅读,体会它与本文所描绘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设题意图:这一题紧扣课文作适当拓展。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初步涉猎和学习比较鉴赏。

      参考答案:

      两《赋》写景的主要句子是:前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前赋所写之景,限于舟中,字字初秋之色;后赋所写之景,多观于岸上,句句初冬之状。

      四、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作。如何看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设题意图:这是一道拓展开放题。期望学生了解“作家命运”与“文章练达”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参考答案:

      可联系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句子理解。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

      通过举例,重点讨论“穷”和“工”的内在联系。

      延伸阅读:

      2018高中产品资讯专题

      2018年高中古诗文鉴赏专题

      2018年高二语文《记念刘和珍君》中陶潜的四句诗

      2018年高二语文《蜀道难》重难点讲解

      2018年高二语文的重点字音字形

      2018年高二语文必修三常考诗句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