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些年,教育部为了减轻基础教育焦虑负担和高考焦虑等问题,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就在近期,多省纷纷发布高考和高招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新政中明确提出,将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
1为什么要批次合并?
解读一:考试院维护考生利益,变中求稳
2014年曾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从大方向上,合并批次是国家要求。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取消批次,当年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曾出现:“6所独立学院碾压众多985、211名校”。例如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最低录取分数高于华东师大、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最低录取分数高于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最低录取分数也高于南京师范大学……其实,这些独立学院就是我们原来所说的三本。
一旦彻底取消本科批次,很多不明所以的家长和考生就会想当然地根据他们的校名,认为是前面冠名的名校所办的学院,两者应该发一样的毕业证。事实上却是各发各的毕业证。
现在大多数省份无论是本科二、三批次合并,亦或是本科合并分A、B段,都是吸取了之前其它省份改革的经验教训,没有激进地学浙江模式去一步到位地取消批次,而是经过深思熟虑采取稳中求变、稳中求进方案,这种折中方案是充分考虑广大考生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的,也逐步增加了广大家长和考生在院校选择上的辨别能力。当然了,从国家要求看,就拿天津来说本科A、B两个阶段合并也是将来的趋势,但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过渡,则是慎重可行的。
解读二:有利于考生及家长理性报考学校和选择专业
以往很多考生和家长盲目追捧进“一本”,只能在有限的选择中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是冷门专业,这对考生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一本二本”合并,实际上是扩大考生选择面,给予考生更大自主权。有利于引导更多学生按照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报考,可以实现“学其所好、录其所愿”。
举例来说,以前一名一本线上但名次靠后的考生要选择上一本,就意味着很大概率上不了自己喜欢的好专业,而放弃一本选择二本的好专业,也意味着失去被一本院校录取的头衔,这不免会让学生非常纠结。而现在没有了一本和二本的虚名羁绊,考生就可以不用再纠结于录取批次的划分上,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兴趣、特长、志向和优势,以及家庭情况条件,更个性化的选择心仪和向往的院校和专业。
解读三:去掉批次标签,促进高校和社会公平竞争
当初划分“一本二本”,是为了规范高考招生、便于录取工作的操作。前期在实施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近几年批次划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例如:
对于各位家长来说一本、二本还是三本成为了人们习惯性去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准。
对于高校来讲,容易引导高校将精力放在“挤进更高的批次”,而非提高办学实力、提升社会声誉上。这就造成一些学校即使办学水平下降,只要批次不降就不愁招生,而一些努力办学的院校,由于批次较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招来优秀生源。
取消一本、二本、三本这样的标签,无疑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活力,本科高校可以面向同样的生源、同台竞争,使得高校要靠办学质量和学科实力来赢得考生的青睐,而不能单靠固化的名气和等级等片面的指标去竞争了;另一方面,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更多地靠能力而非毕业证择业。
解读四:潜移默化,为将来改革做好铺垫
批次合并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配合着真正的高考考试改革,批次大融合才是最终的重点。改革,不是革命,亦步亦趋一点,渐行渐近一些,是可行的。现在的批次合并将为之后的批次改革做铺垫。
2批次合并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
“第一类:顶尖的985院校
这类院校名声在外,无论批次如何合并,有意报考且能考上的,还是同往年一样是那些全省排名靠前的学生,不过要注意专业的变动、人数的增减、以及热门地域的影响。
对这一层次院校填报上合并前怎么填,合并后就怎么填,院校梯度做好冲稳保。
“第二类:211院校
分两种:
一种是热门211院校,比如两财一贸、两外一法、北邮、中南财大、北交大、南理工等,这些高校的分数线甚至高于985。
因此填报上同985院校,依然注意专业的变动及人数的增减、以及热门地域,填报上合并前怎么填,合并后就怎么填,院校梯度做好冲稳保。
第二种,是那些原来不被看好的211大学,比如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批次合并后一二三本的标签虽然去掉了,但整个社会的教育等级意识,不会因此批次合并而消失,因此这部分院校分数线会略有上升。
“第三类:往年需要通过征集志愿(补录)才能招满生源的普通一本高校(招生专业比较冷门、地域也不好,因为一本身份勉强吸引一部分考生报考意愿的高校)。
以前征集志愿时,有些考生拼死留在一本填报这部分院校,无形中会让这些院校的录取分数不至于太难堪;现在合并批次,很多原来没有报考资格的二本上线考生也可以报了,报考群体增大,招生计划自然容易完成,录取分数会自然下滑。
即使有部分家长就想去原来的一本院校,这类院校的分数线也是不会有大的提升的。
“第四类:录取分数比一本线高的二本高校。
作为二本院校,录取分高出一本线,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一本考生滑档;另一部分原因往往是那些成绩超出一本线不多的考生,由于无法选择一个地域、院校、专业这几方面综合来看比较合适的一本院校,就会选择一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热门二本院校来报考。
批次合并后,首先没有滑批次考生报考的情况了,对于第二种情况的考生而言也不用顾虑一二本标签了,因此这部分高校特别是一些热门专业热门地区的高校,报考竞争会更加激烈,分数线会出现比较大的增长。
“第五类:一本二本同时招生的学校
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批次合并后的院校专业都是意向的热门专业,或者是院校所在地域热门,或者是批次合并后不错的本地院校,报考竞争激烈,因此提档线会高于原先的一本分数线。
第二种情况是批次合并后部分院校原来的二本招生专业会因为合并到一本的提升效应,分数线有所提升,但是合并后会有些偏冷专业(本地院校也包括在内),这部分院校的提档线会在原一本二本分数线之间。
“第六类:独立学院/民办高校
报考这部分院校的是由于考生分数有限,层次更好的本科大学考不上,又不想上专科,为了一个本科身份只能将就报考,批次合并后,考生报考这些学校的心理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填报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热门地域、热门专业、不错的独立学院或者是本地院校,批次合并后它们的提档线是有走高的趋势的。如果地域不好、专业不是太热门、院校实力不高的院校,批次合并对这部分院校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合并批次前,很多考生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会更倾向批次更靠前的高校,觉得牌子更“硬”,更受认可。而合并批次后,从政策层面打破这种思维定式,鼓励考生更多的结合自身成绩和规划进行定位、择校。所以,原本“批次>高校>专业”的老策略将逐渐被淘汰,考生和家长也应尽早根据政策和自身规划制定新的志愿填报策略。
延伸阅读:
导读:近些年,教育部为了减轻基础教育焦虑负担和高考焦虑等问题,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就在近期,多省纷纷发布高考和高招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新政中明确提出,将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
1为什么要批次合并?
解读一:考试院维护考生利益,变中求稳
2014年曾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从大方向上,合并批次是国家要求。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取消批次,当年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曾出现:“6所独立学院碾压众多985、211名校”。例如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最低录取分数高于华东师大、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最低录取分数高于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最低录取分数也高于南京师范大学……其实,这些独立学院就是我们原来所说的三本。
一旦彻底取消本科批次,很多不明所以的家长和考生就会想当然地根据他们的校名,认为是前面冠名的名校所办的学院,两者应该发一样的毕业证。事实上却是各发各的毕业证。
现在大多数省份无论是本科二、三批次合并,亦或是本科合并分A、B段,都是吸取了之前其它省份改革的经验教训,没有激进地学浙江模式去一步到位地取消批次,而是经过深思熟虑采取稳中求变、稳中求进方案,这种折中方案是充分考虑广大考生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的,也逐步增加了广大家长和考生在院校选择上的辨别能力。当然了,从国家要求看,就拿天津来说本科A、B两个阶段合并也是将来的趋势,但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过渡,则是慎重可行的。
解读二:有利于考生及家长理性报考学校和选择专业
以往很多考生和家长盲目追捧进“一本”,只能在有限的选择中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是冷门专业,这对考生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一本二本”合并,实际上是扩大考生选择面,给予考生更大自主权。有利于引导更多学生按照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报考,可以实现“学其所好、录其所愿”。
举例来说,以前一名一本线上但名次靠后的考生要选择上一本,就意味着很大概率上不了自己喜欢的好专业,而放弃一本选择二本的好专业,也意味着失去被一本院校录取的头衔,这不免会让学生非常纠结。而现在没有了一本和二本的虚名羁绊,考生就可以不用再纠结于录取批次的划分上,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兴趣、特长、志向和优势,以及家庭情况条件,更个性化的选择心仪和向往的院校和专业。
解读三:去掉批次标签,促进高校和社会公平竞争
当初划分“一本二本”,是为了规范高考招生、便于录取工作的操作。前期在实施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近几年批次划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例如:
对于各位家长来说一本、二本还是三本成为了人们习惯性去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准。
对于高校来讲,容易引导高校将精力放在“挤进更高的批次”,而非提高办学实力、提升社会声誉上。这就造成一些学校即使办学水平下降,只要批次不降就不愁招生,而一些努力办学的院校,由于批次较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招来优秀生源。
取消一本、二本、三本这样的标签,无疑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活力,本科高校可以面向同样的生源、同台竞争,使得高校要靠办学质量和学科实力来赢得考生的青睐,而不能单靠固化的名气和等级等片面的指标去竞争了;另一方面,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更多地靠能力而非毕业证择业。
解读四:潜移默化,为将来改革做好铺垫
批次合并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配合着真正的高考考试改革,批次大融合才是最终的重点。改革,不是革命,亦步亦趋一点,渐行渐近一些,是可行的。现在的批次合并将为之后的批次改革做铺垫。
2批次合并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
“第一类:顶尖的985院校
这类院校名声在外,无论批次如何合并,有意报考且能考上的,还是同往年一样是那些全省排名靠前的学生,不过要注意专业的变动、人数的增减、以及热门地域的影响。
对这一层次院校填报上合并前怎么填,合并后就怎么填,院校梯度做好冲稳保。
“第二类:211院校
分两种:
一种是热门211院校,比如两财一贸、两外一法、北邮、中南财大、北交大、南理工等,这些高校的分数线甚至高于985。
因此填报上同985院校,依然注意专业的变动及人数的增减、以及热门地域,填报上合并前怎么填,合并后就怎么填,院校梯度做好冲稳保。
第二种,是那些原来不被看好的211大学,比如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批次合并后一二三本的标签虽然去掉了,但整个社会的教育等级意识,不会因此批次合并而消失,因此这部分院校分数线会略有上升。
“第三类:往年需要通过征集志愿(补录)才能招满生源的普通一本高校(招生专业比较冷门、地域也不好,因为一本身份勉强吸引一部分考生报考意愿的高校)。
以前征集志愿时,有些考生拼死留在一本填报这部分院校,无形中会让这些院校的录取分数不至于太难堪;现在合并批次,很多原来没有报考资格的二本上线考生也可以报了,报考群体增大,招生计划自然容易完成,录取分数会自然下滑。
即使有部分家长就想去原来的一本院校,这类院校的分数线也是不会有大的提升的。
“第四类:录取分数比一本线高的二本高校。
作为二本院校,录取分高出一本线,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一本考生滑档;另一部分原因往往是那些成绩超出一本线不多的考生,由于无法选择一个地域、院校、专业这几方面综合来看比较合适的一本院校,就会选择一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热门二本院校来报考。
批次合并后,首先没有滑批次考生报考的情况了,对于第二种情况的考生而言也不用顾虑一二本标签了,因此这部分高校特别是一些热门专业热门地区的高校,报考竞争会更加激烈,分数线会出现比较大的增长。
“第五类:一本二本同时招生的学校
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批次合并后的院校专业都是意向的热门专业,或者是院校所在地域热门,或者是批次合并后不错的本地院校,报考竞争激烈,因此提档线会高于原先的一本分数线。
第二种情况是批次合并后部分院校原来的二本招生专业会因为合并到一本的提升效应,分数线有所提升,但是合并后会有些偏冷专业(本地院校也包括在内),这部分院校的提档线会在原一本二本分数线之间。
“第六类:独立学院/民办高校
报考这部分院校的是由于考生分数有限,层次更好的本科大学考不上,又不想上专科,为了一个本科身份只能将就报考,批次合并后,考生报考这些学校的心理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填报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热门地域、热门专业、不错的独立学院或者是本地院校,批次合并后它们的提档线是有走高的趋势的。如果地域不好、专业不是太热门、院校实力不高的院校,批次合并对这部分院校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合并批次前,很多考生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会更倾向批次更靠前的高校,觉得牌子更“硬”,更受认可。而合并批次后,从政策层面打破这种思维定式,鼓励考生更多的结合自身成绩和规划进行定位、择校。所以,原本“批次>高校>专业”的老策略将逐渐被淘汰,考生和家长也应尽早根据政策和自身规划制定新的志愿填报策略。
延伸阅读:
湖南考生须知:批次合并后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
导读:近些年,教育部为了减轻基础教育焦虑负担和高考焦虑等问题,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就在近期,多省纷纷发布高考和高招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新政中明确提出,将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
1为什么要批次合并?
解读一:考试院维护考生利益,变中求稳
2014年曾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从大方向上,合并批次是国家要求。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取消批次,当年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曾出现:“6所独立学院碾压众多985、211名校”。例如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最低录取分数高于华东师大、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最低录取分数高于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最低录取分数也高于南京师范大学……其实,这些独立学院就是我们原来所说的三本。
一旦彻底取消本科批次,很多不明所以的家长和考生就会想当然地根据他们的校名,认为是前面冠名的名校所办的学院,两者应该发一样的毕业证。事实上却是各发各的毕业证。
现在大多数省份无论是本科二、三批次合并,亦或是本科合并分A、B段,都是吸取了之前其它省份改革的经验教训,没有激进地学浙江模式去一步到位地取消批次,而是经过深思熟虑采取稳中求变、稳中求进方案,这种折中方案是充分考虑广大考生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的,也逐步增加了广大家长和考生在院校选择上的辨别能力。当然了,从国家要求看,就拿天津来说本科A、B两个阶段合并也是将来的趋势,但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过渡,则是慎重可行的。
解读二:有利于考生及家长理性报考学校和选择专业
以往很多考生和家长盲目追捧进“一本”,只能在有限的选择中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是冷门专业,这对考生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一本二本”合并,实际上是扩大考生选择面,给予考生更大自主权。有利于引导更多学生按照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报考,可以实现“学其所好、录其所愿”。
举例来说,以前一名一本线上但名次靠后的考生要选择上一本,就意味着很大概率上不了自己喜欢的好专业,而放弃一本选择二本的好专业,也意味着失去被一本院校录取的头衔,这不免会让学生非常纠结。而现在没有了一本和二本的虚名羁绊,考生就可以不用再纠结于录取批次的划分上,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兴趣、特长、志向和优势,以及家庭情况条件,更个性化的选择心仪和向往的院校和专业。
解读三:去掉批次标签,促进高校和社会公平竞争
当初划分“一本二本”,是为了规范高考招生、便于录取工作的操作。前期在实施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近几年批次划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例如:
对于各位家长来说一本、二本还是三本成为了人们习惯性去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准。
对于高校来讲,容易引导高校将精力放在“挤进更高的批次”,而非提高办学实力、提升社会声誉上。这就造成一些学校即使办学水平下降,只要批次不降就不愁招生,而一些努力办学的院校,由于批次较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招来优秀生源。
取消一本、二本、三本这样的标签,无疑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活力,本科高校可以面向同样的生源、同台竞争,使得高校要靠办学质量和学科实力来赢得考生的青睐,而不能单靠固化的名气和等级等片面的指标去竞争了;另一方面,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更多地靠能力而非毕业证择业。
解读四:潜移默化,为将来改革做好铺垫
批次合并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配合着真正的高考考试改革,批次大融合才是最终的重点。改革,不是革命,亦步亦趋一点,渐行渐近一些,是可行的。现在的批次合并将为之后的批次改革做铺垫。
2批次合并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
“第一类:顶尖的985院校
这类院校名声在外,无论批次如何合并,有意报考且能考上的,还是同往年一样是那些全省排名靠前的学生,不过要注意专业的变动、人数的增减、以及热门地域的影响。
对这一层次院校填报上合并前怎么填,合并后就怎么填,院校梯度做好冲稳保。
“第二类:211院校
分两种:
一种是热门211院校,比如两财一贸、两外一法、北邮、中南财大、北交大、南理工等,这些高校的分数线甚至高于985。
因此填报上同985院校,依然注意专业的变动及人数的增减、以及热门地域,填报上合并前怎么填,合并后就怎么填,院校梯度做好冲稳保。
第二种,是那些原来不被看好的211大学,比如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批次合并后一二三本的标签虽然去掉了,但整个社会的教育等级意识,不会因此批次合并而消失,因此这部分院校分数线会略有上升。
“第三类:往年需要通过征集志愿(补录)才能招满生源的普通一本高校(招生专业比较冷门、地域也不好,因为一本身份勉强吸引一部分考生报考意愿的高校)。
以前征集志愿时,有些考生拼死留在一本填报这部分院校,无形中会让这些院校的录取分数不至于太难堪;现在合并批次,很多原来没有报考资格的二本上线考生也可以报了,报考群体增大,招生计划自然容易完成,录取分数会自然下滑。
即使有部分家长就想去原来的一本院校,这类院校的分数线也是不会有大的提升的。
“第四类:录取分数比一本线高的二本高校。
作为二本院校,录取分高出一本线,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一本考生滑档;另一部分原因往往是那些成绩超出一本线不多的考生,由于无法选择一个地域、院校、专业这几方面综合来看比较合适的一本院校,就会选择一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热门二本院校来报考。
批次合并后,首先没有滑批次考生报考的情况了,对于第二种情况的考生而言也不用顾虑一二本标签了,因此这部分高校特别是一些热门专业热门地区的高校,报考竞争会更加激烈,分数线会出现比较大的增长。
“第五类:一本二本同时招生的学校
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批次合并后的院校专业都是意向的热门专业,或者是院校所在地域热门,或者是批次合并后不错的本地院校,报考竞争激烈,因此提档线会高于原先的一本分数线。
第二种情况是批次合并后部分院校原来的二本招生专业会因为合并到一本的提升效应,分数线有所提升,但是合并后会有些偏冷专业(本地院校也包括在内),这部分院校的提档线会在原一本二本分数线之间。
“第六类:独立学院/民办高校
报考这部分院校的是由于考生分数有限,层次更好的本科大学考不上,又不想上专科,为了一个本科身份只能将就报考,批次合并后,考生报考这些学校的心理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填报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热门地域、热门专业、不错的独立学院或者是本地院校,批次合并后它们的提档线是有走高的趋势的。如果地域不好、专业不是太热门、院校实力不高的院校,批次合并对这部分院校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合并批次前,很多考生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会更倾向批次更靠前的高校,觉得牌子更“硬”,更受认可。而合并批次后,从政策层面打破这种思维定式,鼓励考生更多的结合自身成绩和规划进行定位、择校。所以,原本“批次>高校>专业”的老策略将逐渐被淘汰,考生和家长也应尽早根据政策和自身规划制定新的志愿填报策略。
延伸阅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课程名称 | 课程内容 | 适合学员 | 课程详细 |
---|---|---|---|
高一语文 | 以高一上学期的语文重点、难点知识为载体,利用优能独特的教学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在高中开始阶段继续保持并提升优秀的学习成绩。 | 高一年级 | 查看 |
高二语文 | 1、对高一所学知识点达到灵活运用层次,夯实高一知识。 2、对高二秋季知识点达到识记和理解层次,在新学期学习中占得先机。 | 高二年级 | 查看 |
高考语文 | 对高考语文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做高度总结,以讲授高考重要知识点和较难题目为主。在正常教学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渗透教学,梳理知识体系,让学生在高考一轮复习中熟知知识整体脉络。 | 高三年级 | 查看 |
高一数学 | 以高一上学期的数学重点、难点知识为载体,利用优能独特的教学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在高中开始阶段继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 | 高一年级 | 查看 |
高二数学 | 以讲授数学重要知识点和常见典型题目为主。通过高度提炼的知识讲解和题目归纳,巩固高一知识,并高效学习高二上学期知识点。帮助学生做好学期转换的衔接与过渡。 | 高二年级 | 查看 |
高考数学 | 以讲授数学重要知识点和常见典型题目为主。通过高度提炼的知识讲解和题目归纳,巩固高一知识,并高效学习高二上学期知识点。帮助学生做好学期转换的衔接与过渡。 | 高三年级 | 查看 |
高一英语 | 以高一上学期的英语重点、难点知识为载体,利用优能独特的教学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在高中开始阶段继续保持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 高一年级 | 查看 |
高二英语 | 以讲授英语重难点知识点和较为有难度的典型题目为主。通过高度提炼的知识讲解和题目归纳,高效学习高二上学期知识点。帮助优秀学员有规划地突破高二的知识难点 | 高二年级 | 查看 |
高考英语 | 对高中英语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做高度总结,以讲授高中重点知识点和较难题目为主。在正常教学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渗透教学,梳理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一轮复习中熟知知识整体脉络 | 高三年级 | 查看 |
高一物理 | 以高一上学期的物理重点、难点知识为载体,利用优能独特的教学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在高中开始阶段继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 | 高一年级 | 查看 |
高二物理 | 以讲授物理重难点知识点和较为有难度的典型题目为主。通过高度提炼的知识讲解和题目归纳,高效学习高二上学期知识点。帮助学员有规划地突破高二的知识难点,在新学期提升学习能力,享受独到的优能中学生服务体系 | 高二年级 | 查看 |
高考物理 | 对高中物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做高度总结,以讲授高考重要知识点和较难题目为主。在正常教学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渗透教学,梳理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一轮复习中熟知知识整体脉络 | 高三年级 | 查看 |
高一化学 | 以高一上学期的化学重点、难点知识为载体,利用优能独特的教学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在高中开始阶段继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享受独到的优能中学生服务体系 | 高一年级 | 查看 |
高二化学 | 以讲授化学重难点知识点和较为有难度的典型题目为主。通过高度提炼的知识讲解和题目归纳,高效学习高二上学期知识点。帮助学员有规划地突破高二的知识难点,在新学期提升学习能力 | 高二年级 | 查看 |
高考化学 | 对高中化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做高度总结,以讲授重要知识点和较难题目为主。在正常教学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渗透教学,梳理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一轮复习中熟知知识整体脉络 | 高三年级 | 查看 |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导读:近些年,教育部为了减轻基础教育焦虑负担和高考焦虑等问题,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就在近期,多省纷纷发布高考和高招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新政中明确提出,将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
1为什么要批次合并?
解读一:考试院维护考生利益,变中求稳
2014年曾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从大方向上,合并批次是国家要求。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取消批次,当年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曾出现:“6所独立学院碾压众多985、211名校”。例如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最低录取分数高于华东师大、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最低录取分数高于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最低录取分数也高于南京师范大学……其实,这些独立学院就是我们原来所说的三本。
一旦彻底取消本科批次,很多不明所以的家长和考生就会想当然地根据他们的校名,认为是前面冠名的名校所办的学院,两者应该发一样的毕业证。事实上却是各发各的毕业证。
现在大多数省份无论是本科二、三批次合并,亦或是本科合并分A、B段,都是吸取了之前其它省份改革的经验教训,没有激进地学浙江模式去一步到位地取消批次,而是经过深思熟虑采取稳中求变、稳中求进方案,这种折中方案是充分考虑广大考生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的,也逐步增加了广大家长和考生在院校选择上的辨别能力。当然了,从国家要求看,就拿天津来说本科A、B两个阶段合并也是将来的趋势,但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过渡,则是慎重可行的。
解读二:有利于考生及家长理性报考学校和选择专业
以往很多考生和家长盲目追捧进“一本”,只能在有限的选择中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是冷门专业,这对考生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一本二本”合并,实际上是扩大考生选择面,给予考生更大自主权。有利于引导更多学生按照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报考,可以实现“学其所好、录其所愿”。
举例来说,以前一名一本线上但名次靠后的考生要选择上一本,就意味着很大概率上不了自己喜欢的好专业,而放弃一本选择二本的好专业,也意味着失去被一本院校录取的头衔,这不免会让学生非常纠结。而现在没有了一本和二本的虚名羁绊,考生就可以不用再纠结于录取批次的划分上,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兴趣、特长、志向和优势,以及家庭情况条件,更个性化的选择心仪和向往的院校和专业。
解读三:去掉批次标签,促进高校和社会公平竞争
当初划分“一本二本”,是为了规范高考招生、便于录取工作的操作。前期在实施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近几年批次划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例如:
对于各位家长来说一本、二本还是三本成为了人们习惯性去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准。
对于高校来讲,容易引导高校将精力放在“挤进更高的批次”,而非提高办学实力、提升社会声誉上。这就造成一些学校即使办学水平下降,只要批次不降就不愁招生,而一些努力办学的院校,由于批次较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招来优秀生源。
取消一本、二本、三本这样的标签,无疑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活力,本科高校可以面向同样的生源、同台竞争,使得高校要靠办学质量和学科实力来赢得考生的青睐,而不能单靠固化的名气和等级等片面的指标去竞争了;另一方面,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更多地靠能力而非毕业证择业。
解读四:潜移默化,为将来改革做好铺垫
批次合并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配合着真正的高考考试改革,批次大融合才是最终的重点。改革,不是革命,亦步亦趋一点,渐行渐近一些,是可行的。现在的批次合并将为之后的批次改革做铺垫。
2批次合并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
“第一类:顶尖的985院校
这类院校名声在外,无论批次如何合并,有意报考且能考上的,还是同往年一样是那些全省排名靠前的学生,不过要注意专业的变动、人数的增减、以及热门地域的影响。
对这一层次院校填报上合并前怎么填,合并后就怎么填,院校梯度做好冲稳保。
“第二类:211院校
分两种:
一种是热门211院校,比如两财一贸、两外一法、北邮、中南财大、北交大、南理工等,这些高校的分数线甚至高于985。
因此填报上同985院校,依然注意专业的变动及人数的增减、以及热门地域,填报上合并前怎么填,合并后就怎么填,院校梯度做好冲稳保。
第二种,是那些原来不被看好的211大学,比如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批次合并后一二三本的标签虽然去掉了,但整个社会的教育等级意识,不会因此批次合并而消失,因此这部分院校分数线会略有上升。
“第三类:往年需要通过征集志愿(补录)才能招满生源的普通一本高校(招生专业比较冷门、地域也不好,因为一本身份勉强吸引一部分考生报考意愿的高校)。
以前征集志愿时,有些考生拼死留在一本填报这部分院校,无形中会让这些院校的录取分数不至于太难堪;现在合并批次,很多原来没有报考资格的二本上线考生也可以报了,报考群体增大,招生计划自然容易完成,录取分数会自然下滑。
即使有部分家长就想去原来的一本院校,这类院校的分数线也是不会有大的提升的。
“第四类:录取分数比一本线高的二本高校。
作为二本院校,录取分高出一本线,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一本考生滑档;另一部分原因往往是那些成绩超出一本线不多的考生,由于无法选择一个地域、院校、专业这几方面综合来看比较合适的一本院校,就会选择一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热门二本院校来报考。
批次合并后,首先没有滑批次考生报考的情况了,对于第二种情况的考生而言也不用顾虑一二本标签了,因此这部分高校特别是一些热门专业热门地区的高校,报考竞争会更加激烈,分数线会出现比较大的增长。
“第五类:一本二本同时招生的学校
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批次合并后的院校专业都是意向的热门专业,或者是院校所在地域热门,或者是批次合并后不错的本地院校,报考竞争激烈,因此提档线会高于原先的一本分数线。
第二种情况是批次合并后部分院校原来的二本招生专业会因为合并到一本的提升效应,分数线有所提升,但是合并后会有些偏冷专业(本地院校也包括在内),这部分院校的提档线会在原一本二本分数线之间。
“第六类:独立学院/民办高校
报考这部分院校的是由于考生分数有限,层次更好的本科大学考不上,又不想上专科,为了一个本科身份只能将就报考,批次合并后,考生报考这些学校的心理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填报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热门地域、热门专业、不错的独立学院或者是本地院校,批次合并后它们的提档线是有走高的趋势的。如果地域不好、专业不是太热门、院校实力不高的院校,批次合并对这部分院校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合并批次前,很多考生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会更倾向批次更靠前的高校,觉得牌子更“硬”,更受认可。而合并批次后,从政策层面打破这种思维定式,鼓励考生更多的结合自身成绩和规划进行定位、择校。所以,原本“批次>高校>专业”的老策略将逐渐被淘汰,考生和家长也应尽早根据政策和自身规划制定新的志愿填报策略。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