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9粤港澳大湾区高考考点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2月21日,香港特区政府联同广东省及澳门特区政府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宣讲会为时1.5小时,以普通话主讲,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澳门特首崔世安等600名粤港澳嘉宾出席。
做为国家级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从2018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一直为外界广泛关注。《新闻联播》在描述这一战略时,再次使用了“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这样的描述,其规格可见一斑。
对中国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意味着什么?与高中各科知识和高考考点又有哪些联系?在2019高考中如何体现?快来看吧!
重点解读
1. 认识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规划纲要确定了几个重要城市的定位:
——香港。强化香港的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2. 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内部产业体系完备,既有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也有以深圳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经济,香港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区内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目前大湾区产业布局完整,西岸以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为主、沿海以生态保护型的现代服务业为主、东岸则以知识密集型的新经济为主。未来金融、服务和高端制造将成为“湾区名片”的代表。
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全年温度适宜、空气优良。与渤海湾城市群和杭州湾城市群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天气优良天数占比高达90.7%,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低。发达的经济与优质的环境,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向粤港澳大湾区。
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政 治
1. 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能够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
(1)国家的宏观调控。近年来粤港澳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务院批准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协议,为香港经济持续繁荣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祖国内地加强与香港、澳门的经贸合作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20年间,香港、澳门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全方位扩展,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2. 从政治生活角度,你认为香港、澳门怎样才能够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1)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2)坚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两地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切实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地区竞争,香港、澳门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事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3. 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对社会和经济发挥了怎样的影响和作用?
(1)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粤港澳三地文化相通、风俗相近,三地同胞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灵活应变的创新精神,是对三地经济和社会的一种反映,同时这种精神又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随着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流日益密切,普通话得以推广,中文传媒得以普及,全新的国民教育也得到推行,香港、澳门人民对于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也在逐渐增强。
4. 香港回归20多年来、澳门回归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体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哪些道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政府根据港澳地区的实际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体现了这一点。
(2)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指引下,港澳两地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两地回归20年来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其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而日益彰显。
(4)认识具有无限性。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0年来,中央政府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鼓励和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
历 史
✎:香港问题的由来及解决
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秦代香港地区属南海郡番禺县管辖,历经汉、晋、隋、唐、五代、宋、元、明,直到清代道光年间,中国政府始终对香港行使主权。17世纪以后,英国一直图谋夺占中国土地。19世纪,英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势力蓄谋吞并的目标。
1840—1842年间和1856—1860年间,英国借口保护英商进行鸦片贸易的所谓“利益”,两次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同它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地区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帝国主义所强加的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从来都不予承认。为反抗英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
对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中国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政策在政治上稳定香港,在经济上支持香港,为日后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创造条件。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和港澳问题的构想开始形成并不断完善;而此时“新界”租期届满日趋临近,英国方面也开始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业已成熟。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明确指出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香港问题,揭开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谈判几经周折,直到1984年9月,双方就全部问题达成协议。 1984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首脑正式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于同时把香港交还给中国政府。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至此,香港问题得以解决。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香港回归
1. 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一国两制”理论日趋成熟与完善,成为中英两国的指导思想;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
2. 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3. 意义:
①对港澳——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对中国——标志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可以实践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对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国两制
1. 一国两制的含义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内地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内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也即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制度。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一国”是“两制”前提。认同“一国两制”首先必须认同“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国家的主体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一国两制的基本点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安全,为世界的和平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本准则:五项基本原则
基本立足点:巩固和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关系
基本国策:坚决对外开放
✎:香港回归的影响
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一件彪炳史册的盛事,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新中国诞生以后,香港一直是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窗口”和“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和香港已经建立了日益密切的互利互补的经贸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保证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对内地沿海地区的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香港的繁荣和发展,也为内地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活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内地的对外贸易有一半通过香港,外汇收益有1/4到1/3来自香港,引进的外资有60%来自香港或通过香港。香港在内地的企业大约有5万家,拥有四五百万职工。由于大规模地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不仅加速了经济特区的建设和沿海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香港回归以后,内地和香港多年形成的这种互利互补的经贸合作关系肯定会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展开,香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会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地 理
✎:香港的自然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珠江口以东,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面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香港与西边的澳门隔海相对。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离岛)组成。
香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因纬度低,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
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此外,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高层大厦林立的市区让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较难吹散。
香港地形主要为丘陵,最高点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平地较少,约有两成土地属于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别为元朗平原和粉岭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冲积平原;其次是位于九龙半岛及香港岛北部,从原来狭窄的平地外扩张的填海土地。
香港主要依赖填海来扩展土地。香港山多平地少,逼使香港政府以移山填海方式扩展土地。截至2002年,香港的填海土地已超过67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超过6.5%。
✎:香港的人文地理
1. 人口
2015年,香港人口达721.8万,其中男性有332.9万人,女性则有389万人,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三。2015年,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约为112万,占全港人口15%。
香港是一个移民城市,从开埠至今,境外迁移人口不绝。
从1842至1945年,外来迁入是香港人口增长的主因。1946-1951年,大量人口回流至内地。1951-1981年,迁入人口只佔人口增长的小部分。近年,迁入人口又成为人口增加的主因,净迁入的人口中,其中来自内地的佔多于一半。特区政府为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于2006年推行“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尝试吸纳内地及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但成效未见显著。
2. 城市化
香港约700万人口,几乎全部生活在城市,对于香港而言,似乎没有农村这一说法,香港的城市化率接近100%,是世界上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高度的城市化率让香港的人均劳动力生产力十分的高,也是香港国民社会经济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香谱人口增长之快, 并非自然出生率。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百年来在各历史时期内大量内陆人口移流香港。随着人口流入,增加了资金和劳动力, 给城市化添加了催速剂。
3. 交通
香港拥有高度发展及复杂的交通网络,主要由铁路、巴士、小巴、的士、渡轮及由公路、桥梁及隧道等组成的道路网络。和其他国际大城市一样,香港同样拥有交通挤塞、旧市区道路设计过时、汽车流量过大等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有90%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比率为全世界最高。另外,香港也是全球人均拥有最多名贵私人汽车的城市之一。
维多利亚港地处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是世界三大良港之一。
港宽1.6-9.6km,水深14.5m,海底多为岩石底,泥沙少,航道无淤积,港阔水深。维多利亚港口东面的鲤鱼门和西面的汲水门较窄,阻隔风浪;加上四面环山,强风因而被山势所阻。除此之外,香港气候暖和,港口终年不结冰,船艇一年四季皆可自由进出,在天时地利下,香港成为了优良的港口。
4. 经济
20世纪60年代,香港凭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和劳动力众多的优势,服装、玩具、钟表、纺织和电子等行业迅速发展。
80年代,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制造业已发展成为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同时香港成为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国际自由贸易港和重要交通中心,高科技产业也不断发展。
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密切。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而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目前,香港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以上的工业已转移到大陆。祖国内地通过香港这个自由贸易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香港贸易事业的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西岸重要城市——珠海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 “窗口” 和 “示范区”,始终迸发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考点:
1. 弄清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
2. 分析归纳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3. 简述“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概况;
4. 归纳“珠三角" 区域产业特色。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2月21日,香港特区政府联同广东省及澳门特区政府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宣讲会为时1.5小时,以普通话主讲,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澳门特首崔世安等600名粤港澳嘉宾出席。
做为国家级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从2018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一直为外界广泛关注。《新闻联播》在描述这一战略时,再次使用了“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这样的描述,其规格可见一斑。
对中国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意味着什么?与高中各科知识和高考考点又有哪些联系?在2019高考中如何体现?快来看吧!
重点解读
1. 认识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规划纲要确定了几个重要城市的定位:
——香港。强化香港的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2. 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内部产业体系完备,既有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也有以深圳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经济,香港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区内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目前大湾区产业布局完整,西岸以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为主、沿海以生态保护型的现代服务业为主、东岸则以知识密集型的新经济为主。未来金融、服务和高端制造将成为“湾区名片”的代表。
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全年温度适宜、空气优良。与渤海湾城市群和杭州湾城市群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天气优良天数占比高达90.7%,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低。发达的经济与优质的环境,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向粤港澳大湾区。
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政 治
1. 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能够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
(1)国家的宏观调控。近年来粤港澳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务院批准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协议,为香港经济持续繁荣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祖国内地加强与香港、澳门的经贸合作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20年间,香港、澳门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全方位扩展,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2. 从政治生活角度,你认为香港、澳门怎样才能够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1)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2)坚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两地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切实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地区竞争,香港、澳门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事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3. 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对社会和经济发挥了怎样的影响和作用?
(1)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粤港澳三地文化相通、风俗相近,三地同胞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灵活应变的创新精神,是对三地经济和社会的一种反映,同时这种精神又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随着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流日益密切,普通话得以推广,中文传媒得以普及,全新的国民教育也得到推行,香港、澳门人民对于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也在逐渐增强。
4. 香港回归20多年来、澳门回归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体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哪些道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政府根据港澳地区的实际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体现了这一点。
(2)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指引下,港澳两地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两地回归20年来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其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而日益彰显。
(4)认识具有无限性。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0年来,中央政府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鼓励和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
历 史
✎:香港问题的由来及解决
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秦代香港地区属南海郡番禺县管辖,历经汉、晋、隋、唐、五代、宋、元、明,直到清代道光年间,中国政府始终对香港行使主权。17世纪以后,英国一直图谋夺占中国土地。19世纪,英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势力蓄谋吞并的目标。
1840—1842年间和1856—1860年间,英国借口保护英商进行鸦片贸易的所谓“利益”,两次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同它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地区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帝国主义所强加的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从来都不予承认。为反抗英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
对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中国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政策在政治上稳定香港,在经济上支持香港,为日后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创造条件。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和港澳问题的构想开始形成并不断完善;而此时“新界”租期届满日趋临近,英国方面也开始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业已成熟。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明确指出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香港问题,揭开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谈判几经周折,直到1984年9月,双方就全部问题达成协议。 1984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首脑正式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于同时把香港交还给中国政府。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至此,香港问题得以解决。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香港回归
1. 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一国两制”理论日趋成熟与完善,成为中英两国的指导思想;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
2. 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3. 意义:
①对港澳——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对中国——标志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可以实践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对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国两制
1. 一国两制的含义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内地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内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也即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制度。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一国”是“两制”前提。认同“一国两制”首先必须认同“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国家的主体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一国两制的基本点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安全,为世界的和平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本准则:五项基本原则
基本立足点:巩固和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关系
基本国策:坚决对外开放
✎:香港回归的影响
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一件彪炳史册的盛事,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新中国诞生以后,香港一直是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窗口”和“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和香港已经建立了日益密切的互利互补的经贸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保证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对内地沿海地区的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香港的繁荣和发展,也为内地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活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内地的对外贸易有一半通过香港,外汇收益有1/4到1/3来自香港,引进的外资有60%来自香港或通过香港。香港在内地的企业大约有5万家,拥有四五百万职工。由于大规模地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不仅加速了经济特区的建设和沿海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香港回归以后,内地和香港多年形成的这种互利互补的经贸合作关系肯定会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展开,香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会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地 理
✎:香港的自然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珠江口以东,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面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香港与西边的澳门隔海相对。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离岛)组成。
香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因纬度低,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
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此外,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高层大厦林立的市区让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较难吹散。
香港地形主要为丘陵,最高点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平地较少,约有两成土地属于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别为元朗平原和粉岭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冲积平原;其次是位于九龙半岛及香港岛北部,从原来狭窄的平地外扩张的填海土地。
香港主要依赖填海来扩展土地。香港山多平地少,逼使香港政府以移山填海方式扩展土地。截至2002年,香港的填海土地已超过67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超过6.5%。
✎:香港的人文地理
1. 人口
2015年,香港人口达721.8万,其中男性有332.9万人,女性则有389万人,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三。2015年,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约为112万,占全港人口15%。
香港是一个移民城市,从开埠至今,境外迁移人口不绝。
从1842至1945年,外来迁入是香港人口增长的主因。1946-1951年,大量人口回流至内地。1951-1981年,迁入人口只佔人口增长的小部分。近年,迁入人口又成为人口增加的主因,净迁入的人口中,其中来自内地的佔多于一半。特区政府为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于2006年推行“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尝试吸纳内地及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但成效未见显著。
2. 城市化
香港约700万人口,几乎全部生活在城市,对于香港而言,似乎没有农村这一说法,香港的城市化率接近100%,是世界上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高度的城市化率让香港的人均劳动力生产力十分的高,也是香港国民社会经济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香谱人口增长之快, 并非自然出生率。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百年来在各历史时期内大量内陆人口移流香港。随着人口流入,增加了资金和劳动力, 给城市化添加了催速剂。
3. 交通
香港拥有高度发展及复杂的交通网络,主要由铁路、巴士、小巴、的士、渡轮及由公路、桥梁及隧道等组成的道路网络。和其他国际大城市一样,香港同样拥有交通挤塞、旧市区道路设计过时、汽车流量过大等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有90%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比率为全世界最高。另外,香港也是全球人均拥有最多名贵私人汽车的城市之一。
维多利亚港地处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是世界三大良港之一。
港宽1.6-9.6km,水深14.5m,海底多为岩石底,泥沙少,航道无淤积,港阔水深。维多利亚港口东面的鲤鱼门和西面的汲水门较窄,阻隔风浪;加上四面环山,强风因而被山势所阻。除此之外,香港气候暖和,港口终年不结冰,船艇一年四季皆可自由进出,在天时地利下,香港成为了优良的港口。
4. 经济
20世纪60年代,香港凭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和劳动力众多的优势,服装、玩具、钟表、纺织和电子等行业迅速发展。
80年代,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制造业已发展成为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同时香港成为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国际自由贸易港和重要交通中心,高科技产业也不断发展。
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密切。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而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目前,香港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以上的工业已转移到大陆。祖国内地通过香港这个自由贸易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香港贸易事业的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西岸重要城市——珠海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 “窗口” 和 “示范区”,始终迸发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考点:
1. 弄清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
2. 分析归纳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3. 简述“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概况;
4. 归纳“珠三角" 区域产业特色。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