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20湖南高考地理备考知识点:农业地域与农业发展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高中地理学习最应该重视对教材学习理解,只有将课本吃透才能更好的活学活用,当然想要取得好成绩除了学习还要掌握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只有系统的复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只有掌握答题技巧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水平,2020高考延期,有更多时间给学生掌握好地理课本上的知识,以及锻炼自己灵活运用书本知识作答的能力,长沙新东方为高考考生们整理了一篇地理的复习知识点,分享给学生进行练习。
★★重难点解读★★
试题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考查方向:通过某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农作物生长习性的分析,说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原因;通过对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区域农业生产类型、形成条件、原因的分析,说明区域农业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探讨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影响环境的方式、强度和后果;探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试题涉及选择题、综合题等多种考查形式,要求较高,综合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等。
★★典例探究★★
(2019·全国卷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1—3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
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
【答案】1.C2.A3.B
【解析】1.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稻谷生产区,但图中显示目前该地区稻谷供需结余为负值,即供给小于需求,C对。“已不再”表明原来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但现在已不是,而黄河下游一直不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A错。图中显示长江中游区和淮河下游区一直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B、D错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人均耕地多,粮食产量丰富,稻谷供需盈余,A对。与黑龙江省相比,安徽省人口密集,农业劳动力丰富,B错。黑龙江省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复种指数低,C错。安徽省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沛,淡水资源较黑龙江省丰富,D错。
3.南方是我国主要的稻谷消费区,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北方稻谷大量运往南方,势必会导致运输成本上升,B对。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对稻谷的进出口没有明显影响,A错。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加大了水稻种植区与稻谷消费区的距离,降低了流通效率,C错。我国水稻种植重心的变化对稻谷的储存难度没有直接影响,D错。
(2019·全国卷Ⅱ·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解析】从设问的限定(水果种植)出发,可以从延长产业链、树立品牌优势、开拓市场、发展旅游业及完善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因地制宜地分析,并提出合理措施。
★★备考秘籍★★
农业生产与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等息息相关,因此试题有分值高、综合性强的特点,对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评价的能力要求较高,在复习中要重视这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试题的载体往往以区域图或农业生产数据资料、统计图、模式图等为背景材料,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训练读图能力。本专题往往会立足于当前热点,如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以具体的图文材料为背景,从大时代、小切口的要求出发,强调对考生获取和调动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以综合性题目为主,重点考查考生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的学科素养,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社会动态、会分析把握区域特征,备考时一定提高对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条件、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精准分析能力。
★★重难点突破★★
1.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
[透析考向]
本专题考查重点是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等。多以区域图、统计图、模式图等为载体,以具体农业生产活动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立体农业、城郊农业、生态农业、转基因食品等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为背景,考查生产技术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某一区域农业生产方式,或者某一生产模式为载体,突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性,考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如地膜覆盖技术、瓜田压砂技术、育种技术等。考查频率高,难度大,是复习的重点。
[学法指导]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①熟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有土、地、生、气、水,社会经济因素有市(市场)、交(交通)、政(政策)、劳(劳动力)、科(科技)等。土指土壤条件;地指地形条件,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适合发展林业、畜牧业等;生指植被,草场广布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多汁牧草生长地区可以发展乳畜业等;气指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湿度、风等条件;水指水源条件。
②区分正确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区位因素
a.主要区位因素:对某一区域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b.主导区位因素:对某一农业发展来说最重要(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或理解为没有该因素,某农业无法发展),如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热量;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水源;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地形;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市场;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技术。
c.限制性区位因素:对某农业影响最大的不利因素,当该条件得到满足时,则其成为主导区位因素。随着科技发展,可以通过改造限制性区位因素来促进农业发展,其改造方式从宏观来看,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改造自然限制性区位因素,使之适合农业生产,如温室大棚生产,改造热量条件;二是改良作物品种或耕作制度,使生产适应当地环境,如改良耕作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培育耐旱品种。当然也可两方面同时进行操作。
③牢记特殊的区位条件
影响农产品的品质的区位因素:气候条件主要是光照和气温。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作物有机质的积累。气温低,不利于虫卵越冬,气温日较差大,不利于害虫存活。特殊的地理位置如封闭的区域病虫害很少传入;其他自然条件越优越,则作物品质越好;另外,农业技术,如育种技术能提高农产品品质。
④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改变
科技主要用来改良某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使农业实现机械化、高品质生产。
a.科技改变农业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是耕种土地、栽培作物的总方式。它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而采取的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耕作制度由作物布局、轮作制度、复种、间作、混作、套种、土壤耕作、施肥和灌溉制度以及防除杂草等几个环节构成,其中以轮作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环节。通常以各地区的作物复种轮作方式来表示该地区的耕作制度。例如,我国长江流域一般以水稻和冬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的主要种植方式,来代表这一地区的耕作制度。
特别注意:耕作制度与复种指数不同。复种制度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种植作物一次以上,重复种植的制度。一年种植作物二次或三次的复种,称一年二熟或三熟,二年内种植物三次的复种,称为二年三熟。复种次数的多少受各地自然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各地的积温数及生产条件制约。
b.覆膜技术的影响
农业覆膜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多种要素产生影响。地膜可以截流水分,比如露水、雨水、土壤中的水分蒸发等;冬春季节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地面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可以减缓风力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等。这样,地膜覆盖可以起到提高作物产量、复种指数作用;还可以防除杂草,节水抗旱等。
注意:人们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作物生长的需求,采用不同季节覆盖不同地膜,达到不同的效果,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农业地域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可以根据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判断,也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商品率等特点进行判断。判断的关键是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2.中国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透析考向]
依据十九大报告对农业的宏观构建和2019年《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稳定粮食生产依旧是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在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和精准脱贫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是考查的热点。区域农业发展问题显性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等),隐性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具体案例切入,在考查区域自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农业区位选择、农业生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辩证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学法指导]
(1)区域农业发展问题
①农业环境问题
农业发展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农业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a.农业生态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农业开发或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湿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b.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为追求更高的产量,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农药、农用地膜等导致的土壤污染、农产品污染、质量下降等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农业发展效益问题
主要是由于认识以及科技水平的原因,导致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活动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加工经营落后、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低、农业产业效益低等问题。
(2)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区域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即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
经济效益:通过优化农业结构、产业结构,农、林、牧、渔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合理安排各业比重,延长产业链,引入其他产业如农业光旅游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品牌;
生态效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禁止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农田防护林,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等。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改良土壤、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善交通条件、建设人工草场、轮牧、禁渔、休渔等。
(3)特色农业、生态农业
①乡村振兴与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其根本是依托农业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突出自己的特征。地方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注意两点:充分发挥优势条件和改进限制条件。同时注意改善交通、扩大市场,如可采用电子商务等,注意改善当地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围绕绿色生产的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思维点拨:运用综合思维,掌握农业生产模式图的判读方法
农业生产模式图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循环经济农业生产模式两种形式。农业生产模式特征分析是近几年农业部分命题的一种主要考查方式,其主要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一看找典型作物,推断所在地区;二看废弃物排放和利用;三看土壤的肥力结构,是否为有机肥;四看能源来源是否为沼气等;五看种植结构,是否多种经营;六看产业结合,观察产业链是否延长。
(4)我国的粮食生产
无论怎样强调农业现代化和科学化,无论怎么调整产业结构,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④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例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高中地理学习最应该重视对教材学习理解,只有将课本吃透才能更好的活学活用,当然想要取得好成绩除了学习还要掌握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只有系统的复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只有掌握答题技巧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水平,2020高考延期,有更多时间给学生掌握好地理课本上的知识,以及锻炼自己灵活运用书本知识作答的能力,长沙新东方为高考考生们整理了一篇地理的复习知识点,分享给学生进行练习。
★★重难点解读★★
试题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考查方向:通过某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农作物生长习性的分析,说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原因;通过对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区域农业生产类型、形成条件、原因的分析,说明区域农业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探讨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影响环境的方式、强度和后果;探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试题涉及选择题、综合题等多种考查形式,要求较高,综合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等。
★★典例探究★★
(2019·全国卷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1—3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
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
【答案】1.C2.A3.B
【解析】1.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稻谷生产区,但图中显示目前该地区稻谷供需结余为负值,即供给小于需求,C对。“已不再”表明原来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但现在已不是,而黄河下游一直不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A错。图中显示长江中游区和淮河下游区一直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B、D错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人均耕地多,粮食产量丰富,稻谷供需盈余,A对。与黑龙江省相比,安徽省人口密集,农业劳动力丰富,B错。黑龙江省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复种指数低,C错。安徽省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沛,淡水资源较黑龙江省丰富,D错。
3.南方是我国主要的稻谷消费区,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北方稻谷大量运往南方,势必会导致运输成本上升,B对。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对稻谷的进出口没有明显影响,A错。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加大了水稻种植区与稻谷消费区的距离,降低了流通效率,C错。我国水稻种植重心的变化对稻谷的储存难度没有直接影响,D错。
(2019·全国卷Ⅱ·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解析】从设问的限定(水果种植)出发,可以从延长产业链、树立品牌优势、开拓市场、发展旅游业及完善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因地制宜地分析,并提出合理措施。
★★备考秘籍★★
农业生产与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等息息相关,因此试题有分值高、综合性强的特点,对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评价的能力要求较高,在复习中要重视这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试题的载体往往以区域图或农业生产数据资料、统计图、模式图等为背景材料,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训练读图能力。本专题往往会立足于当前热点,如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以具体的图文材料为背景,从大时代、小切口的要求出发,强调对考生获取和调动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以综合性题目为主,重点考查考生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的学科素养,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社会动态、会分析把握区域特征,备考时一定提高对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条件、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精准分析能力。
★★重难点突破★★
1.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
[透析考向]
本专题考查重点是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等。多以区域图、统计图、模式图等为载体,以具体农业生产活动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立体农业、城郊农业、生态农业、转基因食品等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为背景,考查生产技术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某一区域农业生产方式,或者某一生产模式为载体,突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性,考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如地膜覆盖技术、瓜田压砂技术、育种技术等。考查频率高,难度大,是复习的重点。
[学法指导]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①熟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有土、地、生、气、水,社会经济因素有市(市场)、交(交通)、政(政策)、劳(劳动力)、科(科技)等。土指土壤条件;地指地形条件,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适合发展林业、畜牧业等;生指植被,草场广布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多汁牧草生长地区可以发展乳畜业等;气指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湿度、风等条件;水指水源条件。
②区分正确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区位因素
a.主要区位因素:对某一区域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b.主导区位因素:对某一农业发展来说最重要(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或理解为没有该因素,某农业无法发展),如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热量;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水源;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地形;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市场;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技术。
c.限制性区位因素:对某农业影响最大的不利因素,当该条件得到满足时,则其成为主导区位因素。随着科技发展,可以通过改造限制性区位因素来促进农业发展,其改造方式从宏观来看,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改造自然限制性区位因素,使之适合农业生产,如温室大棚生产,改造热量条件;二是改良作物品种或耕作制度,使生产适应当地环境,如改良耕作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培育耐旱品种。当然也可两方面同时进行操作。
③牢记特殊的区位条件
影响农产品的品质的区位因素:气候条件主要是光照和气温。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作物有机质的积累。气温低,不利于虫卵越冬,气温日较差大,不利于害虫存活。特殊的地理位置如封闭的区域病虫害很少传入;其他自然条件越优越,则作物品质越好;另外,农业技术,如育种技术能提高农产品品质。
④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改变
科技主要用来改良某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使农业实现机械化、高品质生产。
a.科技改变农业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是耕种土地、栽培作物的总方式。它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而采取的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耕作制度由作物布局、轮作制度、复种、间作、混作、套种、土壤耕作、施肥和灌溉制度以及防除杂草等几个环节构成,其中以轮作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环节。通常以各地区的作物复种轮作方式来表示该地区的耕作制度。例如,我国长江流域一般以水稻和冬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的主要种植方式,来代表这一地区的耕作制度。
特别注意:耕作制度与复种指数不同。复种制度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种植作物一次以上,重复种植的制度。一年种植作物二次或三次的复种,称一年二熟或三熟,二年内种植物三次的复种,称为二年三熟。复种次数的多少受各地自然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各地的积温数及生产条件制约。
b.覆膜技术的影响
农业覆膜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多种要素产生影响。地膜可以截流水分,比如露水、雨水、土壤中的水分蒸发等;冬春季节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地面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可以减缓风力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等。这样,地膜覆盖可以起到提高作物产量、复种指数作用;还可以防除杂草,节水抗旱等。
注意:人们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作物生长的需求,采用不同季节覆盖不同地膜,达到不同的效果,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农业地域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可以根据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判断,也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商品率等特点进行判断。判断的关键是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2.中国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透析考向]
依据十九大报告对农业的宏观构建和2019年《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稳定粮食生产依旧是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在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和精准脱贫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是考查的热点。区域农业发展问题显性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等),隐性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具体案例切入,在考查区域自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农业区位选择、农业生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辩证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学法指导]
(1)区域农业发展问题
①农业环境问题
农业发展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农业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a.农业生态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农业开发或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湿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b.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为追求更高的产量,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农药、农用地膜等导致的土壤污染、农产品污染、质量下降等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农业发展效益问题
主要是由于认识以及科技水平的原因,导致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活动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加工经营落后、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低、农业产业效益低等问题。
(2)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区域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即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
经济效益:通过优化农业结构、产业结构,农、林、牧、渔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合理安排各业比重,延长产业链,引入其他产业如农业光旅游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品牌;
生态效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禁止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农田防护林,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等。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改良土壤、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善交通条件、建设人工草场、轮牧、禁渔、休渔等。
(3)特色农业、生态农业
①乡村振兴与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其根本是依托农业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突出自己的特征。地方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注意两点:充分发挥优势条件和改进限制条件。同时注意改善交通、扩大市场,如可采用电子商务等,注意改善当地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围绕绿色生产的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思维点拨:运用综合思维,掌握农业生产模式图的判读方法
农业生产模式图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循环经济农业生产模式两种形式。农业生产模式特征分析是近几年农业部分命题的一种主要考查方式,其主要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一看找典型作物,推断所在地区;二看废弃物排放和利用;三看土壤的肥力结构,是否为有机肥;四看能源来源是否为沼气等;五看种植结构,是否多种经营;六看产业结合,观察产业链是否延长。
(4)我国的粮食生产
无论怎样强调农业现代化和科学化,无论怎么调整产业结构,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④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例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