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01-28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球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历年高考真题是备考的最佳资料,如何使用历年高考真题?长沙新东方高考频道建议同学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以错题本或做笔记的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网络,感悟解题的方法和规律,力求透现象看本质,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以下是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供学生练习。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2.(3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3.(3分)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3分)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3分)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6.(3分)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7.(3分)《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8.(3分)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B.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9.(3分)“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大抗议书》 B.《权利法案》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10.(3分)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11.(3分)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12.(3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二、非选择题

  13.(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14.(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

  (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变,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信息可知,当时官员奏事公文往来频繁,而官方文字小篆书写速度较慢,难以完成,故让胥吏修改,遂成“佐书”(隶书),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更便于书写,选择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变,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

  2.(3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解答】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制度出现在明朝,明朝建国之初,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管理六部,不可能出现“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故B项错误。

  依据材料中“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信息可知,该朝臣认为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乱政”,他希望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即加强相权,故C项正确。

  该朝臣主张加强中书省的权力,材料没有体现出他反对三省六部制,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3.(3分)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

  【解答】材料古文的意思是“用织机织布这些事,男子很早就学会了,有些妇女织布甚至不如男子,但农妇做耕田、收割、取水灌溉等事,是与男人一起劳动的”,古文描述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耕织结合不一定非得男耕女织,故A项正确。

  判断资本主义萌芽必须有商品交换和雇佣关系两个条件,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

  材料中男女都要耕田织布,未体现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

  农家的织布属于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小农经济是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对小农经济要作全面的认识,如生产方式、特点、评价等。同时要求学生要具有正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3分)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了国民大革命,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是南京临时政府,与题干“广州政府”不符,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中“广东共产”、“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国共正式形成,由此可以判断这些“事实”都发生于国民革命时期,故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州政府已经不存在,中国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故C、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国民大革命,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5.(3分)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答】依据时间“1961年”可知,当时的农村处于人民公社下的生产状态,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

  农业合作化出现于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1960﹣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

  由材料中“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家庭式作业”分析可知,这则材料可以作为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的例证。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6.(3分)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解答】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与表中“中美贸易急剧减少”数据不一致,故A项错误;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孤立中国,中国选择“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表中“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中美贸易急剧减少”数据一致,故B项正确;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与表中“中美贸易急剧减少”数据不一致,故C项错误;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与表中“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数据不一致,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了解。

  7.(3分)《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

  【解答】《十二铜表法》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奴隶没有公民权,不可能参与立法,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可知,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的局面被打破,故C项正确;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罗马法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考查学生对《十二铜表法》的理解。

  8.(3分)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B.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具体内容特征来分析材料。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应该是西班牙。

  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个大陆之间距离更加遥远,说明欧洲越来越发达,美洲越来越落后,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殖民扩张所导致,说明该学者特别关注列强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C.黄金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是不成立的。

  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两个大陆应该是指美洲和欧洲。

  故选:B。

  【点评】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伴随着而来的就是早期的殖民扩张,早期殖民扩张一方面,是欧洲,获得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促进了欧洲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但另一方面,早期殖民扩张给欧美洲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拉美今天的落后和贫穷。

  9.(3分)“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大抗议书》 B.《权利法案》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人权宣言》的影响。

  【解答】《大抗议书》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议会与王权斗争的产物,只适用于西方君主制国家,故A项错误;

  《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只适用于西方君主制国家,故B项错误;

  1787年宪法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只适用于西方共和制国家,故C项错误;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国《人权宣言》影响的理解。

  10.(3分)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文学发展的主要流派。

  【解答】通过题意可知该文学家强调的是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侧重于个人对社会的感受,这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文学发展的主要流派,旨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11.(3分)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答】“私营企业纷纷涌现”是在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是在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时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题干强调“发生在1920年苏俄”,可知当时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商品贸易,即政府禁止买卖粮食,故C项正确;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在斯大林时期,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理解。

  12.(3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解答】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与“印钞机”和“黄金兑换”无关,故A项错误;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与“黄金兑换”无关,故B项错误;

  关贸总协定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与“黄金兑换”无关,故C项错误;

  依据材料中“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可知,该协定规定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赋予的。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了解。

  二、非选择题

  13.(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应把握文艺复兴的背景。

  (2)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应把握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应把握“中体西用”思想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应把握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5)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解读材料、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1)第一小问思潮,依据材料一中“中世纪后期”、“西欧”、“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等信息可知是人文主义思潮。第二小问背景,紧扣时间“中世纪后期”,结合所学中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阐述,政治上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经济上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上文艺复运动兴起、科技上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等。

  (2)第一小问学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儒家思想(或理学)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这个角度阐述即可。

  (3)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是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中课程设置的变化来进行阐述即可,比如,儒学地位下降,清政府学习西方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再比如,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1912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取消读经讲经课;再比如,思想文化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等。

  故答案为:

  (1)思潮:人文主义。

  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运动兴起。

  (2)学派:儒家。

  原因:儒学已发展到理学阶段,更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3)变迁: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份量仍很重;1912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倡导民主共和,取消读经讲经课;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

  【点评】本题主要中西方不同时期的教育变迁为核心史料考查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材料题是考试中学生最头疼失分最多的题型。实际上解答材料题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

  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更明智的方法应该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具备了目的性。在有目的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进行的阅读要仔细,要根据设问理解材料。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即“处理材料”的过程。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寻找解答设问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关键信息与教材相联系打下基础。

  14.(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

  (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

  【分析】(1)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应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本题考查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应把握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应把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应把握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5)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1)关键是抓住时间“18﹣19世纪”、地点“西欧”,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概述即可,比如,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工人运动兴起,经济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对外通过殖民扩张、战争、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建立了以西欧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等。

  (2)结合所学知识从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称霸世界的野心以及20世纪现代化理论的内容发展等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原因,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和国际史实概括背景即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西方“现代化研究”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借鉴;思想解放、“双百方针”为史学研究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对西方现代化历程研究的深入等。第二小问注意,综合三则材料进行归纳,比如材料中“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可以看出要结合本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持借鉴态度等。

  故答案为:

  (1)状况:经济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建立了以西欧为主导的世界市场。

  政治上,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工人运动兴起。

  (2)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美苏冷战;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西方化”,鼓吹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适应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需要。

  (3)原因:中美正式建交;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思想解放。

  注意:持借鉴态度,不能照搬,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坚持唯物史观。

  【点评】本题主要以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为核心史料来考查中外相关的近现代知识点,本题从时间上、从涉及的地区上来看跨度相当大,对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极高。

  材料解析题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平时比较难得接触到的。但是学生在阅读材料找出与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后,总是能够捕捉到一些信息联系与学过的知识取得联系。不管材料解析题的材料如何陌生、设问如何新奇,都离不开用教材中的基础内容来解答,完全脱离教材而考查“能力”的材料解析题是没有的。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即要注意回顾题目与教材中的哪段历史有关。所以本题就是在提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所学知识。

  延伸阅读:

  历年高考历史真题及解析大汇总

  历年高三历史模拟卷预测卷汇总

  2019高考最新动态汇总

  2019高三寒假学习计划

  2019大学专业解读

  历年分数线专题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高考>高考备考>高考试题>历史>正文
    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01-28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球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历年高考真题是备考的最佳资料,如何使用历年高考真题?长沙新东方高考频道建议同学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以错题本或做笔记的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网络,感悟解题的方法和规律,力求透现象看本质,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以下是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供学生练习。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2.(3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3.(3分)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3分)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3分)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6.(3分)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7.(3分)《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8.(3分)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B.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9.(3分)“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大抗议书》 B.《权利法案》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10.(3分)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11.(3分)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12.(3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二、非选择题

      13.(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14.(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

      (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

      2015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变,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信息可知,当时官员奏事公文往来频繁,而官方文字小篆书写速度较慢,难以完成,故让胥吏修改,遂成“佐书”(隶书),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更便于书写,选择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变,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

      2.(3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解答】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制度出现在明朝,明朝建国之初,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管理六部,不可能出现“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故B项错误。

      依据材料中“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信息可知,该朝臣认为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乱政”,他希望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即加强相权,故C项正确。

      该朝臣主张加强中书省的权力,材料没有体现出他反对三省六部制,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3.(3分)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

      【解答】材料古文的意思是“用织机织布这些事,男子很早就学会了,有些妇女织布甚至不如男子,但农妇做耕田、收割、取水灌溉等事,是与男人一起劳动的”,古文描述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耕织结合不一定非得男耕女织,故A项正确。

      判断资本主义萌芽必须有商品交换和雇佣关系两个条件,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

      材料中男女都要耕田织布,未体现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

      农家的织布属于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小农经济是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对小农经济要作全面的认识,如生产方式、特点、评价等。同时要求学生要具有正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3分)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了国民大革命,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是南京临时政府,与题干“广州政府”不符,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中“广东共产”、“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国共正式形成,由此可以判断这些“事实”都发生于国民革命时期,故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州政府已经不存在,中国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故C、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国民大革命,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5.(3分)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答】依据时间“1961年”可知,当时的农村处于人民公社下的生产状态,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

      农业合作化出现于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1960﹣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

      由材料中“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家庭式作业”分析可知,这则材料可以作为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的例证。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6.(3分)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解答】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与表中“中美贸易急剧减少”数据不一致,故A项错误;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孤立中国,中国选择“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表中“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中美贸易急剧减少”数据一致,故B项正确;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与表中“中美贸易急剧减少”数据不一致,故C项错误;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与表中“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数据不一致,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了解。

      7.(3分)《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

      【解答】《十二铜表法》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奴隶没有公民权,不可能参与立法,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可知,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的局面被打破,故C项正确;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罗马法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考查学生对《十二铜表法》的理解。

      8.(3分)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B.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具体内容特征来分析材料。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应该是西班牙。

      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个大陆之间距离更加遥远,说明欧洲越来越发达,美洲越来越落后,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殖民扩张所导致,说明该学者特别关注列强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C.黄金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是不成立的。

      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两个大陆应该是指美洲和欧洲。

      故选:B。

      【点评】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伴随着而来的就是早期的殖民扩张,早期殖民扩张一方面,是欧洲,获得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促进了欧洲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但另一方面,早期殖民扩张给欧美洲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拉美今天的落后和贫穷。

      9.(3分)“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大抗议书》 B.《权利法案》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人权宣言》的影响。

      【解答】《大抗议书》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议会与王权斗争的产物,只适用于西方君主制国家,故A项错误;

      《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只适用于西方君主制国家,故B项错误;

      1787年宪法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只适用于西方共和制国家,故C项错误;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国《人权宣言》影响的理解。

      10.(3分)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文学发展的主要流派。

      【解答】通过题意可知该文学家强调的是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侧重于个人对社会的感受,这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文学发展的主要流派,旨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11.(3分)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答】“私营企业纷纷涌现”是在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是在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时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题干强调“发生在1920年苏俄”,可知当时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商品贸易,即政府禁止买卖粮食,故C项正确;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在斯大林时期,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理解。

      12.(3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解答】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与“印钞机”和“黄金兑换”无关,故A项错误;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与“黄金兑换”无关,故B项错误;

      关贸总协定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与“黄金兑换”无关,故C项错误;

      依据材料中“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可知,该协定规定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赋予的。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了解。

      二、非选择题

      13.(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应把握文艺复兴的背景。

      (2)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应把握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应把握“中体西用”思想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应把握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5)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解读材料、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1)第一小问思潮,依据材料一中“中世纪后期”、“西欧”、“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等信息可知是人文主义思潮。第二小问背景,紧扣时间“中世纪后期”,结合所学中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阐述,政治上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经济上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上文艺复运动兴起、科技上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等。

      (2)第一小问学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儒家思想(或理学)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这个角度阐述即可。

      (3)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是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中课程设置的变化来进行阐述即可,比如,儒学地位下降,清政府学习西方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再比如,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1912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取消读经讲经课;再比如,思想文化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等。

      故答案为:

      (1)思潮:人文主义。

      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运动兴起。

      (2)学派:儒家。

      原因:儒学已发展到理学阶段,更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3)变迁: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份量仍很重;1912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倡导民主共和,取消读经讲经课;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

      【点评】本题主要中西方不同时期的教育变迁为核心史料考查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材料题是考试中学生最头疼失分最多的题型。实际上解答材料题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

      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更明智的方法应该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具备了目的性。在有目的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进行的阅读要仔细,要根据设问理解材料。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即“处理材料”的过程。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寻找解答设问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关键信息与教材相联系打下基础。

      14.(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

      (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

      【分析】(1)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应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本题考查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应把握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应把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应把握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5)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1)关键是抓住时间“18﹣19世纪”、地点“西欧”,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概述即可,比如,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工人运动兴起,经济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对外通过殖民扩张、战争、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建立了以西欧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等。

      (2)结合所学知识从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称霸世界的野心以及20世纪现代化理论的内容发展等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原因,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和国际史实概括背景即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西方“现代化研究”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借鉴;思想解放、“双百方针”为史学研究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对西方现代化历程研究的深入等。第二小问注意,综合三则材料进行归纳,比如材料中“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可以看出要结合本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持借鉴态度等。

      故答案为:

      (1)状况:经济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建立了以西欧为主导的世界市场。

      政治上,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工人运动兴起。

      (2)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美苏冷战;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西方化”,鼓吹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适应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需要。

      (3)原因:中美正式建交;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思想解放。

      注意:持借鉴态度,不能照搬,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坚持唯物史观。

      【点评】本题主要以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为核心史料来考查中外相关的近现代知识点,本题从时间上、从涉及的地区上来看跨度相当大,对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极高。

      材料解析题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平时比较难得接触到的。但是学生在阅读材料找出与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后,总是能够捕捉到一些信息联系与学过的知识取得联系。不管材料解析题的材料如何陌生、设问如何新奇,都离不开用教材中的基础内容来解答,完全脱离教材而考查“能力”的材料解析题是没有的。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即要注意回顾题目与教材中的哪段历史有关。所以本题就是在提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所学知识。

      延伸阅读:

      历年高考历史真题及解析大汇总

      历年高三历史模拟卷预测卷汇总

      2019高考最新动态汇总

      2019高三寒假学习计划

      2019大学专业解读

      历年分数线专题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