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6年上海卷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历年高考真题是检验备考效果最好的工具,在练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要过分在意字面上的分数,而要去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每一道真题的考点。放下对高考题难度的关注,积极做好应试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最为重要的。以下是2016年上海卷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供学生练习。
2016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1.(2分)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2.(2分)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3.(2分)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
A.满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
4.(2分)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日食、大潮 B.日食、小潮 C.月食、大潮 D.月食、小潮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表).
5.(2分)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6.(2分)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7.(2分)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8.(2分)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9.(2分)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10.(2分)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1.(2分)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12.(2分)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
13.(2分)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 )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丁、乙、甲 D.丁、丙、乙
14.(2分)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 )
A.我国东海海域 B.我国南海海域
C.印度尼西亚海域 D.菲律宾海域
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弱。
15.(2分)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
A.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B.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C.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16.(2分)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省际经济差异变小
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大
④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17.(2分)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
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
18.(2分)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
①员工素质 ②科学技术 ③资本投入 ④客户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2分)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表中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0.(2分)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如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工业区位选择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2分)以下世界著名工业区中,钢铁、冶金企业主要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是( )
A.德国鲁尔工业区 B.中国京津唐工业区
C.日本阪神工业区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22.(2分)曾经的杨浦“工业锈带”上,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锈带铮亮”反映了某些区位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这些要素主要是( )
A.能源与原材料 B.技术与人文环境
C.物流与市场 D.劳动力与土地价格
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23.(2分)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 )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24.(2分)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25.(2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2分)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
A.日本 B.泰国 C.智利 D.秘鲁
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
27.(2分)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产自于( )
①资源密集型企业 ②技术密集型企业
③资本密集型企业 ④劳动密集型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2分)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 )
A.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
B.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
C.能源、矿产品产量大
D.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
澳大利亚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南半球国家.
29.(2分)前往澳大利亚旅游的人,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都能感受到某一文化圈的浓浓乡情.这一文化圈是( )
A.拉丁美洲文化圈 B.太平洋文化圈
C.东欧文化圈 D.西欧文化圈
30.(2分)某些国家虽然远隔重洋,但仍同属于一个文化圈.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圈划分考虑的核心依据是( )
A.文化源地 B.生活习俗 C.语言文字 D.思想观念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31.(10分)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界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因特性.
(5)对11国家采取的合作行动做出评价.
32.(20分)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分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33.(20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式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34.(20分)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国家,了解该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发展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2)从气候、灌溉水源的角度,分析意大利粮食作物种植的自然条件.
(3)据表1、表2资料,归纳意大利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4)分析意大利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
35.(10分)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三、以下为选做部分A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36.(10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精准扶贫,需要厘清贫困的主要原因.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
材料二:怒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1.31%.
材料三:怒江州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建设淹没了部分谷地农田.
2012年怒江州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
B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二”的考生)
37.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2016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1.(2分)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分析】学生要明确月球是真空状态,大气的作用很重要.地球表面的大气和水加剧了土壤的形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岩石主要是物理风化形成月壤,不同于地球土壤.
【解答】解: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没有大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过大。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月壤的形成,理解即可.
2.(2分)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分析】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抵挡直径小的陨石,月球却没有这层屏障,于是任何一颗陨石也会造成伤害.
【解答】解: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损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额地球宇宙环境的月球环境,理解即可.
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3.(2分)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
A.满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
【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初一)→峨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解答】解:题干信息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根据课本知识,农历上半个月傍晚时可见月亮,月面朝西,农历下半个月清晨见月亮,月面朝东。结合题干信息,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说明是下半个月的月相,可以排除A满月:农历十五,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C新月:农历初一。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月相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4.(2分)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日食、大潮 B.日食、小潮 C.月食、大潮 D.月食、小潮
【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初一)→峨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解答】解:题干信息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根据课本知识,农历上半个月傍晚时可见月亮,月面朝西,农历下半个月清晨见月亮,月面朝东。结合题干信息,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说明是下半个月的月相;可知甲位置为下弦月,可推知乙新月。这时容易发生日食现象;此时日月对地的引力最大,出现天文大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月相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60°50°40°
5.(2分)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于北京(40°N)某中学而言,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根据第二次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解答】解:由资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选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以“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6.(2分)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于北京(40°N)某中学而言,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根据第二次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
【解答】解: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说明第2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以“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7.(2分)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分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判断即可.
【解答】解: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且基本平行,水渠贯穿其中,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型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型的;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滨海沙滩海拔低。
故选:B。
【点评】该题以等高线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判断基本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单元,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规律.
8.(2分)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为: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
【解答】解:本题先判断河流的流向,由图可知,在河流经过1200处等高线处,等高线发生弯曲,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即可得出流向;在图的左侧有一条等高线海拔为1210米,可以看出水渠所流经地区海拔高于河流,因此可以判断出水渠流入河流。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运用已学知识,读等高线地形图,较为简单.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9.(2分)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解答】解: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
故选:A。
【点评】该题以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为材料,考查板块构造和构造地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10.(2分)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分析】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积沉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解答】解: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黑色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注意三大类岩石的区别与联系.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1.(2分)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分析】“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的建设区必须是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且降水量较大的地区.
【解答】解: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轻因地下水过度使用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利于减缓地面沉降;城郊间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与水运动无关;酸雨是天气和污染现象也与海绵城市无关;海水倒灌是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或河水水位下降导致,海绵城市是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不能减缓因河水水位下降导致的海水倒灌。但能减缓因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而导致的海水倒灌。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海绵城市.海绵城市主要是利用城市水循环特征建设城市的,做题时一定把握住水循环原理.
12.(2分)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分析】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绿地(林地、草地)就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解答】解:A、上海市本身耕地少,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是硬化地面,退耕恢复湿地,是有限的,不能很好的实现海绵城市建设。
B、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
C、完善排水系统,是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
D、增加绿地面积,可有效的增强雨水的下渗,利于下雨时蓄水,利于植被吸收,利于海绵城市建设。
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了城市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运用于分析解答.
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
13.(2分)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 )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丁、乙、甲 D.丁、丙、乙
【分析】主要考查了洋流的成因和分布.洋流按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解答】解:7月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风,甲是西南风形成的风海流;乙在非洲沿岸是离岸风形成的涌升流;丙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间的密度流;丁处是中纬西风带形成的风海流。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注重洋流的成因的考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区域的判读.
14.(2分)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 )
A.我国东海海域 B.我国南海海域
C.印度尼西亚海域 D.菲律宾海域
【分析】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季风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解答】解:读图,E是在台湾海峡北侧,是我国的东海海域。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则油污可能漂向我国东海海域。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石油泄漏”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区域的判读,要求学生能在图上能清晰地找到四个区域.
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弱. 15.(2分)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
A.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B.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C.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分析】主要考查了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由图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省际流动占40%,以省际流动为主;西部地区县内流动占45%,以县内流动为主;中部地区县内流动占60%,以县内流动为主;全国平均县内流动点45%最大,以县内流动为主.
【解答】解:A、东部地区省际流动占40%,以省际流动为主,故正确;
B、西部地区县内流动占45%,以县内流动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C、中部地区县内流动占60%,以县内流动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D、全国平均县内流动点45%最大,以县内流动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以我国东、中、西部人口流动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图例之间的区别,属于易错题,难度中等.
16.(2分)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省际经济差异变小
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大
④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读图类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例、劳动力流动比例变化关系等信息.
【解答】解: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省际劳动力流动比例变大,县内劳动力流动比例变小,说明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省际经济差异变大,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故选:B。
【点评】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只要抓住考查要点,该题目即可变为简单的数字大小比较.
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17.(2分)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
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
【分析】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会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解答】解:迪士尼是美国文化的主题乐园,在上海建迪士尼且装饰中国风格12生肖壁画,体现了商业服务要考虑地域文化元素。
故选:B。
【点评】城市建筑往往是当地传统民居继承与发展,所以一定带有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风俗、民俗、宗教、经济、文化特色,应会带有当地地域文化色彩.
18.(2分)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
①员工素质 ②科学技术 ③资本投入 ④客户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便利的水陆交通是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条件。位于国内水陆交通枢纽的城市,以它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形成国内的商业中心;②发达的商品生产。发达的商品生产是商业中心形成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资金等影响越来越重要。
【解答】解:自动化的服务设施最主要的是科技投入,其资本的投入也很大;与员工素质、客户需求也有一定关系。但最主要的是科技、资金等。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商业中心形成的新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2分)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表中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甲省乙省丙省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4.5283.41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18814.07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解答】解: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丰富程度;材料中丙省水资源总量是最少的,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
故选:C。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需理解记忆.
20.(2分)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如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自然条件(土地、水源、原料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政策等)。
【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示我国完成中等教育的比例偏低,不是人数偏低;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与其他三国相差不大;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选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以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工业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工业区位选择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2分)以下世界著名工业区中,钢铁、冶金企业主要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是( )
A.德国鲁尔工业区 B.中国京津唐工业区
C.日本阪神工业区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分析】题中的工业区都是传统工业区,早期的钢铁工业是在煤炭资源或铁矿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日本本身缺少这些资源,钢铁工业是临海型的,即靠进口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解答】解: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在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口法国的铁矿,A错误;
中国京津唐工业区靠近煤、铁资源产地,B错误;
日本阪神工业区煤、铁资源都是依赖进口,C正确;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靠近铁矿和煤矿产地,D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目主要考查各工业区工业发展的条件,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名能够灵活调动著名工业区的状况.
22.(2分)曾经的杨浦“工业锈带”上,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锈带铮亮”反映了某些区位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这些要素主要是( )
A.能源与原材料 B.技术与人文环境
C.物流与市场 D.劳动力与土地价格
【分析】从题目中,杨浦“工业锈带”上,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可以看出答案.
【解答】解:题目中,杨浦地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这些科技园区都是高科技园区,高科技园区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
故选:B。
【点评】该题考察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23.(2分)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 )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分析】秦皇岛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所以其城市空间布局调整,是依托自然环境的优势;学生很容易选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考虑绿地建设,不是城市发展轴建设.
【解答】解:秦皇岛北部是山地,南部临海;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可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来调整城市空间布局。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功能结构变化,需要结合具体的材料与情境,进行综合分析.背景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必须重视.
24.(2分)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分析】该题围绕题干资料,考查城市功能结构变化.秦皇岛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肯定是优化城市功能分区,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与污染转移、单一产业结构调整无关.
【解答】解:秦皇岛市南部沿海打造休闲旅游、出海港口建设,引导工业向中部、北部发展,可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以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故选:B。
【点评】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城市功能区建设问题,要求考生准确提炼提炼题干信息,明确考查重点.
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25.(2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暴雨、干旱、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解答】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失;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增加。
故选:A。
【点评】以气候异常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注重知识之间的迁移,容易混淆,难度中等.
26.(2分)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
A.日本 B.泰国 C.智利 D.秘鲁
【分析】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给东南亚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美洲西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厄尔尼诺现象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受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有时也会反促成西北太平洋台风数目偏少,厄尔尼诺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
【解答】解: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受影响。泰国属于东南亚地区。
故选:B。
【点评】该题属常规性题目,考查厄尔尼诺这一知名地理现象的规律性,考生只需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即可.
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
27.(2分)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产自于( )
①资源密集型企业 ②技术密集型企业
③资本密集型企业 ④劳动密集型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主要考查工业区位.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是要有丰富资源的,如钢铁、冶金、采掘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主投入资金多的,如钢铁、汽车、飞机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求技术高的企业,如计算机、精密仪器、飞机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要求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如服装、鞋帽、装配厂等.
【解答】解:读图可知,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为交通工具和计算机及通讯技术,故属于③资本密集型企业和②技术密集型企业。
故选:B。
【点评】该题目难度不大,考生只需熟知四种类型企业包含的产业类型,再结合给出的图象信息即可作答.
28.(2分)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 )
A.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
B.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
C.能源、矿产品产量大
D.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
【分析】命题类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
【解答】解:该题选择排除法。当地出口商品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不是依靠水运,需要的是高速交通,故A错误;它对能原料需求量小,故C错误;不是农产品输出,故D错误。能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的,只能是生产成本较低,即是劳动力的价格低。
故选:B。
【点评】改题难度不大,只需找出重庆国际贸易的产业类型,再一一排除选项中不相符合的内容即可.
澳大利亚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南半球国家.
29.(2分)前往澳大利亚旅游的人,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都能感受到某一文化圈的浓浓乡情.这一文化圈是( )
A.拉丁美洲文化圈 B.太平洋文化圈
C.东欧文化圈 D.西欧文化圈
【分析】文化圈概念是由德国民族学家R.F.格雷布纳首先提出的.他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为研究民族学的方法论.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奥地利学者W.施密特主张,文化圈不仅限于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连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属一个文化圈,一个文化圈可以包括许多部族和民族,是一个民族群.在一个文化丛相关的不同地带,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它们就同属一个文化圈,如东亚文化圈、北美文化圈等.
【解答】解:文化圈的划分主要考虑文化源地。澳大利亚与英国虽然远隔重洋,其国民主要是英国人的后裔,其文化源于英国文化,故与英国同属于一个文化圈。
故选:D。
【点评】该题目属于常识性题目,主要考查学生文化圈的划分问题.故学生应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地理相关的常识知识.
30.(2分)某些国家虽然远隔重洋,但仍同属于一个文化圈.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圈划分考虑的核心依据是( )
A.文化源地 B.生活习俗 C.语言文字 D.思想观念
【分析】文化圈概念是由德国民族学家R.F.格雷布纳首先提出的.他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为研究民族学的方法论.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奥地利学者W.施密特主张,文化圈不仅限于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连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属一个文化圈,一个文化圈可以包括许多部族和民族,是一个民族群.在一个文化丛相关的不同地带,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它们就同属一个文化圈,如东亚文化圈、北美文化圈等.
【解答】解:澳大利亚与英国虽然远隔重洋,其国民主要是英国人的后裔,其文化源于英国文化,同属于一个文化圈。
故选:A。
【点评】该题目只要抓住题干中的“文化”二字即可作答,故看似新颖,实则考查学生准确审题的能力.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31.(10分)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界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因特性.
(5)对11国家采取的合作行动做出评价.
【分析】(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与非洲气候图对照可以看出.
(2)非洲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绿色长城沿线分布的荒漠是由北面的沙漠南移形成的.
(3)采取什么措施要根据荒漠化的原因分析.
(4)该区选择的树种,既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又要具有抵御风沙的作用.
(5)对11国家采取的合作行动,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出评价.
【解答】解:(1)图示绿色长城北部地处副热带,终年受副热高压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是热带草原气候.
(2)绿色长城地带,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扩大了沙漠范围.
(3)该地本身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加上人口增长快,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人为因素,加快了荒漠化的进程.因此,要防止过度的开垦与放牧;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
(4)从图中看,绿化带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缘,这里旱季干旱,土壤水分含量低,从材料二看出,本地原有树种无法密集生长,且旱季落叶,起不到遏制荒漠化发展的作用.而新建的树种比本地原来树种更加耐旱,且旱季不落叶,以利密集种植,有效抵御风沙.
(5)从图中看,荒漠化问题是绿色长城沿线国家面对的共同问题,需要大家共同行动,采取国际合作.
故答案为:
(1)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
(2)地处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因此,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漠.
(3)防止过度的开垦与放牧;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
(4)原因:绿化带地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北缘,这里旱季干旱,土壤水分含量低,本地原有树种无法密集生长,且旱季落叶,起不到遏制荒漠化发展的作用.
特性:比本地原来树种更加耐旱,且旱季不落叶,以利密集种植,有效抵御风沙.
(5)荒漠化问题是绿色长城沿线国家面对的共同问题,只有大家共同行动,才能有效遏制荒漠化的蔓延.因此,这一项目体现了相关国家面对共同的问题采取的国际合作精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治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是:问题﹣﹣原因﹣﹣危害﹣﹣治理.
32.(20分)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分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分析】(1)河流水文特征是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流量和汛期是由补给水源决定的,抓住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含沙量是由植被覆盖率决定的;结冰期是冬季气温影响的.
(2)河流淤积严重的原因分析,要求从南北侧支流说明;这里要结合两侧支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进行分析.
(3)渭河流域水资源紧张,只要讨论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是过度用水和污染两方面分析.流域的治理都要注意整个流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流域统一分配与调度;结合水资源紧张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
【解答】解:(1)水文特征是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渭河干流主要流经地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有7、8月,年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主要流经在渭河平原,流速较稳定;其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较大;冬季寒冷,有结冰期.
(2)图示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北侧支流来沙是渭河主要的沙源;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支流较北侧少,南侧支流不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3)近年来,渭河流域人口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加上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
故答案为:
(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3)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流域的治理.要考虑各河段水文特征、地形地貌等综合分析.
33.(20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式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
崇明全国崇明全国
第一产业9.4010.0837.9033.60
第二产业53.1045.2716.3030.30
第三产业37.5044.6545.8036.10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分析】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第一产业以农户家庭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规模小、效率低,劳动力需求多.
第二产业对城市化发展起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作用有限.
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最强,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的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解答】解:(1)据图可知,2012年崇明城市化特点为城市化率低于上海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将崇明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即可归纳出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可知,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从材料一可分析出农业劳动力过多的原因,即崇明第一产业以农户家庭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规模小、效率低,劳动力需求多.根据材料二可得崇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但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崇明第二产业对城市化发展起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作用有限;根据材料一可总结出崇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低的原因,主要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布局分散、规模小.吸引能力弱,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有限.
(4)第三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故答案为:
(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值.
(3)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 原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
(4)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的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材料,考察城市化的相关特点,培养学生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34.(20分)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国家,了解该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发展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表1 2010年意大利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
年龄段 比重(%)
小于35岁 5.1
35﹣54岁 33.5
55岁以上 61.4
表2 2010年意大利农户生产规模结构
生产规模(公顷) 比重(%)
小于2 50.9
2﹣10 33.6
大于10 15.5
表3 2013年意大利主要出口货物构成(%)
农业原材料葡萄酒、橄榄油燃料矿物和金属工业制成品其他
0.78.24.32.082.42.4
表4 2013年意大利主要第三产业出口服务收入(亿美元)
旅游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金融服务版税和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和休闲服务政府服务及其他
456.286.322.156.035.91.711.6
(1)概况意大利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
(2)从气候、灌溉水源的角度,分析意大利粮食作物种植的自然条件.
(3)据表1、表2资料,归纳意大利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4)分析意大利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
【分析】(1)地形类型的分布,是要说明有哪些地形类型且分布在哪;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即可.
(2)分析粮食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要按题意从气候条件和灌溉水源分析.
(3)由表格资料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
(4)货物出口特征直观读资料即可.
【解答】解:(1)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南麓且向地中海延伸的亚平宁半岛上;意大利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侧为平原;意大利半岛主体以山脉和丘陵为主.北部阿尔卑斯山脉主要为高山气候,地处地中海沿岸,其他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2)意大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北部波河平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季,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热量充足,而降水少、水分不足,且是农作物生长重要时期,需要人工灌溉.流经平原的河流主要支流多发源于其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夏季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融水,通过河流系统给平原的农业带来了充沛的灌溉水源.
(3)由表格资料可以看出:意大利农业生产存在问题1: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中老年人口占比重大.问题2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农场规模小,难以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
(4)货物出口特征直观读资料即可: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葡萄酒、橄榄油.
服务出口特征:以旅游业占绝对优势.
故答案为:
(1)地形分布:意大利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侧为平原;意大利半岛主体以山脉和丘陵为主.
气候类型分布:北部阿尔卑斯山脉主要为高山气候,其他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2)气候条件:意大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北部平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季,夏季热量充足,而水分不足,需要人工灌溉.
灌溉水源:流经平原的河流主要支流多发源于其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夏季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融水,通过河流系统给平原的农业带来了充沛的灌溉水源.
(3)问题1: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
问题2: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难以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
(4)货物出口特征: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葡萄酒、橄榄油.服务出口特征:以旅游业占绝对优势.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主要有地形和气候类型、农业区位分析、农业发展问题、以及资料提取能力.
35.(10分)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分析】图示北美洲,其气候类型分布受地形影响非常明显.另外,还受到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以及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解答】解:由图看,A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40°﹣60°N大陆西岸地区.这里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加之沿岸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部高大山系阻挡,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西侧的狭长平原地带.B为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北美30°N﹣﹣40°N的大陆西岸.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又位于西部高山的迎风坡,呈现为分布狭长的地中海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主体部分,由于北美大陆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东西高中间低,东西两侧的海洋水汽,特别是太平洋的水汽不易进入.因此,该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故答案为:
A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的北部地区.这里位于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两侧的峡长平原地带,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B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地区中部.这里位于亚热带,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形为狭长平原,位于高山的迎风坡,呈现为地中海气候.
C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主体部分,原因是北美大陆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地势平坦,东西较宽,且受西海岸暖流影响,该气候带西北缘有向西北延伸的趋势,因此,该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类型分布及其成因,该知识既是基础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三、以下为选做部分A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36.(10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精准扶贫,需要厘清贫困的主要原因.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
材料二:怒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1.31%.
材料三:怒江州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建设淹没了部分谷地农田.
2012年怒江州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
人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m2/人)人均实际建设用地面积(m2/人)适宜建设用地占总面积比重面积(%)实际建设用地面积占总面积比重面积(%)
441.83447.291.611.63
(1)说明影响怒江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原因.
(2)简述怒江州经济发展可以采取的对策.
【分析】命题类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
【解答】解:(1)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山区面积大,地表破碎,境内可利用土地较少,这是自然原因.
怒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1.31%,说明其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地较多;怒江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开发淹没部分谷底农田,是人类活动原因.
(2)云南省怒江州山地多,平原少,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发展初级农产品加工业适当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利用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即保护自然资源,又可增加收入.
故答案为:
(1)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紧缺,用地规模已经超出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
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大,地表破碎,境内可利用土地较少.
人类活动原因: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地较多,梯级电站开发淹没部分谷底农田.(任答一点即可)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及初级农产品加工业;利用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
【点评】该题目为材料题,此类题目注重综合考查考生的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迁移转化、总结阐释的能力.
B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二”的考生)
37.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
月份降水量(mm)平均风速(m/s)日照时数(h)
东方海口琼海东方海口琼海东方海口琼海
1126.581.3159.64.62.62.7202.2144.8121.1
1213.934.968.24.52.42.5187.0131.3112.2
17.619.531.44.22.52.4179.2109.1116.3
214.235.043.54.12.62.6147.698.7101.6
317.450.647.53.92.82.9185.3137.3150.3
430.0100.2125.44.12.72.9213.9167.9181.4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分析】(1)地域分异现象主要有从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分异规律.判断理由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
(2)海南岛西部降水量低的原因:风向“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地形: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说明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旱季更显干旱”还要考虑蒸发量大小、沉积岩透水性强弱等.
【解答】解:(1)材料中已知“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应为热带季雨林景观,而现在“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属于非地带分异规律.
(2)“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说明西部为雨影区,降水量少,“旱季更显干旱”是因为旱季蒸发量大、“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等.
故答案为:
(1)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南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2)原因:海南岛旱季以北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
因素及作用: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
【点评】考查知识点多,综合性较强,需结合已学知识与图文信息综合分析.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历年高考真题是检验备考效果最好的工具,在练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要过分在意字面上的分数,而要去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每一道真题的考点。放下对高考题难度的关注,积极做好应试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最为重要的。以下是2016年上海卷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供学生练习。
2016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1.(2分)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2.(2分)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3.(2分)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
A.满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
4.(2分)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日食、大潮 B.日食、小潮 C.月食、大潮 D.月食、小潮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表).
5.(2分)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6.(2分)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7.(2分)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8.(2分)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9.(2分)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10.(2分)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1.(2分)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12.(2分)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
13.(2分)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 )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丁、乙、甲 D.丁、丙、乙
14.(2分)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 )
A.我国东海海域 B.我国南海海域
C.印度尼西亚海域 D.菲律宾海域
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弱。
15.(2分)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
A.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B.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C.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16.(2分)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省际经济差异变小
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大
④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17.(2分)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
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
18.(2分)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
①员工素质 ②科学技术 ③资本投入 ④客户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2分)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表中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0.(2分)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如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工业区位选择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2分)以下世界著名工业区中,钢铁、冶金企业主要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是( )
A.德国鲁尔工业区 B.中国京津唐工业区
C.日本阪神工业区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22.(2分)曾经的杨浦“工业锈带”上,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锈带铮亮”反映了某些区位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这些要素主要是( )
A.能源与原材料 B.技术与人文环境
C.物流与市场 D.劳动力与土地价格
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23.(2分)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 )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24.(2分)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25.(2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2分)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
A.日本 B.泰国 C.智利 D.秘鲁
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
27.(2分)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产自于( )
①资源密集型企业 ②技术密集型企业
③资本密集型企业 ④劳动密集型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2分)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 )
A.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
B.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
C.能源、矿产品产量大
D.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
澳大利亚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南半球国家.
29.(2分)前往澳大利亚旅游的人,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都能感受到某一文化圈的浓浓乡情.这一文化圈是( )
A.拉丁美洲文化圈 B.太平洋文化圈
C.东欧文化圈 D.西欧文化圈
30.(2分)某些国家虽然远隔重洋,但仍同属于一个文化圈.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圈划分考虑的核心依据是( )
A.文化源地 B.生活习俗 C.语言文字 D.思想观念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31.(10分)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界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因特性.
(5)对11国家采取的合作行动做出评价.
32.(20分)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分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33.(20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式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34.(20分)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国家,了解该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发展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2)从气候、灌溉水源的角度,分析意大利粮食作物种植的自然条件.
(3)据表1、表2资料,归纳意大利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4)分析意大利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
35.(10分)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三、以下为选做部分A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36.(10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精准扶贫,需要厘清贫困的主要原因.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
材料二:怒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1.31%.
材料三:怒江州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建设淹没了部分谷地农田.
2012年怒江州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
B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二”的考生)
37.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2016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1.(2分)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分析】学生要明确月球是真空状态,大气的作用很重要.地球表面的大气和水加剧了土壤的形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岩石主要是物理风化形成月壤,不同于地球土壤.
【解答】解: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没有大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过大。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月壤的形成,理解即可.
2.(2分)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分析】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抵挡直径小的陨石,月球却没有这层屏障,于是任何一颗陨石也会造成伤害.
【解答】解: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损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额地球宇宙环境的月球环境,理解即可.
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3.(2分)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
A.满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
【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初一)→峨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解答】解:题干信息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根据课本知识,农历上半个月傍晚时可见月亮,月面朝西,农历下半个月清晨见月亮,月面朝东。结合题干信息,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说明是下半个月的月相,可以排除A满月:农历十五,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C新月:农历初一。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月相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4.(2分)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日食、大潮 B.日食、小潮 C.月食、大潮 D.月食、小潮
【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初一)→峨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解答】解:题干信息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根据课本知识,农历上半个月傍晚时可见月亮,月面朝西,农历下半个月清晨见月亮,月面朝东。结合题干信息,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说明是下半个月的月相;可知甲位置为下弦月,可推知乙新月。这时容易发生日食现象;此时日月对地的引力最大,出现天文大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月相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60°50°40°
5.(2分)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于北京(40°N)某中学而言,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根据第二次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解答】解:由资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选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以“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6.(2分)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于北京(40°N)某中学而言,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根据第二次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
【解答】解: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说明第2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以“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7.(2分)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分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判断即可.
【解答】解: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且基本平行,水渠贯穿其中,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型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型的;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滨海沙滩海拔低。
故选:B。
【点评】该题以等高线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判断基本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单元,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规律.
8.(2分)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为: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
【解答】解:本题先判断河流的流向,由图可知,在河流经过1200处等高线处,等高线发生弯曲,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即可得出流向;在图的左侧有一条等高线海拔为1210米,可以看出水渠所流经地区海拔高于河流,因此可以判断出水渠流入河流。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运用已学知识,读等高线地形图,较为简单.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9.(2分)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解答】解: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
故选:A。
【点评】该题以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为材料,考查板块构造和构造地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10.(2分)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分析】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积沉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解答】解: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黑色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注意三大类岩石的区别与联系.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1.(2分)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分析】“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的建设区必须是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且降水量较大的地区.
【解答】解: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轻因地下水过度使用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利于减缓地面沉降;城郊间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与水运动无关;酸雨是天气和污染现象也与海绵城市无关;海水倒灌是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或河水水位下降导致,海绵城市是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不能减缓因河水水位下降导致的海水倒灌。但能减缓因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而导致的海水倒灌。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海绵城市.海绵城市主要是利用城市水循环特征建设城市的,做题时一定把握住水循环原理.
12.(2分)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分析】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绿地(林地、草地)就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解答】解:A、上海市本身耕地少,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是硬化地面,退耕恢复湿地,是有限的,不能很好的实现海绵城市建设。
B、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
C、完善排水系统,是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
D、增加绿地面积,可有效的增强雨水的下渗,利于下雨时蓄水,利于植被吸收,利于海绵城市建设。
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了城市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运用于分析解答.
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
13.(2分)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 )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丁、乙、甲 D.丁、丙、乙
【分析】主要考查了洋流的成因和分布.洋流按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解答】解:7月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风,甲是西南风形成的风海流;乙在非洲沿岸是离岸风形成的涌升流;丙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间的密度流;丁处是中纬西风带形成的风海流。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注重洋流的成因的考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区域的判读.
14.(2分)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 )
A.我国东海海域 B.我国南海海域
C.印度尼西亚海域 D.菲律宾海域
【分析】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季风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解答】解:读图,E是在台湾海峡北侧,是我国的东海海域。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则油污可能漂向我国东海海域。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石油泄漏”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区域的判读,要求学生能在图上能清晰地找到四个区域.
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弱. 15.(2分)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
A.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B.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C.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分析】主要考查了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由图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省际流动占40%,以省际流动为主;西部地区县内流动占45%,以县内流动为主;中部地区县内流动占60%,以县内流动为主;全国平均县内流动点45%最大,以县内流动为主.
【解答】解:A、东部地区省际流动占40%,以省际流动为主,故正确;
B、西部地区县内流动占45%,以县内流动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C、中部地区县内流动占60%,以县内流动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D、全国平均县内流动点45%最大,以县内流动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以我国东、中、西部人口流动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图例之间的区别,属于易错题,难度中等.
16.(2分)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省际经济差异变小
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大
④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读图类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例、劳动力流动比例变化关系等信息.
【解答】解: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省际劳动力流动比例变大,县内劳动力流动比例变小,说明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省际经济差异变大,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故选:B。
【点评】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只要抓住考查要点,该题目即可变为简单的数字大小比较.
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17.(2分)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
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
【分析】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会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解答】解:迪士尼是美国文化的主题乐园,在上海建迪士尼且装饰中国风格12生肖壁画,体现了商业服务要考虑地域文化元素。
故选:B。
【点评】城市建筑往往是当地传统民居继承与发展,所以一定带有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风俗、民俗、宗教、经济、文化特色,应会带有当地地域文化色彩.
18.(2分)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
①员工素质 ②科学技术 ③资本投入 ④客户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便利的水陆交通是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条件。位于国内水陆交通枢纽的城市,以它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形成国内的商业中心;②发达的商品生产。发达的商品生产是商业中心形成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资金等影响越来越重要。
【解答】解:自动化的服务设施最主要的是科技投入,其资本的投入也很大;与员工素质、客户需求也有一定关系。但最主要的是科技、资金等。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商业中心形成的新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2分)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表中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甲省乙省丙省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4.5283.41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18814.07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解答】解: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丰富程度;材料中丙省水资源总量是最少的,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
故选:C。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需理解记忆.
20.(2分)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如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自然条件(土地、水源、原料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政策等)。
【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示我国完成中等教育的比例偏低,不是人数偏低;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与其他三国相差不大;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选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以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工业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工业区位选择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2分)以下世界著名工业区中,钢铁、冶金企业主要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是( )
A.德国鲁尔工业区 B.中国京津唐工业区
C.日本阪神工业区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分析】题中的工业区都是传统工业区,早期的钢铁工业是在煤炭资源或铁矿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日本本身缺少这些资源,钢铁工业是临海型的,即靠进口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解答】解: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在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口法国的铁矿,A错误;
中国京津唐工业区靠近煤、铁资源产地,B错误;
日本阪神工业区煤、铁资源都是依赖进口,C正确;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靠近铁矿和煤矿产地,D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目主要考查各工业区工业发展的条件,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名能够灵活调动著名工业区的状况.
22.(2分)曾经的杨浦“工业锈带”上,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锈带铮亮”反映了某些区位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这些要素主要是( )
A.能源与原材料 B.技术与人文环境
C.物流与市场 D.劳动力与土地价格
【分析】从题目中,杨浦“工业锈带”上,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可以看出答案.
【解答】解:题目中,杨浦地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这些科技园区都是高科技园区,高科技园区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
故选:B。
【点评】该题考察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23.(2分)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 )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分析】秦皇岛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所以其城市空间布局调整,是依托自然环境的优势;学生很容易选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考虑绿地建设,不是城市发展轴建设.
【解答】解:秦皇岛北部是山地,南部临海;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可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来调整城市空间布局。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功能结构变化,需要结合具体的材料与情境,进行综合分析.背景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必须重视.
24.(2分)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分析】该题围绕题干资料,考查城市功能结构变化.秦皇岛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肯定是优化城市功能分区,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与污染转移、单一产业结构调整无关.
【解答】解:秦皇岛市南部沿海打造休闲旅游、出海港口建设,引导工业向中部、北部发展,可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以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故选:B。
【点评】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城市功能区建设问题,要求考生准确提炼提炼题干信息,明确考查重点.
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25.(2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暴雨、干旱、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解答】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失;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增加。
故选:A。
【点评】以气候异常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注重知识之间的迁移,容易混淆,难度中等.
26.(2分)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
A.日本 B.泰国 C.智利 D.秘鲁
【分析】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给东南亚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美洲西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厄尔尼诺现象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受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有时也会反促成西北太平洋台风数目偏少,厄尔尼诺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
【解答】解: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受影响。泰国属于东南亚地区。
故选:B。
【点评】该题属常规性题目,考查厄尔尼诺这一知名地理现象的规律性,考生只需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即可.
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
27.(2分)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产自于( )
①资源密集型企业 ②技术密集型企业
③资本密集型企业 ④劳动密集型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主要考查工业区位.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是要有丰富资源的,如钢铁、冶金、采掘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主投入资金多的,如钢铁、汽车、飞机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求技术高的企业,如计算机、精密仪器、飞机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要求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如服装、鞋帽、装配厂等.
【解答】解:读图可知,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为交通工具和计算机及通讯技术,故属于③资本密集型企业和②技术密集型企业。
故选:B。
【点评】该题目难度不大,考生只需熟知四种类型企业包含的产业类型,再结合给出的图象信息即可作答.
28.(2分)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 )
A.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
B.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
C.能源、矿产品产量大
D.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
【分析】命题类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
【解答】解:该题选择排除法。当地出口商品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不是依靠水运,需要的是高速交通,故A错误;它对能原料需求量小,故C错误;不是农产品输出,故D错误。能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的,只能是生产成本较低,即是劳动力的价格低。
故选:B。
【点评】改题难度不大,只需找出重庆国际贸易的产业类型,再一一排除选项中不相符合的内容即可.
澳大利亚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南半球国家.
29.(2分)前往澳大利亚旅游的人,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都能感受到某一文化圈的浓浓乡情.这一文化圈是( )
A.拉丁美洲文化圈 B.太平洋文化圈
C.东欧文化圈 D.西欧文化圈
【分析】文化圈概念是由德国民族学家R.F.格雷布纳首先提出的.他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为研究民族学的方法论.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奥地利学者W.施密特主张,文化圈不仅限于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连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属一个文化圈,一个文化圈可以包括许多部族和民族,是一个民族群.在一个文化丛相关的不同地带,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它们就同属一个文化圈,如东亚文化圈、北美文化圈等.
【解答】解:文化圈的划分主要考虑文化源地。澳大利亚与英国虽然远隔重洋,其国民主要是英国人的后裔,其文化源于英国文化,故与英国同属于一个文化圈。
故选:D。
【点评】该题目属于常识性题目,主要考查学生文化圈的划分问题.故学生应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地理相关的常识知识.
30.(2分)某些国家虽然远隔重洋,但仍同属于一个文化圈.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圈划分考虑的核心依据是( )
A.文化源地 B.生活习俗 C.语言文字 D.思想观念
【分析】文化圈概念是由德国民族学家R.F.格雷布纳首先提出的.他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为研究民族学的方法论.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奥地利学者W.施密特主张,文化圈不仅限于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连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属一个文化圈,一个文化圈可以包括许多部族和民族,是一个民族群.在一个文化丛相关的不同地带,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它们就同属一个文化圈,如东亚文化圈、北美文化圈等.
【解答】解:澳大利亚与英国虽然远隔重洋,其国民主要是英国人的后裔,其文化源于英国文化,同属于一个文化圈。
故选:A。
【点评】该题目只要抓住题干中的“文化”二字即可作答,故看似新颖,实则考查学生准确审题的能力.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31.(10分)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界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因特性.
(5)对11国家采取的合作行动做出评价.
【分析】(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与非洲气候图对照可以看出.
(2)非洲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绿色长城沿线分布的荒漠是由北面的沙漠南移形成的.
(3)采取什么措施要根据荒漠化的原因分析.
(4)该区选择的树种,既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又要具有抵御风沙的作用.
(5)对11国家采取的合作行动,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出评价.
【解答】解:(1)图示绿色长城北部地处副热带,终年受副热高压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是热带草原气候.
(2)绿色长城地带,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扩大了沙漠范围.
(3)该地本身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加上人口增长快,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人为因素,加快了荒漠化的进程.因此,要防止过度的开垦与放牧;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
(4)从图中看,绿化带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缘,这里旱季干旱,土壤水分含量低,从材料二看出,本地原有树种无法密集生长,且旱季落叶,起不到遏制荒漠化发展的作用.而新建的树种比本地原来树种更加耐旱,且旱季不落叶,以利密集种植,有效抵御风沙.
(5)从图中看,荒漠化问题是绿色长城沿线国家面对的共同问题,需要大家共同行动,采取国际合作.
故答案为:
(1)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
(2)地处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因此,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漠.
(3)防止过度的开垦与放牧;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
(4)原因:绿化带地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北缘,这里旱季干旱,土壤水分含量低,本地原有树种无法密集生长,且旱季落叶,起不到遏制荒漠化发展的作用.
特性:比本地原来树种更加耐旱,且旱季不落叶,以利密集种植,有效抵御风沙.
(5)荒漠化问题是绿色长城沿线国家面对的共同问题,只有大家共同行动,才能有效遏制荒漠化的蔓延.因此,这一项目体现了相关国家面对共同的问题采取的国际合作精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治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是:问题﹣﹣原因﹣﹣危害﹣﹣治理.
32.(20分)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分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分析】(1)河流水文特征是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流量和汛期是由补给水源决定的,抓住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含沙量是由植被覆盖率决定的;结冰期是冬季气温影响的.
(2)河流淤积严重的原因分析,要求从南北侧支流说明;这里要结合两侧支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进行分析.
(3)渭河流域水资源紧张,只要讨论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是过度用水和污染两方面分析.流域的治理都要注意整个流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流域统一分配与调度;结合水资源紧张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
【解答】解:(1)水文特征是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渭河干流主要流经地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有7、8月,年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主要流经在渭河平原,流速较稳定;其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较大;冬季寒冷,有结冰期.
(2)图示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北侧支流来沙是渭河主要的沙源;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支流较北侧少,南侧支流不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3)近年来,渭河流域人口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加上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
故答案为:
(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3)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流域的治理.要考虑各河段水文特征、地形地貌等综合分析.
33.(20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式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
崇明全国崇明全国
第一产业9.4010.0837.9033.60
第二产业53.1045.2716.3030.30
第三产业37.5044.6545.8036.10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分析】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第一产业以农户家庭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规模小、效率低,劳动力需求多.
第二产业对城市化发展起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作用有限.
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最强,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的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解答】解:(1)据图可知,2012年崇明城市化特点为城市化率低于上海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将崇明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即可归纳出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可知,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从材料一可分析出农业劳动力过多的原因,即崇明第一产业以农户家庭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规模小、效率低,劳动力需求多.根据材料二可得崇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但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崇明第二产业对城市化发展起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作用有限;根据材料一可总结出崇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低的原因,主要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布局分散、规模小.吸引能力弱,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有限.
(4)第三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故答案为:
(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值.
(3)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 原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
(4)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的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材料,考察城市化的相关特点,培养学生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34.(20分)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国家,了解该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发展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表1 2010年意大利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
年龄段 比重(%)
小于35岁 5.1
35﹣54岁 33.5
55岁以上 61.4
表2 2010年意大利农户生产规模结构
生产规模(公顷) 比重(%)
小于2 50.9
2﹣10 33.6
大于10 15.5
表3 2013年意大利主要出口货物构成(%)
农业原材料葡萄酒、橄榄油燃料矿物和金属工业制成品其他
0.78.24.32.082.42.4
表4 2013年意大利主要第三产业出口服务收入(亿美元)
旅游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金融服务版税和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和休闲服务政府服务及其他
456.286.322.156.035.91.711.6
(1)概况意大利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
(2)从气候、灌溉水源的角度,分析意大利粮食作物种植的自然条件.
(3)据表1、表2资料,归纳意大利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4)分析意大利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
【分析】(1)地形类型的分布,是要说明有哪些地形类型且分布在哪;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即可.
(2)分析粮食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要按题意从气候条件和灌溉水源分析.
(3)由表格资料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
(4)货物出口特征直观读资料即可.
【解答】解:(1)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南麓且向地中海延伸的亚平宁半岛上;意大利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侧为平原;意大利半岛主体以山脉和丘陵为主.北部阿尔卑斯山脉主要为高山气候,地处地中海沿岸,其他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2)意大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北部波河平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季,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热量充足,而降水少、水分不足,且是农作物生长重要时期,需要人工灌溉.流经平原的河流主要支流多发源于其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夏季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融水,通过河流系统给平原的农业带来了充沛的灌溉水源.
(3)由表格资料可以看出:意大利农业生产存在问题1: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中老年人口占比重大.问题2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农场规模小,难以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
(4)货物出口特征直观读资料即可: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葡萄酒、橄榄油.
服务出口特征:以旅游业占绝对优势.
故答案为:
(1)地形分布:意大利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侧为平原;意大利半岛主体以山脉和丘陵为主.
气候类型分布:北部阿尔卑斯山脉主要为高山气候,其他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2)气候条件:意大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北部平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季,夏季热量充足,而水分不足,需要人工灌溉.
灌溉水源:流经平原的河流主要支流多发源于其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夏季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融水,通过河流系统给平原的农业带来了充沛的灌溉水源.
(3)问题1: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
问题2: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难以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
(4)货物出口特征: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葡萄酒、橄榄油.服务出口特征:以旅游业占绝对优势.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主要有地形和气候类型、农业区位分析、农业发展问题、以及资料提取能力.
35.(10分)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分析】图示北美洲,其气候类型分布受地形影响非常明显.另外,还受到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以及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解答】解:由图看,A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40°﹣60°N大陆西岸地区.这里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加之沿岸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部高大山系阻挡,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西侧的狭长平原地带.B为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北美30°N﹣﹣40°N的大陆西岸.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又位于西部高山的迎风坡,呈现为分布狭长的地中海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主体部分,由于北美大陆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东西高中间低,东西两侧的海洋水汽,特别是太平洋的水汽不易进入.因此,该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故答案为:
A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的北部地区.这里位于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两侧的峡长平原地带,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B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地区中部.这里位于亚热带,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形为狭长平原,位于高山的迎风坡,呈现为地中海气候.
C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主体部分,原因是北美大陆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地势平坦,东西较宽,且受西海岸暖流影响,该气候带西北缘有向西北延伸的趋势,因此,该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类型分布及其成因,该知识既是基础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三、以下为选做部分A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36.(10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精准扶贫,需要厘清贫困的主要原因.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
材料二:怒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1.31%.
材料三:怒江州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建设淹没了部分谷地农田.
2012年怒江州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
人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m2/人)人均实际建设用地面积(m2/人)适宜建设用地占总面积比重面积(%)实际建设用地面积占总面积比重面积(%)
441.83447.291.611.63
(1)说明影响怒江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原因.
(2)简述怒江州经济发展可以采取的对策.
【分析】命题类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
【解答】解:(1)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山区面积大,地表破碎,境内可利用土地较少,这是自然原因.
怒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1.31%,说明其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地较多;怒江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开发淹没部分谷底农田,是人类活动原因.
(2)云南省怒江州山地多,平原少,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发展初级农产品加工业适当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利用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即保护自然资源,又可增加收入.
故答案为:
(1)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紧缺,用地规模已经超出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
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大,地表破碎,境内可利用土地较少.
人类活动原因: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地较多,梯级电站开发淹没部分谷底农田.(任答一点即可)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及初级农产品加工业;利用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
【点评】该题目为材料题,此类题目注重综合考查考生的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迁移转化、总结阐释的能力.
B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二”的考生)
37.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
月份降水量(mm)平均风速(m/s)日照时数(h)
东方海口琼海东方海口琼海东方海口琼海
1126.581.3159.64.62.62.7202.2144.8121.1
1213.934.968.24.52.42.5187.0131.3112.2
17.619.531.44.22.52.4179.2109.1116.3
214.235.043.54.12.62.6147.698.7101.6
317.450.647.53.92.82.9185.3137.3150.3
430.0100.2125.44.12.72.9213.9167.9181.4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分析】(1)地域分异现象主要有从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分异规律.判断理由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
(2)海南岛西部降水量低的原因:风向“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地形: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说明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旱季更显干旱”还要考虑蒸发量大小、沉积岩透水性强弱等.
【解答】解:(1)材料中已知“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应为热带季雨林景观,而现在“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属于非地带分异规律.
(2)“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说明西部为雨影区,降水量少,“旱季更显干旱”是因为旱季蒸发量大、“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等.
故答案为:
(1)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南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2)原因:海南岛旱季以北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
因素及作用: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
【点评】考查知识点多,综合性较强,需结合已学知识与图文信息综合分析.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