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大品牌的小心思——直译还是意译?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这一次和大家聊的,是有关广告的一些翻译小心思,我们都知道,大品牌除了优质的产品之外,其广告语的设计与翻译,也常常能够体现大品牌团队后所呈现品牌文化和底蕴修养。那么,首先,咱们自己先来试试手,看看下面这条广告,怎么翻译吧!
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
这是哪个大牌的广告呢,相信各位一定能从内容中推测得出,这是卖车广告啦~~ 这则广告语是由灵狮广告公司1971年为当时宝马公司(BMW)制作的,它是德国汽车制造商最具辨识度的广告语,明示该品牌汽车高端定位。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也将其直译成为了“终极座驾”,保留了原广告语中,高端汽车的市场定位,也保留了广告语简洁的形式。
麦斯威尔咖啡的商标和广告语结合得很巧妙,其中一个O字母由挂着一滴咖啡的杯子代替,右下角是一行字:Good to the last drop. 而据说,这是来自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赞叹。1907年,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访问麦斯威尔工厂时,经理请他品尝一杯咖啡,总统一口把咖啡喝完后,称赞道:“ 喝到最后一滴是香的!” 还把杯子倒过来给经理看。而这也成为了麦斯威尔广告语和广告创意。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没有生硬地直译成“从第一滴到最后一滴都很美味”,而是翻译成“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样的翻译简洁明快,易识记,易上口,融入了中文的特色,通过形美与意美达到宣传和渲染的效果。
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还有阿联酋航空公司的广告 “Be Good to Yourself. Fly Emirates”(纵爱自己,纵横万里)。
李宁的广告语,从”Anything is impossible.” 到 “Never Give Up!”到“Make the Change.” “Make the Change.”的广告语,最早源于奥巴马开展总统竞选的宣传口号。在高失业率,经济不景气,贫富差距大,穷人社会福利保障不够的情况下,为了迎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奥巴马提出了“Make the Change.”。其实仔细推敲这条广告语,我们会发现,将其翻译成“做出改变”,其语意,语形和广告效果都差强人意,远远达不到作为口号,在演讲中的效果。因此效果必然打了折扣。
当然,译无定法,所有的广告翻译都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品牌,提高品牌关注度,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直译,意译亦或两者结合,灵活采用,才能效果更佳。更多关于翻译的小赏析,咱们下次再接着聊。
来自 国内部教师 张巧临 易哲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这一次和大家聊的,是有关广告的一些翻译小心思,我们都知道,大品牌除了优质的产品之外,其广告语的设计与翻译,也常常能够体现大品牌团队后所呈现品牌文化和底蕴修养。那么,首先,咱们自己先来试试手,看看下面这条广告,怎么翻译吧!
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
这是哪个大牌的广告呢,相信各位一定能从内容中推测得出,这是卖车广告啦~~ 这则广告语是由灵狮广告公司1971年为当时宝马公司(BMW)制作的,它是德国汽车制造商最具辨识度的广告语,明示该品牌汽车高端定位。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也将其直译成为了“终极座驾”,保留了原广告语中,高端汽车的市场定位,也保留了广告语简洁的形式。
麦斯威尔咖啡的商标和广告语结合得很巧妙,其中一个O字母由挂着一滴咖啡的杯子代替,右下角是一行字:Good to the last drop. 而据说,这是来自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赞叹。1907年,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访问麦斯威尔工厂时,经理请他品尝一杯咖啡,总统一口把咖啡喝完后,称赞道:“ 喝到最后一滴是香的!” 还把杯子倒过来给经理看。而这也成为了麦斯威尔广告语和广告创意。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没有生硬地直译成“从第一滴到最后一滴都很美味”,而是翻译成“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样的翻译简洁明快,易识记,易上口,融入了中文的特色,通过形美与意美达到宣传和渲染的效果。
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还有阿联酋航空公司的广告 “Be Good to Yourself. Fly Emirates”(纵爱自己,纵横万里)。
李宁的广告语,从”Anything is impossible.” 到 “Never Give Up!”到“Make the Change.” “Make the Change.”的广告语,最早源于奥巴马开展总统竞选的宣传口号。在高失业率,经济不景气,贫富差距大,穷人社会福利保障不够的情况下,为了迎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奥巴马提出了“Make the Change.”。其实仔细推敲这条广告语,我们会发现,将其翻译成“做出改变”,其语意,语形和广告效果都差强人意,远远达不到作为口号,在演讲中的效果。因此效果必然打了折扣。
当然,译无定法,所有的广告翻译都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品牌,提高品牌关注度,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直译,意译亦或两者结合,灵活采用,才能效果更佳。更多关于翻译的小赏析,咱们下次再接着聊。
来自 国内部教师 张巧临 易哲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